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痛和肺癌

風濕痛和肺癌

發布時間:2020-04-21 22:43:08

1、我爸去年死於肺癌,現在我媽得了風濕類的硬皮症,需要幾天就要驗一次血,我應該怎麼辦呢?

更前期也有 調養可以好

2、我不是說類風濕會轉成癌症 ,而是會再得癌症這個病嗎

會的,類風濕疾病並不能免疫癌症。這2種疾病不存在沖突,確實有同時患有2種疾病的患者的。不能說得了類風濕疾病就不會再得癌症。
如果以上回答能幫到您,請點滿意回答

3、風濕痛和癌症痛一樣嗎

你現在所問的是疼痛的區別,對於不同的人體感知百不一度樣還有就是不同癌症有疼痛程度也會存在較大的區別,也就說這兩種疼痛對於病人來說區知別並不別的大,通常來考慮癌症的疼痛那道比較可能會嚴重點。
你現在出現疼痛,那最回好是進行應用點草烏甲素片,進行止痛,最好答是進行診斷明確後進行治療。

4、今天無意中看到有篇文章說肺癌可能會胳膊疼,嚇死了,有可能是肺癌嗎?

你真的想多了,胳膊疼常見的是肩周炎的症狀的,一般認為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能力會受限而且日益加重,是以肩關節以及胳膊手臂疼痛和活動受到影響為常見的現象。肩周炎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人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出現肩周炎的症狀,可結合苗、,。『父,-。』養,。『生調里肩周炎就行,在外用的同時,注意堅池肩部運動,肩周炎不運動是不不行的,具體運動可以:
1.甩手 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輕輕前後搖動,並逐漸增加擺動幅度,每組30次,每次3組。
2.畫圈 面向牆壁,伸直手臂,對牆象徵性地做畫圓圈的動作,每組30下,每次3組。
3.爬牆 站立在牆前,患側手扶住牆,由低向上爬,直到最高點為止,做下記號,然後放下手,再次爬牆時以超過此記號為目標,每次20~30下。
當然了,你如果真的擔心,可以先去醫院檢查下,這樣對自己也放心,的

5、生活中要警惕這些症狀胳膊疼可能是肺癌?

我爸是腳後跟一直疼到醫院一查肺癌,胸部疼痛一直不好也可能是肺癌,現在生活條件提高,很多癌症的症狀也發生改變,有的並沒有咳嗽消瘦到醫院一查也是肺癌

6、肺癌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疼痛。

朋友您好,肺癌早期症狀未必顯現在肺部。眾所周知,肺癌的典型症狀是咳嗽、痰中帶血、胸痛、氣促等肺部表現;然而據統計約有半數肺癌患者一開始是表現在肺外的症狀,而且往往先於肺部症狀出現,無形中成為肺癌的早期信號。但由於這些症狀與肺癌似乎沾不上邊,被常常誤診其它疾病,因此我們要有所警覺,注意掌握這些信號,這對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會有幫助。那麼為何肺癌會引起關節痛?癌細胞在增生分化過程中,會引起生長激素分泌異常。大量的生長激素會刺激骨關節異常增生,侵犯膝、踝、腕等大關節,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另外,還有一些患者有「杵狀指」,表現為指、趾第一關節肥大,指甲突起變彎,常伴有疼痛。專家表示,這也是肺癌的一種肺外表現,叫「副瘤綜合征」。骨關節症狀:此類症狀較為多見。由於肺癌細胞可產生某些特殊的內分泌激素(異源性激素)、抗原和酶,這些物質運轉作用於骨關節部位,而致骨關節腫脹疼痛,常累及脛、腓、尺、橈等骨及關節,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狀指,X線攝片檢查可見骨膜增生。肩背痛:肺周圍型肺癌常向後上發展,侵蝕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組織,從而引起肩背痛。這類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狀。肺癌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做一次CT。X線胸片檢查對於早期肺癌來說漏診比較多,因為在正位胸片上,肺組織與縱膈、心臟及膈肌有重疊。而與之相比,螺旋CT則可通過高速、連續的數據採集,且為橫斷面斷層成像,可以發現位於解剖學死角或胸片因組織結構重疊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遺漏,明顯提高了肺內小結節病變的檢出能力,對早期發現肺癌具有重大意義。普通關節痛的原因?以下是常見的一些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 1. 關節周圍韌帶損傷膝關節韌帶在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疼痛、腫脹、瘀斑、活動受限。 2. 軟骨損傷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當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運動中,彎小腿轉身踢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 關節滑膜炎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關節滑膜後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壓痛,並有摩擦發澀的聲響。比如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在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會明顯加重。 4. 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和牛皮癬,也會侵犯關節出現腫痛,這要靠血液化驗協助診斷。 5. 兒童生長痛此類患者主要是處於生長期的兒童,男孩多見。疼痛部位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等。這種情況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骨骼生長相對較快,骨膜和局部肌肉生長發育不協調,從而引起不適,出現關節疼痛。也有人認為,這種疼痛是由低毒性感染引起的。 6. 外傷性關節痛由於某種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肘、膝、踝等部位的關節在沒有發生骨折等嚴重的情況下出現外傷(如軟組織損傷、骨折脫位等)而引起關節疼痛。 7. 化膿性關節炎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或局部外傷的病史,疼痛的關節可以有腫脹,部位深在也可能不明顯,但都有體溫升高、關節疼痛、不能活動、血象升高等現象。 8. 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的發病年齡大多在40歲以後。關節疼痛早晨較重,白天和夜晚趨輕。關節部位的骨質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圍的組織,可引起關節的疼痛。 9. 骨質疏鬆症老年婦女全身多個關節疼痛,感到特別無力,不能負重行走,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患了骨質疏鬆症。 10. 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20~45歲的女性。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疼痛的位置不確定),疼痛、腫脹、僵硬多發生在手腕部位,並且關節的敏感與腫脹、疼痛同時發生,對稱發病(如雙手腕、雙膝蓋) 11. 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疼痛常見於拇指及第一跖趾關節(腳拇指外側)。主要是由於食用海鮮和飲酒進而誘發的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在急性期,患者局部紅腫、疼劇烈,難以忍受;在慢性期,患者可有疼痛、關節變形等表現。 12. 勞損引起的疼痛由於關節部位活動量相對較大,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等軟組織出現勞損,進而引起疼痛,常見的有肩周炎、網球肘等。 13. 腫瘤引發的疼痛關節局部出現腫瘤也是造成關節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見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老人。如果出現關節腫痛,疼痛感晚間比白天嚴重,服用止痛葯物無效,又沒有合理原因可以解釋,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除關節腫瘤。很高興為您服務,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7、一般發現是肺癌了是哪期?

癌症一般發現都是中晚期。所以建議按時體檢。

8、請問一下肺癌的前兆有哪些?

1、原因不明的消瘦、無力,上腹無規則的疼痛,食慾下降,特別厭食肉類食品。
2、非懷孕和哺乳的婦女,有乳頭流水或能擠出液汁。
3、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頸部或腹部出現逐漸增大的腫塊。
4、乾咳、痰中帶血,胸悶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婦女,性交後陰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時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
6、不伴腹痛的逐漸加深的黃疸和上腹包塊。
7、肝臟腫大的速度較快,並伴有肝區疼痛。
8、不明原因的無痛性血尿。
9、皮膚潰爛長久不能癒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時伴有灼癢、破潰,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發脫落。
11、反復發熱和頑固性的牙齒出血,皮下出血和進行性貧血。
12、反復出現的不明原因的高熱。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陰或男性陰莖龜頭上出現白斑,而且迅速擴大和灼癢不適。
14、進行性雙下肢無力,感覺異常,動作失調或伴大小便有時失禁。
15、無明顯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進食吞咽時胸骨後有異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覺食物通過緩慢。
17、鼻塞,經常少量鼻出血或鼻涕中常帶血絲,伴有偏頭痛、頭暈、耳鳴和頸上部耳垂下方前後部位摸到腫大淋巴結。
18、大便習慣改變,或腹瀉和便秘經常交替出現,或大便常帶膿血,或大便變細變扁。
19、逐漸加劇的頭痛,伴突然出現的短暫的視力障礙和嘔吐。
20、青少年肘或膝關節劇痛、腫脹,用抗風濕葯或抗菌素類葯治療無效。
以上提出較具代表性的20條疑似惡性腫瘤的症狀。凡發現這些症狀,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盡快到醫院請有關專科進行診斷,中醫腫瘤專家張明,可以對癌症患者有很好的幫助,讓抗癌有希望,但並不是說,凡有上述症狀就是癌症,最後的診斷應該由醫生經過各種方法詳細檢查之後才能作出,若暫時不能下結論,則應隔一段時間再作檢查。否則就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思想負擔。

9、年齡四十七歲,性別男,肺部有一大一小二塊陰影背部有疼痛感二三年一直以為是風濕,家有肺癌史得肺癌幾率

如果有家族史建議可以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有症狀盡早到醫院檢查。

與風濕痛和肺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