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療法怎麼祛除體內的風濕
你好,類風濕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一,理療: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
2、類風濕有哪些物理療法
類風濕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做過理療的朋友都知道,這種方法根本沒有辦法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能麻痹神經緩解疼痛的症狀。
預防方法: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飲食注意
類風濕適宜吃的食物:
1、要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動植物脂肪比例為2:1為宜。以色拉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和魚油(不是魚肝油)為佳。
2、類風濕性關節炎要選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3、可適量選食富含維生素E、C、A、B等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蘿卜、豆芽、紫菜、洋蔥、海帶、木耳、乾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西紅柿、橘柑、黃瓜等。
3、風濕性關節炎物理療法
應該補充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鯊魚軟骨,MSM二甲基碸。
4、治療風濕的理療儀
你可以買電磁波治療儀,就是醫院里用的那種神燈,還可以用遠紅外的理療zd儀,價格比較便宜,再有周林頻譜治療儀,這些都屬於烤電的專理療儀,還有像場效應這種溫熱磁場的治療儀,效果也不錯。我屬看北辰醫院對面那有個醫療器械公司,她那東西挺全,你可以去看看。
5、關於類風濕患者的輔助治療(物理療法)?
類風濕手的自我鍛煉與調護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是其病機。雖其為全身性疾病,但以關節腫痛為主,尤其是雙手小關節早期出現僵硬、腫痛,晚期出現畸形、強直,稱為類風濕手。中醫認為該病系外受風寒濕邪侵襲,內因肝腎精血虧虛以致經絡閉阻,氣血凝滯,則為腫為痛。「肝主筋,腎主骨」,久病邪侵筋骨,加之久病必虛致肝腎更虛,不能濡養筋骨,則出現筋攣、骨枯餓,形成關節應變形。
該病除全身治療外,還應該注意預防類風濕手的發生。具體方法如下:
一、自我推拿鍛煉:
1搖法:每天晨起後堅持自我搖動腕、指掌、指間關節以達到消腫定痛的作用,維護和幫助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
2按揉捻指法:堅持每天雙手交替捻動十指關節,按揉各關節和相關穴位,以達到緩解痙攣、疼痛、消腫的作用。
二、自我調護:
由於手部經常暴露於外,與外界接觸最多最廣,最易感手風寒濕邪。所以患者平時應注意手部的保暖、防風、防濕。還應注意保持各關節的正常功能姿勢,以免發生強直畸形。
風濕性疾病患者在烹飪食物時應注意什麼?
食物在給人體提供營養的同時,如果烹飪得當,又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即食療作用。凡用於食療的食品,一般不應採用炸、烤、熬、爆等烹調方法,以防止其有效成分過多地被破壞.或使其性質發生改變而失去食品對疾病應有的作用。食療食品應該採用蒸、燉、煮、煲湯等方法。進行食療應少量多餐,細水長流,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損傷脾胃功能。
參考資料:http://www.fsbkf.com/NR/fskf05.htm
6、理療可以治療類風濕嗎
類風濕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治癒,但是如果發現晚了,或者沒控制好病情,關節變形了類風濕就不能治癒了。
類風濕是慢性病,是進行性的,所以一般醫生都會告訴患者類風濕不能治癒是終身性疾病。臨床治療類風濕上現在醫學界比較推崇生物制劑如應用最廣泛的益賽普,因為見效快療效確切且副作用小,但是價錢也比較高,同時也不能說治癒類風濕,還是緩解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作用。
另外,不能忽視的就是類風濕患者的身體康復訓練了,這個對類風濕康復甚至治癒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千萬不可忽視了,若想治癒類風濕、控制類風濕病情那是一定要要堅持適量鍛煉的。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7、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物理療法有哪些?
物理療法可促進氣血運行,舒筋通絡,減輕疼痛。常用的物理療法如下。
(1)離子導入。乾薑、桂枝、赤芍、當歸各2g,羌活、葛根、川芎、海桐皮、姜黃、乳香各1g,裝入25cm×15cm 的袋中,縫合置蒸鍋內加熱至氣透出布袋,取出稍降溫至40℃~ 42℃,熱敷患處加直流電導入。
(2)紅外線照射。腫痛部位照射,每日1 次,每次15 ~ 20 分鍾。
(3)蠟療。將蠟袋加溫軟化後,置於患處,每日1 次,每次15 ~ 20 分鍾。
(4)按摩療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輕輕按摩,使患部肌肉鬆弛,氣血暢行;繼用點、按、捏、拿手法,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目的;最後用搖、滾、揉手法,作善後處理。每次30 ~ 50 分鍾,2 ~ 3 天1 次。
以上療法可單獨實施,也可相互結合。如熏洗後加按摩或理療,紅外線照射後加外敷等。進行各種輔助療法時,應加註意。採用熱療時,如熏洗、蠟療不要燙傷皮膚;外敷葯有不少對皮膚刺激性較大,應每日或及時更換,不可久敷;按摩時切忌用猛力、暴力,以免造成骨折等。
8、風濕性關節炎,,怎麼辦,有什麼物理治療嗎?
問題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copy考慮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可吃些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
意見建議zd:
建議除了葯物外,物理治療上可以使用紅外線燈照射,減緩疼痛感。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