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基本的病理損害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基本的病理損害

發布時間:2020-04-21 14:30:02

1、類風濕關節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

滑膜病變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顯著特點之-。主要表現為滑膜的水腫。肥厚和增生。纖維母細胞之血管增生。纖維蛋白原沉積等。這些變化的輕重依病程而異。滑膜水腫和纖維蛋白原沉積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最早期變化。在臨床上則表現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受累關節的腫脹。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慢性階段,滑膜以增生為主。

2、剛剛得了風濕,23歲,考研黨,還有未來嗎。急死了

類風濕關節炎

1.RA的主要病理變化為:
A.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 B.炎性細胞浸潤
C.滑膜炎形成 D.軟骨及骨組織的侵蝕
E.關節結構的破壞

2.下列哪個不是RA的病因?
A.遺傳因素 B.感染 C.性激素 D.輸血 E.以上均是

3. RA病人中存在哪些自身抗體?
A.RF B.AKA C.APF D.抗膠原抗體 E.以上均是

4.對RA血管炎描述正確的是:
A.RA血管炎是常見的關節外病變,血管炎是RA嚴重的表現
B.RA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外徑在250~400ftm之間),亦可侵犯微靜脈
C.病理特徵為壞死性全層動脈炎,病變有時與典型的結節性多動脈炎無區別
D.血管炎的發生認為是免疫復合物在血管的沉積所致

5.對類風濕結節描述錯誤的是:
A.類風濕結節是RA的一個最具特徵的關節外病理損害
B.最常見於前臂受壓的伸面
C.幾乎所有伴有類風濕結節的RA病人均為RF陽性
D.類風濕結節形成初期的組織形態不具有肉芽組織的特徵

6.對Felty綜合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Felty綜合征(Felty syndrome,FS)是一種嚴重型RA
B.突出表現為類風濕關節炎伴有嗜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脾腫大
C.關節病變嚴重,常伴有高滴度的RF
D.FS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E.嗜中性粒細胞的減少是FS的最基本特徵,是FS病人反復感染的主要原因

7.類風濕關節炎的動物模型包括下列:
A.膠原性關節炎
B.鏈球菌細胞壁成分誘導的關節炎
C.佐劑性關節炎和蛋白多糖誘導的關節炎
D.自發性關節炎和基因轉化動物關節炎模型
E.以上均是

8.RA的診斷標准包括:
A.晨僵至少1小時(>6周)和2、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6周)
B.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6周)和對稱性關節腫(>6周)
C.皮下結節和手X片改變
D.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32)
E.以上均是

9.關節受損的類型不包括:
A.單關節發病 B.少關節發病
C.對稱關節發病D.有時也可以累及無滑膜的關節

10.下列屬於特殊類型的RA是:
A.健壯型類風濕關節炎
B.緩和的血清陽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征
C.回紋型風濕症D.成人Still病 E.以上均是

11.RA的滑膜炎症反應的特點是:
A.襯里細胞層增厚
B.間質層大量炎症細胞浸潤和微血管的新生
C.滑膜細胞表面表達多種激活抗原
D.血管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
E.以上均是

12.有關RA晨僵描述正確的是:
A.晨僵常為RA非常突出的臨床表現
B.出現晨僵的原因可能由於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水腫液蓄積在炎性組織中的緣故
C.隨著肌肉的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所吸收,晨僵也隨著緩解
D.當RA病情緩解時,晨僵漸漸消失,它是評估RA活動的指標之一
E.以上均是

13.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的作用機制是:
A.抑制T琳巴細胞 B.抑制B淋巴細胞
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D.抑制巨噬細胞
E.抑制免疫復合物形成

14.下列為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特徵,除了一項不是:
A.對稱性關節腫痛 B.近端指間關節腫痛
C.腕關節腫痛 D.遠端指間關節腫痛
E.掌指關節腫痛

15.臨床上用乳膠凝集法檢測的類風濕因於指的是:
A.IgA型類風濕因子 B.IgG型類風濕因子
C.IgM型類風濕因子 D.類風濕因子和IgA形成免疫復合物
E.混合型類風濕因子

16.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外表現有:
A.Felty綜合征 B.下肢皮膚潰瘍
C.鞏膜炎 D.皮下類風濕結節
E.面部紅斑

17.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
A.滑膜炎 B.T淋巴細胞大量增殖
C.炎症細胞浸潤 D.免疫復合物沉積
E.關節骨性增生

18.RA的早期手和腕的X線檢查表現有:
A.早期的X線表現包括軟組織腫脹、關節周圍骨質脫鈣、關節間隙均勻變窄
B.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間隙消失
C.關節面的邊緣由於骨質吸收及早期的侵蝕性損傷而變模糊不清
D.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更早期的侵蝕性病變
E.以上均是

19.Baker囊腫的描述正確的是:
A.類風濕膝關節腔內積液,屈膝時腔內壓力高使積液被擠入關節後側的半膜肌滑囊
B.致使後者向腘窩腔內擴大而形成腘窩囊腫
C.囊腫可向下發展進入腓腸引起單側小腿腫大
D.囊腫破裂可產發生膝後部及小腿肚的突然疼痛,伴局部紅腫,明顯壓痛以及發熱
E.以上描述均正確

20.RA能累及頸部的關節有:
A.齒狀突周圍的滑膜囊及其相關的韌帶 B.寰樞關節受累
C.齒狀突的骨部也可受累見於幼兒 D.以上均正確
E. 以上均錯誤

21.Caplan綜合征是指:
A.類風濕結節的另一類型是類風濕塵肺
B.類風濕關節炎的煤礦工人肺部出現特徵性陰影的病症
C.煤礦工人肺部除塵肺外還可見多發性圓形結節影
D.翻砂、石棉、鐵、鉛等職業的類風濕患者也可見類似病變,有類風濕關節炎的礦工肺部結節的出現事為普通礦工的3倍
E.以上描述均正確

22.女,38歲,四肢小關節腫痛12年,X線示雙手指關節及腕關節有多處骨質破壞,關節檢查仍有多個關節腫痛,脾肋下2cm觸及,質中偏硬,查WBC 2×109/L,血小板60×109/L,ESR 56mm/h,尿Rt(-),10年來一直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葯。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肝硬化脾亢 B.類風濕關節炎
C.Felty綜合征 D.系統性紅斑狼瘡
E.葯物性再障

23.女性,52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12年,雙膝、雙髖關節嚴重的屈曲畸形,四肢肌肉萎縮,不能行走,整天做輪椅或卧床,四肢關節無腫脹,個別關節有疼痛,ESR 10mm/h,血尿常規正常,X線示雙髖關節間隙消失,關節破壞融合。該病人的治療應選擇:
A.雷公藤多甙 B.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
C.MTX+氧喹+SASP D.外科治療,如關節置換等手術
E.青黴胺+MTX+激素

24.屬於慢作用抗風濕葯的是:
A.MTX B.IFN-γ C.戴芬 D.金諾芬

25.下列葯物屬於非甾體消炎鎮痛葯的是:
A.芬必得 B.甲氨螺嶺 C.金諾芬 D.氯喹

26.屬於生物OC劑的是:
A.MTX B.IFN-γ C.戴芬 D.金諾芬

答案

1.C 2.D 3.E 4.D 5.D

6.C 7.E 8.E 9.D 10.E

11.E 12.E 13.C 14.D 15.C

16.E 17.A 18.D 19.D 20.D

21.E 22.C 23.D 24.A 25.A

3、類風濕的前兆有哪些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並發症有哪些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類風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6、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是如何被破壞的?

RA 患者關節的破壞與其病理學特點有密切關系。RA 的基本病理特點是滑膜炎。滑膜是RA 的「主戰場」,滑膜組織病變時,明顯地腫脹並形成細絨毛樣突起伸入關節腔。由於滑膜組織、軟骨和滑液內的抗原抗體相互作用,以及滑液內補體水平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細胞成分大量聚集,並釋放出大量水解酶、氧基因和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物,它們可以直接引起炎症反應和組織損傷。由於膠原纖維增殖及血管周圍炎症,機械動作不協調使軟骨損傷。滑膜增厚伴有滑液積聚,使關節腔內壓力增高、滑膜血流障礙,病變進一步惡化。骨質的侵蝕性病變也可使肌腱創傷或破裂。正常關節能承受很大壓力,甚至超過其體重的壓力,在RA 時由於酶的破壞作用,關節不能承受較大壓力造成關節半脫位。

7、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病理表現?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臟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還可並發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經損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現關節症狀和關節外症狀。

關節症狀的早期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紅腫熱痛,常見四肢小關節指間近端關節梭形腫脹,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顳頜關節等腫痛。晨起關節僵硬,午後逐漸減輕,為本病重要特徵。中、晚期表現為:隨著病情進展轉為慢性、遷延性,關節滑膜滲出發展為增殖、肉芽病變,關節活動受限,繼而侵蝕骨、軟骨,引起關節面移位及脫臼,加上韌帶、關節囊及關節周圍組織破壞,致使關節變形。

關節外症狀表現在皮膚、眼部和骨胳肌內系統。部分患者出現皮下結節,多發於受壓和受摩擦的部位。結節可呈移動性或固定性,無痛或稍有壓痛,圓形或橢圓形,質地堅韌如橡皮,直徑1~3厘米大小不等,一般有結節的患者,多示病情活動,預後較差。患者常見鞏膜或角膜周圍深層血管充血,視物模糊,表現為慢性結膜炎、鞏膜炎、虹膜炎、脈絡膜炎、角膜結膜炎等。還可出現肌炎、腱鞘炎、骨質疏鬆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本病患者嚴禁風寒、潮濕等誘發因素,出汗後不可當風。根據身體狀況,適當活動,可減輕症狀,有利於康復。要保持情志暢達,避免消極情緒。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基本的病理損害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