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的一種表現。主要症狀是周身關節特別是膝、肘、腕、肩胛等比較大的關節紅腫疼痛及活動受限,同時伴有發燒,關節的疼痛不是固定的,而是遊走性的。關節痛與居室的陰暗、潮濕、氣候寒冷和陰雨綿綿有明顯的關系。因此,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注意冬季保健。
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冷水的不斷刺激,都可誘發風濕性關節炎或使病情加重,所以應盡量避免。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在寒潮襲來和天氣變化時,加強防寒保暖,並盡量不接觸冷水。宜穿氯綸內衣。氯綸是一種合成纖維,具有較高的電絕緣性,一經摩擦就能產生比其他任何纖維都大得多的電荷。這種電荷逐漸聚積在衣服上,即使空氣濕度高達80%,電子仍難以流動,難以使電荷消失。氯綸的吸濕性低,可抗水蒸氣,水分很容易蒸發,與皮膚摩擦能產生「電療」的效果,有利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人做過實驗:讓16名關節炎病人每天吃脂肪膳食(肥肉、油炸食品等),結果關節炎症狀明顯加重,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當停止吃高脂肪膳食後,症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後來,重復這樣的實驗,又得出同樣的結果。因此,關節炎患者宜控制高脂肪膳食。不過,食物的選擇宜豐富,特別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大豆製品,還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抑制炎性滲出,促進炎症吸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之類。
風濕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患者,特別是本來就有扁桃體腫大、齲齒等病灶的人,更容易誘發風濕病,從而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或加重。冬季氣候寒冷,如果不注意保健,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都容易發作。這些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則鏈球菌勢必進一步侵犯關節和心臟,引起病情惡化。
風濕性關節炎葯膳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病機較為復雜的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一般認為與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中醫將其歸類於痹證,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痹論篇》。
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歷代醫家經過不斷地經驗積累,創制了很多簡、便、廉、驗的治療方法。如婁玉鈐主編的《中國痹病大全》就收載了近40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葯膳食療也
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方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辯證施食:風寒濕痹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多食如黑大豆、蔥、姜、胡椒、黃鱔、蛇肉、狗肉、羊肉等,慎食滋膩礙濕食物如豬脂、蟹肉等;濕熱痹者食有助於清熱除濕宣痹的食物,如豆芽、赤小豆、蓮子、平菇、冬瓜、絲瓜、苡米、綠豆等,忌食辛辣溫燥之品,如:蔥姜、胡椒、牛羊肉等。
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一個反復發作的過程,其治療時間也比較長。西醫一般用水楊酸制劑,氨基葡萄糖硫酸鹽進行治療;中醫辨證施治,將其歸類於痹證范疇,食療方有很多。筆者在,臨床中發現,將病人的米飯主食調整為具有食治功能的葯膳,每日服用或間日服用,長期堅持,對減少復發或改善症狀有較好療效。下面就主要來探討一下關於關節炎病的主食,以供參鑒。
原料:木瓜10g,薏苡仁30,梗米30g。
製作:木瓜與薏米、梗米一起放入鍋內,加冷水適量、武火煲沸後文火燉薏苡仁酥爛即可食用。喜糖食者可加入白糖1匙,宜每日或間日食用。
結果:病人食用後,關節症狀減輕,活動自好,堅持半年後,沒出現任何其他副作用,感覺良好。 討論分析: 木瓜:味酸、澀,性溫,入肝脾經,有祛風通絡,平肝和胃之動。《隨息居飲食譜》說「木瓜酸干,調氣、和胃、養肝、消脹、舒筋、息風去濕」;《新編中醫學概要》說「木瓜主治腳氣、濕痹、關節不利」。葯理學證明:木瓜具有抗炎、抗風濕的作用,水煎劑對小白鼠蛋白性炎有明顯消腫作用,經常作為祛風方的主葯。
慧苡仁:又名薏米、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腎、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除痹之功。《本草綱目》說它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新編中醫學概要》說「苡仁淡滲利濕,健睥止瀉,舒筋排膿」;《本草經》說它「主筋急拘攣,不可曲伸,風濕痹」。它在食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常用作補脾方,清熱方、祛風方的主葯,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薏苡仁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脂肪油、Ca、P、Fe、VitB1、B2等,其中,豐富的脂肪油可能與其良好的食療價值有關。葯理學證明: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將上述幾味合用,木瓜、薏苡均有祛風濕、通經絡、舒筋骨,止痹之功,二葯同用,其效益彰,有養肝舒筋,利濕消腫,和胃消脹之功。對下肢踝,膝關節痛,筋脈不舒,濕弊重者,常食有較好療效,將其作為主食,既可以為病人提供必需的熱能需求,又可以利用其食療價值,達到治療目的,是風濕性關節炎病的理想主食。在臨證中,還應注意結合現代營養學及其他葯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調整飲食方案,如:葯理研究發現,存在於亞麻油中各種魚類中的CO-3不飽和油脂,能緩解晨僵,R-亞麻油酸(R-Linoein acid)及含櫻草油中的W-6不飽和油脂,有較強的抗炎作用,B族維生素。C、E及胡蘿卜素能滅除游離基,緩解關節症狀。牛、鯊魚軟骨組織對RA風濕關節炎及骨關節炎症狀都有所改善。
在食療過程中,應結合病情辯證施治,就其病因採用祛風、散寒、除濕、清熱諸法,後期久多瘀多虛,肝腎不足,又當補肝腎,益氣血,功補兼施,並可結合病人口味及舌苔變化調整食物,指導病人選擇適宜飲食,更好的發揮食療食養功能。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16/n221035145.shtml
2、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症狀
開始是由於發燒,一直反反復復的發作,就是打針吃葯,過一段時間好了,又復發,過了一段時間,手關節開始紅腫,疼痛,晨僵,我也認為可能是太勞累了,就隨便去葯店買了些塗的葯抹上,感覺好點,後來晨僵越來越厲害,僵硬的時間越來越長,疼痛加劇,一到刮風陰雨天氣,疼痛就更加厲害,手關節紅腫。根本沒有辦法正常的工作去醫院看骨科,做了一些檢查,檢查結果是我的血液中內風濕因子比常人多了四倍,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
3、類風濕關節炎急性期怎麼治療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善於學會放鬆,調節
4、類風濕關節炎早期有哪些?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的症狀主要變現為關節的疼痛,特別是手指關節的疼痛,以頸段的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和腕關節疼痛為主。一般情況下,為對稱性的疼痛,伴有晨僵,即患者早晨起床後感到一段時間的關節的焦灼感,活動後一段時間症狀可緩解
5、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
膝關節炎的出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疼痛,特別是在天氣或者氣候有所變化的時候,疼痛也會跟著發生變化,下面我們就來對疼痛這個特點做具體的解釋: 1、疼痛的特點:膝關節炎的疼痛,常常不知從何時開始,有時有好轉,有時增重,夜間也會疼痛,夜間膝關節伸直時疼痛加重,走路時疼痛,甚至完全不能走路。尤其是下坡下樓梯時,疼痛加重。>>>膝關節疼痛是膝關節炎最明顯的症狀,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2、疼痛的部位:膝的內側最多見,前側也有,有時後側也疼痛;外側疼痛的比較少;自覺的部位與壓疼的部位是一致
建義外選和濟尋骨風外塗
6、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急性期多長時間能緩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的慢性全身性疾玻 初發者多為青壯年,起病緩慢,臨床表現為對稱的多發性關節炎,以指、趾、掌、腕、踝等關節最常受累,早期可呈紅、腫、熱、痛和活動障礙,後期關節發生強直和畸形。
7、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作業治療的目標
您好,風濕疾病 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
上海 虹橋 醫院治風濕病的醫生,,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