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沉正常,類風濕因子高是類風濕嗎
你好,血沉是炎症的指標,但類風濕因子而是直接診斷病情的。類風濕因子是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指標之一,在臨床上有70%的類風濕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偏高)。類風濕因子高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等也可以出現偏高。所以要確診是否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你還要到正規的專科醫院進步體格檢查結合臨床表現。
2、我媽70多了,患類風濕30多年了,每次檢查,都有血沉快這一項,到70,請問血沉快與類風濕有什麼關系
血沉指紅細胞在血沉管中第一小時末的沉降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健康人的血沉數值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波動。不論男女,若血沉快於25mm/h,就屬血沉輕度增快,若超過50mm/h,則為重度增快。
血沉增快的現象幾乎在所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活動期存在,而且血沉的升降與類風濕的活動度相一致,隨著疾病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血沉可以作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也可作為診斷與療效是否見效的判定依據。
通過血沉的增高可輔助觀察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變化,可大致推測疾病的發展及觀察治療效果。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病情進入活動期時,血沉加快;若血沉平穩並且長期穩定在參考范圍內,則說明治療見效,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臨床觀察說明,部分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關節疼痛、腫脹及晨僵等症狀和體征改善的同時,血沉可以下降(不一定降至正常),但另有部分患者盡管臨床上關節症狀已完全消失,而血沉仍不降,並一直持續在較高水平。這種現象的出現,與各個患者不同的臨床情況、不同的並發症及不同的葯物治療等因素都有關,既不能簡單說血沉增快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病情一定處於活動期,也不能說血沉不快的患者絕對沒有病情活動。關鍵在於醫生要對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和仔細分析。
3、查類風濕哪三項
風濕三項(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
抗o的臨床意義:
增高: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亞急性心內膜炎等疾病。用於檢測風濕病是否在活動期的試驗,期間60%~80%可增高;抗「O」增高只能說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鏈球菌,但不一定會患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心臟病,需要同時檢測抗鏈球菌的菌體抗原並結合臨床表現等;
類風濕因子(RF)的臨床意義: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診斷及預後判斷具有一定臨床意義,RA患者RF陽性率為52%~92%,一般RF陽性者療效差,並伴有其他並發症,如周圍神經炎及動脈炎等;RF陰性者病情較輕,並發症較少,療效較好。RF陰轉或含量降低,可作為評價葯物療效及病情緩解的一個指標;
C-反應蛋白(CRP)的臨床意義:
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症、組織損傷、心肌梗塞、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作後數小時迅速升高,並有成倍增長之勢,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
4、類風濕檢查風濕因子是陰性的,抗〇也是陰性、血沉正常但是有症狀,是否是類風濕
你好,左手關節發熱,發僵、有些疼非常符合類風濕的表現。像類風濕因子抗〇和血沉都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類風濕。建議到市級三甲醫院專科進一步確診。
5、搞O300,C反應蛋白正常,血沉正常,類風濕因子正常。是風濕或類風濕嗎?
這個不一定的就是類風濕或者風濕,就憑這一項檢查也不能確診為類風濕的,還要有幾個症狀才行的,檢查結果只供參考的,不是有就一定能確診的,貴陽中醫風濕病醫院建議骨科或者是內分泌科看看,或者風濕科看看也行,但那大多是當類風濕的,
6、類風濕的血沉值多少為正常?
病情分析:您好,從你的描述看,36歲年輕女性,類風濕關節炎病史3年,已經使用生物制劑益賽普,目前關節疼痛,血沉檢查偏高,再次復查是6,咨詢相關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類風濕關節炎活動的指標是看CCP血沉和CRP進行綜合症狀判斷的。指導意見:1您好,你的這種情況屬於自身免疫性的病變,需要積極的堅持治療,避免類風濕病變引起關節骨質進一步的破壞,這種疾病是一種進展性的和殘毀性的病變,是逐漸發展的一種病變,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2注意積極的就診風濕免疫科,目前血沉是反映風濕性病變活動一個指標,需要結合關節症狀有無,進行綜合性判斷疾病的狀態,注意本身血沉恢復正常是相對較難的,很多的類風濕患者是不需要完全恢復正常的,注意不要緊張。3目前這種情況需要看CRPCCP的情況,進行綜合性判斷是否是處於活動期,有問題及時咨詢,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