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產婦缺鈣和風濕區別

產婦缺鈣和風濕區別

發布時間:2020-04-21 04:55:41

1、腿疼是什麼原因。不知道是缺鈣還是風濕?誰能告訴我謝謝了

你說的太簡單,還是請補充一下:
多大年齡? 男女? 單側還是雙側 ? 腿那塊痛?是膝蓋還是小腿 ? 腰痛嗎?有沒有外傷史? 就不有沒有硬塊?
就你說的情況不能確診 :脈管炎?
最好還是到醫院查一下

2、坐月子膝蓋疼,缺鈣了,還是受風了?

婦女在生產孩子時期,因筋骨腠理大開,身體虛弱,內外空疏不慎風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復期,筋骨腠理合閉,使風寒包入體內,為之月子產後風難治的原因。主要表現:1、婦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門大開,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濕邪侵入,它在臨床症狀是,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疼痛,遇冷、遇風、疼痛症狀加重,中醫理論為"寒邪入骨"它難治的一個原因是:婦女在月子里100天一個自然恢復期,筋骨與腠理一個合閉,可以把風濕寒邪包入體內,不得排出,病邪長期滯留於體內,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導致嚴重的筋骨病。2、情緒憂郁,容易引起肝氣郁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不慎風邪可以侵入,它的臨床反應症狀是:怕冷、怕風、活動關節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症狀。3、婦女在月子里禁動房事生活,過多房事傷陰、傷精,陰精兩虧導致筋骨空虛,風邪可乘虛侵入,它的主要臨床症狀是:除渾身怕冷、怕風,關節疼痛之外,主要是渾身沉重,無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勞,部分病人伴有風濕與類風濕症狀。4、好急燥之人,易生志火,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陰血,前者志火可傷陰動內風,後者陰血暗耗生內熱而至血燥,中醫理論為「血虛生風」也就是血不養筋骨導致的一種風,也就是類風症,具體臨床症狀是渾身各大小關節疼痛,頭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風現象天陰下雨渾身不適感、浮腫,嚴重者可導致渾身水腫,長期治療不當,可以導致嚴重的風濕病和類風濕病晚期。產後風最好用中葯來治療,這里推薦用:「 苗風神浴 」,它產用熏蒸療法使筋骨與腠理打開,苗風神浴 裡面的葯性通過透皮吸到達患處,使裡面的風寒濕邪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的效果,不清楚可以叟下。因中醫從根上來治,會除根。用西葯來治,暫時 不除根,後果不好,到年紀大了極易癱瘓. 醫書有雲: 女子之病十倍難治於男子, 因女子多憂愁思慮也. 三分治七分養, 心情好病好得就快, 所以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3、大腿的外側疼是風濕還是缺鈣?怎麼區別△

得參考年齡吧。風濕一般都是關節處,大腿外側是肉疼啊,還是骨頭疼啊。這個你最好去醫院看看,別在這兒問,回頭再給耽誤了。

4、我兒子12歲,總說膝蓋腿總感覺有風往裡進,請問是怎麼回事,是缺鈣還是風濕呢

[編輯本段]一、走近鈣元素
鈣在體內的存的形式主要以骨骼,牙齒的形式存在。人體中99%的鈣質存在骨骼牙齒中,支持人體的運動和咀嚼能力。另外1%存在於血液和組織器官中稱為血鈣。
[編輯本段]二、缺鈣易導致的病症
少年兒童:
厭食、偏食;不易入睡、易驚醒;易感冒;頭發稀疏;智力發育遲緩;學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齊;陣發性腹痛腹瀉;X或O型腿;雞胸。
青年:
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勞;腰酸背痛;免疫力低;蛀牙或牙齒發育不良;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抽筋乏力;關節疼;頭暈;貧血及產前高血壓綜合征;水腫及乳汁分泌不足;
老年人
老年性皮膚病癢;腳後跟疼,腰椎頸椎疼痛;牙齒松動、脫落;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編輯本段]三、中國居民鈣流失嚴重
根據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鈣缺乏狀況仍然很嚴重,居民鈣的日攝入量為391毫克,僅相當於推薦攝入量的41%。
膳食結構不合理
中國居民每日膳食中谷類和蔬菜約占食物的90% 左右。而在這些食物中例如:谷類中含有大量植酸從而阻止鈣吸收。
蔬菜中的草酸、膳食纖維也會阻止鈣質的吸收。
中國居民的飲食習慣直接導致我國90%的人終生鈣處於飢餓狀態。
不良的飲食習慣
吸煙 、喝酒、常喝碳酸飲料 (這些都能造成人體酸性化,使人體中的鈣流失;而碳酸飲料中還含有磷酸能造成體內鈣磷比例失調,直接阻止鈣的吸收。)
常喝濃茶 (茶水中的茶鹼能阻止人體對鈣的吸收)
常喝咖啡 (咖啡因能促使體內鈣的流失和尿鈣排出增多)
高鹽攝食 (使尿鈣排出增多而大量流失)
飲食搭配不良 (大量草酸、植酸食物與含鈣豐富食物混食導致鈣的無法吸收)
特殊的生理病理需求
更年期的婦女(雌激素水平突然減少,骨鈣被溶解,脫離骨骼的速度就會加快)。
糖尿病會引起骨質疏鬆。(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很低,而胰島素可刺激骨膠原蛋白的形成,幫助骨骼留住鈣質和重建)。
[編輯本段]四、日常飲食需改進
⒈多食用鈣質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乳酪、泥鰍、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蠣、花生、 芝麻醬、豆腐、松籽、甘藍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⒉多做體育運動 (運動可使肌肉互相牽拉,強烈的刺激骨骼,加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同時有利於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⒊多曬太陽(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或者使用ZZ-2紫外線治療儀照射皮膚促進鈣的吸收。
⒋吃好早餐(人體早上對鈣的吸收能力最強)。
⒌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

[編輯本段]五、巧服補鈣制劑
選用鈣劑要本著安全無副作用、含量高、吸收率高的原則。那麼市場上琳琅滿目商品我們怎樣選擇呢?
常見補鈣制劑的比較
◆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 :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乳酸蓄積容易人體乏力,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不利。
◆活性鈣 :活性鈣大多為海洋生物貝類外殼煅燒而成,多以氧化鈣、氫氧化鈣形式存在,含鈣量低,水溶性差,鹼性強,副作用大。對胃腸刺激性大,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
◆碳酸鈣 :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39%,可溶於胃酸,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的補鈣劑。
[編輯本段]六、哪些人群更需要補鈣?
發育中的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需要);
素食者(飲食中過多的膳食纖維阻礙鈣的吸收);
老年人(吸收不好,鈣流失增加);
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絕經期後的婦女(特殊生理需要)

孕媽咪該如何科學補鈣?
孕產婦對鈣的需求量達到800-1200毫克/天,除去每日膳食的平均攝入量389毫克外,還要額外補鈣約400-800毫克,平均600毫克,因此要選擇鈣含量高、又值得信賴的鈣制劑。碳酸鈣源安全性高,歷經國內外循證醫學驗證其有效性,是准媽媽補鈣的放心選擇。
孕產婦不僅要忍受各種孕期反應的折磨,有時還會得妊娠高血壓這類妊娠中毒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構成威脅。其實缺鈣是引起妊娠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臨床研究表明,補充鈣劑可以減少妊娠中毒的發生率。所以補充鈣制劑,對孕產婦至關重要。
精神焦慮的學生或上班族(補鈣能舒緩神經改善焦慮);
腰酸背痛患者(是骨質疏鬆的一種常見的表現);
經常失眠者(鈣可協調神經傳導放鬆肌肉改善失眠);
運動量少,長期卧床的人;
[編輯本段]七、推薦含鈣豐富的食物
海帶、 紫菜、木耳、豆腐、牛奶、蝦皮、蛋黃、魚貝、泥鰍、田螺、河蚌、河蟹、豬肝、牛肝、羊肝等
[編輯本段]八、嬰幼兒每天需要多少鈣
2000年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所提供的數值如下:
年齡組(歲)鈣攝入量(毫克/日)
0-0.5歲 300毫克/日
0.5-1歲 400毫克/日
1-4歲 600毫克/日
4-7歲 800毫克/日
補鈣三計
一生之計在嬰幼兒期
雖說從小到老都不可缺鈣,但是嬰幼兒時期缺鈣對健康的影響最大,也是最長遠的。其一:嬰幼兒對鈣的需要更為急迫。嬰幼兒體內的鈣,每隔1~2年要全部更新一次,而成人體內的鈣更新一次需10~12年。其二:嬰幼兒時期缺鈣,對身高的影響很大。假設一個成年人的身高為165厘米,除去50厘米是在媽媽子宮內成長的,後天共長高115厘米。這115厘米中的1/3(36.6厘米)是在2歲以前生長的。其三:從牙齒的發育來看,2歲半時,20顆乳牙就出齊了,恆牙的牙胚也埋伏在下面開始鈣化。缺鈣,乳牙,恆牙的牙釉質發育不良,易發生齲齒。從小沒有健康的牙齒,何來健康的體質。所以,補鈣一生之計在嬰幼兒時期。
一年之計在春、秋
有那麼句話:寶寶冬天生,春天防抽風,這里所說的「抽風」就是「嬰兒手足搐搦症」原因之一是體內血鈣水平太低引起的「無燒抽風」這是為什麼呢?出生在寒冷冬季的孩子,大多是隔著玻璃曬太陽,紫外線被玻璃擋住了。缺少紫外線的照射,寶寶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減少,體內鈣的吸收相應不足,機體通過減少鈣的利用,使血鈣水平的維持在標准之上。春風送暖時,寶寶猛地接觸大量陽光,體內維生素D猛增,血鈣被大量運送到骨骼中去,致使血鈣水平猛跌,就會出現抽風。
應對上策是:冬天千萬別放過任何一個晴朗無風的好日子,露出寶寶的小臉和小手,帶上寶寶在戶外多曬會兒太陽。春天,注意逐漸延長寶寶的戶外活動時間,別曬猛了,而且要保證攝入足夠的鈣。生後得不到母乳喂養的嬰兒,滿月以後可以服魚肝油,以促進牛奶中鈣的吸收和利用。魚肝油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要注意用量。濃縮魚肝油每天2~3滴就夠了,注意不是2~3「下子」,吸一滿管就是20滴左右,魚肝油吃得太多會引起中毒,切勿認為「魚肝油是補品,多多益善。」
還有這么一句話「幼兒度苦夏,秋涼把鈣加」。夏天寶寶出汗多,從汗液中丟失不少的鈣,上天熱食慾差,攝入的鈣少。秋天秋高氣爽,溫度適宜,應多帶寶寶外出曬太陽,同時多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使體內的維生素D和鈣多儲存一點兒,待冬天來臨,就可派上大用場了。
一日之計在奶、豆
人們習慣於把奶稱為「嬰兒飯」,寶寶一旦能上桌吃飯就不再給寶寶喝奶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營養學家指出,一生不要斷奶,因為奶及奶製品不僅含鈣豐富,而且鈣的吸收和利用率高,收益大。大豆及豆製品同樣含鈣豐富,小魚,小蝦製成的帶骨帶皮吃的香酥小菜,花生醬,芝麻醬等配著主食一起吃,也都是極好的鈣源。再加上麻醬花捲、淋在麵包上的花生醬,這一日所需的鈣就足夠了。
寶寶上桌吃飯後,還應當每天喝奶,寶寶的碗里有豆又有菜,花生醬,芝麻醬、小魚,小蝦等富含鈣的食品。,只要精心安排好寶寶每一天的飲食,讓寶寶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一日三餐就能滿足寶寶每天成長所需的鈣。
嬰幼兒補鈣方法補鈣方法一:運動加飲食,平時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吃富含鈣的食品,富含鈣的食品有:酸奶、奶粉、、骨頭湯、小蝦皮、海帶、鯽魚、鯉魚、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黃豆、蠶豆、豆腐、蛋類、芹菜、油菜、胡蘿卜等。如果是人工喂養寶寶,那麼給寶寶選擇奶粉的時候最好選擇富含鈣質的配方奶粉。補鈣方法二:補充鈣劑和鈣製品。由於寶寶在0-2歲期間的運動量很少,而光靠飲食來補充鈣質遠遠不夠,所以建議給寶寶補充鈣劑和鈣製品,目前市場上鈣制劑五花八門,有的含重金屬較多一些,對胃刺激性很大,選擇的時候可以向醫生專家咨詢,選擇有正規產品批號的,孩子樂於接受的兒童補鈣產品。
父母必知:給寶寶補鈣知識
[3]1.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VD,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補鈣方法是分別服用VD和鈣劑。
2.奶品是嬰兒最好的補鈣來源,就鈣容易吸收的程度來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後是鮮奶。
3.夏天戶外活動較多,1歲以上寶貝暫可不服用VD,以免蓄積體內引起中毒。
4.大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影響鈣的吸收。製作前,最好先將麵粉發酵或把大米放在溫水裡浸泡一下。
5.菠菜、莧菜等綠色蔬菜先焯一下好,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響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
6.避免把鈣劑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體內鈣吸收下降。
7.嬰兒胃酸濃度低,最好選擇葡萄酸鈣、乳酸鈣等有機鈣;2-3歲後胃酸濃度逐漸增高,可選擇含鈣量較豐富的無機鈣,如碳酸鈣。 嬰幼兒補鈣食譜 給寶寶補鈣一直是父母們關注的話題,如果平時多給寶寶食用一些含鈣豐富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補鈣的作用哦,下面就為您介紹四款嬰兒補鈣食譜,也是四種非常常見的嬰兒輔食,簡單易做。
1、雞肝糊
原料:雞肝15克,雞架湯150毫升,醬油、蜂蜜各少許。
製作:將雞肝放入沸水中去掉血水,再煮10分鍾,取出剝去外衣,放容器內研碎備用。將雞架湯放入小鍋內,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加入少許醬油和蜂蜜,攪勻即成。
功效:富含鈣、磷、鐵、鋅及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適合6個月以上嬰兒補鈣食用。
2、鮮蝦肉泥
原料:鮮蝦肉(河蝦、海蝦均可)50克,香油1毫升,精鹽適量。
製作:將鮮蝦肉洗凈,剁碎,放入碗內上籠蒸熟加入適量精鹽及香油拌勻即成。
用法:每日1--2次,每次20克--25克。
功效:富含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尼克酸、優質蛋白質、優質脂肪等,適宜7個月以上嬰兒補鈣時食用。
3、三色肝末
原料:豬肝25克,蔥頭、胡蘿卜、西紅柿、菠菜各10克,肉湯、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豬肝、胡蘿卜分別洗凈,切碎;蔥頭剝去外皮切碎;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剝去外皮,切碎;菠菜擇洗干凈,用開水燙過後切碎備用。分別將切碎的豬肝、蔥頭、胡蘿卜放入鍋內並加入肉湯煮熟,再加入西紅柿末、菠菜末、精鹽煮片刻,調勻即成。
功效:富含鈣、磷、鐵、鋅、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等,適宜7個月以上嬰兒補鈣時食用。
4、西紅柿魚糊
原料:凈魚肉100克,西紅柿20克,精鹽2克,雞湯200毫升。
製法:將凈魚肉煮熟後切成碎末;西紅柿用開水燙後剝去皮,切成碎末。鍋內放入雞湯,加入魚肉末、西紅柿末、精鹽,煮沸後用小火煮成糊狀即成。
功效:富含鈣、磷、鐵、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適宜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

5、產後一個月全身關節酸痛,是不是產後風濕病

可能是缺鈣 在醫院去檢查一下骨密度 如果是風濕可以貼個正午陽光的膏葯

6、缺鈣的腿痛與風濕造成的腿痛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感到容易疲勞、周身不適、乏力與腰酸背痛等,你要警惕這是身體鈣營養缺乏發出的「警告」信號。

「風濕」並不是指一種病,風濕是以骨、關節、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

要想確定是何種原因,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電解質,以確定是否缺鈣,還要檢查一下抗O,及血沉,以確定是否是風濕!!

7、哺乳期缺鈣嚴重會腿軟四肢麻木心慌頭暈嗎

(1)兒童 當孩子出現下面一些症狀時,就應診斷為缺鈣:不易入睡、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後愛啼哭、易驚醒,入睡後多汗;陣發性腹痛、腹瀉,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雞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厭食、偏食;白天煩躁、坐立不安;智力發育遲、說話晚;學步晚,13個月後才開始學步;出牙晚,10個月後才出牙,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鋸齒形;頭發稀疏;健康狀況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鈣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體育課成績不佳;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育不良;易過敏、易感冒等。 (3)青壯年 一般情況下,青壯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往往使他們疏忽了身體上的一些不適,加之該年齡段缺鈣又沒有典型的症狀,所以很容易掩蓋病情。當有經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過敏、易感冒等症狀時,就應懷疑是否缺鈣。 (4)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處於非常時期的婦女,缺鈣現象較為普遍。不過,隨著優生優育知識的普及,人們對此期缺鈣的症狀較為熟悉。當她們感覺到牙齒松動;四肢無力、經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關節疼、風濕疼;頭暈,並罹患貧血、產前高血壓綜合征、水腫及乳汁分泌不足時,就應診斷為缺鈣。 (5)老年人 成年以後,人體就慢慢進入了負鈣平衡期,即鈣質的吸收減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為鈣的流失而造成缺鈣現象。他們自我診斷的症狀有老年性皮膚病癢;腳後跟疼,腰椎、頸椎疼痛;牙齒松動、脫落;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便秘;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當然,檢查是否缺鈣,最可靠的辦法還是去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診斷,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葯治療。 怎樣判斷小兒缺鈣? 6個月的毛毛白白胖胖,近來夜晚常常啼哭不止,表現亦不如以前活潑,媽媽帶他來醫院檢查,醫生判定毛毛缺鈣,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與產婦缺鈣和風濕區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