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規白細胞偏高怎麼回事
你好,白細胞升高copy可以見於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百礙,放射線,葯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白細胞增多常見於度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2、白細胞高出別人的兩倍什麼意思,是有什
許多生理因素可以引起白細胞總數增加。比如:劇烈運動;體力勞動;冬季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後;飽餐、淋浴後也常有白細胞數輕微增高。生理性白細胞數增高還見於月經期、排卵期,情緒緊張、飢餓、低血糖等。但生理性白細胞數增多是暫時的,去除影響因素很快恢復正常。可能是各種生理因素刺激時,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邊緣白細胞進入循環所致。
(1)各種感染:可為局部或全身感染。某些細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感染等;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質炎、、麻疹、水痘病毒、狂犬病病毒感染等;立克次體、鉤端螺旋體感染,梅毒等;真菌,如放線菌感染等。
(2)非感染性炎症:風濕性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特別是幼年型、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血管炎等,中性粒細胞可增多,如合並感染則更易發生。其他炎症如腎炎、胰腺炎、結腸炎、甲狀腺炎等。
(3)血液病: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特發性髓樣化生,原發性血小板增多)、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單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多。
(4)組織壞死:如嚴重外傷、手術創傷、燒傷、心肌梗死、肺梗塞、急性胰腺炎等。
(5)急性失血及溶血:胸腔、腹腔、關節腔、蛛網膜下腔及顱內出血時,可見白細胞增多。宮外孕破裂,肝、脾破裂,白細胞增多也明顯。大量急性溶血時,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甚可達到類白細胞反應程度。
(6)惡性腫瘤:胃、肺、肝、胰腺、乳腺、子宮、腎癌等常有中性粒細胞增多。淋巴瘤特別是霍奇金淋巴瘤可有中性粒細胞或者嗜鹼性粒細胞增多。
(7)代謝紊亂:如甲狀腺危象、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等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
(8)葯物和毒物:一些葯物如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鋰鹽等;化學物中的汞中毒、有機磷等也可使中性粒細胞增多。
(9)其他:手術後12~36小時即有中性粒細胞增多,其程度與手術范圍、失血多少及組織損傷程度成比例。
3、治療類風濕的葯物會不會使白細胞減少??
是的,可能是葯物影響白細胞減少,如果在正常范圍內就沒關系,如果白細胞降得過低,就需要治療,或是換葯看看是否好轉 不一定是西葯,中葯也可能使白細胞降低!
4、內風濕會引起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增高嗎?
內風濕性關節炎外周血白細胞的改變無確定性,可以增高,也可以減低,大多數情況下白細胞是減低的,即便是白細胞和/或淋巴細胞增多也是多克隆的,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淋巴細胞增多呈單克隆性是完全不同的。
5、為什麼我的血常規有個白細胞計數會很高很高???
白細胞計數(WBC):
增加:急性化膿性感染(膿腫、腦膜炎、肺炎、闌尾炎、扁桃體炎等),某些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腦炎),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燒傷,急性出血,惡性腫瘤及某些金屬(如鉛、汞等)中毒。
生理性增高見於新生兒,月經期,分娩,情緒變化及注射腎上腺素後等。
減少:某些傳染病(傷寒、副傷寒、黑熱病、瘧疾、病毒性肝炎、沙門菌屬感染等),再障,非白血性或亞白血性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症,惡性組織細胞病,脾功能亢進症,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放射治療,腫瘤化療及某些葯物(磺胺、氯酶素等)反應等。
白細胞分類計數:
嗜中性粒細胞(N):
增加:急性化膿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及中毒顆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某些惡性腫瘤及廣泛組織損傷等。
減少:基本與白細胞總數減少相同。
嗜酸性粒細胞(E):
增加:寄生蟲感染,過敏性疾病,熱帶性及非熱帶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某些血液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等。
減少:傷寒、副傷寒,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等。
嗜鹼性粒細胞(B):
增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及嗜鹼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鉛、鋅中毒等
淋巴細胞(L):
增加:某些細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等。
減少:細胞免疫缺陷病,放射病。相對性淋巴細胞減少見於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時。
單核細胞(M):
增加: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斑疹傷寒,瘧疾,重症結核,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網狀細胞肉瘤等。
未成熟細胞:
增加:白血病,骨轉移性腫瘤等。
血紅蛋白(Hb):
增加:失水,腹瀉,大面積燒傷,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增多症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呈相對性Hb增高。
減少:貧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紅細胞計數:
增多:原發性或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血液濃縮,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高原性心臟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減少:各種原因所致貧血,白血病,勾蟲病,急慢性失血等。
血小板計數:
增高: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脾切除後,骨折,急性出血,大手術後,急性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結核病,急慢性骨髓炎,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某些惡性腫瘤(如何傑金病、淋巴瘤等),血小板減少症恢復期(反跳性升高)及劇烈活動後等。
降低: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症,獲得性血小板減少症、特發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SLE,再障,骨髓移植,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重症缺鐵性貧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Evan氏綜合征,巨脾症,脾功能亢進症,脾腫瘤,Gaucher氏病,Letterer-Siwe氏病,病毒感染,立克次體感染,某些細菌感染,組織胞漿菌病,瘧疾,DIC,肝病,尿毒症,血管源性腫瘤,大量輸入庫血,新生兒溶血,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子癇,維生素B12缺乏,葉酸缺乏,抗腫瘤葯及其他骨髓抑制葯物反應,放射病及放射治療等。
6、白細胞的數目增多會導致什麼疾病/
哪類白細胞減少需治療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白細胞減少症和中性粒細胞缺乏症都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中醫學「氣虛」症范疇。
[臨床表現]
1.白細胞減少症:一般有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慾減退,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少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則反復發生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細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驟,常有高熱、寒戰、頭痛、疲乏或極度衰弱。有時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黏膜處可出現壞死性潰瘍。對葯物過敏者,可同時發生剝脫性皮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常迅速發生敗血症或膿毒血症而導致死亡。
[診斷]
1.白細胞減少症:由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兒童
的標准為10-14歲低於4.5x109/L,5—9歲低於5.0x 109/L,小於5歲低於5.5x 109/L。
2.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於2.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xl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參考資料:今晚報 中國孕育網
7、請問白細胞偏高什麼原因
有炎症的時候,血液,尿液裡面的白細胞就會增加。還有一些血液病的白細胞也會增加 。 此外醫生常常要根據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狀況進行分析,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一般來講感染會引起白細胞增高。
但某些白細胞增高不一定就是存在感染。 許多生理因素可以引起白細胞總數增加。比如:劇烈運動;體力勞動;在冬季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之後;飽餐、淋浴後也常有白細胞輕微增高。生理性白細胞增高還見於情緒緊張,飢餓時低血糖等。
但生理性白細胞增多是暫時的,去除影響因素則很快恢復。產生機制可能是與各種生理因素刺激時,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版致邊緣白細胞進入循環所致。
許多葯物可以引起白細胞總數增加。比如:某些抗生素如紅黴素、頭孢賽曲等;還有兒茶酚胺類葯如腎上腺素權、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多巴胺等;另外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均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增多。抗精神病葯碳酸鋰也可以引起白細胞數量增多。
總之,血常規中白細胞增高不一定是感染,很可能是由於上述生理因素或葯物所致.血液病的白細胞也會增加 。
8、我母親是類風濕長期發燒在治療過程中引起白血球升高達到15·1。中性粒細胞81·4。紅血球99。這種情況如何
你好。得了這個病是挺難治療的,最好選擇中葯。這個副作用相對的少些,選對了要的話還是挺有效果的,你不妨咨詢中醫營養免疫療法,你先咨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