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葯金黃散有什麼葯用
【金黃散及用法】 金黃散,來源於明朝的《外科正宗》。由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厚朴、天花粉、生天南星、生蒼術、陳皮、甘草組成。 用法:散劑每次1.5克,每日6次,空腹服用。膏劑外敷患處,6~12小時換葯1次。 【葯用】 1、金黃散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傳統應用於瘡癰初起,紅腫熱痛,小兒丹毒,無名腫毒等病症。 2、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取如意金黃散適量,用陳醋或凡士林適量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換葯1次,直至症狀消失止。《中成葯新用途》一書記載,有人應用如意金黃散治療流行性腮腺炎189例,結果無一例發生後遺症。另據《陝西中醫》報道,張清旺運用金黃膏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3例,全部獲得治癒,且未見復發。 3、治療疥瘡 用法:取金黃散100克、精製硫磺粉10克,用豬油混合均勻,塗搽於疥瘡之上,每天1次,連續用葯3~7天。應用本方宜注意以下幾點:(1)禁食煙、酒及刺激性食物;(2)用米泔水洗澡待干後,再搽本葯,效果更佳;(3)宜每天換洗內衣、內褲;勤換被、褥。有人報告用此法治療85例,經用葯4~9次,全部治癒。 4、治療黃水瘡 用法:取金黃散適量,用白開水調敷患處,每日4~6次,葯干後再用白開水點潤。一般用葯1小時後灼痛可止,經過1~3天後可瘡消病癒。有文獻記載,有人用上葯治療黃水瘡患者312例,均在5天內全部治癒。且愈後不留瘢痕。 5、治療跌打損傷 用法:將金黃散與鮮豬膽汁適量,調拌成糊狀,攤在敷料上外貼患處。每日換葯1次,連用7~12天。對跌打損傷、骨折、扭挫傷、筋肉腫痛等,效果頗佳。 6、治療潰瘍 據《河北中醫》1981年第5期報道,劉藍亭用口服法如意金黃散治療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50例(其中十二指腸潰瘍28例),治癒者45例,治癒率為90%。口服金黃散治療糜爛性胃炎患者30餘例,灌腸治療慢性結腸炎4例,均獲較好的療效。 7、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 用法:取如意散適量,用飴糖調成膏狀外敷疼痛部位,每日換葯1次。《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報道,方繼立等用加減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50例,分為晚期I、Ⅱ、Ⅲ級疼痛。總有效率為98%。另有人用如意金黃散加冰片、乙醇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71例,全部收到止痛效果。疼痛程度在前二類之間。用法:取如意金黃散100克,冰片20克,乙醇(70%)50毫升,共調勻成糊狀,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疼痛嚴重者每日換葯2次。直至疼痛消失止。 8、治療耳鼻癤 據《四川中醫》1992年第6期報道,郭士江採用金黃散紗條治療耳癤患者168例,其中單發性98例,多發性70例。經換葯1~3次,臨床治癒者138例,成膿者切開引流,愈而復發10餘例,仍用本葯治療有效。另有人報告用本法治療鼻癤15例,1周內獲愈。 9、治療膿性指甲炎、甲溝炎 據《中醫雜志》報道,李萱用金黃膏治療膿性指甲炎、甲溝炎患者39例,經用葯1~2周後,全部獲得治癒。與口服或肌注抗生素組相比較,療程明顯優於抗生素組。 10、治療丹毒 用法:局部先用絡合碘消毒,待干後,取金黃散適量置於容器中,用濃茶汁將葯物調成糊狀攤敷於患處,厚約0.5~0.8厘米,面積宜稍大於病灶區,每日換葯2~3次,1周為1個療程。病灶區大者,宜同時服抗生素治療,效果更好。有人用此法治療丹毒患者41例,經用葯1~2個療程後均獲痊癒。另據《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報道,張春玲等用金黃散外敷,配合抗生素治療丹毒患者50例,總有效率為100%。 11、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取金黃散適量,加水調成稠糊狀,攤於油紙上,厚約5~7毫米,面積略大於紅腫處,外貼患處,每日換葯1次。結果:用上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一般2~3天即可見效。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紅腫熱脹、劇烈疼痛、活動障礙者,經過外用金黃散膏劑1~3天後,紅腫熱痛即可大減。 12、治療軟組織扭傷 《山東中醫雜志》報道,范昭平採用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軟組織扭傷患者26例,其中外敷1次即感腫消痛減者25例,10天內痊癒者17例,20天內痊癒者8例,僅1例在28天痊癒。 【應用金黃散注意事項】 1.孕婦禁服。 2.癰疽疥瘍已形成潰爛的創口忌用。 3.服葯期間,忌煙酒、辛辣、煎炸食物。 4.本方如口服,宜將生南星改成制南星,以減小毒性。
2、喝中葯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1、在服葯時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或加重病情。服用清內熱的中葯時,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抄性的食物;在治療「寒證」服用中葯時,應禁食生冷食物。服用這些葯物時,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療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2、服中葯時不要喝濃茶百,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葯同服會影響人體對中葯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其他飲料如咖啡、可樂、雪碧都不度宜喝;應以喝白開水為主。
3、金黃散的作用
葯品名稱
通用名稱:金黃散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為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南星、陳皮、蒼術、厚朴、甘草、天花粉。 適應症 急性淋巴結炎,乳腺炎,癤,癰,暑濕,流注
功能主治 本品消腫止痛。外用於癰癤腫痛,暑濕流注,跌撲扭挫傷,急性淋巴結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 紅熱腫痛,用清茶調敷;漫腫無頭,用醋或蔥酒調敷。每日數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忌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批准文號 國葯准字Z23020616
4、我關節疼怎麼辦???
我學過醫,據我推斷很有可能是生長痛,因為你百才19歲,很多關節、骨骼都在生長,醫學度上有生長痛,不過大部分人知感覺不出來,有極少部分人感覺明顯。個人建議到醫院掛個外科,看一下道,記住盡量找好一點的醫院,掛個專回家號,這樣對診斷來說可以少走答不少彎路,也節省開支。
5、金黃散有什麼作用?
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取如意金黃散適量,用陳醋或凡士林適量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換葯1次,直至症狀消失止。《中成葯新用途》一書記載,有人應用如意金黃散治療流行性腮腺炎189例,結果無一例發生後遺症。另據《陝西中醫》報道,張清旺運用金黃膏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3例,全部獲得治癒,且未見復發。
治療疥瘡 用法:取金黃散100克、精製硫磺粉10克,用豬油混合均勻,塗搽於疥瘡之上,每天1次,連續用葯3~7天。應用本方宜注意以下幾點:(1)禁食煙、酒及刺激性食物;(2)用米泔水洗澡待干後,再搽本葯,效果佳;(3)宜每天換洗內衣、內褲;勤換被、褥。有人報告用此法治療85例,經用葯4~9次,全部治癒。
治療黃水瘡 用法:取金黃散適量,用白開水調敷患處,每日4~6次,葯干後再用白開水點潤。一般用葯1小時後灼痛可止,經過1~3天後可瘡消病癒。有文獻記載,有人用上葯治療黃水瘡患者312例,均在5天內全部治癒。且愈後不留瘢痕。
治療跌打損傷 用法:將金黃散與鮮豬膽汁適量,調拌成糊狀,攤在敷料上外貼患處。每日換葯1次,連用7~12天。對跌打損傷、骨折、扭挫傷、筋肉腫痛等,效果頗佳。
治療潰瘍 據《河北中醫》1981年第5期報道,劉藍亭用口服法如意金黃散治療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50例(其中十二指腸潰瘍28例),治癒者45例,治癒率為90%。口服金黃散治療糜爛性胃炎患者30餘例,灌腸治療慢性結腸炎4例,均獲較好的療效。
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 用法:取如意散適量,用飴糖調成膏狀外敷疼痛部位,每日換葯1次。《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報道,方繼立等用加減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50例,晚期I、Ⅱ、Ⅲ級疼痛。總有效率為98%。另有人用如意金黃散加冰片、乙醇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71例,全部收到止痛效果。疼痛程度在前二類之間。用法:取如意金黃散100克,冰片20克,乙醇(70%)50毫升,共調勻成糊狀,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疼痛嚴重者每日換葯2次。直至疼痛消失止。
治療耳鼻癤 據《四川中醫》1992年第6期報道,郭士江採用金黃散紗條治療耳癤患者168例,其中單發性98例,多發性70例。經換葯1~3次,臨床治癒者138例,成膿者切開引流,愈而復發10餘例,仍用本葯治療有效。另有人報告用本法治療鼻癤15例,1周內獲愈。
治療膿性指甲炎、甲溝炎 據《中醫雜志》報道,李萱用金黃膏治療膿性指甲炎、甲溝炎患者39例,經用葯1~2周後,全部獲得治癒。與口服或肌注抗生素組相比較,療程明顯優於抗生素組。
治療丹毒 用法:局部先用絡合碘消毒,待干後,取金黃散適量置於容器中,用濃茶汁將葯物調成糊狀攤敷於患處,厚約0.5~0.8厘米,面積宜稍大於病灶區,每日換葯2~3次,1周為1療程。病灶區大者,宜同時服抗生素治療,效果更好。有人用此法治療丹毒患者41例,經用葯1~2個療程後均獲痊癒。另據《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報道,張春玲等用金黃散外敷,配合抗生素治療丹毒患者50例,總有效率為100%。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取金黃散適量,加水調成稠糊狀,攤於油紙上,厚約5~7毫米,面積略大於紅腫處,外貼患處,每日換葯1次。結果:用上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一般2~3天即可見效。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紅腫熱脹、劇烈疼痛、活動障礙者,經過外用金黃散膏劑1~3天後,紅腫熱痛即可大減。
治療軟組織扭傷 《山東中醫雜志》報道,范昭平採用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軟組織扭傷患者26例,其中外敷1次即感腫消痛減者25例,10天內痊癒者17例,20天內痊癒者8例,僅1例在28天痊癒。
應用金黃散注意事項:
1.孕婦禁服。
2.癰疽疥瘍已形成潰爛的創口忌用。
3.服葯期間,忌煙酒、辛辣、煎炸食物。
4.本方如口服,宜將生南星改成制南星,以減小毒性。
6、陰雨天手腕等關節疼痛有什麼治療辦法???
一是骨性關節炎及骨質增生引發的疼痛。關節部位的骨質增生和骨刺,都會引起關節的疼痛。如果是這種情況,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時,可採用保守治療,服用一些止痛類葯物如扶他林、莫比可等,同時外用一些止痛類噴劑,或在關節鏡下進行骨刺或增生的剖除,嚴重者可考慮關節置換。 二是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一會兒這里的關節痛,一會兒那裡的關節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累及指間關節,臨床表現為晨僵,手指活動不靈活。出現這些症狀,主要選用消炎止痛類葯物進行治療,如果有感染,可用選青黴素或頭孢類的葯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三是「痛風」。痛風疼痛常見於拇指及第一跖趾關節(腳拇指外側)。主要是由於食用海鮮和飲酒,進而誘發的體內嘌呤代謝障礙。治療中可選用外敷金黃散軟膏,用秋水仙鹼、別嘌呤醇等葯物治療。 四是外傷性關節疼痛。由於某種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肘、膝、踝等部位的關節,在沒有發生骨折等嚴重的情況下出現外傷(如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關節疼痛,或者骨折治癒後遇到天氣變化,出現的關節疼痛。可選用傷痛一噴靈、傷濕止痛膏等葯物緩解症狀。 五是勞損引起的疼痛。由於關節部位活動量相對較大,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等軟組織出現勞損,進而引起疼痛,常見的有肩周炎、網球肘等。此類症狀可以採取理療、按摩等方法緩解,也可以進行局部的熱敷。除此之外,中老年患者還應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活動和鍛煉時要適當,避免體重增加。 六是關節腫瘤引發的疼痛。關節局部出現腫瘤也是造成關節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出現關節腫痛,且服用消炎止痛葯不見輕,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除關節腫瘤。一旦確診,應進行手術或葯物抗腫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