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黃芪類風濕關節炎

黃芪類風濕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4-19 13:48:48

1、我是汕頭潮陽人,我的父親得了類風濕病,求問有那位好心人知道專醫類風濕病的中草葯醫生,請告訴我

更多「點★sihai889-->「★百科」上面的 ★查看更多資料>>」
――――――――――――――――――――――――
根據我多年巴中通江,南江,平昌,廣元蒼溪,旺蒼,收購中葯材,中草葯經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集以下中葯方供你參考,可以拿著葯方,根據你的檢驗情況,要求你當地醫院好一點的中醫師建議用那一個方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與細菌、病毒、遺傳及性激素有一定關系。臨床以慢性對稱性多關節腫痛伴晨僵、晚期關節強直畸形和功能嚴重受損為特徵。其病機為風寒濕熱之邪留滯於筋骨關節,久之損傷肝腎陰血所致。

1.烏蛇祛風通絡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烏梢蛇15克,黃芪、伸筋草、鸛草等、稀薟草各20克,當歸、羌活、獨活各30克,防風、細辛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2.蘇枝黃芪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蘇枝節、竹枝節、桂枝節、松枝節、杉枝節各15克,桑枝節20克,黃芪20克,甘草3克,當歸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3.生苡仁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生苡仁15克,蒼術、羌活、獨活、威靈仙、雲茯苓12克,防風光煎10克,川烏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黃炙3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關節疼痛,腫脹,沉重或肌膚麻木,舌苔白膩,脈濡緩為主要症狀的濕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4.兩烏散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制草烏、制川烏、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黃200克,制乳香、制沒葯各150克,馬錢子50克。
[制用法]研末水沖服。
[功效]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熟地20克,骨碎補、威靈仙各15克,淫羊藿、補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蒼術、知母各10克,川斷12克,制附片、麻黃炙、松節各6克,防風9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病程較久,關節變形,強直攣縮,屈伸少利,舌質淡或瘀暗,尺脈弱為主要症狀的寒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6.蛇蟲丸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白花蛇10條,蜈蚣炙20條,全蠍炙30克,馬錢子制20克,蜂房炙、廣地龍、白僵蠶各100克。
[制用法]將馬錢子與綠豆同煮,煮至綠豆開花為度,剝去皮,切片曬干,用土炒至褐色。餘6味文火焙乾。共研細末,過極細篩,裝入零號膠囊900~1000粒。每天服3次,每次8粒,連服40天為1療程。
[功效]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7.防風茯苓治風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防風、茯苓各12克,麻黃炙、葛根、甘草炙各6克,當歸、桂枝各10克,秦艽15克,生薑3片,大棗5枚。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屈伸不利,多見於上肢及肩背,初起可兼表證,舌苔薄白,脈浮為主要症狀的風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8.烏頭通痹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制烏頭(先煎)9克,黃芪15克,桂枝6克,芍葯12克,穿山龍15克,地龍15克,青風藤15克,鑽地風15克,僵蠶15克,烏梢蛇15克,蜂房9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溫經散寒,驅風除濕,通絡扶正。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9.黃芪秦艽白芷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黃芪20克,秦艽20克,防己15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青風藤20克,海風藤20克,地龍15克,桂枝15克,牛膝15克,甲珠15克,白芷15克,白鮮皮15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驅風散寒,除濕清熱,通痹行瘀。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10.消痛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黃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20克,生龍骨20克,生牡蠣20克,獨活14克,細辛3克,秦艽10克,威靈仙10克,川烏10克,穿山甲10克。
[制用法]每日1劑,早、晚飯後2次水煎服。
[功效]補氣血,祛風濕,止痹痛。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手指、足趾、腕、踝等小關節腫痛,功能障礙,屈伸不利。

11.補腎活血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當歸10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紅花6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川芎6克,丹皮9、克,木瓜10克,露蜂房6克,桂枝6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補腎活血,調肝養陰,強筋壯骨。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12.加味四藤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鉤藤30克,排風藤30克,銀花藤30克,雞血藤30克,老鶴草20克,黃芪20克,石斛20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制沒葯6克,制乳香6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劑3次服,10日為1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散風除痹。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13.加味龍蛇散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乾地龍30克,白花蛇(或金錢蛇2條)30克,蜈蚣5條,全蠍15克,玄胡20克,胃復安200毫克。
[制用法]曬干,微焙,研細末,去粗皮,再兌人胃復安粉,裝入膠囊,每粒約0.25克,每次4~5粒,每日3次口服。
[功效]消炎鎮痛,調整免疫機能。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活動期)。

14.蠲痹定痛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烏梢蛇9克,蜈蚣2條,川桂枝6~8克,細辛3~4克,甘草節4克,雷公藤10克,紅花9克,制乳、沒各4克,制草烏4克,制川烏4克。
[制用法]上葯加冷水浸泡2小時,置砂罐中煎沸後小火煮1小時,葯渣再加水煎沸後小火煮半小時。晚睡前熱服頭汁,次日清晨熱服二汁。
[功效]用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見關節疼痛或腫脹者。

15.通絡熄風湯治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桑枝12克,忍冬藤12克,白芍12克,萆薢12克,秦艽10克,當歸尾12克,蠶砂10克,稀薟草15克,薏苡仁15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活絡祛濕,熄風緩痛。用治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復發作者。

2、血常規白細胞偏低怎麼辦,請大家幫幫忙?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1)宜多樣化平衡飲食:平衡膳食是保持正常體重的最好辦法。平衡膳食包括粗糧與雜糧搭配,富含熱能,適量蛋白,富含纖維素、高無機鹽及富含維生素A、C、E、K、葉酸等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玉米、糙米、全麥面、植物油、蜂蜜、蔗糖、蜂王漿、瘦肉、蛋類、豆類、鮮奶、菌菇類、胡蘿卜、竹筍、南瓜、黃瓜、菜花、菠菜、白菜、芹菜、黃花菜、西紅柿、大蒜、海帶、紫菜、海魚、動物肝、腎,以及人參、枸杞子、山葯、靈芝、冬蟲夏草及新鮮水果等。宜低脂肪、低鹽、低糖膳食,適當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

(2)忌食生蔥蒜、豬肉、南瓜、醇酒以及辛溫、煎炒、油膩、葷腥厚味、陳腐、發霉等助火生痰有礙脾動的食物。宜食海帶、海藻、紫菜、牡蠣、蘆筍、鮮獼猴桃等具有化痰軟堅散結功能的食物。

(3)可給予益氣養血、理氣散結之品,鞏固療效,以利康復。如山葯粉、糯米、菠菜、絲瓜、海帶、鯽魚、泥鰍、大棗、橘子、山楂、玫瑰花等。

(4)若出現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現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氣養血之品,如鮮薑汁、甘蔗汁、鮮果汁、佛手、番茄、生薏米、粳米、白扁豆、靈芝、黑木耳、向日葵子等。

3、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泡黃芪水喝嗎?

可以吃的,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4、山葯去皮手癢怎麼辦

止癢方法:

1、當雙手抄因刮芋頭、山葯皮而發癢時,若將雙手放在爐火上方略烤一下,即可止癢。但使用此法時,須注意別灼傷手皮。

2、因刮芋頭皮而雙手感到奇癢難耐時,可先用清水沖洗,然後抹乾水漬,搽上一點風油精並加以輕輕擦拭,癢感即除。

3、用肥皂洗手,然後擦些白酒在手上,讓其自己揮發,揮發後再用肥皂洗手,即可止癢。

4、不小心接觸皮膚發癢時,塗抹生薑,可以止癢。

(4)黃芪類風濕關節炎擴展資料:

山葯去皮的方法:

1、火上烘一下。由於易引起過敏的皂甙比較怕熱。所以,如果怕過敏,剝襲完山葯或者切完之後,可以把手洗干凈,然後在火上烘一下,就能緩解刺癢了。這種百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有點危險。

2、用醋清洗。洗手盆中倒入少量食醋,浸泡雙手5分鍾後,這樣可以破壞山葯皮上導致手癢的皂角質。這種方法不危險但是效果沒那麼明顯。

3、手上戴手套。防患於未然,山葯清洗干凈要削去外皮的時候建議帶手套,或在手上套個保鮮袋,杜絕手部皮膚與粘液直接接觸。絕對值得借鑒的好方法。

4、先蒸再去皮。可以將山葯帶皮蒸一下再剝皮,這樣皂甙成分也不會引起刺癢。如果不是要吃爽脆口感的山葯,而是燉山葯或者燒山葯等吃法,此法非常好。

參考度資料:人民網-山葯去皮方法

5、得了類風濕還可以喝黃芪,枸杞水嗎

可以的,無不良影響。對身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6、類風濕性關節炎都不能吃什麼食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首先要選擇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其次要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加自己的食慾。因此對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來講,什麼都可以吃。對於飲食來講,
第一、少糖,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葯物里常常選用糖皮質激素,而糖皮質激素用時間長以後會產生血糖的升高,當糖代謝障礙以後,對於糖的利用就相對稍差一些,因此應該進食少糖的食物。
第二、少油,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了每天大概25克的油,而且少吃肥肉以及高動物脂肪以及其他一些比如高嘌呤的食物。
第三、少鹽。
第四、少奶類和含酪氨酸的食品,不是少奶就是什麼奶都不食用,實際上都是適量。
第五、少飲酒和咖啡,飲酒和濃咖啡對關節不利。

7、我媽媽有類風濕可以吃黃芪么。。

黃芪有較好的扶氣、養氣的功效。類風濕的發病原因很多,但主要治療原則是祛風除濕為主為標,扶氣養血為輔為本。所以單獨使用黃芪只有輔助氣血功能,治療方面無效。

8、李可老中醫的培元固本散

1.培元固本散李可將培元固本散隨證加味,用於臨床各科,擬定出十餘首協議方。2.1 肺系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2具,坎氣(臍帶)100g,鹿茸、高麗參、靈脂各50g,三七、琥珀、冬蟲草、川貝、沉香各30g,靈芝孢子粉100g,蛤蚧6對。
主治 咳喘痼疾。用於慢性氣管炎、哮喘、肺心病、肺間質纖維化等。
案例 肺間質纖維化 張某,女,44歲,患肺間質纖維化兼並肺心病,痙咳暴喘,奄奄一息,聲啞無音,面色、唇指青紫,杵狀指,下肢凹陷性水腫,四肢厥冷,脈急而促,舌胖、苔灰膩,兩側有瘀班。證屬亡陽厥脫,以破格救心湯加味:附子200g,乾薑25g,炙甘草60g,山萸肉120g,龍牡、磁石、煅紫石英各30g,生半夏、茯苓、生薑各45g,高麗參20g、蛤蚧尾1對、麝香1g研粉分吞,3劑。葯後痙咳暴喘得罷,上肢回溫,根本遇險。此次重病,一直惡寒無汗,全身如繩索捆綁,胸痛徹背,憋悶如窒,證屬小青龍湯證,遂擬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1劑。葯後表閉即開,背部冰冷及全身如捆之感均解,小便增多,踝腫亦退,頑固性心衰及呼吸衰竭之危,得以解除。善後以培元固本散如味:胎盤1具,坎氣50g,鹿茸50g,高麗參100g,靈脂30g,三七100g,琥珀、冬蟲草、川貝、沉香、靈芝孢子粉、土元、水蛭、全蠍各30g,蜈蚣100條,蛤蚧10對。制粉,日服2次,每次3克,熱黃酒送。服散劑1料,諸證均退,體重漸復。雖經嚴冬,咳喘未發,亦未感冒。次年開春,洗衣、做飯、提水,已如常人。
2.2 肺癆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2具,坎氣100g,龜鹿二膠、高麗參、靈脂50g,三七、琥珀各30g,蛤蚧6對,冬蟲草50g。咯血者加白芨、川貝、煅牡蠣各50g。上葯制10克蜜丸,以加強潤肺成效,日服3次,每次1丸。
主治 肺結核、肺結核咯血。
案例 肺結核大咯血 董某,男,36歲。患肺結核10年,3年來不時發作大口咯血。現頻頻咳喘,咳劇則血沫噴濺,胸痛徹背,面赤氣粗,脈洪大,舌紅尖赤,邊有瘀斑。每次犯病,即用針劑止血,血雖暫止,胸膈積瘀已甚。遂擬方降逆化瘀止血:瓜蔞30g, 薤白15g,生半夏30g,薑汁1盅(對入),丹參30g,檀降香各10g,旋覆花12g,赭石30g,炙枇把葉30g,桃杏仁各15g,甘草10g,童尿、韭汁各30毫升對入,三七5g、白芨10g研粉煮糊,加紅白糖服,3劑。二診:血止,病象顯露,面色慘白少華,擬培元固本善後:胎盤2具,龜鹿二膠、紅參、靈脂、三七、冬蟲草、白芨、水蛭各30g,制蜜丸服。隨訪10年宿疾未再復發。
2.3 風心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1具,鹿茸、紅參、靈脂、三七、琥珀、靈芝孢子粉、炮甲珠各100g,藏紅花、全蠍各30g,蜈蚣100條。喘加蛤蚧6對,冬蟲草、沉香各30g。每日另用黃芪60克煎湯送服。
主治 風濕性心臟病、心肌及瓣膜受損。心衰分明、水腫重者,先服破格救心湯合真武五苓加黃芪60克半月。
案例 風心病兼並冠心病 張某,女,40歲。患風心病、冠心病、肺瘀血已10年,心悸、氣喘、咳血、動則尤甚。心率常在170~210次/分左右。脈促,唇、指、舌青紫。四肢厥冷,胸悶刺痛,入夜不能左側卧。擬炙甘草湯、參附龍牡救逆湯、丹參飲合方化裁21劑。葯後悸止、喘定、紫紺消逝。唯月初曾呈現重復,窮
細問,得知10年來每經期必感冒,每感冒一次,病情就減輕。證屬伏邪深化血室,予小柴胡湯加味6劑,於每月之經前一日連服3劑。葯後經前感冒得以鏟除,擬培元固本散善後:胎盤100g,鹿茸、紅參各30g,三七100g,琥珀、冬蟲草各30g,蛤蚧6對。
2.4 冠心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2具,鹿茸50g,紅參、靈脂、三七、琥珀、靈芝孢子粉各100g,炮甲珠、血竭、水蛭、藏紅花、全蠍各50g,蜈蚣100條。
主治 冠心病、心肌梗死。
案例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兼並心肌梗死 高某,男,51歲。患雙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炎兼並心肌下壁梗死,建議高位截肢。絕望之下求李氏診治。見雙下肢膝以下冰冷,足趾青紫,電擊樣劇痛不休,左下肢麻痹,脈沉細遲微,雙足背動脈消逝。面色慘白晦暗,畏寒神倦。證屬脫疽重症及真心痛。遂擬烏頭湯合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加蟲類葯入絡搜剔,麝香辟穢通竅,晝夜連服。服1劑,當夜安然入睡。又連服3劑,諸症均退。原左足大趾之潰瘍亦收口癒合,下肢電劇擊樣痛及心絞痛亦消逝。予培元固本散加味善後:胎盤2具,鹿茸50g,紅參、靈脂、三七、琥珀、靈芝孢子粉各100g,炮甲珠、血竭、水蛭、藏紅花、全蠍各50g,蜈蚣100條,葛根100g,蛤蚧5對,冬蟲草50g。百日後心電圖復查無異常,3次CT復查病灶了無痕跡,值得深化研討。
2.5 血栓培元固本散
組成 紅參、靈脂、三七、琥珀、土元、水蛭、全蠍、蜈蚣、血竭各30g。每日另用黃芪60克,煎濃湯送服散劑。
主治 腦血栓、腦堵塞後遺症。緩和性癱瘓加服制馬錢子粉,每睡前溫開水送下0.6克,服7日停3日,以防蓄積中毒,氣虛甚者服補陽還五湯10劑。
案例 腦血栓 張某,男,69歲。矮小瘦削體型,昨晚突覺右肢麻痹,今晨醒來已偏癱,嘴向傾斜,漏氣漏飯,舌短,語蹇,頭暈氣短,按脈浮軟,舌淡胖有齒痕,舌右邊瘀斑成片。以補陽還五湯加味,3劑。二診:每日配針灸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後溪、陽陵透陰陵等,口眼傾斜已愈,言語飲食已無礙,手腳可抬舉。效不更方,原方3劑。三診:生活已能自理。予培元固本散:胎盤、紅參、三七、琥珀、全蠍、蜈蚣各30克。
2.6 肝硬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1具,鹿茸、紅參、靈脂各50g ,三七100g,琥珀50g,土元、水蛭、全蠍、蜈蚣各100g。
主治 肝硬化。
案例 肝硬化腹水 陳某,女,60歲。患肝硬化7年,重度腹水,肚大如瓮,青筋外露,畏寒不渴,下肢爛腫,胸背四肢布滿蜘蛛痣,面黧黑,肌膚甲錯,便燥如羊糞球,三五日一行。左天樞壓痛甚著,脈沉弦,舌淡胖有齒痕,舌尖、舌右邊瘀斑成片。予真武湯加紅參、靈脂、麻黃各10克,大黃蟄蟲丸2丸(包煎),溫通之。一服得汗,小便日夜2000毫升以上,下瘀泥樣黑便,日二行,稍見氣怯。原方去麻黃,又服10劑,腹水消盡。予培元固本散加味(上方),服完康復。追訪至80高齡,甚強健(401頁)。
2.7 潰瘍培元固本散
組成 紅參、靈脂、三七、琥珀、魚鰾、大貝、烏賊、煅牡蠣、靈芝孢子粉、鳳凰衣各30g。腎虛者加鹿茸,消化遲滯加內金,慢性出血加血竭,痛甚者加醋元胡。
主治 胃潰瘍、十二脂腸潰瘍。普通服葯40天,多根治。
案例 胃潰瘍大出血 武某,男,41歲。患者胃潰瘍大出血病危,酒醉後吐血盈碗,瀝青樣黑糊便,血色素5克。因體質過虛,暫不宜手術。診見面色、唇、指如白紙,食入即吐,神糊思睡,四肢冷,頭暈不能起立,立則氣喘自汗。脈遲細弱, 48次/分。頻頻嘔吐,葯難下咽,急則治本:赭石、生半夏、高麗參(另燉)、茯苓各30g,吳茱萸、炙草各15g,生薑30g,薑汁20毫升,大棗12枚。小量頻服,葯後2小時嘔止。遂投破格救心湯合三畏湯(人參、靈脂、油桂、赤石脂、丁香、鬱金)加味。服1劑,大便潛血(一)。服6劑血色素上升至9克,日可進食斤許,出入已如常人。後以加味培元固本散:胎盤、鹿茸、高麗參、三七、琥珀、魚鰾、大貝、煅牡蠣、鳳凰衣、內金、血竭各30g,蛤蚧3對。月余後醫院復查,潰瘍康復,追訪30年安康逾於病前(15頁)。
2.8 疳積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1具,鹿茸、紅參、三七、蛋殼、雞內金、炒二芽各30g。每服1克,日3次,少許紅白糖水調服。
主治 小兒疳積。有潮熱者,先服補中益氣湯加烏梅、山萸
肉、龍牡、焦三仙,至潮熱退凈,能食易飢時服散劑。
案例 如丁奚疳重症案(86頁)。
2.9 類關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1具,鹿茸、紅參、三七、琥珀、血竭、炮甲珠各30g,合偏正頭風散(或以全蠍、蜈蚣各30g代之),加豨薟草,治類風濕有卓效。
主治 類風濕性關節炎(243頁)。
案例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兼並硬皮病案(210頁)。
2.10 婦科培元固本散
組成 紅參、靈脂、三七、琥珀、土元、水蛭、全蠍、蜈蚣、川貝、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各30g。上葯以夏枯草、漂海藻、甘草各500克,熬膏,加煉蜜為丸10克,日服3次,每次1丸,腎虛畏寒者,加油桂。
主治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用本方治二症70餘例,均於2個月內治癒,其中瘤體最大者15公分。
案例 如子宮肌瘤案(100頁)、多囊卵巢致不孕案(104頁)。
2.11 內障培元固本散
組成 胎盤、鹿茸、紅參、靈脂、三七、琥珀、川貝、夜明砂、沙苑子、烏賊骨、珍珠粉各 30g。上葯加夏枯草、漂海藻、甘草各500克,熬膏,加煉蜜為丸10克,日服3次,每次1丸。
主治 老年性白內障。經治10餘例,重者均於2個月左右視力恢復。輕者服明目退翳湯半月左右即愈(402頁)。
案例 如老年性白內障案(269頁)。
從李氏之培元固本散11首類方及26則醫案中,可以看出六味培元固散的加減變化:①鹿茸:去鹿茸者12例,如肺結核(304、311頁)、腦血管病(36、38、400頁)、丁奚疳(86頁)、暴崩(124頁)、子宮肌瘤(100頁)、卵巢囊腫(402頁)、惡性淋巴瘤(337頁)、脊髓神經膠質瘤(343頁)、食道癌案(350頁);②五靈脂:去五靈脂者12例,如肺心病(376頁)、抱兒案(304頁)、風心病(21頁)、腦血栓(38頁)、小兒大腦發育不全(396頁)、疳積(86、396頁)、胃潰瘍(390頁)、休息痢(149頁)、尿毒症(164頁)、類風濕(245頁)、過敏性鼻炎案(283頁)。這些纖細之處,最宜深究。
3 培元固本治未病
李可關於愈病防犯的學術思想,次要表如今以下方面:
3.1 遵守疾病忌諱,以免重蹈覆轍 李可以為,古人關於疾病忌諱之說,乃經歷之談。某病當禁某事,犯禁則引發宿疾,確有至理(319頁)。
3.1.1 皮科纏綿多犯禁 上面看一則皮膚病犯禁醫案:
銀屑病 韓某,男,22歲。患銀屑病2年,遠因搔破感染,癢痛夜不能寐,雙手背腫脹青紫,血痂累累,右腿內側上1/3處粗糙潰爛,焮赤腫痛,腹股溝淋巴結腫硬疼痛,舉步困難。心煩口渴,舌紅無苔,脈沉滑數。症由嗜酒無度,乾冷深伏血分,蘊久化熱化毒。擬烏蛇榮皮湯(生地、當歸各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桃仁、紅花各10g、丹皮、紫草各15g,制首烏、白蒺藜、白蘚皮、烏蛇各30g,炙草10g,生薑10片,大棗10枚)加味。上葯服5劑諸症均愈。小青年不恪守忌諱,恣食魚蝦酒酪,數日又發。留有舊方,照方取葯,服三五劑又愈(319頁)。
按 中醫銀屑病,即西醫之牛皮癬,至今緣由不明,但對海鮮酒酪多表現了遲發性或蓄積性過敏,即西醫所謂「嗜食無度,乾冷蘊久化毒」所致。本案小青年不遵忌諱,時隔數日又發,便驗證了李可「皮膚病之纏綿難愈多與不恪守忌諱有關」的道理。
3.1.2 創傷癰疽禁房事 上面看一則癰疽犯禁醫案: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高某,男,56歲。3年前因雙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而齊膝截肢。術後肆酒無度,不遵忌諱,日吸煙3~4盒,截肢處開端電擊樣劇痛,四周紫紅潰爛,膿水穢臭,腐朽見骨。六脈洪數而虛,舌紅少苔。近2個月3次發作心絞痛。證屬乾冷化毒,血瘀氣弱,又兼真心痛。遂予重劑四妙勇安湯合丹參飲加味。服葯2劑時,患處灼熱、劇痛消逝。第4日膿水消逝,第5日潰爛處收口結疤,第6日結疤零落,肉芽嫩紅,心絞痛亦愈。原方又服3劑,遂愈。事隔3月,又託人請診。見患處又開端膿水淋漓,四周紫黑、穢臭,劇痛夜不能
寐。診脈洪大無倫,腰困微喘,損傷腎氣,生命根基堅定,百葯難施,已能幹為力,終至不治(60頁)。
按 本案復診時,李可見患處四周紫黑穢臭,腰困微喘,便知其行為不檢,犯房室之忌,腎氣敗亡,遂婉辭。他進一步指出,一切創傷、癰疽皆當禁房事,若犯禁,輕則癒合後留有黑疤,重則腎氣敗亡而死,絕非危言聳聽(69頁)。
3.1.3 因果腹命夭折 上面看一則飲食犯禁醫案:
小兒白血病 程某,男,13歲。兩個月前患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白細胞36萬,血色素4克,高熱寒戰,鼻血如注,大便如柏油狀,經搶救脫臉。用化療2療程後,處於彌留形態。診見唇指白如麻紙,眩暈不能坐立,納呆日進1~2兩,五心煩熱,心動震衣,自汗如洗。遂以當歸補血湯合生脈散加味,重用參芪、山萸益氣固脫。首劑得效,服3劑可起坐,服10劑能下床漫步,日可進食1斤多。不料前日突然泛嘔泄瀉,臍下築動應衣,下肢發涼,脈浮尺虛。此必久病傷腎,厥脫前兆。姑以當歸補血湯合理中湯加溫養腎命之品,服2劑胃寒退,瀉止脈斂,服5劑臍動隱,元陽固,可戶外遊玩,10劑後已如常人,血色素升至7.5克,白細胞降至2萬7千。原方守服,加參鹿膏。李氏囑病家慎飲食,避風寒,以防不測。不料1周後,其母高熱蘇醒,買一大西瓜,病孩乘其父外出配葯偷吃多半個(約5斤),當夜腹痛作瀉,急用大劑參附龍牡山萸肉,投劑不應,不幸夭亡(369頁)。
按 李氏一再叮囑病家「慎飲食,以防不測」,後果病孩只圖果腹,當夜即腹痛作瀉,滑脫不由而夭折。
從李氏治急症疑問病諸案中,可以看出其愈症防犯的養生辦法:①慎飲食:如小兒濕疹案,緣於其母在孕期過食辛辣發物,遺毒於胎兒所致(89頁)。②忌生冷:如胃下垂案,患者當忌生冷,後果病癒後就因食大桃1枚,舊病復發(254頁)。③避風寒:如脊髓神經膠質瘤案,就因經期夜卧開窗,入睡不關電扇,遂成頑疾(340頁)。④遠悲喜:大虛之人,當戒大悲大喜。如宮頸癌案,患者服湯葯70劑,已無病象。但因其夫暴病身亡,而悲傷過度而病逝(359頁)。⑤節房室:李氏從「宮頸癌患者婦檢後,接觸性出血數日不止」中悟出,宮頸癌患者當禁絕房事。可後果令他不勝慨嘆:中年婦女患此,由於陰虛火旺,慾念極強,雖一再勸誡,仍難免重蹈覆轍。余經治16例宮頸癌,唯兩老婦得享天年,其他皆大功告成,或愈後復發而死(361頁)。⑥長固本:李氏以為,治癌是耐久戰,瘤體的零落,轉移灶的消逝,不等於癌毒的徹底消滅,仍須臨時服培元固本散治標。由於「爐煙雖息,灰中有火」,一旦邪氣有虧,癌毒又成燎原之勢(351頁)。如溶骨肉瘤案,服湯葯已根本控制病情,因農民不堪重負,未遵囑臨時服培元固本散,半年後即病逝(352頁)。這些養生之道,看似極端平淡,但關於久損不復之大虛之人,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勸誡,而是有針對性的、關繫到生死存亡之大計。
3.2 培元固本治體,葯分3個層次 李可以為,頑證痼疾若見腰困如折,緩解之後必多波析,為腎虛精怯,根基不固,宜加腎四味各15~30克,胡桃6枚打,以溫養肝腎。虛餒過甚者,酌加小量血肉無情之品,峻補後天,如龜鹿二膠、鹿茸、胎盤。病情波動後,服培元固本散1~2個月,以修復受損臟器,重建人體免疫力,以求根治(16頁)。從中可以看出,培元固本之用葯分為3個層次:①補腎精、益腎氣,腎四味:腎四味由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仙靈脾組成。凡遇下元盈餘,腎陽虛未至手足厥逆,腎陰虧未至舌光無苔,而屬腎氣、腎精缺乏之證,如腰困如折,嘍羅昏眩,記憶衰退,陽痿遺精,老人小便余瀝,夜尿頻多,足膝酸軟,不納之喘,小兒遺尿,久病及腎等。貧窮病人可代價昂之鹿茸(180頁)。這最初一語(腎四味是植物鹿茸),便破道了腎四味之真理,他在全書中運用之近70例,便是明證。②填補腎督,龜鹿二膠、鹿茸、胎盤:久病陰損及陽,兼及八脈多用之,如虛勞、婦科血征、頸椎病、帕金森氏症等。治頸椎病,則龜鹿二膠與鹿茸可同用,如頸椎病案(217頁);而治肺癆,恆用龜鹿二膠,而不必鹿茸,如抱兒癆案(304頁);③培元固本,培元固本散:上述2層次用葯,是與湯葯並進;而培元固本散,是用於緩解期以善後,確保終生不犯。如尿毒症案,予培元固本散穩固,追坊5年一切如常(164頁)。
3.3 萬病不治求脾腎,不治之治最上乘 一切久損不復之大虛證,涉及五臟,百病叢生,這時該從何處動手?李可以為,西醫有「萬病不治,求於脾腎」的結論,在危重疑問病的醫治上,確有妙手回春之效。脾胃一傷,百葯難施,故維護脾胃為第一要義;命門一衰,諸病叢生,較脾胃之傷,又深一層。故固本則枝榮,此即本方「培元固本」之義(307、396頁)。培元固本散,以胎盤,鹿茸填補後天,重健免疫屏障;紅參、靈脂啟脾進食,維護脾胃為第一要義;本方與三七、琥珀合用,補中有通,兼有活血、化痰、消積作用,可修復臟器損傷,再造人體免疫之功。故李可又進一步指出,後人有「但扶其正,聽邪自去」的說法,確有至理。它調動了人體的邪氣(自然療能)去打敗疾病,這就是西醫的全體論,「不治之治」乃是治法中的最高境界(177頁)。
李可關於愈病防犯的思緒,現歸結如下:遵守疾病忌諱,以免重蹈覆轍;培元固本治體,葯分3個層次;萬病不治求脾腎,不治之治最上乘。

與黃芪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