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吞服膠囊鏡檢查診斷為多發性小腸潰瘍一單桂敏
膠囊內鏡主要是檢查小腸的。
小腸潰瘍包括孤立的非特異性潰瘍、空腸和回腸的彌漫性潰瘍。
1.孤立的非特異性潰瘍
孤立的非特異性潰瘍常由於口服腸衣包裹的氯化鉀引起,也可由於系統性紅斑狼瘡來、結節性多發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液病、肉芽腫性疾病、創傷、感染、白塞氏綜合征、腫瘤及結核等疾病引起。
孤立的非特異性潰瘍源:1.該病以保守治療為主,如消除病因,給予抗膽鹼類葯物治療等。2.若受累腸管有出血、穿孔或狹窄等並發症出現,應及時給予手術治療。
2.空腸和回腸的彌漫性潰瘍
空腸和回腸的彌漫性潰瘍可見於谷膠敏感性腸病(口炎性腹瀉)、淋巴瘤、特發性慢性潰瘍性腸炎、嗜酸細胞增多症胃腸炎等疾病。
空腸和回腸的彌漫性潰瘍:1.口炎性腹瀉出現彌漫性潰瘍,輕度可給予類固醇激素治療,但多數患者對葯物治療無效,死亡率高。2.淋巴瘤出現彌漫性潰瘍,對於局部切除和放射治療不敏感。3.慢性潰瘍性腸炎出現彌漫性潰瘍,類固醇激素治療效果不佳,死亡率高,多數死於腹內或全身感染。4.彌漫性嗜酸細胞增多症胃腸炎,可給予類固醇激素,也可手術治療。
2、心臟病能做艾灸嗎?
我常看《馬氏溫灸法》這本書,馬老就曾經說過,治療心臟疾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發作時,需立即艾灸左乳頭四周,疼痛可迅速緩解,這就是局部施灸。
一般艾灸治療心臟疾患,我也是建議艾灸局部和心俞,厥陰俞,膏肓,膻中,中脘,內關,神門。腹部和背部的穴位艾灸30分鍾-1個小時,肢體艾灸10-20分鍾。一天灸不完,可以每天選幾個穴位艾灸。只要你參與艾灸了,你自己也會慢慢找到訣竅。在艾灸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所以在艾灸的時間上也要自己掌握,不要太機械。如果你感覺這個部位很舒服,那麼你可以多灸一會,如果你感覺這個艾灸部位有點難受,那麼你就移動一下。尤其是艾灸治療心臟疾患,往往開始初會有心臟部位的隱隱不適,這時你要常移動艾灸盒,逐漸往不適點靠攏,叫他逐漸達到適應的程度。
下面我把馬氏溫灸法治療心臟疾病的穴位貼上來,供大家借鑒。
第1日 中脘(單穴)灸30分鍾、足三里(雙穴) 各灸30分鍾
第2日 下脘(單穴)灸30分鍾、氣海(單穴)灸30分鍾、天樞(雙穴)灸30分鍾
第3日 關元(單穴) 灸30分鍾、曲骨(單穴)灸30分鍾、三陰交(雙穴)各灸25分鍾
第4日 期門( 雙穴)各灸30分鍾、太沖(雙穴)、各灸25分鍾
第5日 心俞(雙穴)各灸25分鍾、神門(雙穴)各灸25分鍾
第6日 膈俞(雙穴)各灸25分鍾、膻中(單穴)灸30分鍾、巨闕(單穴)灸30分鍾
第7日 厥陰俞(雙穴)各灸25分鍾、少海(雙穴)各灸25分鍾
第8日 天池(雙穴)各灸25分鍾、間使(雙穴)各灸25分鍾
第9日 腎俞(雙穴)各灸30分鍾、照海(雙穴)各灸25分鍾
1.馬老這套穴位艾灸,可以治療所有的心臟疾患,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紊亂及各種心臟疾患都可以用這些穴位艾灸。
2.以上穴位循環灸至愈,每日艾灸臍部30分鍾。
3.我提供的艾灸方法比較簡單,方便百姓尋找治療,馬老的艾灸選穴比較系統。你如果艾灸時間長了,也就學會了變通。
4. 選穴和艾灸時間的長短,都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驗來治療。如果你有時間艾灸,那麼我建議你腰腹部要多下功夫,肢體可以艾灸15-20分鍾,不一定拘泥於25-30分鍾。一般我的臨床體會是,肢體對熱比較敏感。而腹部,背部和腰部,對熱的敏感度差之,尤其是督脈,也許是陽經的關系。
--摘自單桂敏老師的治療灸案
3、單桂敏艾灸療法
可以。關節炎是屬於骨病,你可以艾灸關節炎所在部位周圍的穴位,再加上環跳、大杼。貴在堅持!
4、請問艾灸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1、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能直接艾灸。
2、以下部位不可施灸:皮薄、知肌少、筋肉結聚處,下腹部,大血管處、心臟部位、眼球等。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大道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切記不可艾灸。
4、某內些疾病患者不可艾灸: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等不可艾灸。
5、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時間短一點,以後再加容大劑量。艾生活,愛健康。
5、單桂敏 39健康博客艾灸治累風濕嗎
艾灸能緩解類風濕病痛,到不能說治療,點燃艾灸,刺激相應穴位,舒經活絡,但是味道大,煙味重,同時要注意安全。
6、艾灸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7、單桂敏博客艾灸後皮膚癢為什麼
你好,艾灸後皮膚百發癢這是身體風邪外排的反應,艾灸時溫溫的熱度會使毛孔度打開,風邪便趁機外逃,從而引起皮膚發癢,有的人在艾灸時便出現癢,有的艾灸完了後出現癢,這都說明體內是有風邪的。風邪單知獨存在並不可怕,若與其他邪氣如濕邪、道熱邪、寒邪合謀形成風濕、風熱、風寒,版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了。只要再堅持灸幾次,風邪逐漸外排,癢的情況就權會減輕,但在以後生活中須注意防風保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