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泥鰍治風濕

泥鰍治風濕

發布時間:2020-04-19 05:14:24

1、泥鰍對風濕病人到底能吃不能吃?以上說的看不懂。

無鱗的魚吃了都不是太好還有救是魚類和海鮮一般都是寒的風濕最好別吃,

2、使用泥鰍可以治虛汗嗎?

泥鰍是可以治虛汗,每次用2兩。先把泥鰍收拾好,用油煎至黃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鍾,放入鹽調味,一天內分幾次吃完。特別是對孩子效果好。14可以吃的。

3、泥鰍治什麼病

《本草綱目》中記載鰍魚有暖中益抄氣之功效;對解渴醒酒、利小便、壯陽、收痔都有一定葯效。它對肝炎、小兒盜汗、痔瘡下墜、皮膚瘙癢、跌打損傷、手指疔瘡、陽痿、腹水、乳癰等症均有良好的療效。其常見的葯用食法主要有三種:
1、取適量泥鰍放在清水襲中,滴入幾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換入清水,待它排去腸內泥水污物後洗凈入鍋,文火烘乾,研末備用。服時每次取5克,溫開水送下,一月三次。此法對急慢性肝炎都有療效;還可治黃知疸、保肝、促使腫脹的肝脾回縮。
2、用活泥鰍適量,按上法處理後,與等量的鮮活蝦煮湯食用,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陽痿。
3、每次取活泥鰍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黃,加入適量的水和道鹽,煮熟後食用,具有補脾、壯腎和健胃之功效。
泥鰍的粘液內服可治小便不通、熱淋;外用能治白癬與漆瘡(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膚病)。
.《綱目》: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

4、泥鰍有什麼葯用價值

泥鰍--泥鰍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A、維生素 B1、煙酸、鐵、磷、鈣等。其味甘,性平,有 補中益氣、養腎生精功效。對調節性功能有較好的作用。泥鰍中含一種特殊蛋白質,有促進精子形成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鰍可滋補強身。

泥鰍,亦稱「鰼」,又叫「鰍魚」,不僅是一款佳餚,而且是一味良葯。《本草綱目》上說:泥鰍甘,平,無毒,能溫中益氣。民間有許多用泥鰍治病的便方,這里擷取幾例:

補脾胃泥鰍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黃後,加入適量水煮熟,調味食用,可補脾、益腎、健胃。

消渴病泥鰍適量,烘乾研末,每次用10克,與葛根、花粉各30克煎水服。每日3次,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小兒盜汗泥鰍200—250克,用溫水洗去粘液,去頭尾、內臟,用茶油煎至黃色,然後加水適量,煮湯至半碗,加鹽適量,喝湯吃肉。每日1次,年齡小者分次服食。

痔瘡下墜泥鰍250克,配少許桔梗、地榆、槐花、訶子,共燉湯服。也可將泥鰍用醋炙熟服用。

陽痿不舉泥鰍數條,河蝦30克,加米酒100毫升及適量水共煮熟。臨睡時服,連服半個月。此方對腎虛引起的陽痿更有效。

遺精、陽痿泥鰍400克,大棗6枚(去核),生薑3片。將泥鰍開膛洗凈,加水與大棗、生薑煮熟食之,每日2次,10天為1療程。

骨質疏鬆症泥鰍、豆腐各適量。泥鰍宰殺洗凈上籠蒸3分鍾左右,取出備用。砂鍋內放適量高湯,下入豆腐、泥鰍,再加薑片、蔥段調味後小火燉熟,最後淋少許麻油食用。

急、慢性肝炎①泥鰍200—250克,去內臟洗凈,熬湯飲。每日1劑。②泥鰍適量,曬干研末,加適量薄荷(末)混勻,每日內服3次,每次10克。③泥鰍數條,放入清水中,滴幾滴香油,每天換水。待泥鰍排除腸內污水後,用文火焙乾研末,每次用溫開水沖服5克,每日3次。

小兒營養不良泥鰍數條,用茶油煎至金黃色,放生薑5片,加水3碗,再加入黃芪、黨參各15克,淮山葯30克,紅棗10枚,同煎至1碗,分次服用。

急、慢性骨髓炎活泥鰍2條,鮮萍全草30克。泥鰍用水養24小時,保留體表粘滑物質,洗後用冷開水浸洗一次,將鮮萍、泥鰍一起搗爛敷患處,每日1次,2周為1療程。

產後自汗、盜汗泥鰍90克,糯稻根30克。先將泥鰍宰殺洗凈,用食油煎至黃色。另用清水二碗煮糯稻根,煮至一碗時,放入泥鰍煮湯,調味後食用。

小便不暢、濕熱下淋 泥鰍適量,與豆腐同煮食。也可用白糖撒在泥鰍身上,使粘液、白糖混合,取混合液沖冷開水服。

5、泥鰍干治什麼病

【功能主治】
補中氣,祛濕邪。治消渴,陽痿,傳染性肝炎,痔疾,疥癬。

①《抄滇南本草》:"煮食治瘡癬,通血脈而大補陰分。"

②《醫學入襲門》:"補中,止泄。"

③《綱目》:"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

④《隨息居飲食譜》:"殺蟲。"

⑤《四川中葯志》:"利小便。治皮膚瘙庠,疥瘡發癢。"

6、有沒有一種生活在水裡的植物叫水泥鰍,還可以治風濕?謝謝!

葯用價值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脾;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益脾腎;利水;解毒。主脾虛瀉痢;熱病口渴;來消渴;小兒盜汗水腫;小便不利;陽事不舉;病毒性肝炎;痔瘡;疔瘡;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50g;或燒存性,入丸、散,每次6-10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或生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煮食治瘡癬,通血脈而大補陰分。
⒉《醫學入源門》:補中,止泄。
⒊《綱目》: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
⒋《隨息居飲食譜》:殺蟲。
⒌《四川中葯志》:利小便。治皮膚瘙癢,疥瘡發癢。[7]
食物相剋
泥鰍不宜與狗肉同食,狗血與泥鰍相剋;陰虛火盛者忌食;螃蟹與泥鰍相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毛蟹與泥鰍相剋,同食會引起中毒;但不與豆角相剋。

7、類風濕人可以吃泥鰍嗎

1.類風濕患者忌吃高脂肪類食品: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幫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2.患者忌吃海產類食品:病人不宜多吃無鱗魚及海產品,如鯰魚、泥鰍、黃鱔、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症狀加重。
3.患有類風濕禁止吃過酸、過咸類食品: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鹼度值,則會使體內酸鹼度值一過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症狀。

8、泥鰍有哪些葯用價值?

中醫認為,泥鰍性味甘平,功能補中氣,祛濕邪,有利水效百果。用泥鰍燉湯食,可治脾氣虧虛,水毒內蓄之徵。近年來,臨床證實,泥鰍可治療濕熱黃疸。用法:將適量泥鰍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排凈腸內容物,然度後洗凈用烘箱烘內干(溫度100℃為宜)研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

常服可使黃疸消退,尤以急性肝炎為顯著;對遷延型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明顯的改容善作用。臨床還證實,用泥鰍與側耳根、蒲公英、魚鰍串燉湯服,可治濕熱皮膚起疹發癢。

9、一般泥鰍幾種疾病?

症狀病鰍體表附著白色毛狀水黴菌。此病多發生於水溫較低時期,當魚體受傷時極易感染。
4.1.2防治辦法
(1)捕捉、運輸泥鰍時,盡量避免機械損傷;(2)用4%的食鹽水浸洗病鰍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綠溶液浸洗20~30min。
4.2爛鰭病
4.2.1症狀病鰍的鰭、腹部皮膚及肛門周圍充血、潰爛,尾鰭、胸鰭發白並潰爛,魚體兩側自頭部至尾部浮腫,並有紅斑。
4.2.2防治辦法(1)1g/m3漂白粉全池潑灑,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潑灑;(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魚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飼料連喂3d。
4.3寄生蟲病
4.3.1症狀病鰍體瘦弱,常浮於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轉,體表粘液增多。多由車輪蟲、舌杯蟲、和三代蟲寄生蟲所致。
4.3.2防治辦法(1)用0.7g/m3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可防治車輪蟲和舌杯蟲病;(2)用0.5g/m3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可防治三代蟲病。
4.4白身紅環病
4.4.1症狀病鰍身體呈灰白色,出現紅色環紋。此病因泥鰍捕捉後長期蓄養所致。
4.4.2防治辦法(1)鰍種放養時用5g/m3孔雀石綠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綠全池潑灑;(3)將病鰍移入靜水池中暫養一段時間。
4.5氣泡病
4.5.1症狀病鰍魚苗浮於水面。因水中氧氣或其他氣體含量過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魚苗。
4.5.2防治辦法(1)食鹽4~6kg/667m2全池潑灑;(2)立即沖入清水或黃泥漿水;(3)及時清除池中腐敗物,不施用未發酵的肥料。同時,掌握好投餌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質惡化。

10、多吃泥鰍有什麼好處?

與泥鰍治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