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院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院

發布時間:2020-04-18 12:33:58

1、類風濕關節炎看中醫好嗎?

要是看中醫的話,可以去海淀北京海淀中醫疑難病研究中心,在海淀學清路匯智大廈B座1層,不用排隊。

2、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療法有哪些?

①衛陽不固,痹邪阻絡:症見發熱、惡風,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劇烈疼痛,遇冷則甚,得熱則舒,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治宜祛寒除濕、和營通絡。

方葯:防風、防己、白術、秦艽、羌獨活、桂枝、當歸、茯苓、甘草各10克,生薑2片,大棗5枚,黃芪15克。

本方葯不宜久服,宜間斷服用,因祛風燥濕之劑易耗傷陰液。

②邪郁而壅,濕熱痹阻:症見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治宜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方葯:苡仁、赤小豆、滑石各30克,焦山梔、連翹各15克,黃柏、防己各10克,牛膝、蠶砂各20克。

③痰瘀互結,經脈痹阻:關節腫痛且變形,活動時痛,屈伸受限,痛處不移,肌膚紫黯,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結節,或肢體頑麻,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瘀、祛痰通絡。

方葯: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地龍、五靈脂、沒葯、羌活、秦艽、制半夏、枳殼各10克,牛膝30克,甘草5克。

④肝腎同病,氣血兩損:形體消瘦,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痛煩,筋脈拘急,伴腰膝酸軟、眩暈、心悸、氣短、指甲淡白,苔薄、舌淡無華,脈細弱。治宜益肝腎、補氣血。

方葯:桑寄生30克,秦艽、防風、當歸、芍葯、川芎、地黃、白術、獨洛各10克,細辛、甘草各5克,杜仲、牛膝、茯苓、黃芪、黨參各15克,肉桂3克,

3、類風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西醫和中醫在治療風濕病有各自的特點,西葯起效快,對於疾病急性發作期治療有優勢。副作用明顯。中葯具有增強免疫、抗凝活血、鎮痛消炎、改善微循環等作用,而且沒有毒副作用。由於風濕病治療沒有突破性的方法,所以具體治療方法主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而定,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為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4、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怎麼治?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怎麼治,中醫一般是辨證論治,最常使用的就是用中葯湯劑,就是自己煎中葯喝,但是不同的醫生所使用的方子略有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痹症,需要用到一些比較貴重的葯材,比如蘄蛇,對風濕頑痹效果較好,因為有關節的疼痛,方子中還需要包含鎮痛的葯物,比如細辛或者附子,這兩味葯都是有點毒性的葯,但是鎮痛效果較好。當然,還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葯,還要用到補氣的葯,總之,葯比較多,可以根據症狀適當加減。除了湯劑,針灸,艾灸等都可以嘗試,緩解關節炎症和腫痛。

5、類風濕關節炎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中醫不是不好,而要注意的是江湖游醫、非法行醫等等行為。中醫不光是醫學,還是我們的國粹。可是現在,唉,在報紙上那些整版整版大做廣告的所謂「中醫」,完全就是商業化的宣傳,很容易誤導患者。 建議不管是看西醫還是中醫,都要到正規醫院去,比如省中醫院、市中醫院等。來源:深圳醫療網 www.sz16.cn

6、我24歲今年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大大小小三甲級醫院,包括中醫院都去了,現在兩個月了花費了三萬多,

我也是20歲的時候得的內風濕,到現在也有十幾年了,一開始也差不多和你一樣的狀況,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以一個過來人的經歷告訴你:自己的內心一定要堅強!相信自己會好起來!如果連自己都放棄自己那有誰能依賴!

7、我患類風濕關節炎已經有四年了,我今年27歲,23歲患的這個病。一直在一個老中醫那裡看病,一直喝中葯

首先這種情況考慮是由於類風濕引起的典型表現,這種情況需要檢查風濕三項進行明確診斷,診斷明確後再積極的進行葯物治療,才能夠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與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