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祛風濕劑

祛風濕劑

發布時間:2020-04-18 01:13:06

1、祛風通絡散寒除濕用什麼針劑

祛風通絡散寒除濕是中醫的講法,既然是中醫就應該用中葯湯劑效果好,提煉過的中葯針劑適用於西醫的叫法關節炎等病,它其實已經偏移了中醫的范疇。

2、苗葯噴劑祛風濕的,一小瓶,我在大理旅遊時買的,忘記

有效嗎??/在哪能買到???

3、各位大哥、請幫我個忙組個方子和劑量,是以補肺氣益肝腎、涼血解毒、祛風除濕為主,先謝謝了!在線等

先祛邪後扶正
不要亂補

4、金櫻子如何泡酒?

金櫻子泡酒具有益氣生雪,補腎固精的作用,特別是對防暑,止瀉有奇特功效。 放法:金櫻子搓掉表面的刺,去籽曬干,需要高度的米酒,酒精度在40-50度,裝進容器里就可以了

5、請問:滋補肝腎,舒經活絡,強脛骨,祛風除濕的中葯泡酒方劑葯材有哪些?

滋補肝腎用枸杞子,舒經活絡用川芎,強脛骨用虎骨(用狗骨代),祛風除濕用天麻。

6、糖刺果功效主治什麼?

糖刺果的其他名稱:金櫻子, 藤勾子, 螳螂果, 刺橄欖, 刺蘭棵子, 山雞頭子, 金櫻, 金英子, 金因子, 金嬰子, 刺梨木, 刺榆子, 金罌子, 糖鶯子, 蜂糖罐, 檳榔果, 金壺瓶, 糖橘子, 黃茶瓶。
功能主治
固精縮尿,澀腸止瀉。治滑精,遺尿,小便頻數,脾虛瀉痢,肺虛喘咳,自汗盜汗,崩漏帶下。
①《別錄》:止遺泄。
②《蜀本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
③《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帶下,澀精遺泄。
④《本草正》: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虛汗,斂虛火,益精髓,壯筋骨,補五藏,養血氣,平咳嗽,定喘急,療怔仲驚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⑤《南寧市葯物志》:熬膏治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或熬膏。
注意
1.有實火、邪熱者忌服。
2.《醫學入門》:中寒有痞者禁服。
3.《本草經疏》:泄瀉由於火熱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氣滑脫因於陰虛火熾而得者,不宜用。
附方
①治夢遺,精不固:金櫻子十斤,剖開去子毛,於木臼內杵碎。水二升,煎成膏子服。(《明醫指掌》金櫻子膏)
②治小便頻數,多尿小便不禁:金櫻子(去凈外刺和內瓤)和豬小肚一個。水煮服。(《泉州本草》)
③治男子下消、滑精,女子白帶:金櫻子去毛、核30克。水煎服,或和豬膀胱,或和冰糖燉服。(《閩東本草》)
④治白濁:金櫻子(去子洗凈搗碎,入瓶中蒸令熱,用湯淋之,取汁慢火成膏)、芡實肉(研為粉)各等分。上以前膏同酒糊和芡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吞,食前服。一方用婦人乳汁丸為妙。一方鹽湯下。(《仁存堂經驗方》水陸二仙丹)
⑤治脾泄下利,止小便利,澀精氣:金櫻子,經霜後以竹夾子摘取,擘為兩爿,去其子,以水淘洗過,爛搗,入大鍋以水煎,不得絕火,煎約水耗半,取出澄濾過,仍重煎似稀餳。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盞,調服。(《壽親養老新書》金櫻子煎)
⑥治久虛泄瀉下痢 金櫻子(去外刺和內瓤)30g,黨參9g。水煎服。(《泉州本草》)
⑦治久痢脫肛:金櫻子(去刺、仁)一兩,雞蛋一枚燉服。(《閩東本草》)
⑧治陰挺:金櫻果(去內毛和種子)一兩。水煎服。(《閩東本草》)
⑨補血:金櫻子(幹了,擦刺令凈,捶碎去子,切焙)、縮砂(砂仁)一半。蜜丸梧子大。空心,酒或鹽湯下五十丸。(《朱氏集驗醫方》金櫻子丸)
⑩治精滑夢遺、小便後遺瀝 金櫻子、雞頭肉各一兩,白蓮花蕊、龍骨煅各半兩。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古今醫統》金櫻子丸)
⑾治男子遺精 金櫻子90g,山黃精120g(九蒸九曬),鮮豬精肉120g,加水燉,去渣,取湯及肉,分兩次服,每日服1劑。(《吉水草葯匯編》)
⑿治尿頻遺尿 金櫻子9g,桑螵蛸9g,蓮須9g,山葯12g。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⒀治子宮下垂 金櫻子、生黃芪各30g,黨參18g,升麻6g。水煎服。(《安徽中草葯》)
⒁治久咳 鮮金櫻子90~120g,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葯用植物志》)
⒂治失眠多夢 金櫻子15g,盤柱南五味子9g,鐵掃帚9g,葉下珠9g。水煎服。(江西《草葯手冊》)
⒃治燙火傷 鮮金櫻子果實煎取濃液,塗抹患處。(《福建中草葯》)
⒄金櫻子膏:金櫻子100克,蜂蜜200克。先將金櫻子洗凈,加水煮熬,兩小時沏出湯後再加水煮,如此四次,榨汁。將四次湯合,繼續煮熬蒸發,由稀轉濃,加入蜂蜜拌勻,冷卻後,去上沫即可。功效 補腎益精。適用於腎氣虧虛引起的夢遺滑精,遺淋白濁,小便不禁,女子帶下,並伴有眩暈、失眠、盜汗等症者。

7、菊花的根、莖、葉、花、果的外形特徵

1、根

菊花實生苗在幼苗期具有真正的主根,以後從某節長出許多細長的次生根。次生根中也有比較祖的,可以多次發生側根,組成發達的根系。花後莖枯根亦死去。另外,從植株基部的腳芽,其埋藏在土中的地下莖上能形成根系,叫做宿根。腳芽的基部又能長出根群,自成獨立的根系,將這種腳芽連同地下莖和宿根分出即能長成新的植株。

2、莖

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0.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花後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生孽芽。

3、葉

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5-15公分,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

4、花

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直徑 2.5-20厘米,大小不一,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因品種不同,差別很大。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

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類型,當中為管狀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狀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實多不發育。

5、果

瘦果(一般稱為"種子")長1-3毫米,寬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縱棱紋,褐色,果內結一粒無胚乳的種子,果實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約1克。

(7)祛風濕劑擴展資料:

菊花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5-15公分,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0.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花後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生孽芽。 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

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 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於枝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范片構成花苞。

花序上著兩種形式的花:一為簡狀花,俗稱"花心",花冠連成簡狀,為兩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頭2裂,子房下位1室,圍繞花住主5孜聚葯雄蕊;另一為舌狀花,生於花序邊緣,俗稱"花瓣",花內雄蕊退化,雌蕊1枚。

舌狀花多形大色艷,形狀分平、匙、管、桂、畸等5類。瘦果(一般稱為"種子")長1-3毫米,寬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縱棱紋,褐色,果內結一粒無胚乳的種子,果實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約1克。

菊花品種具有極大多樣性,分類工作者們探討菊花的原祖。或認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認為甘菊是原祖,或認為它的原祖是小紅菊,或者開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單。中國科學工作者有的還進行過屬間雜交實驗,在探討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測性和實驗性工作。

無論推測和實驗,都是試圖把菊花的來源落實於該屬的某一個或某兩個種上,並且試圖指出,在這些浩瀚的品種中,哪一個品種最為原始,即是說,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種。

可以肯定,菊花的來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單元起源。菊花是異花受粉植物。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運用種間,甚至屬間雜交的辦法,來獲取菊花的新性狀,並通過返交、互交等有性過程來獲得新性狀的分離。

這樣如此返復的遺傳重組合和性狀的分離,新性狀就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的人工雜交和隨機的自然選擇都可以同時出現或交替發生。

但是,去劣擇優的人工選擇過程,卻永遠起著主導作用。菊花染色體極其有限。僅記錄到菊花是6倍體,2n=54。菊花新品種產生的另一個可能的途徑是體細胞的突變(芽變),用固定芽變的辦法來獲得新品種。

參考資料:網路-菊花

8、老年斑怎麼去除竅門

9、秋天有哪些花開?

與祛風濕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