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風濕病如何治療?
產後風濕是產後或人工流產術後體虛之時,感受風寒濕邪,傷及關節、筋脈、肌肉、皮膚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意見建議:產後風濕怎麼治療好?產後風濕採用心理療法、理療、康復鍛煉、按摩等療法加以輔助治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使身體處於冷熱適度狀態;室內既要通風,又不能讓風直接吹,尤其夏天避免吹電扇、空調直吹。避免寒冷潮濕環境。產後風濕應當合理的治療
2、產後風濕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之一:產後風濕必須在百日內治療
目前提倡母乳喂養,分娩後百日女性在哺乳期,服用內服葯後會進入血液,通過母乳喂給孩子。治療產後風濕的葯物一般都會有補氣補血或補陽補陰的中葯,同時會加用活血化瘀的葯,嬰兒的身體不一定需要這些物質,中醫講究陰陽平衡,孩子為「純陽之體」,可損其陽不可損其陰,產後風濕的患者多是陽虛,服用後不免對孩子產生影響。目前中葯成分不能定性,如果症狀不重,建議可以用常用中葯做葯膳(指同時可以當葯物又可以是食物的中葯服用)或使用外用葯治療。產後風濕可以在患者停止哺乳後治療,從臨床看不會有太大差別。
誤區之二:產後風濕可以採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產後風濕多系感受風寒濕邪氣導致,中醫治療外感病的一種方法就是採用發汗的方法,驅除外邪。但前提首先是患者的體質較好,否則在使用發汗葯的同時加用補氣、補血葯。產後風濕之所以會發生,其根本原因是患者正氣不足,氣血虧虛,再感受外邪導致,如果只是一味地發汗,會更加損傷陽氣。
有些患者使用大量的發汗葯,全身大汗,甚至不能停止,有的能把被子濕透,這樣更加不可取,很多患者大汗後關節不能活動,生活不能自理。中醫認為汗為陽氣所化,大汗後會亡陽,陽在外為守,會導致持續流汗不止。
誤區之三:產後風濕一定要多穿衣服
很多患者來就診時,穿很厚的衣服,即使是在夏天,這樣不可取。產後風濕的患者陰陽不相協調,容易出現自汗,如果過分地穿衣服,大量的出汗,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因此建議患者適當的穿衣,只要不覺得冷就可以。同時帶上一件外衣,冷時穿上,運動和熱時脫去;最好帶上1 ~ 2 條干毛巾,如果出汗,把汗擦乾,因為人體在出汗的時候,毛孔是打發的,風寒濕邪會隨之進入,同時出汗後內衣會是濕的,用身體捂乾衣服會更冷,導致病情加重。
誤區之四:產後風濕一定要卧床休息
產後風濕的患者需要適當運動,提高體質。中醫里有句話「久卧傷氣」。人體需要運動,加強新陳代謝,一般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運動方法,每次活動不要太長。同時運動方式不限,慢跑,快走等都可以,一般運動後晚上正常睡眠第二天體能恢復80%為合適,如果比較疲勞,就降低運動量,反之增加運動量。
誤區之五:產後風濕可以通過生第二胎治癒
在民間常有這種說法,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從理論上說是不太可行,多數患者病情明顯加重,有一位患者特意懷孕5 個月後引產,結果術前本來還可以生活自理,術後卧床不起3 個月。在中醫上,患者之所以出現產後風濕,系患者自身體質虛弱,如果懷孕,孩子的先天之氣會不足,同時身體提供給一個人用尚且不足,再懷一個寶貝,豈不是雪上加霜(可能有第二胎好轉的女性會有異議,醫學上腫瘤也會有自愈,但需要了解它的概率)。
誤區之六:產後風濕後發展成為類風濕關節炎
目前類風濕關節炎從西醫的角度病因不清,同時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沒有證據支持此觀點。從臨床上看,就診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無產後風濕的病史。
誤區之七:症狀緩解後馬上停葯
症狀緩解或消失後馬上停葯,這是很多患者復發的原因,其實患者看到的只是表象,產後風濕很多是氣血不足,肝腎不足等所致,需要繼續服葯一段時間。
3、產後風濕到底是不是月子病
產後風濕屬於月子病比較嚴重的一種,建議趕緊治療
4、產後風濕症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產後風濕症是指婦女產後100 天內因感受外邪出現以四肢、軀干(或頭部)疼痛、酸沉、麻木、怕涼、怕風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症。
患者以關節、肌肉疼痛、怕涼、怕風等為主訴,而查體無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指標無異常,難以明確診斷,應用止痛葯治療效果不好。去看西醫,醫生感到困惑,認為沒病。常常是患者很痛苦,醫生很無奈。有人被診斷「纖維肌痛綜合征」,但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有些患者被誤診為其他風濕病免疫性疾病,應用慢作用葯(免疫抑制劑)治療,不但無效還會因葯物的不良反應出現更多的不適。
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中醫治療產後風濕症是非常有效的,並且可以徹底治癒。
產後風濕症的臨床表現特點
(1)可有全身肌肉關節疼痛,痛位不定,疼痛走串;有以關節肌肉疼痛為主,部位相對固定,可見於肩、腰、背或一側肢體或數個關節疼痛為主要表現;有以四肢或一側肢體或某一肢體沉重、酸脹、怕涼為主要表現。也可以有疼痛,酸沉、部位走串同時存在的。更多的是以怕風、怕冷為主,僅有輕度疼痛。
(2)患者往往欲多加衣被防風防寒,甚者夏季穿毛衣、秋衣,甚至有患者夏天穿冬裝;有人對風的敏感程度到了讓一般人所不可理解的程度,被誤解為是一種精神症狀。這些人往往伴隨著多汗,而越出汗越怕風,越多加衣被,汗出更多,形成惡性循環。也有怕風、怕涼,但無明顯汗出,只是自覺外風刺骨或關節畏風,多加衣被效果不明顯。有隻怕冷不怕風者,也有隻怕風,無明顯怕冷者。
(3)無關節腫脹及關節功能障礙。產後風濕症患者疼痛即使很重,非常痛苦,但沒有關節功能受限,僅僅是疼痛而已,沒有關節腫,如有關節腫脹就不能診斷為產後風濕痛,應進一步檢查原因。
(4)疼痛可在任何部位,如頭痛、腰痛、肩痛、足跟痛,一側或一個肢體疼痛,面部,牙齒,皮膚、肌肉、關節。
(5)常伴有的其他一些症狀如自汗,盜汗,乏力,氣短,心悸,失眠,易反復感冒,腹脹納少,肢體麻木,頭暈耳鳴等。
(6)得熱症狀減輕,因受涼吹風或勞累(久坐哺乳、抱嬰兒、操勞家務)症狀加重。
(7)到醫院抽血化驗檢查無異常。
產後風濕症發病一般都能找到原因,常見有以下幾種。
(1)有明顯誘因:空調、電扇、吹風、洗滌、勞累(餵奶、照顧嬰兒),流產引產後沒有很好休息。不慎起居,洗滌過涼,衣被厚薄失宜,睡卧吹風,居住潮濕之地;或夏季室內空調、冷氣、電扇使用不當,被風、寒、濕邪侵襲,邪氣痹阻經絡而發病。
(2)人流後不注意休息,有些受西方人的影響,不注意產後、人流後的休養。有些年輕人為保持體形產後過早不適當的運動,為追求美麗,產後不注意保暖,穿著過少;有人產後過早處於溫度較低的環境上班等。高齡產婦,35 歲以上,或40 歲以上生二胎,因年齡已過35 歲,腎氣始虛,產後傷氣損血,體質的關系,抵禦外邪能力明顯下降,此類人如是第一胎對嬰兒照顧過度而忽略自身保養,如是第二胎,又往往以二十幾歲生產第一胎時的經驗不在乎,忘記了兩次生產年齡體質的不同,忽略了產後休養保暖而致病。
(3)同時伴有產後抑鬱焦慮:現代年輕人,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對生活環境變化不能及時適應,一旦產後出現身體不適,精神過度緊張,思慮過度引起抑鬱、焦慮,疾病越來越重,最後甚至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5、產後風濕病怎麼治療?
產後風濕病它主要是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出現的,單關節或多關節的酸、困、沉、脹、疼痛、麻木、無力、晨僵一系列症狀,對於這種疾病,中醫有獨特的優勢,產後風濕病的治療有:
1、辨證調護:保持情志舒暢,飲食禁忌生冷、辛辣,起居要防寒防潮,避免勞累過度,適當運動來接受陽光的照射,促進體內鈣的轉移;
2、調理氣血:飲用當歸、人參、熟地等中葯,對於嚴重並且有哺乳需求的女性,配合非葯物療法,常用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振奮激發機體陽氣的穴位,在配上脾俞、腎俞起到溫腎的作用;
3、還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選擇任脈的穴位,如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的作用。
6、產後風濕治療效果好的方法?
產後風濕多伴有頭痛、頭暈、怕風、眼眶疼痛、眼睛干澀多淚,也有的病人關節和肌肉處有鑽風感。一遇涼風,就有像涼風鑽到骨頭里的感覺,嚴重的患者雖置大熱天,患處必須裹以厚棉衣,方能感覺舒適。情緒憂郁,容易引起肝氣郁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不慎風邪可以侵入,怕冷、怕風、活動關節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症狀這就是常說的產後風,首先要搞清楚產後風是怎麼來的,才能更對症,一般女人產後得產後風的原因主要是在做月子期間,風邪濕寒入浸所導致的,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門大開,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濕邪侵入。中醫理論為寒邪入骨它難治的一個原因是:婦女在月子里100天一個自然恢復期,筋骨與腠理一個合閉,可以把風濕寒邪包入體內,不得排出,病邪長期滯留於體內,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導致的產後風濕。普通的方法是無法去除的,比如吃葯,打針裡面的寒濕邪是不會自己跑出去的。我之前也是產後風好多年了,錢花了好幾萬不說,還受了不少罪,後來是朋友介紹用 苗風神浴 調理好的,它產用熏蒸療法使筋骨與腠理打開,苗風神浴 裡面的葯性通過透皮吸到達患處,使裡面的風寒濕邪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的效果,個人意見僅做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7、產後風濕一般有什麼症狀,懷疑自己患上產後風濕了,我要怎麼辦?
我也有一個同事產後,也是患上了風濕,她的腿特別的難受,甚至下地走都非常的困難。你確定是風濕嗎?
其次,你懷疑自己患上了風濕的話,你先要去醫院證實一下,醫院可以化驗血,查一下那個風濕因子,這個就是能夠確定通過化驗血就能確定的。確定有了風濕之後,那麼看看醫院能夠給你對症下葯下什麼葯。我的那個同事,她是在一個艾灸的這樣的一個理療中心做了一段時間的艾灸和針灸,然後他的這個產後風濕的毛病就沒有了就好了。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8、產後風濕多久能治好嗎,需要多少費用的
此種病症治癒時間,基本取決於患者的體質以及是否採取正確的調治方法,一般產後時間短,沒有錯誤治療的,多在一個療程30天時間就可以解決。 具體康復就需要看患者體質如何,以及是否配合治療有關。慢性病症,沒有去除病症的具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