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肝病

風濕性肝病

發布時間:2020-04-16 22:53:14

1、如何用桑葚泡酒 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2、我有自身免疫性肝病,血沉36,血沉高是風濕病嗎?

血沉高是免疫性肝炎活動的指標的!

3、人體必須八種氨基酸

氨基酸不只是八種

參考資料:
氨基酸的生理功能
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起來成為肽與蛋白質。氨基酸、肽與蛋白質均是有機生命體組織細胞的基本組成成分,對生命活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某些氨基酸除可形成蛋白質外,還參與一些特殊的代謝反應,表現出某些重要特性。
(1) 賴氨酸
賴氨酸為鹼性必需氨基酸。由於穀物食品中的賴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過程中易被破壞而缺乏,故稱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賴氨酸可以調節人體代謝平衡。賴氨酸為合成肉鹼提供結構組分,而肉鹼會促使細胞中脂肪酸的合成。往食物中添加少量的賴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與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進食慾、促進幼兒生長與發育的作用。賴氨酸還能提高鈣的吸收及其在體內的積累,加速骨骼生長。如缺乏賴氨酸,會造成胃液分沁不足而出現厭食、營養性貧血,致使中樞神經受阻、發育不良。
賴氨酸在醫葯上還可作為利尿劑的輔助葯物,治療因血中氯化物減少而引起的鉛中毒現象,還可與酸性葯物(如水楊酸等)生成鹽來減輕不良反應,與蛋氨酸合用則可抑制重症高血壓病。
單純性皰疹病毒是引起唇皰疹、熱病性皰疹與生殖器皰疹的原因,而其近屬帶狀皰疹病毒是水痘、帶狀皰疹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生症的致病者。印第安波波利斯Lilly研究室在1979年發表的研究表明,補充賴氨酸能加速皰疹感染的康復並抑制其復發。
長期服用賴氨酸可拮抗另一個氨基酸――精氨酸,而精氨酸能促進皰疹病毒的生長。
(2) 蛋氨酸
蛋氨酸是含硫必需氨基酸,與生物體內各種含硫化合物的代謝密切相關。當缺乏蛋氨酸時,會引起食慾減退、生長減緩或不增加體重、腎臟腫大和肝臟鐵堆積等現象,最後導致肝壞死或纖維化。
蛋氨酸還可利用其所帶的甲基,對有毒物或葯物進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蛋氨酸可用於防治慢性或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也可用於緩解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吡啶和喹啉等有害物質的毒性反應。
(3) 色氨酸
色氨酸可轉化生成人體大腦中的一種重要神經傳遞物質――5–羥色胺,而5–羥色胺有中和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並可改善睡眠的持續時間。當動物大腦中的5–羥色胺含量降低時,表現出異常的行為,出現神經錯亂的幻覺以及失眠等。此外,5–羥色胺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可存在於許多組織,包括血小板和腸粘膜細胞中,受傷後的機體會通過釋放5–羥色胺來止血。醫葯上常將色氨酸用作抗悶劑、抗痙攣劑、胃分泌調節劑、胃粘膜保護劑和強抗昏迷劑等。
(4) 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和蘇氨酸
纈氨酸、亮氨酸與異亮氨酸均屬支鏈氨基酸,同時都是必需氨基酸。當纈氨酸不足時,大鼠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會發生紊亂,共濟失調而出現四肢震顫。通過解剖切片腦組織,發現有紅核細胞變性現象,晚期肝硬化病人因肝功能損害,易形成高胰島素血症,致使血中支鏈氨基酸減少,支鏈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由正常人的3.0~3.5降至1.0~1.5,故常用纈氨酸等支鏈氨基酸的注射液治療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此外,它也可作為加快創傷癒合的治療劑。
亮氨酸可用於診斷和治療小兒的突發性高血糖症,也可用作頭暈治療劑及營養滋補劑。異亮氨酸能治療神經障礙、食慾減退和貧血,在肌肉蛋白質代謝中也極為重要。
蘇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之一,參與脂肪代謝,缺乏蘇氨酸時出現肝脂肪病變。
(5) 天冬氨酸、天冬醯胺
天冬氨酸通過脫氨生成草醯乙酸而促進三羧酸循環,故是三羧酸循環中的重要成分。天冬氨酸也與鳥氨酸循環密切相關,擔負著使血液中的氨轉變為尿素排泄出去的部分工作。同時,天冬氨酸還是合成乳清酸等核酸前體物質的原料。
通常將天冬氨酸製成鈣、鎂、鉀或鐵等的鹽類後使用。因為這些金屬在與天冬氨酸結合後,能通過主動運輸途徑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天冬氨酸鉀鹽與鎂鹽的混合物,主要用於消除疲勞,臨床上用來治療心臟病、肝病、糖尿病等疾病。天冬氨酸鉀鹽可用於治療低鉀症,鐵鹽可治療貧血。
不同癌細胞的增殖需要消耗大量某種特定的氨基酸。尋找這種氨基酸的類似物――代謝拮抗劑,被認為是治療癌症的一種有效手段。天冬醯胺酶能阻止需要天冬醯胺的癌細胞(白血病)的增殖。天冬醯胺的類似物S–氨甲醯基–半胱氨酸經動物試驗對抗白血病有明顯的效果。目前已試制的氨基酸類抗癌物有10多種,如N–乙醯–L–苯丙氨酸、N–乙醯–L–纈氨酸等,其中有的對癌細胞的抑制率可高達95%以上。
(6) 胱氨酸、半胱氨酸
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是含硫的非必需氨基酸,可降低人體對蛋氨酸的需要量。胱氨酸是形成皮膚不可缺少的物質,能加速燒傷傷口的康復及放射性損傷的化學保護,刺激紅、白細胞的增加。
半胱氨酸所帶的巰基(-SH)具有許多生理作用,可緩解有毒物或有毒葯物(酚、苯、萘、氰離子)的中毒程度,對放射線也有防治效果。半胱氨酸的衍生物N–乙醯–L–半胱氨酸,由於巰基的作用,具有降低粘度的效果,可作為粘液溶解劑,用於防治支氣管炎等咳痰的排出困難。此外,半胱氨酸能促進毛發的生長,可用於治療禿發症。其他衍生物,如L–半胱氨酸甲酯鹽酸鹽可用於治療支氣管炎、鼻粘膜滲出性發炎等。
(7) 甘氨酸
甘氨酸是最簡單的氨基酸,它可由絲氨酸失去一個碳而生成。甘氨酸參與嘌呤類、卟啉類、肌酸和乙醛酸的合成,乙醛酸因其氧化產生草酸而促使遺傳病草酸尿的發生。此外,甘氨酸可與種類繁多的物質結合,使之由膽汁或尿中排出。此外,甘氨酸可提供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改進氨基酸注射液在體內的耐受性。將甘氨酸與谷氨酸、丙氨酸一起使用,對防治前列腺肥大並發症、排尿障礙、頻尿、殘尿等症狀頗有效果。
(8) 組氨酸
組氨酸對成人為非必需氨酸,但對幼兒卻為必需氨基酸。在慢性尿毒症患者的膳食中添加少量的組氨酸,氨基酸結合進入血紅蛋白的速度增加,腎原性貧血減輕,所以組氨酸也是尿毒症患者的必需氨基酸。
組氨酸的咪唑基能與Fe2+或其他金屬離子形成配位化合物,促進鐵的吸收,因而可用於防治貧血。組氨酸能降低胃液酸度,緩和胃腸手術的疼痛,減輕妊娠期嘔吐及胃部灼熱感,抑制由植物神經緊張而引起的消化道潰爛,對過敏性疾病,如哮喘等也有功效。此外,組氨酸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臨床上用於心絞痛、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中組氨酸含量顯著減少,使用組氨酸後發現其握力、走路與血沉等指標均有好轉。
在組氨酸脫羧酶的作用下,組氨酸脫羧形成組胺。組胺具有很強的血管舒張作用,並與多種變態反應及發炎有關。此外,組胺會刺激胃蛋白酶與胃酸。
(9) 谷氨酸
谷氨酸、天冬氨酸具有興奮性遞質作用,它們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其興奮作用僅限於中樞。當谷氨酸含量達9%時,只要增加10–15mol的谷氨酸就可對皮層神經元產生興奮性影響。因此,谷氨酸對改進和維持腦功能必不可少。
谷氨酸經谷氨酸脫羧酶的脫羧作用而形成γ–氨基丁酸,後者是存在於腦組織中的一種具有抑制中樞神經興奮作用的物質,當γ–氨基丁酸含量降低時,會影響細胞代謝與細胞功能。
谷氨酸的多種衍生物,如二甲基氨乙醇乙醯谷氨酸,臨床上用於治療因大腦血管障礙而引起的運動障礙、記憶障礙和腦炎等。γ–氨基丁酸對記憶障礙、言語障礙、麻痹和高血壓等有效,γ–氨基β–羥基丁酸對局部麻痹、記憶障礙、言語障礙、本能性腎性高血壓、羊癲瘋和精神發育遲緩等有效。
谷氨酸與天冬氨酸一樣,也與三羧酸循環有密切的關系,可用於治療肝昏迷等症。谷氨酸的醯胺衍生物――谷氨醯胺,對胃潰瘍有明顯的效果,其原因是谷氨醯胺的氨基轉移到葡萄糖上,生成消化器粘膜上皮組織粘蛋白的組成成分葡萄糖胺。
(10) 絲氨酸、丙氨酸與脯氨酸
絲氨酸是合成嘌呤、胸腺嘧淀與膽鹼的前體,丙氨酸對體內蛋白質合成過程起重要作用,它在體內代謝時通過脫氨生成酮酸,按照葡萄糖代謝途徑生成糖。脯氨酸分子中吡咯環在結構上與血紅蛋白密切相關。羥脯氨酸是膠原的組成成分之一。體內脯氨酸、羥脯氨酸濃度不平衡會造成牙齒、骨骼中的軟骨及韌帶組織的韌性減弱。脯氨酸衍生物和利尿劑配合,具有抗高血壓作用。
牛 磺 酸
牛磺酸是牛黃的組成成分。
牛磺酸普遍存在於動物乳汁、腦與心臟中,在肌肉中含量最高,以游離形式存在,不參與蛋白質代謝。植物中僅存在藻類,高等植物中尚未發現。體內牛磺酸是由半胱氨酸代謝而來的。
牛磺酸的缺乏會影響到生長、視力、心臟與腦的正常生長。
被細菌感染的病人,由於細菌的大量繁殖消耗了體內的牛磺酸,也會形成牛磺酸缺乏,發生眼底視網膜電流圖的變化,而補充牛磺酸後會使眼底的病變好轉由於人類只能有限地合成牛磺酸,因此膳食中的牛磺酸就顯得非常重要。
奶製品中牛磺酸的含量很低。禽類中,黑色禽肉的牛磺酸含量要比白色肉的高。海產品與禽、畜類比較,以海產品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如牡蠣、蛤蜊與淡菜中牛磺酸可高達400mg/100g以上,同時加熱烹調對其牛磺酸的含量沒有什麼影響。日常的各種食物,包括穀物、水果和蔬菜等,都不含牛磺酸。
精 氨 酸
(一) 精氨酸是鳥氨酸循環中的一個組成成分,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多吃精氨酸,可以增加肝臟中精氨酸酶的活性,有助於將血液中的氨轉變為尿素而排泄出去。所以,精氨酸對高氨血症、肝臟機能障礙等疾病頗有效果。
精氨酸是一種雙基氨基酸,對成人來說雖然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在有些情況如機體發育不成熟或在嚴重應激條件下,如果缺乏精氨酸,機體便不能維持正氮平衡與正常的生理功能。病人若缺乏精氨酸會導致血氨過高,甚至昏迷。嬰兒若先天性缺乏尿素循環的某些酶,精氨酸對其也是必需的,否則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長與發育。
精氨酸的重要代謝功能是促進傷口的癒合作用,它可促進膠原組織的合成,故能修復傷口。在傷口分泌液中可觀察到精氨酸酶活性的升高,這也表明傷口附近的精氨酸需要量大增。精氨酸能促進傷口周圍的微循環而促使傷口早日痊癒。
精氨酸的免疫調節功能,可防止胸腺的退化(尤其是受傷後的退化),補充精氨酸能增加胸腺的重量,促進胸腺中淋巴細胞的生長。
補充精氨酸還能減少患腫瘤動物的體積,降低腫瘤的轉移率,提高動物的活存時間與存活率。
在免疫系統中,除淋巴細胞外,吞噬細胞的活力也與精氨酸有關。加入精氨酸後,可活化其酶系統,使之更能殺死腫瘤細胞或細菌等靶細胞。
鄭建仙博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氨基酸與人類健康
氨基酸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並同生命活動有關的最基本的物質,是在生物體內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與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在抗體內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生物體內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之一。
一、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1.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之一
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有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水和食物纖維等。
作為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的氨基酸,無疑是構成人體內最基本物質之一。
構成人體的氨基酸有20多種,它們是:色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賴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絲氨酸、酪氨酸、3.5.二碘酪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脯氨酸、羥脯氨酸、精氨酸、瓜氨酸、烏氨酸等。這些氨基酸存在於自然界中,在植物體內都能合成,而人體不能全部合成。其中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由食物中提供,叫做「必需氨基酸」。這8種必需氨基酸是:色氨酸、蘇氨酸、蛋氨酸、纈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其他則是「非必需氨基酸」。組氨酸能在人體內合成,但其合成速度不能滿足身體需要,有人也把它列為「必需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絲氨酸和甘氨酸長期缺乏可能引起生理功能障礙,而列為「半必需氨基酸」,因為它們在體內雖能合成,但其合成原料是必需氨基酸,而且胱氨酸可取代80%~90%的蛋氨酸,酪氨酸可替代70%~75%的苯丙氨酸,起到必需氨基酸的作用,上述把氨基酸分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3類,是按其營養功能來劃分的;如按其在體內代謝途徑可分為「成酮氨基酸」和「成糖氨基酸」;按其化學性質又可分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鹼性氨基酸,大多數氨基酸屬於中性。
2.生命代謝的物質基礎
生命的產生、存在和消亡,無一不與蛋白質有關,正如恩格斯所說:「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如果人體內缺少蛋白質,輕者體質下降,發育遲緩,抵抗力減弱,貧血乏力,重者形成水腫,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失去了蛋白質,生命也就不復存在,故有人稱蛋白質為「生命的載體」。可以說,它是生命的第一要素。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如果人體缺乏任何一種必需氨基酸,就可導致生理功能異常,影響抗體代謝的正常進行,最後導致疾病。同樣,如果人體內缺乏某些非必需氨基酸,會產生抗體代謝障礙。精氨酸和瓜氨酸對形成尿素十分重要;胱氨酸攝入不足就會引起胰島素減少,血糖升高。又如創傷後胱氨酸和精氨酸的需要量大增,如缺乏,即使熱能充足仍不能順利合成蛋白質。總之,氨基酸在人體內通過代謝可以發揮下列一些作用:①合成組織蛋白質;②變成酸、激素、抗體、肌酸等含氨物質;③轉變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④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產生能量。因此,氨基酸在人體中的存在,不僅提供了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原料,而且對於促進生長,進行正常代謝、維持生命提供了物質基礎。如果人體缺乏或減少其中某一種,人體的正常生命代謝就會受到障礙,甚至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或生命活動終止。由此可見,氨基酸在人體生命活動中顯得多麼需要。
二、在食物營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類為了生存必需攝取食物,以維持抗體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機能,以及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食物在體內經過消化、吸收、代謝,促進抗體生長發育、益智健體、抗衰防病、延年益壽的綜合過程稱為營養。食物中的有效成分稱為營養素。
作為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的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即礦物質,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維生素、水和食物纖維,也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它們在機體內具有各自獨特的營養功能,但在代謝過程中又密切聯系,共同參加、推動和調節生命活動。機體通過食物與外界聯系,保持內在環境的相對恆定,並完成內外環境的統一與平衡。
氨基酸在這些營養素中起什麼作用呢?
1.蛋白質在機體內的消化和吸收是通過氨基酸來完成的
作為機體內第一營養要素的蛋白質,它在食物營養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它在人體內並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過變成氨基酸小分子後被利用的。即它在人體的胃腸道內並不直接被人體所吸收,而是在胃腸道中經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將高分子蛋白質分解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後,在小腸內被吸收,沿著肝門靜脈進入肝臟。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臟內進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質;另一部分氨基酸繼續隨血液分布到各個組織器官,任其選用,合成各種特異性的組織蛋白質。在正常情況下,氨基酸進入血液中與其輸出速度幾乎相等,所以正常人血液中氨基酸含量相當恆定。如以氨基氮計,每百毫升血漿中含量為4~6毫克,每百毫升血球中含量為6.5~9.6毫克。飽餐蛋白質後,大量氨基酸被吸收,血中氨基酸水平暫時升高,經過6~7小時後,含量又恢復正常。說明體內氨基酸代謝處於動態平衡,以血液氨基酸為其平衡樞紐,肝臟是血液氨基酸的重要調節器。因此,食物蛋白質經消化分解為氨基酸後被人體所吸收,抗體利用這些氨基酸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質。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實際上是對氨基酸的需要。
2.起氮平衡作用
當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的質和量適宜時,攝入的氮量由糞、尿和皮膚排出的氮量相等,稱之為氮的總平衡。實際上是蛋白質和氨基酸之間不斷合成與分解之間的平衡。正常人每日食進的蛋白質應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突然增減食入量時,機體尚能調節蛋白質的代謝量維持氮平衡。食入過量蛋白質,超出機體調節能力,平衡機制就會被破壞。完全不吃蛋白質,體內組織蛋白依然分解,持續出現負氮平衡,如不及時採取措施糾正,終將導致抗體死亡。
3.轉變為糖或脂肪
氨基酸分解代謝所產生的a-酮酸,隨著不同特性,循糖或脂的代謝途徑進行代謝。a-酮酸可再合成新的氨基酸,或轉變為糖或脂肪,或進入三羧循環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並放出能量。
4.參與構成酶、激素、部分維生素
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氨基酸分子構成),如澱粉酶、胃蛋白酶、膽鹼脂酶、碳酸酐酶、轉氨酶等。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質或其衍生物,如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胰島素、促腸液激素等。有的維生素是由氨基酸轉變或與蛋白質結合存在。酶、激素、維生素在調節生理機能、催化代謝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人體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約為蛋白質需要量的20%,——37%。
三、在醫療中的應用
氨基酸在醫葯上主要用來制備復方氨基酸輸液,也用作治療葯物和用於合成多肽葯物。目前用作葯物的氨基酸有一百幾十種,其中包括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和構成非蛋白質的氨基酸有100多種。
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復方制劑在現代靜脈營養輸液以及「要素飲食」療法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維持危重病人的營養,搶救患者生命起積極作用,成為現代醫療中不可少的醫葯品種之一。
谷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胱氨酸、L-多巴等氨基酸單獨作用治療一些疾病,主要用於治療肝病疾病、消化道疾病、腦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用於提高肌肉活力、兒科營養和解毒等。此外氨基酸衍生物在癌症治療上出現了希望。
四、與衰老的關系
老年人如果體內缺乏蛋白質分解較多而合成減慢。因此一般來說,老年人比青壯年需要蛋白質數量多,而且對蛋氨酸、賴氨酸的需求量也高於青壯年。60歲以上老人每天應攝入70克左右的蛋白質, 而且要求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且配比適當的,這樣優質蛋白,延年益壽。
余傳隆(中國醫葯科技出版)

氨基酸與老年健康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把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宇航員(77歲)格倫送入太空。這天對老年人來說,稱為最偉大的一天,最引人矚目。暮年再征太空的格倫,他要幫助醫學進行科學實驗。老人蛋白質分解、人體氨基酸的生物學試驗就是一項重要的研究。氨基酸與老人健康,不僅在地球上要研究,在太空的也要研究。因為氨基酸與老年人的壽命、衰老相關太重要了。為什麼重要,下面的分述便可知道。 1.老年的生理變化與氨基酸
一般認為人們進入60歲以上是進入了老年。老年的生理與營養狀態隨著老年的進程而改變。蛋白質在老年人體的變化歸納起來有二:一是合成,合成組織蛋白質及各種活性物質;二是分解,組織蛋白質的分解、產生能量、產生廢物。對於生長發育期的嬰兒及青少年合成大於分解,因而身體逐漸成長;對於一般成年人是合成等於分解,因而體重相對穩定。對於老年來說,人體衰老的過程中蛋白質代謝以分解為主,合成代謝逐漸緩慢,身體內的蛋白質逐漸被消耗,往往呈負氮平衡。如血紅蛋白質合成減少,因此貧血為常患的老年性疾病;由於酶的作用及小腸功能衰退,蛋白質吸收過程中分解不充分,體內肽類增多,游離氨基酸減少。因老年人腎功能低下而影響氨基酸再吸收,因肝功能下降,對肽的利用也減少。近年研究報告,老年人與中青年人給予相同營養條件,但老年人其血漿氨基酸(纈、亮、酪、賴、蛋、絲、丙氨酸)含量減低,特別支鏈氨基酸(纈、亮、異亮氨酸)顯示不足。有人認為,高濃度支鏈氨基酸有提供合成的作用,當補給支鏈氨基酸時,能通過產生三磷酸腺苷(ATP)供能源,降低蛋白質分解作用,並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量加強蛋白質的合成。現國外已將支鏈氨基酸用於臨床維持氮平衡,促進蛋白質合成。國內已有用於肝病、腎病及兒童的特殊氨基酸。
由於氨基酸的吸收或利用。因老年化而影響到免疫功能,免疫活性的變化也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如感染、癌症、免疫復合病、自身免疫病、澱粉狀蛋白變性的發病率在老年均增高,易致衰老病死。
2.氨基酸與長壽
為了促進老年人的健康,如抗衰老、提高身體抵抗力、促進免疫機制的功能,需要食品富含微量元素或糖類。但免疫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人體免疫物質沒有一樣不是由蛋白質組成。如免疫球蛋白、抗體、抗原、補體等,即使白細胞、淋巴細胞與吞噬細胞等細胞內蛋白質的含量也在90%以上。因此人體若不缺乏蛋白質或氨基酸,上述的微量元素與多糖會起作用。如果缺乏,則無論用多少都不起作用。隨著營養學與生物化學的進展,新的研究表明補給某種非必需氨基酸雖然人體能夠合成,但在嚴重應激的狀態(包括精神緊張、焦慮、思想負擔)或某些疾病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缺乏。如果缺乏,則對人體會發生有害的影響,這些氨基酸稱之為條件性必需氨基酸。如牛磺酸、精氨酸和谷氨醯胺。
在正常條件下缺乏必需氨基酸可以減低體液的免疫反應。例如色氨酸缺乏的大鼠,其IgG及IgM受體抑制,而當重新加入色氨酸能維持正常的抗體生成;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均缺乏,可以抑制大鼠的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作出反應;蛋氨酸與胱氨酸的缺乏,還可引起抗體的合成障礙。已證明,氨基酸的平衡也有這種不利作用。因此必需氨基酸在免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延長老年人壽命,必須提高免疫力,重視必需氨基酸的供給。當前與壽命相關的正是熱門研究的必需氨基酸有:
牛磺酸:人體牛磺酸的來源一是自身合成,二是從膳食中攝取。牛磺酸的生物合成由蛋氨酸經硫化作用轉化成胱氨酸,並由胱氨酸合成,其中經過一系列的酶促反應,許多高等動物包括人已失去了合成足夠牛磺酸以維持體內牛磺酸整體水平的能力,需從膳食中攝取牛磺酸以滿足機體的需要。有報道,牛磺酸在中樞神經系統衰老中的作用;老年期神經系統退行性變化是全身各系統最復雜而深奧的過程之一,中樞神經系統衰老在形態上或生化水平上都有明顯的改變,單胺類和氨基酸類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重吸收及運輸機制方面出現增年性變化。脂褐質是衰老過程中具有特徵性物質,大腦脂褐質增加是神經衰老變化標志之一,當神經元胞漿蓄積較大量的脂褐質時,細胞核、細胞質受壓變形,影響神經元的正常代謝功能。衰老時,組織中脂褐質含量明顯增高,而牛磺酸可使下降、且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並且能抑制脂質過氧化產物丙二醛(MDA)對低密度脂質蛋白(LDL)的修飾。同時牛磺酸與葡萄糖的反應產物表現出較強抗氧化作用,能夠阻止蛋黃卵磷脂氧化成脂質過氧化物,因而有顯著抗衰老的作用。
精氨酸:精氨酸雖然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在嚴重應激情況下(如發生疾病或受傷)、或當缺乏了精氨酸便不能維持氮平衡與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它又是條件性必需氨基酸。最新提出的理論,精氨酸是一氧化氮(NO)與瓜氨酸反應的酶系統代謝途徑中的必要物質。NO或內皮細胞衍生的鬆弛因子的主要生化作用是刺激機體提高吞噬細胞中環鳥苷酸的水平,並能刺激白介素的產生來調節巨噬細胞的吞噬細菌作用。與精氨酸有關的NO酶系統,也在血管的內皮細胞、腦組織與肝臟的枯否(kupffer)細胞中發現,它能導致這些器官與組織的激素分泌、從而起到免疫功能的作用。為了提高老年人的免疫也可用氨基酸注射液。
谷氨醯胺:在正常情況下,它是一非必需氨基酸,但在劇烈運動、受傷、感染等應激情況下,?/td>

4、十二種慢性病是什麼?

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肺結核、腎病綜合症、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肝炎

5、孢子粉對人體的壞處?

一般服用孢百子粉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副作用的,由於個人體質的不同,只是會針對各種疾病,會出度現一些輕微症狀。比如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孢子粉,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一般維持時間在兩專周左右;而腸胃不好的人總會出現腹瀉、食慾較差、胃部灼燒的情況,一般維持屬時間也在1到2周左右。

6、在家辟穀有哪些步驟?

1、選對季節:辟穀的季節不能選特別熱的時候,否則容易讓人氣虛。也不能選擇天冷的時候,否則效果很差不說,人還容易生病。最適合的季節是一年中將熱未熱的時候。這樣辟穀一兩個月後,進入暑天,身體還會習慣性的持續排毒。效果不易反彈。

2、營養均衡:早餐以粗糧打成粉為主,用熱水沖服。保持六七分飽。早午餐之間如果餓了可以吃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充飢。午餐吃好吸引的湯面類食物,加份水煮青菜。晚飯吃水煮青菜或沙拉,也可以用一份壽司代替。注意:每頓飯都不能少。但要避免動物油、肉和鹽。沒錯,鹽不能吃!

3、自身體質:人與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如果本身的體質有點氣虛,那食物里要加入山葯和土豆一類的攝入品。要是本身氣血虧的比較厲害,那就不建議辟穀了。先調理一段時間再想這個吧。

4、作息時間要看當地的情況。北方六點半左右比較合適,南方七點左右。晚上睡覺不要太晚,十點鍾左右打會坐,然後就休息吧。超過這個時段,容易餓。

5、運動量要比平時大一些,以散步,站樁、太極、瑜伽為主。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多喝水,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

6、靜修、打坐:心境要放平和,不單單身體排毒,心靈上也要排毒。多到戶外呼吸下新鮮空氣,別總宅在家裡。但不能因此就老想著往深山老林里鑽,小區里晃悠下得了。閉門即是深山,心靜處處凈土。

(6)風濕性肝病擴展資料:

辟穀好處:

1、改善神經系統

讓思維變得敏捷,增強記憶力,加深理解力,強化意志力,培養忍耐力,增強自信心,使人充滿勇氣,抑制慾望。進一步還可開發自身的靈性,了解大自然的真理,啟發人們對世界另一種認識。

2、排毒

辟穀其間少數人會出現氣攻病灶現象,有的病好似加重,或者排泄病毒,拉出黑色東西,如乏力或容易疲憊等,這是身體自我修復的正常反映。

3、降血壓

在辟穀期間,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顯著下降,低血壓患者有的血壓反而會上升,但視覺、聽覺及觸覺變得敏銳,記憶力和聯想力也會增強,白細胞的數量在辟穀第一周之內沒有改變,第7天開始增加,至第11天起急速增加,日增1.57 倍甚至更多,說明辟穀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一部分人在辟穀期間,全身會釋放出一種特有的臭氣味,連呼出的氣體亦有臭味,這是由於體內的代謝廢物,有毒物質經皮膚排出體外的原故。

4、清潔舌苔

辟穀初期,口腔內粘著性增高,照鏡子看舌面,長了黃色的舌苔,甚至有的人呈現黑色舌苔,10天以內很少清切,若繼續辟穀,舌苔便會清潔,表示毒素排出,身心凈化。

5、利尿通便

辟穀期間大便次數減少,一般在辟穀開始的最初1-4天內排一次便,這種大便叫宿便,宿便的顏色一般是黑色或黑綠色或茶褐色,呈泥巴狀(也有少數例外),這是正常現象。

6、健美

辟穀也是健美的好方法,它從根本上解決了能量的吸收問題,不僅使胖人能瘦下來,而且還能使瘦人胖起來,皮膚光澤潤潔,起到雙向調節作用。

7、減肥

在辟穀的第一天到第五天時,體重減輕最為明顯,一天平均會減輕1至2千克,從第5天開始,每天減輕0.5至1千克,以後幾乎都是以一定的遞減方式減輕體重(有時也有例外,視乎每人的自身體質因素及配合情況而定)。

參考資料:辟穀-網路

7、沙棘十大功效是什麼?

8、完美營養餐主要的作用是什麼?

完美營養餐沒有減肥的功效,完美營養餐主要的作用是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或減少人體內過剩的營養素,來保持人體健康,預防疾病

完美營養餐主要的作用:

一、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完美營養餐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功能性油脂和膳食纖維,是真正的完全營養食品。

能增強體質,對營養不良、體質單薄以及病後需要調養者、孕婦、乳母、嬰幼兒非常適合;能促進少年兒童生長發育,改善記憶;能改善因缺乏相關營養素引起的病症,如營養性貧血、骨質疏鬆、腳氣病等。

二、降血脂、降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豆含有皂角甙、卵磷脂和亞油酸。

螺旋藻中富含的亞油酸和γ—亞麻酸,糙米、全麥、玉米、大豆、燕麥所富含的纖維素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營養餐中豐富的維生素C、鋅、鈣都有使血壓下降的作用;經常飲用營養餐能預防動脈硬化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三、降血糖糙米、大豆富含鋅,糙米富含鉻,糙米、全麥、玉米、大豆、燕麥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螺旋藻所富含的γ — 亞麻酸及鋅、鎂、鉀, 南瓜粉所含的南瓜戊糖都有降血糖的功效,因此完美營養餐非常適合糖尿病人飲用。

四、改善腸胃功能,預防消化道疾病完美營養餐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清掃腸道、加速排便、減少腸道內的有害菌、增殖有益菌,還能減少腸道對有毒物質的吸收。

螺旋藻富含葉綠素、藻藍素、β—胡蘿卜素和γ—亞麻酸,這些物質具有抗粘膜組織炎症、修補受損傷細胞和恢復正常分泌功能,對預防慢性胃炎與消化道潰瘍有顯著作用。

五、改善睡眠,燕麥、玉米所含的松果體素,糙米、大豆所含的鋅,玉米所含的銅都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

六、延緩衰老大豆所含的大豆皂甙、玉米所含的維生素E及營養餐中所含的維生素C、β-胡蘿卜素、卵磷脂、氨基酸等都抗衰老的作用。

(8)風濕性肝病擴展資料:

減肥不能靠吃完美營養餐,以下四點注意事項更能減肥成功:

1 、主食不是不能吃

前提是多食青菜,不但可以瘦身,青菜中的維生素還可以促進膚質細膩光嫩。

2 、不用拒絕肉類

肉類主要是提供能量,對於發胖的作用遠小於糖分。人們往往認為多食肉類會長胖,是錯誤的。

3 、嚴禁攝取甜食、酒及糖份高的水果

糖分是促人發胖的主要成分,是人的營養元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多食會發胖。

4、適當選擇減肥瘦身產品

選擇原則是,純植物不含鉛汞等重金屬無副作用的產品。

9、2015年公務員體檢標准有哪些

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

人社部發〔2016〕140號修訂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條 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器質性心臟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臟病不需手術者或經手術治癒者,合格。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排除病理性改變,合格:

(一)心臟聽診有雜音;

(二)頻發期前收縮;

(三)心率每分鍾小於50次或大於110次;

(四)心電圖有異常的其他情況。

第二條 血壓在下列范圍內,合格:收縮壓小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90mmHg。

第三條 血液系統疾病,不合格。單純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0g/L、女性高於80g/L,合格。

第四條 結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況合格:

(一)原發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臨床治癒後穩定1年無變化者;

(二)肺外結核病: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淋巴結核等,臨床治癒後2年無復發,經專科醫院檢查無變化者。

第五條 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不合格。

第六條 慢性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嚴重慢性消化系統疾病,不合格。胃次全切除術後無嚴重並發症者,合格。

第七條 各種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不合格。

第八條 惡性腫瘤,不合格。

第九條 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功能不全,不合格。

第十條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不合格。甲狀腺功能亢進治癒後1年無症狀和體征者,合格。

第十一條 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遊症、嚴重的神經官能症(經常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明顯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不合格。

第十二條 紅斑狼瘡、皮肌炎和/或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大動脈炎,不合格。

第十三條 晚期血吸蟲病,晚期血絲蟲病兼有橡皮腫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第十四條 顱骨缺損、顱內異物存留、顱腦畸形、腦外傷後綜合征,不合格。

第十五條 嚴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第十六條 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不合格。

第十七條 有梗阻的膽結石或泌尿系結石,不合格。

第十八條 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

第十九條 雙眼矯正視力均低於4.8(小數視力0.6),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視力低於4.9(小數視力0.8),有明顯視功能損害眼病者,不合格。

第二十條 雙耳均有聽力障礙,在使用人工聽覺裝置情況下,雙耳在3米以內耳語仍聽不見者,不合格。

第二十一條 未納入體檢標准,影響正常履行職責的其他嚴重疾病,不合格。 

體檢手冊

《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國人部發〔2005〕1號)(以下簡稱《標准》)頒布後,各地、各部門按照標准和要求開展體檢工作,社會反響良好。為使公務員招錄機關的工作人員、體檢機構的醫務人員准確把握《標准》,嚴格執行體檢操作規程,使公務員錄用體檢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衛生部、人事部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編寫了《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在錄用體檢時參照執行。在具體實踐工作中,遇有問題,請及時反饋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和衛生部醫政司。

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建立以來,錄用主管機關會同衛生行政部門普遍制定下發了公務員錄用體檢辦法和標准,這些辦法和標准對選拔高素質的公務員發揮了重要作用。人事部、衛生部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機關工作的需要,堅持尊重科學的原則,在充分調查研究並廣泛聽取醫學專家、法律專家、從事錄用工作人員等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制定了《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現將《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在錄用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公務員體檢時,參照執行。

公務員錄用體檢要在錄用主管機關指定的縣級以上綜合性醫院進行。醫院要切實負起責任,選拔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醫務人員從事體檢工作。主檢醫師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負責體檢的醫務人員要堅持原則,嚴格執行體檢標准。主檢醫生要根據體檢情況作出體檢結論。體檢醫院要加蓋公章。

在體檢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和承擔體檢工作的醫院要妥善處理。對於難以確診的疾病,醫院可組織專家做進一步的檢查。用人單位和考生對體檢結論有疑問時,允許提出復檢要求。復檢要求應在接到體檢結論通知之日起七日內提出。復檢只能進行一次。體檢結果以復檢結論為准。

各級國家行政機關要高度重視公務員錄用體檢工作,錄用主管機關和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體檢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用人單位和體檢醫院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做好體檢工作,並對考生的體檢結果保密。對於體檢中違反操作規程、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瀆職失職,造成不良後果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參加體檢的考生應當如實填寫相關信息並回答有關詢問。對於弄虛作假,或者隱瞞真實情況,致使體檢結果失實的考生,不予錄用或取消錄用。

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的職位的體檢項目和標准,由錄用主管機關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另行規定或批准。


(9)風濕性肝病擴展資料:

國家有關部門對此前發布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的內容上進行了部分修改,若考生參加的考試公告中明確要求按照修訂後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考生請按照原體檢標准與下文中的修改標准來衡量。如有疑問,考生可在線咨詢國家公務員局。


國家公務員局現將國家有關部門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的通知公告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人事)廳(局)、公務員局、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事局、衛生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幹部)部門: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規定,現就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將《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第七條「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修訂為「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

二、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3篇第7條「關於肝炎」的內容(具體見附件)。

三、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2篇「體檢項目及操作規程」中第1.3.5條3)「甲狀腺腫大的分度:Ⅰ度,不能看出腫大但能觸及者;Ⅱ度,能看到腫大也能觸及但不超出胸鎖乳突肌前緣者;Ⅲ度,甲狀腺腫大超過胸鎖乳突肌前緣者。」修訂為「甲狀腺腫大的分度:Ⅰ度,不能看出腫大但能觸及者;Ⅱ度,能看到腫大又能觸及,但在胸鎖乳突肌以內者;Ⅲ度,超過胸鎖乳突肌外緣者。」

四、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2篇「體檢項目及操作規程」中第6.3.3第八行「血清ALT高於參考值上限1倍以上」修訂為「血清ALT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以上」。

五、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2篇「體檢項目及操作規程」中7.2第3)條 「暫時不作結論:一般是指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修訂為「暫時不作結論:一般是指需要復檢,或做進一步檢查,」。

六、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3篇「《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實施細則」中1.1.6第4)第(14)「偶發良性早搏」修訂為「偶發早搏」。

七、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3篇「《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實施細則」中1.1.6第4)第(20)第五行「伴有心動過速史的預激綜合征等」修訂為「預激綜合征等」。

八、將《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3篇「《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實施細則」中10.3.3「本《手冊》將空腹血糖受損(IFG)的界限值修訂為5.7-6.9mmol/L」修訂為「本《手冊》將空腹血糖受損(IFG)的界限值修訂為5.6-6.9mmol/L」。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執行修訂後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切實做好公務員錄用體檢工作。

關於肝炎修訂

附件:《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第3篇第7條「關於肝炎」修訂內容

第七條 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

7.1 條文解釋

肝臟和人體其他部位一樣,也可以因為各種原因而有炎症、腫大、疼痛及肝細胞壞死,表現在肝臟生化檢查上就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顯著升高。引起肝炎的病因很多,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此外還有酒精性肝炎、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遺傳代謝性肝病等多種類型。肝炎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病毒性肝炎已被列為法定乙類傳染病,後期有可能發展成為肝硬化,因此,各種類型的現症肝炎患者,無論是急性或慢性,一經診斷,均作不合格結論。

7.1.1 病毒性肝炎 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具有傳染性較強、流行面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肝區疼痛、肝臟腫大及肝細胞損害,部分患者可有黃疸、發熱。按致病病毒的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為多種類型,國際上公認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等5種。其中甲型、戊型肝炎臨床上多表現為急性經過,屬於自限性疾病,經過治療多數患者在3~6個月恢復,一般不轉為慢性肝炎;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演變成為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炎後肝硬化,極少數呈重症經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細胞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7.1.2 其他肝炎 包括酒精性肝炎、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缺血性肝炎、遺傳代謝性肝病、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等,簡述如下:

1)酒精性肝炎:由於長期大量飲酒所致的肝臟損害。除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肝細胞外,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也有明顯毒性作用,因而導致肝細胞變性及壞死,並進而發生纖維化,嚴重者可因反復肝炎發作導致肝硬化。在臨床上,酒精性肝炎可分為3個階段,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它們可單獨存在或同時並存。

2)葯物性肝炎:肝臟是葯物濃集、轉化、代謝的重要器官,大多數葯物在肝內通過生物轉化而清除,但臨床上某些葯物會損害肝細胞,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及肝臟生化檢查異常,引起急性或慢性葯物性肝炎,如異煙肼、利福平、磺胺類等。葯物導致的肝細胞損傷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劑量依賴性損傷,即葯物要達到某一高劑量時才會導致肝細胞損傷,如酒精性肝炎;另一類是過敏性葯物中毒,即個體對某些葯物會發生強烈的過敏反應,一旦服用這些葯物(與劑量大小無關)便可引發肝細胞損傷,這類患者多數伴隨其他相關過敏性表現,如急性蕁麻疹、血液中嗜酸粒細胞增多等。

3)自身免疫性肝炎:本病主要見於中青年女性,起病大多隱匿或緩慢,臨床表現與慢性乙型肝炎相似。輕者症狀多不明顯,僅出現肝臟生化檢查異常;重者可出現乏力、黃疸、皮膚瘙癢等症狀,後期常發展成為肝硬化,常伴有肝外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

4)缺血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是由於各種相關原發疾病造成的肝細胞繼發性損害,如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臟衰竭,靜脈血液無法迴流心臟而滯留在肝臟,導致肝臟發生充血腫大、肝細胞變性壞死及肝臟生化檢查異常。

5)遺傳代謝性肝病:指遺傳代謝障礙所致的一組疾病。其共同特點是具有某種代謝障礙,病變累及肝臟同時累及其他臟器和組織,故臨床表現除有肝腫大及肝功能損害外,同時伴有受損器官、組織的相應症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異常。如肝豆狀核變性、血卟啉病、糖原累積症、肝澱粉樣變等。

6)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不是一種特定類型的肝炎,僅指病因、病史不明的一些肝炎的統稱。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疾病將會找出特定的病因而逐漸減少。據估計,這類肝炎中約四分之一為病毒所致。

7.2 診斷要點

1、肝臟檢查:

1)常規檢測ALT及AST,這兩種酶在肝炎潛伏期、發病初期均可升高,有助於早期診斷。

2)腹部B超:病毒性肝炎的聲像圖往往呈彌漫性肝病表現,但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各種代謝性疾病所致的肝病等也可呈彌漫性改變,在聲像圖上很難鑒別,因此,必須結合臨床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彌漫性肝病聲像圖表現:急性期特點為肝臟腫大,肝實質回聲偏低,光點稀疏,部分患者可出現膽系改變,出現膽囊壁增厚,黏膜水腫呈低回聲。遷延性者呈肝臟增大,肝回聲增強,不均,光點粗大,可伴脾臟增大或/和門靜脈內徑增寬。

2、判定標准:

1)血清ALT或AST增高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如正常參考值上限為X,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是指超過2X),不合格。

2)血清ALT或AST增高不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但B超聲像圖呈彌漫性肝病表現(脂肪肝除外),不合格。

作為一種選拔性體檢,受檢者的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症狀及病因學資料往往不可靠,體征一般也不明顯,故體檢中應主要依據肝臟生化、腹部B超檢查診斷或排除肝炎。

7.3 注意事項

7.3.1 所有關於肝炎的檢測項目中,一律不許進行乙肝項目檢測。

7.3.2 公務員體檢中的肝臟生化檢查是指ALT及AST這兩項,若檢測數值較參考值上限輕度異常(即不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而其它檢測結果均正常,可直接做出體檢合格的結論。

7.3.3 肝炎的診斷包括臨床診斷、病原學診斷及病理診斷。作為體檢,只需根據判定標准作出是否合格的結論,有創性的肝臟穿刺病理學診斷方法不宜作為輔助檢查項目。

10、蜂蜜分為哪幾種?什麼樣的蜂蜜最好?

1、通常我們所說的蜂蜜指的是天然蜜,它們因來源於不同的蜜源植物,可分為某一植物花期為主體的各種單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紫雲英zd蜜、油菜蜜、棗花蜜、野桂花蜜、椴樹蜜等。
國家根據蜜源花種和色香味濃度及蜂蜜的理化性狀,劃分蜂蜜的等級和理化指標。由於你列出的都是一等蜜,所以我只寫出一等蜜,如有需要,我可以補充完整。一等蜜:蜜源花種:荔枝,柑桔,椴樹,槐花,紫雲英,荊條花等。顏色:水白色,白色,淺琥珀色。狀態:透明,粘稠的液體或結晶體。味道:滋味甜潤,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
2、蜂蜜的對症:
去火的:黃連蜜、回枇杷蜜、荊花蜜、紫雲英蜜、槐花蜜
美容養顏的:雪脂蓮蜜(苕子蜜)、野玫瑰蜜、益母草蜜
對肺有好處的:枸杞蜜、柑橘蜜、枇杷蜜
對胃有好處的:桂花蜜、五味子答蜜、棗花蜜、柑橘蜜、芝麻蜜
對失眠有好處的:龍眼蜜、五味子蜜、棗花蜜
只有槐花蜜、椴樹蜜等才可以通便,棗花蜜是不能通便的,便秘患者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與風濕性肝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