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老媽最近身體特別怕冷,中醫說好像是風濕另外腎陽虛 請各位大神推薦下什麼葯適合她們四十多歲的人吃
中醫認為,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的骨節是閉合的,而產後,隨著骨盆的打開,產婦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處於一種開放鬆弛的狀態。這是,風寒都容易趁虛而入,通過張開的骨節進入人體內。月子結束時,產婦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閉合狀態。那麼,坐月子期間進入體內的寒邪也就會隨之而然地被閉鎖在體內,從此留下嚴重的後患。 身體羸弱的產婦,有可能在月子結束後不久就會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數女性在年紀大時,會感覺全身疼,尤其是骨節疼;甚至有的人會疼痛一生。中醫上稱這種疾病為「產後風」,即產後風。臨床表現是:怕冷,怕風,出虛汗,關節疼痛。遇冷,風,陰雨天氣疼痛加劇。由於情緒憂郁而引起的產後風還可能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症狀,由於怒 氣而引起的產後風還同時伴有大小關節疼痛,頭痛等症狀。這方面,初為人母的新媽媽們尤其要注意。 產後風最好用中葯來治療,這里推薦用: 苗風神浴,它產用熏蒸療法使筋骨與腠理打開,苗風神浴 裡面的葯性通過透皮吸到達患處,使裡面的風寒濕邪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的效果,不清楚可以叟下。因中醫從根上來治,會除根。用西葯來治,暫時 不除根,後果不好,到年紀大了極易癱瘓. 醫書有雲: 女子之病十倍難治於男子, 因女子多憂愁思慮也. 三分治七分養, 心情好病好得就快, 所以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2、艾灸條的使用方法
艾條灸簡稱艾灸,大致可分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時離皮膚10~30mm,至皮膚溫熱發紅。
穴位艾灸
取艾條一支點燃後,在穴位上方約10~30mm處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
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准要灸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燒)、迴旋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進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
也可以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溫灸盒、溫灸架等,主要是為了固定艾條、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條,用膠帶捆成一排,距離皮膚10~30mm,上下來回艾熏。
如痛經,用6根艾條,來回熏小腹至肚臍,一周2次,一次30~40分鍾,促進小腹的血液循環。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條從頸部風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鍾左右。在艾熏時,一定要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不能受涼。
如腹部受涼、腹瀉等,可以用幾根艾條熏小腹至肚臍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遺尿,同時伴有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症狀,可以用1~2根艾條熏肚臍及周圍,熏5~10分鍾,然後再到背後熏脊柱及腎,可以補氣、補腎、祛腎寒。
如有口臭,舌質暗紫或者舌苔發黑,說明脾胃寒氣非常重並伴有經絡淤阻,可以用3~5根艾條熏小腹到肚臍周圍,每天20分鍾,隔天一次,堅持一周,口臭就會消失。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條前要喝生薑紅棗桂圓羹,以養生補陰。用3片生薑,10粒紅棗(去核),10粒桂圓(去核),加水煮15分鍾,倒入粉碎機打成糊狀喝下。
(2)將生薑切成薄片,上鍋蒸軟後備用。
(3)夏季用6~8根艾條(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點燃。
(4)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燃的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熏30~40分鍾。
(5)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30分鍾。
(6)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30~50下。
家庭灸方法:
將艾條一端點燃,讓燃端靠近皮膚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溫熱。將艾條慢慢上提,距皮膚3~4厘米,保持不動。灸時,溫熱感會使皮膚發紅卻不灼痛,局部、遠端部位還有酸、麻等舒服感覺。
要點:每次選3~5個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過多易疲勞,過少達不到溫熱效果。
艾灸經驗:
開始,艾條燃端距穴位不能太遠,不然溫熱感出現太慢。
艾條上提時,速度要快,避免熱感中斷;患者感覺太熱,可上、下、左、右或迴旋移動艾條,以連續地溫熱刺激穴位。
為局部皮膚感覺遲鈍者、小兒、老人施灸,可將左手中、食指張開,放在受者穴道兩旁,從而感知其局部受熱度,隨時調節。當患者有癢、發熱、痛感時,用手指揉、搓、按幫助緩解不適。
家庭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出現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里。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飢餓時不宜灸,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2)腎陽風濕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如果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馬上同房,這時的女性體內環境還很熱,不利於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後24-48小時候再進行,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5.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保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沒有時間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臨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
8.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9.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10.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麼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於胃氣也是一個挑戰。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么盲目施救。
11.艾灸的返病現象,在艾灸的過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見效,而有的人遲遲不見效,這要看是什麼疾病病長多久另外人與人也不同,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個症狀,同一種表現。
有返病現象很正常,沒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現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證明病邪存留的撥爭狀態,也體現正氣在一點點積累。
參考鏈接:網路-艾灸條
3、風濕膏貼命門穴可以治腎陽虛嗎
沒有效果,風濕膏是用來祛風除濕止痛的,若想補腎陽建議艾灸命門和腎俞穴,有效果。
4、為什麼減肥首先要排寒祛濕
濕氣不是水一樣或者水汽一樣的物質,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特別存在骨縫關節處,體內的濕氣是各種各樣病症源頭。濕氣遇寒為濕寒,遇熱為濕熱,遇風為風濕,還有暑濕、痰濕。
肥胖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zd油三酯(三醯甘油)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通常由於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並引起人體病理生理的改變。

(4)腎陽風濕擴展資料:
在夏季濕氣比較嚴重時,很容易可能會出現大肚腩內的情況,把乾的檸檬片加入熱水沖泡,口感非常好 ,而且減肥功效也很好。
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減肥理念和產品。過快減肥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採用科學、正確的減肥方法,對計劃、未被證容實的減肥理念保持警惕。
5、什麼人不能吃百合?
風寒咳嗽、脾胃虛寒者慎食。
由於百合性微寒,所以平時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月經期間服用更是應該如此。月經期間大量服用百合很容易導致體內氣血運行出現問題不利於身體健康,畢竟百合也是可以入葯的了,因此我們是需要去注意服用百合的量了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這樣的,對於經期的女性來說同樣如此。
中醫認為,百合性甘微寒,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療心肺兩虛、熱病後期余熱未消、失眠多夢、神情恍惚、心情抑鬱等症,非常適合被失眠困擾的人群食用。

我們對於百合來說,還要注意的就是學會挑選百合的方法才行。挑選新鮮的百合,那麼一定要選擇顏色比較白,並且分部均勻同時肉質厚的,除此之外個頭也最好能夠大一些,底部的凹凸位置少一點泥土。如果你選擇的乾燥的百合干,那麼挑選的標准則需要改變,一定要選擇乾燥沒有雜質的,肉質也一定要厚,這樣的百合才是更好的。
6、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可不可以吃右歸丸?
可以啊。只要對症就可以吃啊。
右歸丸,中成葯名,最早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為補益劑,具有溫補腎陽,填精止遺之功效。
【葯性分析】方中以附子、肉桂、鹿角膠為君葯,溫補腎陽,填精補髓。臣以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山葯滋陰益腎,養肝補脾。佐以菟絲子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杜仲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當歸養血和血,助鹿角膠以補養精血。諸葯配合,共奏溫補腎陽,填精止遺之功。
【主要功效】溫補腎陽,填精止遺。
【適用病症】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尿頻而清。
【現代應用】近年來通過臨床驗證內,該葯還可用於治療腎陽不足的性功能減退、精子缺乏症、骨質疏鬆症、慢性支氣管炎、坐骨神經痛、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老年型赤白帶過多症以及遺傳性小腦共濟失調、乳腺囊腫、白細胞減少症、紅斑性狼瘡、慢性腹瀉、胃潰瘍合並大出血、人工流產後月經過多、腰肌容勞損、哮喘持續發作、產後不明原因發熱、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胃炎、腎病綜合征等疾病。
7、有懂中醫葯方的給看看
還可多做一些刺激腳心的按摩。中醫認為,腳心的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
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
8、什麼祛濕最有效?
祛濕的有效的方法:泡腳、吃紅豆、糾正壞習慣、喝檸檬水、吃山葯、喝荷葉茶。
1、睡前泡腳:對於濕寒的人來說,睡前熱水泡腳不失為一個祛濕的好方法。泡腳半個小時,深度以淹沒腳踝為佳,同時揉搓腳掌心的湧泉穴和腕背橫紋中點處的陽池穴,祛寒濕效果更好。
2、吃紅豆:據了解,體內有濕,會導致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造成水腫虛胖。
而紅豆含有的石鹼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浮腫。紅豆的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可見,紅豆是很好的祛濕良品。

3、糾正壞習慣:有些女人有很多的壞習慣,如經常喝酒、長期熬夜等,濕氣重的女人一定要戒酒、睡足覺。這是不健康的習慣,酒是性熱質濕之物,喝得多了必定會導致濕熱體質加重,所以說濕氣重人必定要戒酒。
4、喝檸檬水:檸檬水有助於肝臟排毒,通過促進膽汁生成而凈化肝臟。檸檬水還有助於控制膽汁過量,減少體內黏液質生成,幫助溶解膽結石。祛除體內的濕氣。檸檬水中含有大量檸檬酸鹽,能夠抑制鈣鹽結晶,從而阻止腎結石形成,還可以祛濕燃脂。

5、吃山葯:山葯與牛膝、地黃、菊花並稱為「四大懷葯」。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濕功效。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洗凈直接蒸煮。由於其中水分含量少,多糖等含量豐富,因此,其液汁較濃,入水久煮不散,口感甜糯,並伴隨淡淡,吃完一小會口中生津。

6、喝荷葉茶: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研究證明,荷葉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減肥的作用,可作為食療。將荷葉泡茶,有清暑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將荷葉撕成小片,用開水沖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點冰糖,一天喝兩次,是不錯的祛濕飲品。
9、我是年輕人老實人,一雙腳是冷風濕不會熱乎冷冰冰的,冬天腳會出虛汗是腎陽虛么冷風濕,中醫醫生告訴我?
這個最好到醫院找專科醫生診治一下,不要盲目治療,
10、腎陽虛和冷風濕,熱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因子有什麼區別不同的症狀。中醫醫生告訴我想要知道。
1、腎陽虛,中醫名詞。其症狀可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目眩暈,精神萎靡,氣短而喘,陽痿,面色蒼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遲而弱等。
2、中醫只有風濕,沒分冷風濕與熱風濕的。
有一種叫風濕熱的,中醫把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都歸為風濕熱(異病同治),西醫(現代醫學)認為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疾患。
3、類風濕性關節炎,西醫名詞。特徵是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的晨僵和紅腫熱痛甚至關節畸形,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
4、類風濕因子,西醫名詞。但它不是病名,而是一種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主要存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和關節液中。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以上疾病沒有可比因素。
你把中西醫疾病名稱混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