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什麼治療好

類風濕什麼治療好

發布時間:2020-04-08 21:45:18

1、類風濕的治療什麼好呢?

你好!

「液體刀」無創介入滑膜溶解術一次性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滑膜炎等關節炎症。液體刀滑膜切除術治療不是開刀,是向關節腔內注射葯物代替外科手術的過程,注射到關節腔內的葯物可以將病變的滑膜萎縮代謝掉,相當於做了一次外科手術,代替了外科手術中用鋼刀刮除滑膜的整個過程,稱為「液體刀滑膜切除術」,通過治療的關節可以一次治好,消除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保住關節不會變形,愈後不復發

合肥黃山路466號

2、請問,類風濕有什麼治療的好方法?

以用中葯調理治療比較好,雖然西葯效果快,但不穩定,容易復發,而且副作用大,容易產生依賴百,所以只能治標不治本,在中醫治療途中,不要求速效,只有按療程用葯,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根據不同類型患者,選用不同葯物,中西葯聯用相結合,因為不是很了解你的病情,你可以通過電話把你的病情詳細描述,我度們在根據你的臨床表現會診決定你該如何用葯,用什麼葯,這樣治療就有針對性,這樣才能有效果。另外,服葯必須堅持,不要服一段時間緩解就放下不管,這也是長期不能治癒的主要原因。

3、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什麼治療方法最好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風濕及類風濕有什麼好辦法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中醫屬「痹症」范疇。
關節炎是常見、多發且致殘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位十二大醫學攻關難題。
關節炎的傳統治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有:
1:葯酒療法
內服葯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蠍、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將葯、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葯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
2:處方: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
療效:用葯1療程,有效率達91%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一、理療 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發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一)水楊酸鹽 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具有退熱、鎮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長期服用易發生惡心、嘔吐、胃痛及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大劑量服用數年可引起腎損害。

(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間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惡心、嘔吐、食慾減退、頭痛、皮疹及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炎痛靜bengydamine,用法,劑量同消炎痛。

(三)異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劑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四)皮質激素 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葯後極易復發。適應證為①嚴重活動性關節炎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並症。②嚴重關節炎應用其它葯物治療無效。③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明顯增快,類風濕性結節陽性。在使用期間應注意副作用及並發症。開始應用時應以小劑量開始,如強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後再調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為隔日療法。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關節內注射療法;適應證為①少數關節患病,全身症狀不明顯。②全身約葯後,症狀基本控制,但殘留幾具關節症狀不見好轉。③關節急性症狀明顯,為緩解局部症狀。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10-20mg關節內注射,每周一次。膝關節或踝關節內注射後,應卧床休息,以防誘發無菌性壞死。應嚴密消毒、以防感染。

(五)青黴胺(d-penicillamine)作用機制為①離解類風濕因子。②抑制免疫反應,主要作用於淋巴細胞,③穩定溶酶體膜。④通過絡合銅和鐵,使單氨氧化酶、賴氨酸酶和脯氨酸羥化酶活性降低,防止膠原纖維的交叉聯結;抑制可溶性膠元纖維的生成。應用青黴胺治療,除使關節症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療效較金制劑好,用葯後一個月以上顯示療效。因此,開始用葯時應與其它抗炎葯並用。開始用0.125g,每日一次,一周後每周增加0.125g,四周後0.25g,每日2~3次,共用6個月為一療程,本口副作用較多,如皮疹、骨髓抑制及腎臟損害等,應定時查血及尿常規,也引起消化道症狀,如味覺喪失、惡心、嘔吐,少見的副作用為肌無力、肌炎、goodpasture綜合征,毛細支氣管炎及狼瘡樣綜合征。

(六)疏甲丙脯酸(captopril) 與青黴胺分子結構相類似,具有抑制膠無纖維成熟,養活關節腔滑膜增生的作用,且可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也有免疫抑製作用。用法,25mg口服,每日三次。2周後加大到25mg,每日4次,4周後改為50mg,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mg,每日4次。3-6個月為一療程。6個月後逐漸減量,25mg每日1-2次長期維持。治療4周關節腫消痛減,3-6個月達顯效。副作用,血壓下降,皮疹。

(七)雷公藤 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劑量每日1-1.5mg/kg,分3次服。或有雷公藤合劑,20-30ml,一日三次。連用3-6個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月經紊亂、精子生成受抑制、肝腎損害、白細胞減少,色素沉著等。

(八)金制劑 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目前常用金制劑有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 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e,一個療程總劑量1.5-2.0g,用葯後3個月或總量達0.3-0.5g時,方見效果。副作用:口炎,皮炎、胃腸反應、腎損害及造血系統損害等。金制劑療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

(九)免疫抑制劑 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開始100-200mg,稀釋後靜脈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後改為50-100mg,每日一次,維持治療。應注意觀察白細胞變化,以防白細胞減少,副作用還有毛發脫落、卵巢功能障礙及出血性膀胱炎。硫唑嘌呤(afathiprine),劑量與環磷醯胺同、副作用較輕,50mg,每日一次即可見效。

(十)免疫增強劑 由於本病多有t細胞功能低下,故可用免疫增強劑,常用者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周或隔周給葯3日,50mg口服,一日3次,胸腺素(thymosin)。可使未成熟的t細胞分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尚在試用階段。轉移因子(transfer factor)能將致敏淋巴細胞的細胞免疫能力轉移給未致敏的淋巴細胞,使之獲得免疫能力。它是一種淋巴因子,t細胞接受特異性抗原刺激後釋放的一種物質,能促使t細胞成熟,增強細胞免疫能力,每1~3周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一次注射一單位(4×108淋巴細胞所含的量)。注射後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轉變為免疫淋巴細胞。

(十一)手術治療 急性關節炎嚴重疼痛,局部有滲液時可抽降滲液,並注入類固醇抗炎葯,再使用夾板固定關節。腕及足下垂時可夾板固定及理療。持續性滑膜炎可考慮行滑膜切除術。肌腱破裂及神經受壓迫者應考慮手術治療。後期關節畸形及嚴重障礙者也可手術治療,如關節成形術、關節固定術、截骨術、人工關節置換術及伸側肌腱重建術等。

參考資料:http://sick.health.163.com/info.php?infoid=2121&pg=4

5、類風濕關節炎 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e79fa5e9819331333361326264,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6、類風濕治療有什麼好葯?

常規口服葯物治療只能給病人用激素抗炎、解熱止痛知、活血通經、疏風止痛等治療可稍緩解症狀,這些常規的治療仍停留在對炎症及後遺症的對症治療,並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是一時的止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正所謂的治標不治本,也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只是應付性的治療。 2、長期用激素治療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股骨頭壞死、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皮膚潰爛、代謝紊亂道等疾病。長期用免疫抑制劑易誘發嚴重感染、致癌、致畸、不育、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及代謝紊亂。 3、長期不合理用葯,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等嚴重性損害。 類風濕關節炎屬疑難雜症,疑難雜症需專葯專治,千萬注意要用專門治療類風濕的中葯,有的中葯是治療風濕的不能治療類風濕,而治療類風濕的葯是可以治療風濕的。

7、風濕類風濕怎麼治療?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類風濕治療最重要的是要規范,千萬不能吃吃停停,不然控制不住病情,反而會進一步導致骨質破壞,甚至發生畸形和殘疾。因此建議先到當地規范大醫院的風濕免疫科找一個靠譜的專家看一下,制定一個規范的治療方案,嚴格執行,中間不要因為關節不疼了就隨便停葯,或者因為感覺短時間沒有效果就失去信心停葯。如果經濟情況允許的話,可以用一段時間的依那西普(商品名叫恩利,是進口的),先將病情控制下來,等關節痛等症狀緩解了,關節破壞基本控制住了,然後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目前推薦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使用6個月左右觀察病情改善情況,由醫生全面評估以後確實認為可以停葯的時候再停下試一試,如果病情沒有反復可以停葯。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類風濕關節炎目前全世界都沒有根治的辦法,不管誰跟你說「保證除根,無效退款」都是忽悠人的。所以不要隨便相信所謂的偏方,還是要正規治療。想知道更多類風濕知識可以搜一下「類風濕120論壇」類風濕知識的百科網站。

8、類風濕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這種病只能用葯控制一下病情、可以吃「牛筋牌通血丸」試試。我媽媽也是吃這種葯的,還不錯。

與類風濕什麼治療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