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門在外要預備什麼葯呢?和家裡要常備什麼葯?
家裡要常備:冒葯有:感冒清熱顆粒,藿香正氣膠囊,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寧...
咳嗽葯:念慈庵琵芭膏,羚羊清肺丸,養陰清肺口服液
扁桃體發炎:銀黃顆粒
發燒:加合百服寧
拉肚子:瀉立停
消炎葯:頭孢拉定,阿莫西林,利君沙
過敏葯:息斯敏,敏奇片
外用葯:正紅花油,扶他林,麝香壯骨膏,創可貼,棉簽,酒精,碘伏,紗布
旅遊的常備內服:
1胃腸類葯物,(急性腸胃炎葯必備)因為出門旅行經常會飲食不習慣鬧肚子
2退燒葯、感冒葯
3維生素類(我當時帶的是21金維他)
4降火的葯物(如牛黃解毒丸)
外用:
1雲南白
2紅花油
3酒精
4葯棉
5皮膚過敏類葯物
再者,還要看你去的地方海拔,可能要備紅景天之類的高原反應葯物
2、風濕疼痛貼什麼膏葯止痛效果好
?
3、推薦一款治療風濕骨病的葯膏
治療風濕病的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病的外用膏葯也是有其相應的適用范圍的。通過上述的資料介紹,可以看出有一些是兒童、體弱、浮腫這不能夠使用的,還有的是對於皮膚糜爛者不適用的。以上這樣的情況告訴我們,如果真的患上風濕病,還是應該到醫院找醫生治療,而不能隨便買一些葯物自己使用,這樣有可能會讓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脅。所以患者們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應該走正確的治療方法。
4、買風濕止痛膏?
風濕止痛膏沒什麼用處,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還是需要中醫的針灸和拔罐,把體內的濕氣逼出,配合風濕止痛膏,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5、貼了風濕止痛膏葯,為什麼會出現癢的
1.葯不對症
2.葯店購買過敏葯塗抹,可能是過敏
3.可能就是不透氣造成,慢慢適應1-2天就好了,不用太慌張,就像我們貼個膠帶也會癢一樣。
(如果是膏葯過敏,塗抹過敏葯之後依舊紅腫發癢,建議停止使用,若是旁邊的膠過敏,剪掉用醫用膠帶粘貼就行,黑膏葯就可以直接貼敷)
6、風濕貼膏葯什麼好
推薦您試試周嘉福琥珀·通關貼。
周嘉福琥珀·通關貼以肉桂、炮附子等溫熱類葯物予以輔助陽氣散寒祛瘀,丁香、白芷等芳香類葯物化濕開竅、通利血脈,當歸、川芎等補血活血,草烏、川烏則協助君臣等葯物溫經通絡止痛,扶正祛邪從而治療風濕性關節疼痛、腫脹等。
7、風濕膏葯那種好
任何中醫或西醫骨科用葯,對骨質增生除了開刀,無法把骨頭消下去,僅僅有活血止痛的功能,軟黑康膏葯是確實可以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