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馬錢子片的功效與作用

風濕馬錢子片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0-04-07 22:15:50

1、馬錢子有什麼功效?

1、通絡止痛:用治風濕頑痹或拘攣麻木。
2、消腫散結:用治外傷瘀腫疼痛復及癰疽腫痛。治多種癌腫,有一定療效。
3、治療小兒制麻痹後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三叉神經痛,類風百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寒濕痹、全身關節拘急、度麻木,癌腫等。主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面神經麻痹,重症肌無力。
用法用量 內服:炮製後入知丸、散,日服0.3~0.6克(大劑量0.9克)。外用適量,研末道撒,或浸水、醋磨、煎油塗敷,或熬膏攤貼。

2、馬錢子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馬錢子的功效與作用

一、清熱解毒的功效
馬錢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馬錢子味苦性寒,可以降泄火,清熱解毒,可用用於瘋犬咬傷所致恐水惡風,壯熱拘攣之證。
二、消腫止痛的功效
馬錢子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知療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病痛,為傷科療傷止痛之佳品。
三、利咽消腫的功效
馬錢子具有利咽消腫的作用。馬錢苦寒泄閉,具有消腫止痛之效。可用於喉痹疼痛,咽部紅腫疼痛等症,具有很好的效果。
四、除風祛濕的作用
馬錢子還有除風濕,祛風寒的功效,對於風濕類風濕關節炎有很好的作用。
五、通絡止痛的作用
馬錢子具有通道絡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頑痹或拘攣麻木。
六、道活血通絡的作用
馬錢子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癰疽腫痛有很好的效果。
七、抗菌消炎
馬錢子也有抗炎作用,適用於非特異性炎症癰疽腫痛有一定的療效。

3、服風濕馬錢片有害嗎

風濕馬錢片的確是治療風濕的好葯但是禁忌很多、因為其主要成分「馬錢子」有毒副作用、腸胃不好的建議少服。風濕馬錢片為處方葯、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有什麼不明白隨時追問。

4、鎮氏風濕病馬錢子療法這個馬錢子是不是有毒啊

《本草原始》記載:「馬錢子味苦、性寒,百有大毒。」主要含有馬錢子鹼和番木鱉鹼等多種生物鹼,入葯,性寒,味苦,有通絡散結,消腫止痛之效。民間有「馬前吃,馬後死」之說,為歷代醫家所慎用。度而麻塘鎮氏祖傳秘方,通過對馬錢子進行特殊炮製加工和臨方配伍知,使其所致的毒性反應,呈一過性、可逆性,安全有效,不僅用葯安全,且隨症配伍後具有極強的益氣養血、強筋壯骨、祛腐生機道、通絡止痛、固本祛邪之功效。對治療風濕、類風濕及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疑難頑症有獨特的療效。

5、馬錢子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太壹園中醫

6、馬錢子的作用

活血通絡
馬錢子zd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絡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癰疽腫痛有很好的療效。

除風祛濕
馬錢子還有除風濕,祛風寒的功效,對於風濕類風濕關節炎有很好的作用。內

消炎抗菌
馬錢容子也有抗炎作用,適用於非特異性炎症癰疽腫痛有一定的療效。

止痛
馬錢子是中葯止痛最管用的葯物之一,特別是風濕骨痛,肌肉損傷疼痛有特效。

祛瘀生肌
馬錢子對小兒麻痹,手足麻木,抗癌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7、馬錢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百用:

1、消腫散結,用治外傷瘀腫疼痛及癰疽腫痛。治多種癌腫,有一定療效。

2、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三叉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寒濕痹、全身關節拘急、麻木,癌腫等。主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面神經麻痹,重症肌無力。

3、消炎抗菌,馬錢子也有抗炎作用,適用於非特異性炎症癰疽腫痛有一定的療效。

4、止痛,馬錢子是中葯止痛最管用的葯物之一,特別是風濕骨痛,肌肉損傷疼痛有特效。

(7)風濕馬錢子片的功效與作用擴展資料:

馬錢子的注意事項:

1、馬錢子有毒

馬錢子是一種毒性很強的中葯材,平時不能生服,也不能過量服用,不然會出現度嚴重的中毒反應,四肢抽搐和驚厥以及呼吸困難都是馬錢子中毒以後的明顯表面。

2、馬錢子的禁忌

馬錢子功效雖好,卻並不適合所有人群,孕婦是絕對不食用馬錢子的,另外氣血虛弱或者脾胃不實的人群,也應該盡量避免食用馬錢子,以免讓身體不適的症狀加重,危害身體健康。

8、馬錢子風濕片是否屬於特殊管理葯品嗎?

建議你最好服用中葯保險
馬錢子一劑草用0.025克 這是常用量
你用中葯治療效果比你那個葯強100倍

9、制馬錢子有哪些功效?

1,活血通絡;馬錢子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絡的功效復。對於乳腺腫塊,癰疽腫痛有很好的作用。

2,消炎抗菌:馬錢子也有抗炎作用,適用於非特異性炎症癰疽腫痛。

3,止痛:馬錢子是中葯止痛最管用的葯物之一,特別是乳痛風濕骨痛,肌肉損傷疼痛。

4,祛瘀生肌制:馬錢子對小兒麻痹,手足麻木,抗癌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9)風濕馬錢子片的功效與作用擴展資料:

制馬錢子就是馬錢的乾燥成熟種子。

馬錢子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番木鱉鹼(士的寧)及馬錢子鹼,並含有微量的番木鱉次鹼,偽番木鱉鹼,偽馬錢子鹼,奴伐新鹼百,士屈新鹼以及脂肪油,蛋白質,綠原酸等

馬錢子以度木鱉子之名始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釋其名曰:"狀如馬之連錢,故名馬錢。"但《本草綱目》之附圖與木鱉子相混淆,可能李時珍當時並未見到馬錢的原植物。可是根據其所載療效、葯性及附方,可認為即是目前所慣用的馬知錢子。

《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馬錢子「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功遠勝於它葯」。馬錢子臨床應用道近千年不衰,說明它具有顯著的效果,可謂是「毒葯猛劑善起沉痾」。但同時由於它是一味「毒葯」,也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10、馬錢子的葯用價值和毒副作用

馬錢子,又名苦實、番木鱉、馬前子,為馬錢科植物馬錢的種子。性寒,味苦,有毒。歸肝、脾經。功效散結消腫、通絡止痛,傳統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疽癰腫痛、跌打損傷等。《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馬錢子「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功遠勝於它葯」。馬錢子臨床應用近千年不衰,說明它具有顯著的效果,可謂是「毒葯猛劑善起沉痾」。但同時由於它是一味「毒葯」,也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一、馬錢子的中毒機理

歷代對馬錢子毒性的認識經歷了從「無毒」到「有毒」到「大毒」的過程。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馬錢子含番木鱉鹼(士的寧)、馬錢子鹼(布魯生)、γ-可魯勃林及β-可魯勃林、番木鱉次鹼、馬錢子新鹼、番木鱉甙等。主要的生物鹼為士的寧及馬錢子鹼。治療量首先興奮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興奮延髓中的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並可提高大腦皮質感覺中樞的機能。中毒量可抑制呼吸中樞。士的寧還能增強阻止膽鹼脂酶破壞乙醯膽鹼的作用,使腸蠕動加強,致腹痛、腹瀉。馬錢子鹼和士的寧極大劑量時均可阻斷神經肌內傳,呈現箭毒樣作用。馬錢子也可直接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口服士的寧1次5~10毫克可發生中毒,30毫克可致死亡;服馬錢子生葯7克可致死亡。中毒潛伏期為30~180分鍾。

二、影響馬錢子毒性的因素

1.炮製 馬錢子炮製質量的優劣,一般以炮製品士的寧含量作為標准,以降低療效差、毒性較大的馬錢子鹼含量為目的。傳統炮製方法較多,明代有豆腐劑(《綱目》)、牛油炸(《禁反》)等法;清代有香油炸、泡去毛(《良朋》)、水浸油炸後土粉反復制(《全生集》)等。目前全國應用較多的主要有兩種,即砂炒法和油炸法,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收載為法定方法。砂炒法至有爆烈聲,表面鼓起,壓之即碎,外表變為棕黃色,砂溫240℃~250℃為宜,時間3~4分鍾。油炸時油溫以250℃為宜。經砂炒或油炸等高溫處理,葯效低、毒性大的馬錢子鹼大量破壞損失,而士的寧被部分破壞,同時生成異馬錢子鹼,異士的寧鹼等毒性小的生物鹼。

2.配伍 《神農本草經》序中雲:「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研究表明,麝香、延胡索可增強馬錢子的毒性,故不宜同用。赤芍可降低馬錢子毒性,馬錢子配伍一定量的赤芍可降低其毒性,隨著赤芍用量增大,馬錢子毒性降低程度增加。甘草對馬錢子毒性亦有影響,有報道,馬錢子與倍量以上的甘草同煎,可減少或解除馬錢子毒性作用。

3.劑量 馬錢子的治療量與中毒量接近,臨床應用時必須謹慎小心,可從小劑量開始,葯量為0.3~0.6克,炮製後入丸散劑。士的寧含量控制在6毫克左右。因患者體質、年齡等差異,實際應用中應因人而異,以病去為度。

三、馬錢子的臨床應用

馬錢子雖有大毒,但治病療效肯定。臨床應用時馬錢子必須炮製規范,劑量一定精確。以馬錢子能通經絡、止疼痛之功效,臨床多用於治療風濕疼痛、經絡拘攣之症,常與羌活、川烏、乳香、沒葯等葯物配合;在傷科、外科方面,取馬錢子消結腫、止疼痛作用,治療跌撲損傷、骨折等瘀滯腫痛之症,可與自然銅、骨碎補、乳香、沒葯等同用;治療陰疽,可與草烏、當歸、地龍等配合。

與風濕馬錢子片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