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外敷怎樣治療風濕

外敷怎樣治療風濕

發布時間:2020-04-06 03:27:43

1、會自發熱的中葯外敷散能治風濕關節炎

你好,會自發熱的中葯外敷散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很好的。

2、外敷治療風濕的中葯

你好,給你幾個方子: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3、中葯自發熱外敷散治療風濕骨病冬天效果好嗎

如樓上的兩位兄弟所說,在專利的基礎上,可以與醫院或葯廠合作,你的家傳不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嗎?還是多跑跑吧,或與醫院合作某個科室,打好效果與效益先,要知道好事多模的。

4、草葯粉,外外敷治療風濕骨病的

除濕貼或者自製生薑或者艾葉膏葯都是除濕,我估計你是風濕引起的骨積水,只能排濕取水。手術容易後遺症。平常多注意保養。

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葯敷療法有哪些?

(1)消爾痛酊

經物組成:川烏、馬錢子、乳香、梔子、多肽或蛋白肽等。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蠲痹,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增生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腫脹等。

用法:用3 ~ 4 層紗布蘸消爾痛酊外敷,外加塑料薄膜包紮;每日1 次,每次4 ~ 8 小時。

(2)消腫祛痛靈

葯物組成:蚤休、紅花、透骨草、乳香、沒葯、川斷等。

功效: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祛風攻寒除濕。

主治:類風濕,風濕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

用法:取出消腫祛痛靈葯袋,將葯粉從塑料袋端倒入紙袋端,攤平葯粉敷於患處,每日2 ~ 3 小時,(病重者6 ~ 8 小時)。不用時將葯粉倒回塑料袋端折好保存,下次再用。

(3)中葯熱熨方

葯物組成: 伸筋草300g, 透骨草300g, 木瓜100g, 海桐皮150g,防風150g,地榆150g,獨活100g,赤芍150g,紅花100g,骨碎補150g,急性子150g,川椒100g,乳香100g,白芷100g,桂枝500g,大青鹽300g。

功效:舒筋活血,疏風定痛,消腫散結。

主治:風寒濕痹,腰腿疼痛。

用法:將上葯復合摻勻、為粗末,每劑重300g。用白酒拌潮,分裝於2 個布袋內,封口(布袋長7cm,寬5cm)。放籠屜內蒸10 ~ 15 分鍾。將葯袋取出一個置於患處熱敷,冷後換另一葯袋,兩袋交替使用。每次熱敷40 ~ 60 分鍾,每日1 ~ 2 次。用畢將葯袋涼於通風處,下次再用。連用7 天(葯力消失)為1 療程。

與外敷怎樣治療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