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腿疼艾灸位置圖片

風濕腿疼艾灸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2020-04-05 06:39:23

1、艾灸貼可以改善腿疼嗎?

三陰交(內踝尖上三寸,四指並攏寬度既是三寸),湧泉(腳板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點),太溪(內踝與跟腱連線中點),足三里(犢鼻下三寸,脛骨向外旁開一寸。犢鼻即外膝眼)。

2、艾灸能治腿疼嗎

可以灸的,並且艾灸的效果很好的,可以艾灸疼痛的位置 加上足三里 陽陵泉 絕骨

3、腿疼艾灸每天哪個時段效果最好

每天的晚上時間好

4、腿受涼疼痛如果在保暖好的情況下艾灸幾天就能治好腿疼

愛就是不足以能夠治療好這個疾病的。

5、腰間盤突出壓迫腿疼艾灸十天後腳腫了是怎麼回事

建議還是去正規醫院治療

6、風濕腿疼艾灸時取哪幾個穴位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7、艾灸加粗鹽熱敷治腿疼效果咋樣

艾灸可以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粗鹽熱敷也可以溫經化瘀,消腫,效果很好。

8、以前腿疼,艾灸後更加嚴重了,怎麼回事

可能你的疼痛是受傷了,不是風濕一類的。

9、艾灸療法治療腿疼做法

樓主很榮幸為你解答 也祝願患者早日康復
1、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1)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2)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間接灸 是用葯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1)隔姜灸 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住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俞腧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 用純凈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圖149。多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4)隔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3.艾卷灸 :
(1)艾條灸 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葯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2)A、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圖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B、雀啄灸 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

與風濕腿疼艾灸位置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