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病血常規

風濕病血常規

發布時間:2020-04-05 02:12:14

1、類風濕關節炎血常規檢查有哪些?

血常規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基本檢查,那麼到底要檢查些什麼東西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請點擊馬上鏈接康復熱線 血常規血色素: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早期血色素正常,病程久者,可出現貧血,貧血的嚴重程度與類風濕活動度一致,貧血程度愈重,病變的活動度也愈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並發貧血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造血原料鐵降低有關。此外,此類患者長期服用抗風濕葯物,影響食慾,影響胃腸道的功能,使營養成分攝入減少或 吸收不良,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服用抗類風濕葯物應在飯後服用。 白細胞:多數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白細胞增多,尤以小兒顯著。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多,出現明顯核左移。用激素過程中白細胞升高;重症、晚期、病變進展,特別是伴有嚴重貧血和用免疫抑制劑時,白細胞可明顯減少。 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與類風濕的活動度一致,亦可作為激素用量的指標,腎上腺皮質功能正常時用皮質激素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高熱為主要表現的類風濕時嗜酸性粒細胞升高或不消失,可與敗血症或化膿性炎症早期的中性粒細胞增多的同時嗜酸性粒細胞消失相鑒別,有助於診斷。 類風濕病人的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計數為零時,多見於嚴重類風濕伴發脈管炎或腎上腺皮質萎縮。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種成分,與凝血關系尤為密切。 正常人血小板數目為(100-300)*109/L(即10萬-30 萬/mL)。32% 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尤其在疾病活動期,血小板常常明顯升高,甚至可高出正常值1-2倍,病情緩解後可恢復至正常水平。醫生可將這項檢查,作為疾病活動的實驗室指標之一。 血小板升高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伴發的高丙種球蛋白症, 可增加血液粘稠度,造成血流緩慢,輕者表現為鼻和牙齦出血、頭痛或眩暈等,重者有可能發生栓塞。 【溫馨提示】如果您對還有不明白的問題或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都可直接咨詢長沙正和骨科醫院在線專家。

2、做了血常規,血沉,風濕系列和尿酸檢驗,除了風濕系列中的抗ccp高於標准值其他都正常,怎麼回事

從你描述的症狀來看,疼痛是遊走性的?且是筋和皮肉痛為多?但尿酸值不高?現實中很多這類患者較多?考慮隱性痛風可能很大?有患者大發作時,尿酸值也不超過正常值?另鈣通道阻滯劑類降壓葯,拜阿斯匹林?二甲雙胍?……均可引起疼痛?建議飲食以葉類菜+蛋奶,每天喝水2L以上,忌高醥呤飲食一段時問,能否緩解?

3、手指發麻,掛了神經內科,檢查的項目為:肝四項、血常規五分類、ANA譜18項檢測、風濕四項、腎功四項

?

4、類風濕關節炎血常規檢查有何改變?

1、人血白蛋白(HB):正常值男性為120-160克/升,女性為110-150克/升。類風濕病人早期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多正常,病程日久減少,嚴重病例血紅蛋白可降至60克/升以下。
2、 白細胞(WBC):正常值4000-10000/分升,類風濕病人多數白細胞增多,尤以小兒患者顯著。激素治療白細胞增多。而重症、晚期,特別是伴有嚴重貧血和用免疫抑制劑時白細胞明顯減少。
3、 嗜酸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增多與類風濕的活動度一致,亦可作為激素用量的指標。類風濕病人的嗜酸粒細胞減少或計數為零時,多見於嚴重類風濕伴發血管炎或腎上腺皮質萎縮患者。
4、 血小板(BPC):正常值(100-300)×108/升。血小板在類風濕病人早期時增多,晚期減少,使用免疫抑制劑也可降低,使用激素時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明顯減少時,多為類風濕伴脾功能亢進所致。
好的治療風濕骨病的產品,就一定要既能祛除外邪、打通閉阻的經絡,又能改善關節的內環境,只有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才能提高關節的綜合抗病能力,徹底根治風濕骨病。

5、血常規檢測可以查出肝功能和腎功能么?如果發現關節痛是應該查常規檢測看是不是風濕么?指標是什麼呢

血常規是不能查出肝腎功能的。血常規主要是查: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以及上述各項的分類。
關節疼痛醫生讓你查血常規的目的是排除化膿性關節炎的可能,如果是的話,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會增高。正常人為每毫升5000-10000個。
如果化膿關節炎的可能被排除,我認為還要抽血檢查"抗O"及類風濕因子和血沉。

6、我前兩天去檢查了血常規和凝血時間,您幫我看看檢驗結果,醫生根據我症狀建議我再做風濕免疫檢查

你好!根據你的化驗單,我來幫助你解說一下:中性粒細胞百分率 NEUT% 0.450 參考值0.500-0.700
淋巴細胞百分率 LYMPH% 0.460 參考值0.200-0.400.這2項主要是看血液中是否有炎症的存在,從數字上看基本正常。
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 APTT-sec 42.6 參考值28.0-40.0。這1項不正常。你的凝血功能時間延長。所以你的血液凝固時間長了,這對你不好。醫生建議你再做風濕免疫檢查 ,可能考慮你有風濕性方面的疾病。(你可能腿或是手哪裡有疼痛)我並不知道你是因為什麼不舒服去的醫院,也不知道你的年齡?但醫生有醫生的考慮所以你一定要做,同時這也在幫你排除一些疾病。
如果你存在風濕方面的疾病就有點麻煩。。。。。。我建議您做這個檢查。
祝你早日康復。

7、我最近幾個月左邊後背疼肩膀和手臂都疼,拍片子頸椎生理曲直,肩膀拍片子也沒事兒,血常規檢查沒有風濕,

溫馨提示: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免疫科就診,系統檢查以確診。血常規不能全面反映風濕病,應該再檢查:血沉(ESR);C反應蛋白(CCP); 類風濕因子(IgM-RF、IgG-RF、IgA-RF)定性及定量;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抗角蛋白(AKA)抗體、抗RA33/RA36抗體等。由風濕科醫生全面評估,方可確診。
祝你早日康復。
風濕病常識
1 什麼是風濕病?
風濕病是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的一組疾病。以血管和結締組織慢性炎症為基礎,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逐漸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由於風濕病多數與免疫紊亂相關,故習慣稱為「風濕免疫性疾病」。同一種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預後差異很大。
2 什麼是免疫?
通俗的說,免疫系統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構,類似軍隊或是公安部門。當他們發現有外來入侵者或機體內代謝過程中出現異己者,就會攻擊它,消滅它,保護人體的安全。
當人體免疫系統發生故障時,會錯誤地把自身的一些正常的組織器官當成異己者,進行攻擊,導致自身的損傷。因此免疫紊亂是導致風濕免疫疾病的根本原因。
3 風濕病較為常見的臨床症狀表現有那些?
發熱:有高熱起病,也有長期低熱。
疼痛:關節、肌肉腫痛,四肢、頸肩、腰背、足跟痛等。
皮膚症狀:皮疹、光敏感、口腔、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晨僵:是指患者清晨醒後關節的發僵和發緊感,活動後多可改善。
雷諾現象: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
肌肉無力。 因此:當大家出現在以上症狀時,請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就診。早期就診,有助病情盡快控制,預後較好。
4 風濕病包括那些疾病?
風濕病可分為十大類: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彌漫性筋膜炎、血管炎、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乾燥綜合征、白塞病(口腔潰瘍一眼炎一生殖器潰瘍三聯征)、過敏性紫癜、復發性多軟骨炎、復發性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風濕性多肌痛、淋巴瘤樣肉芽腫、結節紅斑等。
(2)與脊柱相關的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Reiter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炎性腸病性關節炎等。
(3) 骨性關節炎。
(4)感染所致風濕性綜合征(感染性關節炎)。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性或內分泌疾病:痛風、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
(6)腫瘤: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 神經性疾病: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雷諾綜合征等。
(8)骨及軟骨疾病:骨質疏鬆、骨軟化病、增生性骨關節炎、骨壞死、骨溶解或軟骨溶解、肋軟骨炎等。
(9)非關節性風濕性疾病: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10)其他風濕病:結節病、結節性紅斑、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等。

如有疑問請咨詢 河南省浚縣中醫院風濕科 豐醫生 13613925958

與風濕病血常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