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陽醫大一院門診掛號處在醫院什麼位置,能否掛上當天風濕免疫科專家號,謝謝幫忙。 '
您好,我是
虹橋程柏鈞
風濕性關節炎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
2、醫大一院和路軍總院哪家看風濕免疫看的好
看心臟病還是陸軍總院好一些,掛號要早點去,7點就開始掛號。記住早晨一定要空腹去,掛完好了要先抽血化驗,然後在做其它心電圖等檢查。
3、看類風濕去沈陽醫大一院好還是二院好
建議去醫大一院,二院的主要專長是婦兒。
還建議去請中醫看一下,類風濕病中醫好像更擅長
4、沈陽醫大一院風濕免疫科的電話是多少?
?
5、沈陽醫大一院風濕免疫科在幾樓
上醫大一院風濕科看病能網上掛號嗎
6、北大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住院部地址
北京西城區大紅羅街1號,北大第一醫院第二住院部
7、哈醫大傷人事件的事發原因
李夢南6次去哈醫大過程
第一次:誤診
2010年9月,李夢南腿疼,李祿(李夢南的爺爺)第一次帶孫子到哈醫大一院就醫。
李祿回憶說,當時掛的是骨外科,由副主任醫師祁全接診。片子拍完後,祁全認為可能與風濕有關。李祿隨後花25元掛了風濕免疫科的專家號,「專家號費貴,普診只要5元,掛了號,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志毅連瞅一眼都沒瞅,說跟風濕沒關系,該上哪兒上哪兒。」
李祿又折回骨科,祁全認為李夢南有雙腿滑膜炎,然後決定打封閉針,打完了封閉針,病情不但沒好轉,好像更嚴重了。
第二次:醫生責怪他「看錯科」
2011年4月,李祿爺孫倆第二次來到哈醫大一院,又入住骨外科,這次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由於強直性脊柱炎歸屬於風濕免疫科,李祿便拿著病歷又找到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志毅。李祿回憶說,張志毅這回看了片子,說李夢南是強直性脊柱炎,還反問為啥住骨科。「我不住骨科住啥,我來找你,你瞅都不瞅一眼,就說跟風濕沒關系。完了又說為什麼住骨科。沒有他那麼武斷的!」
李夢南在風濕免疫科又重新檢查了一次,最終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李祿說,醫生推薦兩種葯,一種是誼賽普,一種是類克。使用誼賽普整個療程需要2.3萬元,而類克需要3.9萬元。李祿徵求了家裡意見後,決定注射類克。「一次打兩支,一支6240元,效果好。」
第三次:入院突患肺結核
2011年5月10日,為打第二針類克,爺孫倆第三次到哈醫大一院。但李夢南住院後就高燒,「高燒到41℃,燒了8天,確診是結核性胸膜炎,就是有肺結核。」李祿說。
隨後,李夢南轉回到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兩個月的肺結核治療。
李祿再次聯系了哈醫大一院的副主任醫師梅軼芳,梅軼芳讓他來哈醫大一院。
第四次:治肺結核情緒異常
2011年7月中下旬,爺孫倆第四次來到哈醫大一院,「從扎蘭屯直接到哈爾濱,風濕免疫科住院醫師張娟接待的,說必須找梅老師。」李祿說,梅軼芳當時不在醫院,於是在電話中告訴他,回家再吃3個月口服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再治療肺結核。李祿說,自己當時就想不通,「去了又讓回去。」
從哈醫大一院出來後,李祿爺孫倆又回到了扎蘭屯醫院繼續治療肺結核,這次住院又住了2個多月。這次住院,李夢南變得有些異常,經常一個人傻笑,不時還會突然激動。
第五次:結核沒好風濕加重
到2011年12月初,因為強直性脊柱炎嚴重,爺孫倆第五次來到哈醫大一院。「這次是鄭一寧接待的,在醫院拍了片子,醫生認為李夢南結核還沒好。」李祿說,他還特意拿了片子給哈爾濱胸科醫院看。這次用葯就用到2012年3月份,爺孫倆覺得這次結核治好了,但強直性脊柱炎卻越來越嚴重,李祿說,「拍片子(顯示),膝蓋頭磨薄了,骨頭要壞死。」
第六次:不讓打「類克」,醫生不和李某交流,
2012年3月23日,爺孫倆第六次來哈醫大一院住院治療。據李祿介紹,副主任醫師趙彥萍先看了片子,說結核確實沒好,但在不治療脊柱炎的情況下,吃不吃口服葯無所謂。要我們休息3個月,再來治療脊柱炎。我們主張打「類克」,她說結核還未痊癒,打「類克」確實不行。李祿說,自己出來後,將情況告訴了李夢南,他也沒什麼異常,兩人就直接回了旅店休息。沒料想,就在李祿休息期間,悲劇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