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栓塞輸液引起血管炎又導致發燒
肺栓塞是可以引起發熱的,因肺的血管堵塞後引起肺阻塞的通氣換氣異常,局部可以有炎症性發熱,同時梗塞灶也可以引起發熱。
意見建議:建議積極的溶栓、抗凝治療,並可以預防性的應用抗生素、激素等,減輕發熱等中毒症狀。
2、怎樣治療肺血管炎
肺血管炎最有效的治療辦法回答者:王慶松你好,這種情況可以應用中醫通宣理肺療法緩解病情,必要的話話到醫院拍片明確原發病因對症治療
肺血管炎是否要好的治療方法?回答者:許友忠你好,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情況,注意用轉移因子治療看看肺血管炎與肉芽腫病回答者:蘇振超您好,目前比較嚴重,建議結合當地醫生,遵醫囑治療,另外多休息不要勞累
3、安卡相關性血管炎能通過公務員體檢嗎
一般職位體檢要求如下:
第一條 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克山病等器質性心臟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臟病不需手術者或經手術治癒者,合格。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排除心臟病理性改變,合格:
(一)心臟聽診有生理性雜音;
(二)每分鍾少於6次的偶發期前收縮(有心肌炎史者從嚴掌握);
(三)心率每分鍾5O-60次或100-110次;
(四)心電圖有異常的其他情況。
第二條 血壓在下列范圍內,合格:
收縮壓90mmHg-140mmHg(12.00-18.66Kpa);
舒張壓60mmHg-90mmHg (8.00-12.00Kpa)。
第三條 血液病,不合格。單純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0g/L、女性高於80g/L,合格。
第四條 結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況合格:
(一)原發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臨床治癒後穩定1年無變化者;
(二)肺外結核病: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淋巴結核等,臨床治癒後2年無復發,經專科醫院檢查無變化者。
第五條 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不合格。
第六條 嚴重慢性胃、腸疾病,不合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已癒合,1年內無出血史,1年以上無症狀者,合格;胃次全切除術後無嚴重並發症者,合格。
第七條 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第八條 各種惡性腫瘤和肝硬化,不合格。
第九條 急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功能不全,不合格。
第十條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不合格。甲狀腺功能亢進治癒後1年無症狀和體征者,合格。
第十一條 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遊症、嚴重的神經官能症(經常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明顯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不合格。
第十二條 紅斑狼瘡、皮肌炎和/或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大動脈炎,不合格。
第十三條 晚期血吸蟲病,晚期血絲蟲病兼有橡皮腫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第十四條 顱骨缺損、顱內異物存留、顱腦畸形、腦外傷後綜合征,不合格。
第十五條 嚴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第十六條 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不合格。
第十七條 有梗阻的膽結石或泌尿系結石,不合格。
第十八條 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
第十九條 雙眼矯正視力均低於0.8(標准對數視力4.9)或有明顯視功能損害眼病者,不合格。
第二十條 雙耳均有聽力障礙,在佩戴助聽器情況下,雙耳在3米以內耳語仍聽不見者,不合格。
第二十一條 未納入體檢標准,影響正常履行職責的其他嚴重疾病,不合格。
4、血管炎加上糖尿病並發肺結核,沒有醫院收治,我們難道只能等死么
隨著人類的發展,
很多疑難雜症都已經逐漸被人類攻克了,
人類的身體和生命,都在延長
,但是仍然有很多疾病是無法治癒的,
起碼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來說,
暫時沒有辦法去對付他們,
所以這是很正常的,沒有辦法。
5、中醫能治療肺血管炎嗎
肺血管炎最有效的治療辦法回答者:王慶松你好,這種情況可以應用中醫通宣理肺療法緩解病情,必要的話話到醫院拍片明確原發病因對症治療
肺血管炎是否要好的治療方法?回答者:許友忠你好,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情況,注意用轉移因子治療看看
肺血管炎與肉芽腫病回答者:蘇振超您好,目前比較嚴重,建議結合當地醫生,遵醫囑治療,另外多休息不要勞累
中醫能治療腸道息肉嗎回答者:gzlin3966腸道息肉一般治療採取手術治療,葯物治療效果不好,中葯治療效果也不一定好。
中醫能治療低血壓用中醫療效好用中醫療效回答者:zuolangzhong
中醫治療療效好,低血壓的常見症狀是頭暈、眼前發黑、乏力等,中醫辨證多為虛證,建議看中醫,依據辨證氣血陰陽虛的不同開方抓葯,另外飲食注意補充營養
心跳過緩中醫的治療方法回答者:yyy850604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請採用益氣溫中的方法補益心肺之氣,可以使用炙甘草湯治療。
中醫能治療食管平滑肌瘤回答者:湯孟周從你描述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平滑肌瘤在食管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約佔90%。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例為2:1。各年齡均有發病,多發於20-50歲。食管平滑肌瘤起源於食管壁肌層,向管腔內外緩慢生長不侵犯粘膜和粘膜下層。食管上、中、下段均有發病,多位於食管中段和下段。多為單發,少數為多發。本病一般均應採取手術治療,療效良好。中醫治療有效,但不如西醫手術徹底。
中醫能治療室管膜瘤嗎回答者:湯孟周室管膜瘤來源於腦室與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細胞或腦內白質室管膜細胞巢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男多於女,多見於兒童及青年。手術全切腫瘤是室管膜瘤的首選治療方案,所以不建議中葯治療。做過手術在身體恢復期可考慮中醫調理。
6、肺血管炎如何確診
檢查
常出現正細胞性貧血、血小板增多、多克隆r球蛋白增高、白蛋白水平降低、ESR增快、CRP增高以及肝酶異常,這些均提示炎症急性相反應。
血管造影顯示:管腔不規則,管腔狹窄與閉塞,管腔呈瘤樣擴張。心血管疾病的超聲診斷外,影像學中亦能發現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等病變。影像學中X線體層檢查亦能發現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等病變。影像學中磁共振檢查亦能發現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等病變。
肺血管炎的全身症狀包括發熱、乏力、關節痛和皮損等,尤其是系統性血管炎和結締組織病患者。肉芽腫性血管炎可出現呼吸困難及咳嗽等症狀。Wegener肉芽腫及淋巴瘤樣肉芽腫,則可出現咯血尤其是出現肺動脈瘤或彌漫性毛細血管炎患者可出現大咯血。churg-Strauss綜合征常伴有反復發作呼吸困難及哮喘病史。
7、變應性血管炎,尿檢粘液絲值較高,怎麼治療
什麼是嗜酸細胞性肺炎,如何治療?? 嗜酸細胞性肺炎,屬於一種變態反應性綜合征,以肺部浸潤同時伴周圍血中嗜酸細胞增高為特徵。變應原包括寄生蟲、微生物、葯物、花粉、食物等。 臨床表現:本病患者可無任何症狀,僅在X線檢查時偶被發現。多數患者只表現為低熱(38℃以下)、輕咳、乏力及胸部不適等。肺部體征:叩診濁音,聽診可聞及干或濕性羅音。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高達60%~70%。痰塗片有大量嗜酸粒細胞。 X線胸片:有不規則散在片狀陰影,呈遊走性,於短期內可消失,而另一部位再發。 治療:此種肺炎一般不需特殊治療。由葯物引起的停用葯物;疑為寄生蟲所致者,待肺炎症狀消失後,進行驅蟲治療;對原因不明者,也可試用驅蟲療法及隨訪觀察;對於病情嚴重者,可予腎上腺皮質激素,一般可使症狀迅速緩解,嗜酸細胞也可降低。 什麼是過敏性肺炎,如何預防和治療? 過敏性肺炎,是一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變應性肺疾患,以彌漫性間質炎為其病理特徵。它是由於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細菌產物、動物蛋白質或昆蟲抗原的有機塵埃微粒所引起的過敏反應。 根據下列幾條可以診斷: (1) 有接觸上述致敏原史。 (2)接觸抗原數小時後出現症狀。第一次發作時與病毒性肺炎相似:有發熱、乾咳、呼吸困難、胸痛、紫紺等。體格檢查:雙肺聽診有濕羅音,多無喘鳴音,無實變或氣道梗阻表現。 (3)X線胸片示:彌漫性間質性浸潤,呈粟粒或小結節狀陰影,以後可擴展為斑片狀緻密陰影。血常規:急性發作時,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升高,但多無嗜酸性細胞升高。血丙種球蛋白可升高。肺功能:顯示限制性通氣障礙。 預防與治療:明確診斷,查明病因後,立即避免與過敏原接觸。若症狀較輕,脫離過敏原並對症處理即可好轉;若肺部病變廣泛,可用強的松1~2mg/kg·日,分3次口服,治療1~2個月可痊癒。 肺 炎 肺炎(pneumonia)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滲出性炎症,為呼吸系統的多發病、常見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肺炎死亡率占呼吸系統急性感染死亡率的75%。在我國,各種致死病因中,肺炎占第5位。肺炎可由不同的致病因子引起,根據病因可將肺炎分為感染性(如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性、真菌性和寄生蟲性)肺炎,理化性(如放謝性、吸入性的類脂性)肺炎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和風濕性)肺炎。由於致病因子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炎症發生的部位、累及范圍和病變性質也往往不同。炎症發生於肺泡內者稱肺泡性肺炎(大多數肺炎為肺泡性),累及肺間質者稱間質性肺炎。病變范圍以肺小葉為單位者稱小葉性肺炎,累及肺段者稱節段性肺炎,波及整個或多個大葉者稱大葉性肺炎。按病變性質可分為漿液性、纖維素性、化膿性、出血性、乾酪性、肉芽腫性或機化性肺炎等不同類型。 (一)細菌性肺炎 1.大葉性肺炎 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病變起始於肺泡,並迅速擴展至整個或多個大葉的肺的纖維素性炎。多見於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驟然起病、寒戰高燒、胸痛、咳嗽、吐鐵銹色痰、呼吸困難,並有肺實變體征及白細胞增高等。大約經5~10天,體溫下降,症狀消退。 病因和發病機制 95%以上的大葉性肺炎由肺炎鏈球菌引起,尤以Ⅲ型者毒力最強。此外,肺炎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也可引起。受寒、疲勞、醉酒、感冒、麻醉、糖尿病、肝、腎疾病等均可為肺炎的誘因。此時,呼吸道的防禦功能被削弱,機體抵抗力降低,易發生細菌感染。細菌侵入肺泡後在其中繁殖,特別是形成的漿液性滲出物又有利於細菌繁殖,並使細菌通過肺泡間孔或呼吸細支氣管迅速向鄰近肺組織蔓延,從而波及整個大葉,在大葉之間的蔓延則系帶菌滲出液經葉支氣管播散所致。 病理變化 病變一般發生在單側肺,多見於左肺下葉,也可同時或先後發生於兩個以上肺葉。病變基本特徵是肺的微循環障礙。由於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纖維蛋白原滲出於肺泡,使肺組織大面積廣泛實變。病變早期,肺葉充血、水腫,肺泡腔內有大量漿液性滲出物,混有少數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並含有大量細菌。1~2天後,即有大量纖維蛋白原滲出,肺泡腔內充滿混有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纖維素性滲出物,纖維素絲可穿過肺泡間孔與相鄰肺泡中的纖維素網相連(圖9-15)。病變肺葉質實如肝,明顯腫脹,重量增加,呈灰白色(圖9-16)。如血管損傷較重、出血較多,外觀可呈紅色。大約經5~10天,炎症消退,細菌被吞噬細胞吞噬清除,滲出物被溶解,或經淋巴管吸收或被咳出。大葉性肺炎時,肺組織常無壞死,肺泡壁結構也未遭破壞,愈復後,肺組織可完全恢復其正常結構和功能。 圖9-15 大葉性肺炎 肺泡腔內充滿纖維素性滲出物,纖維素絲穿過肺泡間孔,使相鄰肺泡內的纖維素網互相連接 圖9-16 大葉性肺炎 左下葉實變,呈灰白色,肺葉明顯腫脹 合並症 (1)肺肉質變:因吞噬細胞數量少或功能缺陷,滲出物不能被完全吸收清除時,則由肉芽組織予以機化(圖9-17),病變部位肺組織變成褐色肉樣纖維組織,稱肉質變(carnification)。 圖9-17 肺肉質變 肺泡腔內炎性滲出物已被結締組織所替代 (2)肺膿腫及膿胸或膿氣胸:多見於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3)纖維素性胸膜炎:是肺內炎症直接侵犯胸膜的結果。 (4)敗血症或膿毒敗血症:見於嚴重感染時,細菌侵入血流繁殖所致。 (5)感染性休克:嚴重的肺炎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嚴重的毒血症時可發生休克,稱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病死率較高。 臨床病理聯系 疾病發展過程中病變表現不一,臨床體征也不相同。疾病早期時,主要病變是肺泡腔內漿液滲出,聽診可聞濕啰音,X線檢查僅見肺紋理增深。肺實變時,由於肺泡膜面積減少,可出現肺泡通氣和血流比例失調而影響換氣功能,使肺靜脈血不能充分氧合,患者乃出現紫紺或呼吸困難。滲出物中紅細胞為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崩解後形成含鐵血黃素混入痰中,使痰呈鐵銹色。痰中可檢出「心衰細胞」。肺實變的體征是,肺泡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出現支氣管呼吸音,語音震顫增強,叩診呈濁音。因常並發纖維素性胸膜炎,患者有胸痛,聽診可聞胸膜摩擦音。X線檢查,可見大葉性或段性分布的均勻性密度增高陰影。病變消散時,滲出物溶解液化,肺部可聞及捻發音,X線表現為散在不均勻片狀陰影,約在2~3周後陰影方完全消散。抗生素治療,可縮短病程,減輕病變,合並症也大為減少。 2.小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主要由化膿菌感染引起,病變起始於細支氣管,並向周圍或末梢肺組織發展,形成以肺小葉為單位、呈灶狀散布的肺化膿性炎。因其病變以支氣管為中心故又稱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主要發生於小兒和年老體弱者。 病因和發病機制 小葉性肺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等。這些細菌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內致病力較弱的常駐寄生菌,往往在某些誘因影響下,如患傳染病、營養不良、惡病質、慢性心力衰竭、昏迷、麻醉、手術後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統的防禦功能受損,細菌得以入侵、繁殖,發揮致病作用,引起支氣管肺炎。因此,支氣管肺炎常是某些疾病的並發症,如所謂麻疹後肺炎、手術後肺炎、吸入性肺炎、墜積性肺炎等等。 病理變化 小葉性肺炎的病變特徵是肺組織內散布一些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化膿性炎症病灶。常散布於兩肺各葉,尤以背側和下葉病灶較多。病灶大小不等,直徑多在1cm左右(相當於肺小葉范圍),形狀不規則,色暗紅或帶黃色(圖9-18)。嚴重者,病灶互相融合甚或累及全葉,形成融合性支氣管肺炎(confluent bronchopneumonia)。鏡下,病灶中支氣管、細支氣及其周圍的肺泡腔內流滿膿性滲出物,纖維蛋白一般較少(圖9-19)。病灶周圍肺組織充血,可有漿液滲出、肺泡過度擴張等變化。由於病變發展階段的不同,各病灶的病變表現和嚴重程度亦不一致。有些病灶完全化膿,支氣管和肺組織遭破壞,而另一些病灶內則可僅見漿液性滲出,有的還停留於細支氣管及其周圍炎階段。 圖9-18 支氣管肺炎 圖中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形區域即實變的支氣管肺炎病灶 圖9-19 支氣管肺炎 圖中見灶狀實變的肺組織,肺泡內充滿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性滲出物;病灶中有發炎的細支氣管 並發症 小葉性肺炎發生並發症的危險性比大葉性肺炎大得多。可並發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膿毒敗血症、肺膿腫及膿胸等。支氣管破壞較重且病程較長者,可導致支氣管擴張。 臨床病理聯系 因小葉性肺炎多為其他疾病的並發症,其臨床症狀常為原發性疾病所掩蓋。由於支氣管粘膜的炎症刺激而引起咳嗽,痰呈粘液膿性。因病變常呈灶性散布,肺實變體征一般不明顯。病變區細支管和肺泡內含有滲出物,聽診可聞濕啰音。X線檢查,可見肺野內散在不規則小片狀或斑點狀模糊陰影。本病發現及時,治療得當,肺內滲出物可完全吸收而痊癒。但在幼兒,年老體弱者,特別是並發於其他嚴重疾病時,預後大多不良。 (二)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常常是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患者多為兒童,症狀輕、重不等,但嬰幼兒和老年患者病情較重。一般多為散發,偶可釀成流行。引起肺炎的病毒種類較多,常見的是流感病毒、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等,也可由一種以上病毒混合感染並可繼發細菌感染。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病變類型及其嚴重程度常有很大差別。 病理變化 早期或輕型病毒性肺炎表現為間質性肺炎,炎症從支氣管、細支氣管開始,沿肺間質發展,支氣管、細支氣管壁及其周圍、小葉間隔以及肺泡壁等肺間質充血、水腫,有一些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肺泡壁明顯增寬(圖9-20)。肺泡腔內一般無滲出物或僅有少量漿液。病變較重者,肺泡也可受累,出現由漿液、少量纖維蛋白、紅細胞及巨噬細胞組成的炎性滲出物,甚至可發生組織壞死。有些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肺炎,麻疹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等)肺泡腔內滲出較明顯,滲出物濃縮凝結成一層紅染的膜樣物貼附於肺泡內表面,即透明膜形成。支氣管上皮的肺泡上皮也可增生,甚至形成多核巨細胞。麻疹病毒肺炎的病變特點為在間質性肺炎的基礎上,肺泡壁上有透明膜形成,並有較多的多核巨細胞(巨細胞肺炎),在增生的上皮細胞和多核巨細胞的胞漿內和胞核內可檢見病毒包含體。病毒包含體常呈球形,約紅細胞大小,呈嗜酸性染色,均質或細顆粒狀,其周圍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暈。其他一些病毒性肺炎也可在增生的支氣管上皮、支氣管粘液腺上皮或肺泡上皮細胞內檢見病毒包含體。如腺病毒肺炎可在增生的上皮細胞核內(圖9-2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在增生的上皮細胞胞漿內,巨細胞病毒肺炎也可在增生的上皮細胞核內檢見病毒包含體。檢見包含體是病理組織學診斷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據。 圖9-20 間質性肺炎 肺泡壁及細支氣管周圍肺間質內有大量炎性細胞(主為單核細胞)浸潤。肺泡壁明顯增寬。肺泡腔內無滲出物 圖9-21 腺病毒肺炎 圖中央可見腫大肺泡上皮細胞中的核內包含體 有些混合感染,如麻疹病毒合並腺病毒感染,特別是又繼發細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病變更為嚴重,肺炎病灶可呈小葉性、節段性或大葉性分布。支氣管和肺組織明顯壞死、出血,並可混雜化膿性病變,從而掩蓋了病毒性肺炎原來的病變特徵。 (三)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一種間質性肺炎。支原體系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共有30餘種,其中多種可寄生於人體,但不致病,僅有肺炎支原體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各種肺炎中約有5%~10%乃由肺炎支原體引起。主要經飛沫感染,秋、冬季節發病較多,兒童和青年發病率較高,通常為散發性,偶爾流行。患者起病較急,多有發熱、頭痛、咽痛及劇烈咳嗽(常為乾性嗆咳)等症狀。胸部檢查,可聞干、濕啰音。X線檢查,肺部呈段性分布的紋理增加及網織狀陰影。白細胞計數有輕度升高,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多,痰、鼻分泌物及咽喉拭子能培養出肺炎支原體。 病理變化 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起整個呼吸道的炎症。肺部病變常僅累及一個肺葉,以下葉多見。病變主要發生於肺間質,病灶呈段性分布,暗紅色,切面可有少量紅色泡沫狀液體溢出。氣管或支氣管腔內也可見粘液性滲出物。胸膜光滑。鏡下,病變區域肺泡間隔明顯增寬,有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肺泡腔內無滲出物或僅有少量混有單核細胞的漿液性滲出液。小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壁及其周圍組織也常有炎性細胞浸潤。重症病例,上皮亦可壞死脫落,往往伴有中性粒細胞浸潤。支原體肺炎預後良好。死亡率在0.1%~1%之間。
8、服用了激素2片血糖很高,請問怎麼辦?【糖尿病,甲減,血管炎,間質性肺炎】
請問您是否用的是甘舒霖R?如果是,建議中餐前用葯也改為甘舒霖R,停糖適平,劑量從8u起步,檢測三餐前血糖以不低於5mmol/L為原則,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胰島素劑量,控制餐前血糖在6-7mmol/L范圍,糖皮質激素盡可能慎用、不用為好。
(魏敬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9、風濕免疫系統紊亂,引發的間質性肺炎和血管炎,想到北京治療,北京中醫院治療的可好
你好,您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身體還有其他的症狀嗎?比如三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