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都是自身免疫疾病,這兩個病可以合並發病,而且非常常見。 通過化驗可以確診紅斑狼瘡需要空腹、去市立醫院或者省醫院,掛風濕免疫科,化驗抗核抗體ANA,ENA抗體譜(包括抗SSA、抗SM、抗scl-70等多項),補體c3,c4,抗雙鏈DNA,免疫球蛋白,c-反應蛋白,血常規,尿常規,血沉全部這些項目
2、急性風濕熱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如何鑒別?
系統性紅斑狼瘡有關節痛、發熱、心臟炎、血沉增快等臨床表現,與急性風濕熱類似。但根據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有面部對稱性蝶形紅斑,伴有肝、腎、胃腸等多器官損害,白細胞計數減少以及血或骨髓中可找到狼瘡細胞等,可與急性風濕熱相鑒別。
3、如何診斷是否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的診斷標准:
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屬於風濕病,容易誤診,好多患者出現紅斑就懷疑自己得了紅斑狼瘡,那麼符合什麼樣的標准可以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呢?
1.面部蝶形紅斑
2.盤狀紅斑狼瘡
3.日光過敏
4.關節炎:不伴有畸形
5.胸膜炎、心包炎
6.癲癇或精神症狀
7.口、鼻腔潰瘍
8.尿蛋白0.5g/日以上或有細胞管型
9.抗DNA抗體,抗Sm抗體,LE細胞,梅毒生物學試驗假陽性
10.抗核抗體陽性(熒光抗體法)
11.抗核性貧血,白細胞減少(4000/mm3以下),淋巴細胞減少(1500/mm3以下),血小板減少(10萬/mm3以下)
以上11項中4項或4項以上陽性者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
4、風濕是什麼意思
風濕病學是一門年輕的臨床醫學學科由於起步較晚人們對風濕病的認識尚淺易引起漏診、誤診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見的有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血管炎、骨與關節的病變
其常見的症狀有: 1.發熱是風濕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皮膚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6.系統損害:有些風濕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有多個器官的損害如表現為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 7.常有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希望可以幫到您,感謝您的採納。
5、類風濕和紅斑狼瘡
類風濕關節炎和狼瘡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病人病情比較重,會同時表現類風濕關節炎和狼瘡的症狀,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以關節痛、畏風寒為主症的一組極其常見的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有的只可以自行緩解。有些患者發作後經過數月,可以完全消失。皮損有蝶形紅斑、亞急性皮膚紅斑狼瘡、盤狀紅斑和新生兒狼瘡。
6、什麼指標確診為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臨床上屬於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范疇,而且病情還會隨著病程的延長而加重,紅斑狼瘡這種病雖然在歷史上早有記載,但是它的病因還是沒有明確的定論。那麼,紅斑狼瘡的診斷標准有哪些呢?下面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美國風濕病學會1997年推薦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標准:
1、面部蝶形紅斑;
2、盤狀紅斑狼瘡;
3、日光過敏;
4、關節炎:不伴有畸形;
5、胸膜炎、心包炎;
6、癲癇或精神症狀;
7、口、鼻腔潰瘍;
8、尿蛋白0.5g/日以上或有細胞管型;
9、抗DNA抗體,抗Sm抗體,LE細胞,梅毒生物學試驗假陽性;
10、抗核抗體陽性(熒光抗體法);
11、抗核性貧血,白細胞減少(4000/mm3以下),淋巴細胞減少(1500/mm3以下),血小板減少(10萬/mm3以下);
以上11項中4項或以上陽性者確診為紅斑狼瘡(SLE),但應排除感染性疾病,腫瘤或其他風濕性疾病。
全國風濕病學會確定的(國內現行)紅斑狼瘡診斷標准——在1985年全國風濕病會議上,上海風濕病學會受全國風濕病學會的委託,應用電腦和現代免疫技術相結合制訂出 13 條紅斑狼瘡診斷標准,並經國內 27 個不同地區醫學院校或省級醫院驗證通過,該方法適合我國對早期或者不典型紅斑狼瘡的診斷,目前已被普遍應用,並且在 1987 年被正式作為我國紅斑狼瘡診斷標准而載入大專院校醫學教科書。
1、蝶形紅斑或盤狀紅斑;
2、光敏感 x10'' /升或溶血性貧血;
3、口腔粘膜潰瘍;
4、非畸形性關節炎或多關節痛;
5、胸膜炎或心包炎;
6、癲癇或精神症狀;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
8、白細胞少於 4x10'' /升或血小板少於100;
9、熒光抗核抗體陽性;
10、抗雙鏈 DNA 抗體陽性或狼瘡細胞陽性;
11、抗 Sm 抗體陽性;
12、抗「O」降低;
13、皮膚狼瘡帶試驗 ( 非皮損部位 ) 陽性或腎活檢陽性。
符合上述13項中的任何4項,可診斷為紅斑狼瘡,符合三項者疑似紅斑狼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