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治療風濕的花

治療風濕的花

發布時間:2020-03-31 19:00:40

1、哪種竹子花可以治療風濕病去風濕病的。

風濕、痛風治療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2、怎麼有效治療風濕

如何預防風濕類風濕病? 1 、適當加強體育鍛煉,以加快血液循環減少局部血液和炎性物質淤滯。 2 、注意個人衛生和生活規律,出汗後不要立即用涼水沖洗和吹電扇,久坐的人要適當運動。 3 、適當的減少性生活次數。 4 、適當加強營養,多吃含蛋白高的和易消化的及熱性事物(魚、蛋、羊肉等)。 5 、同時患有其它疾病時,可同時加用治療其它病的葯物,時間要適當錯開 30-60 分鍾。 6 、不要有病亂投醫,亂用葯,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堅持按療程治療,不要隨意停葯 風濕病治療誤區: 風濕病治療誤區一:風濕病雖然難治,但並不是無葯可治,有一部分患者道昕途說,認為風濕病是不治之症,往往背上了「死不了,活不旺」、「輕了是懶漢,重了是癱瘓」等思想包袱,產生悲觀情緒,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了信心,到了談風濕而色變的地步,不是積極的配合治療,結果只是耽誤治療而錯過最佳、有效的冶療時期.致使疾病更進一步惡化、發展,增加殘疾的程度。 風濕病治療誤區二:與上面的人相反,有些人認為關節、腰腿疼痛不影響吃、不影響穿。不是什麼大病,疼痛厲害了,吃些止痛片即可,只能止住疼痛就算了,這種想法更是要不得,風濕病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疾病,得風濕病後如果不及時治療就使病情發生遷延。最後使風濕病一步一步惡化、發展而導致殘疾。 風濕病治療誤區三:激索治療是有嚴格適應症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 5 %的風濕病病人才需要使用激素治療。但在實際治療中大部分病人曾經用過激素治療。病人用葯後,表面上疼痛、僵直稍減輕些,活動稍有改善,病情看似有一些緩解。而實際上.激素服用後有諸多毒副作用,如發胖等。長期應用激素,還會產生賴葯性和抗葯性等,一旦停葯.症狀會璧新出現並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病人不要濫用澈紊。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葯敷療法?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葯。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3、一種可以泡酒治療風濕的藤蔓植物,花朵.果實和牽牛花相似,藤蔓上有刺,有人知道這種植物叫什麼嗎?

這是金絲指葫蘆,,金絲指葫蘆系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草質藤本,種子可入葯,名天茄子。觀賞價值也高,是集食、葯、觀賞於一身的引進植物。本品原植物始載於《救荒本草》,名丁香茄苗,雲:亦名天前兒。延蔓而生。人家園籬邊多種。莖紫多刺,藤長丈余。葉似牽牛葉甚大,而無花叉;又似初生嫩苘葉卻小。開粉紫邊紫色心筒子花,狀如牽牛花樣。結小前如了香樣而大,有子如白牽牛子,亦大。《綱目》在牽牛子條下載:白者人多種之。其蔓微紅,無毛有柔刺,斷之有濃汁。葉團有斜尖,並如山葯莖葉。其花小於黑牽牛花,淺碧紅色。其實蒂長寸許,生育枯白。其核白色稍粗

4、一種果實可以泡酒治療風濕的植物,藤蔓上有刺,花和果實類似牽牛花,請問有人知道叫啥名字嗎?

金絲指葫蘆,,金絲指葫蘆系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草質藤本,種子可入葯,名天茄子。觀賞價值也高,是集食、葯、觀賞於一身的引進植物。本品原植物始載於《救荒本草》,名丁香茄苗,雲:亦名天前兒。延蔓而生。人家園籬邊多種。莖紫多刺,藤長丈余。葉似牽牛葉甚大,而無花叉;又似初生嫩苘葉卻小。開粉紫邊紫色心筒子花,狀如牽牛花樣。結小前如了香樣而大,有子如白牽牛子,亦大。《綱目》在牽牛子條下載:白者人多種之。其蔓微紅,無毛有柔刺,斷之有濃汁。葉團有斜尖,並如山葯莖葉。其花小於黑牽牛花,淺碧紅色。其實蒂長寸許,生育枯白。其核白色稍粗

5、需要知道圖片的草葯學名,土名雪人愁,治療風濕類疾病,開紫色喇叭形花

紫花前胡

 (傘形科當歸屬植物)

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傘形科,在中國境內分布廣泛,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或稀疏樹林下,紫花前胡化學成分特殊,在醫學上有特殊的研究應用價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痙,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代謝作用。

中文學名功盡棄紫花前胡

別    稱  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紫花前胡(中葯志)土當歸(江蘇、安徽、江西、湖南)、野當歸(西南各省)、獨活(浙江、江西)、麝香菜(安徽、甘肅)、鴨腳前胡、鴨腳當歸、老虎爪(湖南)

中葯名:紫花前胡 







請採納。。。。。。。。。。。

6、風濕病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治好

風濕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常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結締組織為主,常見的風濕病有數十種,可引起關節疼痛不適的也有很多種,比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等,前兩者為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7、求治風濕的中草葯。

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中草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為以下幾類:
1、疏散風邪類:獨活、羌活、防風、麻黃。
2、溫經散寒類:桂枝、川烏、草烏、熟附子、細辛。
3、除濕蠲痹類: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蒼術、蠶砂、豬苓、澤瀉、滑石。
4、清熱通痹類:忍冬藤、銀花、連翹、黃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藍根。
5、通經活絡類:豨薟草、清風藤、威靈仙、絡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節、木瓜、海楓藤、千年健、透骨草、雞血藤、穿山甲、姜黃。
6、搜風剔絡類:全蠍、蜈蚣、地龍、蘄蛇、烏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蠶、蜂房。
7、活血化淤類:當歸尾、桃仁、紅花、赤芍、乳香、沒葯、五靈脂。
8、化痰散結類:半夏、茯苓、陳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貝。
9、益氣養血類: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雞血藤。
10、補腎壯骨類:熟地、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狗脊、續斷、杜仲、桑寄生、牛膝、仙靈脾、鹿茸、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

8、這是什麼植物?據說可以治療風濕。

你好,這個是毛茛科植物石龍芮,學名Ranunculus sceleratus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cm。須根簇生。莖直立,上部多分枝,無毛或疏生柔毛。基生葉有長柄,長3-15cm;葉片輪廓腎狀圓形,長1-4cm,寬1.5-5cm,基部心形,3深裂,有時裂達基部,中央深裂片菱狀倒卵形或倒卵狀楔形,3淺裂,全緣或有疏圓齒;側生裂片不等2-3裂,無毛;莖下部葉與基生葉相同,上部葉較小,3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形,無毛,基部擴大成膜質寬鞘,抱莖。聚傘花序有多數花;花兩性,小,直徑4-8mm,花梗長1-2cm,無毛;萼片5,橢圓形,長2-3.5mm,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長1.5-3mm,淡黃色,基部有短爪,蜜槽呈棱狀袋穴;雄蕊多數,花葯卵形,長約0.2mm;花托在果期伸長增大呈圓柱形,長3-10mm,粗1-3mm,有短柔毛;心皮多數,花柱短。瘦果極多,有近百枚,緊密排列在花托上,倒卵形,稍扁,長1-1.2mm,無毛,喙長0.1-0.2mm

9、哪位大神知道這個花學名叫什麼?據說可以治療風濕類風濕的,急求!!!!

扁竹蘭,為鳶尾科鳶尾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主感冒風熱;咳嗽咽痛;扁桃體炎;淋巴結炎;跌打骨折;胃痛吐血;外傷出血

10、治療風濕病的是什麼花

治療風濕最好的葯物就是青黴素+生活環境,最好是去南方,尤其是四川攀枝花,沒有好的環境就算打長效青黴素也不一定見好,別看廣告是葯物,大多都是激素葯千萬不能吃

與治療風濕的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