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性心臟病嚴重嗎?要怎麼調理呢????
風濕性心臟病是指由於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超過1500萬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同時每年新增50萬人患急性風濕熱,病因主要是由於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屬於自身免疫病。多發於冬春季節,寒冷、潮濕環境下,初發年齡多在青壯年。 1、休息。包括體力和精力兩個方面。病人症狀不明顯時可適當做些輕工作,但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以免增加心臟負擔。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風濕活動時應絕對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應由家人協助。對病人態度要和藹、避免不良刺激。2、預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溫度適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風濕活動、加重病情。 3、心功能不全者應控制水分的攝入,飲食中適量限制鈉鹽,每日以10克(2錢)以下為宜,切忌食用鹽腌製品。 4、顫的病人不宜作劇烈活動。應定期門診隨訪;在適當時期要考慮行外科手術治療,何時進行,應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定。
2、類風濕性心臟病與風濕性心臟病有什麼不同
類風濕是屬膠炎性發炎,目前據說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根治的辦法。你可上網查一下,到醫院去看,最好看中醫,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多做適當的運動注意自我保護,不要加重病情。
3、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於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專病變。屬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患病初期常常無明顯症狀,後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肢體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則表現為動脈栓塞以及腦梗塞而死亡。本病多發於冬春季節,寒冷、潮濕和擁擠環境下,初發年齡多在5~15歲,復發多在初發後3~5年內。
4、什麼是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系指由風濕性心臟炎經過發炎、損害、癒合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心臟瓣膜病變。但由於風濕活動容易復發,慢性心瓣膜病形成後,活動性心臟炎仍可繼續存在和發展。風濕性心臟病的主要受累瓣膜為二尖瓣,其次為主動脈瓣。
二尖瓣狹窄:呼吸困難為其最主要症狀,重者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等。患者呈二尖瓣面容(兩顴紫紅,口唇紫紺),心臟聽診第一心音亢進,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及二尖瓣拍擊音。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
二尖瓣關閉不全:心悸、乏力、呼吸困難,活動後加重。心臟聽診:心尖區可聞及響亮的全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左側卧位時,雜音向左腋下傳導。肺動脈第二音亢進。
5、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什麼病,有什麼治療方法?
風濕性心臟病首先它是一種風濕病,其中有個獨特性的病變——風濕性的肉芽腫。引起最嚴重的病變部位就是心臟,這也是風濕性心臟病的來歷。心臟結締組織出現出現了變性壞死以及炎症,並進入增生期,通過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風濕小體即上文所說的風濕性肉芽腫,緊接著病程進入到癒合階段,但會留下瘢痕不能復原。
風濕性心臟病都是風濕病的並發症,所以每一個風濕病的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心臟病,只是每個人的病情有輕重之分。而且心臟病只是籠統的叫法其中仍有許多的分類。包括風濕性心內膜炎、風濕性心肌炎以及風濕性心包炎等等。其中心內膜炎在臨床上主要見於二尖瓣,上面有呈現串珠樣、不容易掉落的灰白色的贅生物,觀察患者的表現可見身體發熱,以及貧血等現象。而心肌炎根據臨床所得多見於成年人,臨床可出現醫學上所說的心動過速等症狀。這里只是簡單的介紹,詳細情況我們可以咨詢心血管內科的醫生,增加知識的同時可提高我們對疾病的預防和警惕。
那現在醫學上常使用的治療手段仍是葯物與手術並存。因為風濕病是炎症所引起,那麼在治療時可以使用抗炎葯物以及抗生素例如阿司匹林、相對應地青黴素。如果在葯物效果不明顯時,可以進行手術干預,增加患者的治癒效果,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種疾病也不是不可預防。首先是對自身機體的要求,只有自己身體強壯免疫力提高了,才能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其次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以及居住環境衛生的保持,不給病菌可乘之機。當確診時保持心態的穩定,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才能更大程度的減少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