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關節炎是類風濕嗎

關節炎是類風濕嗎

發布時間:2020-03-31 12:55:02

1、是風濕還是類風濕?

風濕病是指一大類目前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淸楚,主要累及 關節及周圍組織的一大類疾病,大多數患者有關節肌肉的病變,常 可侵犯身體的多個系統,發病與機體的免疫功能異常有關。風濕 病的主要發病機制就在於免疫的紊亂,導致了對自身組織的攻擊 而出現了一系列的症狀.風濕病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疼痛,也是導 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關節炎是風濕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症 狀,所謂關節炎,除了關節疼痛,多伴有局部軟組織的腫脹,就是 以「腫」、「痛」為基本特徵,另外還會有血沉、C反應蛋白等非特異 炎症指標的增高,風濕病除了有關節炎,還可以有其他多種多樣 的表現,如發熱、皮疹、肌肉疼痛、消化道症狀以及其他各種臟器損 害的表現等。世界衛生組織將風濕病歸為十大類,包括100多種 疾病,類風濕關節炎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其他常見的還有如, 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痛風性關節炎、白塞氏病、系統性硬化症、系統性血管炎、銀屑病關 節炎、風濕熱、反應性關節炎等。

簡單地說,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病中的一個常見病,在風濕性 關節炎中,類風濕關節炎是最常見的引起骨質破壞、關節畤形的疾 病,其他的風濕性關節炎,少數嚴重者也可以導致關節畸形,但大 部分都是非侵蝕性的,也就是說,除了腫痛不適外,比較少引起骨 質破壞、關節疇形。拿風濕熱來說,有句話叫滑過關節,咬住心臟。 什麼意思呢,就是患有風濕熱的病友,雖然累及的關節數目也很 多,但是一般關節炎持續時間不長,不會導致骨關節破壞;而風濕 熱所致的心臟受累呢,則比較容易導致永久的嚴重的器質性損傷。 這點和類風濕關節炎的致殘性是不同的,

從治療的角度看,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在內的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面的用葯有部分是相同的,大部分都可以用非留體抗炎葯控制症狀,用改變病情抗風濕葯控制異常的免疫炎症反應。但是不同的疾病用葯的選擇有細微的差別,病友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葯物治療。

2、類風濕和風濕關節炎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生活中,不少人常把類風濕和風濕混為一談,一提到類風濕關節炎,就認為是得了風濕病。兩者雖僅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完全不同。 兩種疾病在症狀表現上確有某些相似之處,如都有風、寒、濕外因及關節疼痛,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下面具體的分析兩者的異同點。
類風濕和風濕不同點:

1、病因不同:風濕病多數應稱風寒濕性關節痛,寒冷地區絕大部分是這類風濕病,不累及心臟、不破壞骨質、絕大多數可治癒,從中醫角度看風濕病屬寒痹症,而類風濕和強直性脊柱炎屬熱痹症,即使有畏寒症狀也是真熱假寒或里熱外寒。有少數風濕熱病人系鏈球菌感染所致,而類風濕屬自身免疫病。

2、病理和症狀不同:風濕病是脈道內血液循環不暢陰寒而痛。類風濕是脈道外有異物壓迫脈道不通而痛。從外觀看風濕病初期不腫,後期關節也不變形。 類風濕初期手指、足趾小關節呈現對稱性腫脹,後期關節變形,風濕病脈象常見沉遲,類風濕脈象常見細數。

3、治療法則不同:風濕病用一般抗風濕西葯或中醫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葯常能速愈,而類風濕用一般抗風濕中西葯不但不能治癒,有時反而會越治越重。

風濕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

1、是關節紅、腫、熱、痛明顯,不能活動,發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髖、踝等下肢大關節,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的小關節少見;

2、是疼痛遊走不定,一段時間是這個關節發作,一段時間是那個關節不適,但疼痛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就可消退。血化驗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類風濕因子陰性。治癒後很少復發,關節不遺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遺留心臟病變。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雖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多發生於20~40歲女性。早期症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發僵、活動不便,時輕時重,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常遺留骨關節強直畸形。雖然少數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絕大多數病人無心臟症狀,類風濕因子陽性。

由此可見,風濕與類風濕雖然都是關節炎,都有關節疼痛症狀,但並不是同一種病,所以不能混為一談.

3、風濕和類風濕有什麼區別?

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完全兩個概念,很多醫生及患者會把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混為一談,我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的區別。
首先,風濕性關節炎嚴格上狹義的說是因為鏈球菌感染造成的關節的受累。它表現為發熱,遊走性關節疼痛,皮膚的環形紅斑,舞蹈症,皮下結節,查抗O升高,主要是因為鏈球菌感染。隨著我國醫學的發展及生活水平提高,抗生素的應用,最近五至十年,我們中東部的確很少見到風濕性關節。只有在部分偏遠的山區,仍有少部分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而廣義上的風濕性關節炎這包括了十幾種關節炎,比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他們都屬於風濕性關節炎的范疇。所以說很多醫生給患者診斷風濕性關節炎,這不是很規范,而應該明確具體是哪一種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關節炎,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主要表現為侵蝕性滑膜炎,二,臨床表現為對稱性的小關節腫脹,疼痛,一手的掌指關節及近端指間關節受累為主,可有腕,肘,肩,膝,踝等其他的關節受累。而查血可以看到類風濕因子及CCP抗體的陽性,部分類風濕關節炎可累及肺臟,血液系統等其他內臟器官。
所以說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完全兩種概念,大家不要把兩者混淆。
類風濕互助app這里有最全面的類風濕知識講解和全國各地的類風濕病友。

4、風濕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有什麼區別

一、發病情況不同:
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一種表現,其初發年齡以9-17歲多見,男女比例相當。類風濕關節痛則屬自身免疫性疾病,雖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通常類風濕關節痛以20-50歲的女性最為多見。

二、受累關節不同:
風濕關節炎的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而類風濕關節痛的症狀多從手指等小關節開始,例如手指、手掌、腳趾等。
三、臨床表現不同:
風濕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常見疼痛由一個大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關節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患者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患者僅有關節無其它症狀表現,急性期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治癒後不會反復發作。
類風濕關節痛早期症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發僵、活動不便,時輕時重,反復發作,症狀多從手指等小關節開始。長久不愈的晚期症狀則為不同程度的關節強直和畸形。
四、實驗室檢查不同:
風濕性關節炎抗O高,類風濕關節炎往往類風濕因子高,CCP、AKA會出現陽性。
五、其他合並症及預後不同:
風濕關節炎的朋友四肢皮膚伴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以及心臟病變,在急性期多有風濕性心肌炎,慢性期患「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痛系全身性疾病,多數有貧血,失眠,關節僵直變形,甚至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鋸峰齒鮫軟骨粉對於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抑制有害新生血管,保護關節軟骨不受襲擊的作用,幫助您早日實現關節健康!

5、類風濕關節炎是怎麼患上的?

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是對稱性小關節腫脹,疼痛,而且以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最容易早期受累,隨著病史的延長,可累及其他多個關節,比如腕,膝,肩,肘,踝關節。成都風濕醫院說到這種關節受累主要表現於侵蝕性滑膜炎,病程晚期可以出現關節的畸形及損毀,表現為天鵝頸,紐扣花畸形,嚴重影響了病友們的生活質量。

6、關節炎是不是又叫做風濕?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且人數在不斷增加。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不同的關節炎,其病因、臨床表現、治療及轉歸均不一。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炎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

關節炎是風濕病最常見的表現之一,但有關節炎不一定有風濕病,且風濕病患者不一定出現關節炎。
臨床常見的關節炎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關節表現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腫瘤、血液病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以上資料有背景軍區總醫院風濕科提供。

7、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何區別?

絕大多數亞健康和慢性疾病的原因,並不是污染,也不是食物,也不是抽煙喝酒,而是由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情緒的緊張抑鬱,導致五臟不通、經脈瘀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病,凡是現代人得的病,類風濕、關節炎,本質上都是這個,只是表現形式和程度不一樣而已。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通過經脈聯系。只要拽動經脈,通暢四肢,就可以達到調化五臟六腑的目的,從而達到治療百病的目的。
很多風濕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都是內里空虛,導致外邊氣血塌陷,畏風寒導致了風濕。哪有那麼多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下而得風濕病的,這個少之又少,所以說上來用附子、全蠍、蜈蚣、馬錢子治風濕病的,多數效果不好,反而傷及正氣,而且過於毛躁。想幾副葯就把風濕治好,這個無一是處,也不太可能。

上了歲數的人得了風濕病往往都得慢慢培補元氣,疏通經脈,調暢氣機,慢慢的再稍加一下通經活絡的葯,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都說拔罐不好,畏風寒通過拔罐把他拔出來那也可取。但是於內這個拔罐徒傷正氣,有的說拔出黑血來了,拔出一個大印子,一個大泡,以為是拔出來了,當時好像緩解了,隨後又重了,這個都不值得提倡。輕微的好使,但是重症,慢性病刮痧也不行,貼一些膏葯,都是治標不治本,培補元氣、守其真氣、調暢氣機終歸治本之法。
任何健身健康問題,歡迎留言!

8、類風濕關節炎只是「關節」炎嗎?

本網訊(文/中醫(風濕)科黃勝光;編輯/馮力 王桂芬)看到這個問題您可能有些納悶,類風濕關節炎不就是關節炎嗎?我們的回答是,您的看法既對又不完全對。下面舉幾個我們在臨床中遇到的實際病例。
孫大媽60歲出頭,全身多個關節疼痛已達七、八年,被多家醫院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由於沒有系統治療,關節經常又腫又痛,並且好幾個關節已經變形。兩個多月前,孫大媽又出現兩手指尖疼痛、發涼,晚上痛得尤其厲害。到醫院尋醫問診,神經科醫生說是末梢神經炎,用了一些葯物,非但沒好轉,反而慢慢出現指尖發黑、潰爛,疼痛也進一步加重,經常痛得晚上無法入睡,必須用一些麻醉性止痛葯才能減輕疼痛。後來,孫大媽就診於風濕專科,醫生說是類風濕血管炎,給予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葯物治療,指尖疼痛迅速緩解,發涼、發黑逐漸減輕,最後指尖潰爛癒合了,關節腫痛也得到控制。
劉大叔也是60多歲,得類風濕關節炎已經好些年了。雖然關節常常有些痛,但不是很嚴重,吃點葯就可以緩解。這兩年來,劉大叔經常感到沒力氣,稍微多用點力尤其是爬一下樓就氣喘吁吁。開始也沒太在意,但後來越來越嚴重。風濕科醫生建議他做一個肺部CT檢查,報告為肺間質病變。風濕科醫生說這是類風濕關節炎影響到肺的結果。
以上是類風濕關節炎引起的血管和肺部病變。實際上,類風濕關節炎對於內臟的損害遠不止這些。比如腎臟,可以導致蛋白尿甚至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常出現中至低度的貧血;神經系統,可因脊髓受壓而出現手的感覺異常和力量減弱;心臟,可導致心包積液等等。目前的研究證實,類風濕關節炎還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冠心病的一個重要病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的炎症,而類風濕關節炎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的炎症。

與關節炎是類風濕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