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國人用風濕貼膏嗎?
首先:外國人比較遵守醫葯使用規則,不會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隨意使用葯物,第二:通常講風濕貼膏是屬於中葯類用的,一般來說,如果是經常於與中國人打交道或者說比較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或許會去中醫葯房詢問後,再決定是否使用風濕貼膏,第三:外國人慣性是有了病痛後,會與其自身醫療系統的專屬醫生(西醫)預約,做過檢查後,再遵醫囑用葯,或者進行儀器治療。所以,一般的外國人很少會去中醫病房看診,即使是真會使用風濕貼膏的,也一般是在醫生建議後才購買試用的。
2、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外用膏葯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
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
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 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3、媽媽腳腫 疼痛兩個星期,吃葯貼葯膏不好?是怎麼回事?風濕嗎?需要吃什麼外用什麼葯膏!謝謝
?
4、風濕關節炎快速止痛的葯,最好是中葯的外用葯膏。用過的說話!
廣州白雲山膏葯(是成卷,需要自己剪切的) 真要快速止痛還是用芬必得吧。
5、外用苗寨鱷魚龜膠膏有用嗎?可以止疼治療風濕,牛皮鮮嗎
那裡有賣鱷魚龜膠膏的
6、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特效外用葯膏嗎?
可以試試雲南白葯酊 那個還好效果。你試試看~
像你這樣的情況要早點治療
發展起來很嚴重的
你可以試試中葯這塊
可以治本。希望你早日康復
7、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膏葯有哪些?
(1)火龍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生薑250g(取汁),乳香為末、沒葯為末各15g,麝香3g,真牛皮廣膠60g。先將薑汁並廣膠溶化,方下乳香、沒葯調勻,待少溫,下麝香成膏。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宣痹止痛。
主治:風寒濕毒所襲,筋骨攣痛及濕痰流注,經絡壅痛,不能行步。
並治歷節風、鶴膝風。
用法:攤貼患處。
(2)神應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牛皮膠6g(水溶代膏),芸薹子、安息香、川椒(生用)、生附子各15g。上為細末,入膠中和成膏,備用。
功效:除風散寒,溫經通絡,蠲痹止痛。
主治:風邪走注疼痛,上下不定。
用法:攤紙上,隨痛處貼之。
(3)透骨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生地、馬鞭草各250g,吳茱萸、白面各90g, 骨碎補、龜板( 酒炙) 各120g, 鱉甲( 酒炙)3 個, 蒲黃60g。上為細末備用。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散寒,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主治:一切風濕,走注疼痛。
用法:用米粉、醋調葯末似膏子,火上溫熱,攤於疼處,用紙裹,候冷再烘,於避風處用。
8、請問:有一種新加坡生產的,專門治療風濕病或者老年人腰腿疼之類的葯,叫什麼XXXX油(膏)之類的一種外用
黃道益活絡油也不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