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何為風濕體征

何為風濕體征

發布時間:2020-12-02 16:40:57

1、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更親賴於女性同胞們?

類風濕關節炎的確更「偏愛」女性,女性發病是男性的3倍,在35歲~50歲最常見,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1、女性的情緒

情緒因素也會導致患類風濕的可能性,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女性本身比男性更容易生氣,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2、女性分娩後

女性在分娩後隨著雌性激素的降低會增加患類風濕的風險和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加重,雌激素具有抑制細胞免疫和刺激體液免疫的雙重作用,且雌激素還可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作用,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從而間接抑制炎症細胞因子的產生,影響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分娩是每個女人不可避免的,所以也就增加了女性患。

3、女性穿著

女性穿著方面容易誘發類風濕關節炎,很多女性為了追求美,常常過多的暴露膝蓋,穿涼鞋等等,甚至大冷天為了追求瘦,也常常穿著單薄的衣服,寒涼導致女性關節易受寒涼而發病。

4、女性產褥期

女性在產褥期,身體虛弱,很容易患上產後風濕,進而發展成為類風濕。所以,女性在產褥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著涼,不要勞累,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

5、女性絕經期

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到了絕經期,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患各種病的時期,其中就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主要是由於雌激素缺乏影響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症狀和體征,也影響炎症水平,絕經期綜合征患者體內雌激素缺乏更容易導致類似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

綜上所述,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疑難疾病,所以,早期發現症狀一定要及早治療,才有希望恢復健康。

2、風濕熱患者常見哪些體征

1.[b]感染[/b]因素: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遺傳因素: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風濕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密切關系。 2.[b]免疫[/b]因素:免疫異常在風濕病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3.[b]內分泌[/b]因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 4.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b]疼痛與風濕病 [/b]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臨床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 什麼是[b]類風濕關節炎[/b]?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症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礙性疾病。常以手足小關節對稱性起病,可累及多個關節,主要病理變化為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細胞侵潤,滑膜翳形成,軟骨及骨組織的侵蝕,導致關節結構的破壞,關節畸形,功能喪失。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哪些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可累及全身能活動的關節,以四肢關節,尤其是雙手和雙足小關節為主,最常受累的是近端指間或趾間關節和掌指或庶跖趾關節,其次腕、肘、膝、肩、踝、胸鎖、髖、寰樞椎關節也可被累及。 [b]晨僵[/b]是怎麼回事? [b]晨僵[/b]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共有的體征,也是類風濕關節炎的重要診斷依據之一。其臨床表現為:病人早晨起床或睡醒之後,出現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同時可伴有 肢端發涼、麻木等現象,嚴重時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後經活動或溫暖後,症狀會緩解或消除。[/

3、女性患者,30歲,患風濕性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問: 1.該患者可能出現哪些體征? 2.該患者若

心尖波動異常,震顫,心界大,心音強弱不等,心率大於脈率
快速房顫

4、脊柱性關節炎都有什麼症狀,能治好嗎

我剛剛得了脊柱性關節炎的時候很是著急,因為是第1次,所以心情說實話挺不好的,為自己很是擔心,但是經過貝利爾醫療的大夫對我病情的細心詢問和對一些化驗結果的解說,讓我放心了好多。

5、患者10餘年風濕性心臟病史,近出現心慌,悶氣,伴浮腫,腹脹,不能平卧。體查:頸靜脈怒張,呼吸36次每分

1、二尖瓣狹窄並關閉不全:copy心尖部可聞IV級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及舒張期雷鳴樣雜音 2、左心衰:半坐卧位,呼吸36次/分,兩肺底可聞濕性羅音,心率130次/分 3、右心衰:頸靜脈怒張,肝臟在右肋下6cm可觸及,有壓痛,腹部有移動性濁音,骶部及下肢明顯凹陷性水腫,腹腔抽出液體為漏出液。 4、缺氧類型:缺血性缺氧是由於動脈供血百不足所致;淤血性缺氧是由於靜脈迴流受阻所致。 5、可以發展成呼衰:原因:心力衰竭所引起心源性肺水腫 6、心源性水腫發生機制:鈉水儲留;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淋巴迴流減少; 7、左心衰,肺循環淤血:心慌、悶氣,不能平卧,呼吸36次/分,兩肺底可聞濕性羅度音,心率130次/分;右心衰,體循環淤血:浮腫、腹脹,頸靜脈怒張,肝臟在右肋下6cm可觸及,有壓痛,腹部有移動性濁音,骶部及下肢明顯凹陷性水腫,腹腔抽出液體為漏出液。

6、風濕性心瓣膜病史3年,超聲波檢查提示二尖瓣關閉不全 該病陽性體征

一次的檢查不能證明什麼的,建議妊娠22-26周的時候可來做個四維彩超產前排畸,四維彩超可立回體顯示胎兒的顏答色、面、各器官的發育情況,甚至胎兒在母體里的狀態也可以觀察到;對胎兒畸形,如唇裂、齶裂、骨骼發育異常、心血管畸形等能早期診斷。了解胎兒宮內動態的一個胎動過程,再者動態攝錄胎兒宮內資態,留作永久的紀念。

7、濕氣重是怎麼回事?

濕氣重是指濕為重濁有質之邪,屬陰,濕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回身困重、四肢酸楚等答沉重等。濕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濕邪阻滯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著。濕熱雖有外濕、內濕之分,但其為病則相互影響,為內外合邪。
濕邪有外濕、內濕之不同。外濕之起,多由氣候潮濕,淋雨涉水,居住潮濕等因素所致。內濕則由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凝聚而成。傷於外濕,濕邪困脾.健運失司,則內濕滋分而脾虛失運,水濕不化,亦容易沼致外濕侵襲。
可以按此規避一些也就會好一點,再加些重要調理~

8、試述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的體征。從視診,叩診,觸診,聽診的角度。。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的體征:

病程歷時較久的病人常呈現顴頰部潮紅、口唇輕度紫紺,稱為二尖瓣面容。心前區可隆起。胸骨左緣可捫到右心室收縮期抬舉性搏動,心濁音界可能向左擴大。聽診檢查心尖區可聽到二尖瓣狹窄引致的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瓣口小、二尖瓣跨瓣壓差大則舒張期雜音響度增大。左側卧位時雜音最為明顯,常伴有舒張期震顫。心尖區可聽到第1心音亢進和瓣口開放時短促的拍擊聲,二尖瓣前瓣葉彈性和活動度較好者第1心音亢進和開放拍擊聲的響度都較明顯。二尖瓣前瓣葉增厚,硬變明顯,失去活動度者則心尖第1音減弱,且聽不到開放拍擊聲。伴有關閉不全者則心尖區尚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常傳導到腋中線。

肺動脈瓣區第2音亢進,可伴有輕度分裂。肺動脈高壓,肺動脈及瓣環擴大者胸骨左緣第2、3肋間第1心音之後可聽到收縮期噴射音,呼氣時最響,吸氣時減輕或消失。有時尚可聽到相對性肺動脈瓣關閉不全產生的柔和高音調吹風樣舒張早中期雜音(Graham-Steell雜音),吸氣終了時增強,呼氣時減弱。並有三尖瓣關閉不全者胸骨左緣第4、5肋間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吸氣時增強,呼氣和作Valsalva動作時減輕。心房顫動病例心律不規則。右心衰竭病例可查到肺底部羅音,肝腫大,下肢水腫,有時尚有腹水征。並發栓塞的病例則呈現中樞神經症狀或四肢運動功能障礙。

與何為風濕體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