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外用激素

風濕外用激素

發布時間:2020-12-01 10:11:33

1、怎樣使用激素控制風濕活動?

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能改變機體反應,抑制炎症滲出,減輕病理改變,對控制風濕活動,尤其是對心臟病的療效,較水楊酸制劑為佳。但是否能防止發生慢性心瓣膜病變,尚無肯定的證據。

(1)潑尼松。成人每日30 ~ 60mg,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1 ~ 2mg,分3 ~ 4 次口服。用葯至症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後,每隔5 ~ 7 天遞減5 ~ 10mg,維持量為每日5 ~ 10mg。

(2)地塞米松。0.75 ~ 1.mg。嚴重患者5 ~ 10mg,每日3 ~ 4 次,肌內注射。待症狀控制後改為口服。

(3) 氫化可的松。用於嚴重心肌炎患者, 成人每日200 ~ 300mg,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4 ~ 8mg,緩慢靜脈滴注。

以上葯物,根據病情輕重,顯效遲早,一般4 ~ 6 周後開始減量,於12 周內停用。如風濕仍未控制,可用2 ~ 3 療程。

糖皮質激素副作用較多。主要的副作用有肥胖、多毛、痤瘡、水腫、高血壓、糖尿病、低鉀血症、誘發或加重潰瘍病、頭痛、失眠、激動等。

用葯時間越長,副作用越明顯。在用葯過程中應適當補充鉀鹽。氯化鉀每日1 ~ 3g 口服。注意合並其他繼發感染的可能性。有潰瘍病、糖尿病或高血壓者應慎用。

在停用激素後,少數患者可出現低熱、關節酸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現象」。為防止或減少反跳現象,可在停葯前加用水楊酸制劑,或在停葯前3 周滴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每周1 次,每次25 單位,或停葯後肌內注射25 單位,連續3 天。

2、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用激素治療嗎?

風濕性關節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激素治療。激素雖然對減輕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炎症反應、退熱、使血沉恢復正常等有較好療效,但副作用較多,臨床使用時應注意掌握指征。即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只有在應用其他抗風濕葯物治療效果差時,才考慮激素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就更不是激素治療的對象了。

3、聽說用激素治療類風濕危害特別大,請問哪裡有不用激素治療類風濕的

治療類風濕有很多葯,好點的一般就是DEMARD類的,有甲氨蝶苓來等…可自以改善病情,不過要兩個月以上才能見效。再好點的就是丙球蛋白了,不過知很貴。激素只能止痛,不能減輕關節變形,所以不能單獨使用,需結合上道面葯物。

4、風濕性心臟病該如何用激素

一個誠實的中醫給你解答
激素是摧毀人體健康的一部分西葯,是對病情臨時緩解的一種葯叫激素葯,激素葯一般情況下不要隨便服用,長期服用會使身體各個器官造成損壞,如果一個人有了病情,盡量對症下葯,對症調理治療,身體才會健康長壽。比如風濕性心臟病容易出現心慌氣短,乏力,爬樓梯累,冬天容易加重,怕冷,臉部、小腿易浮腫等等。風濕性心臟病本身來源於心臟功能免疫功能稍微微弱的時候被風寒濕從外侵入體內損害心臟瓣膜,導致瓣膜鈣化和尖瓣狹窄以及主動脈、肺動脈返流等等,使尖瓣失去彈性而關閉不全,瓣膜開合受限形成的疾病,西醫手術可以強制性臨時改變心臟瓣膜形成的數據,不能消除病情病因使患者無法享受一個正常健康的身體。中醫可以根據情況對症下葯消除病情病因,增強心臟多方面免疫,改變心臟新陳代謝,對人體精氣血達到充分的調節,使氣血不會再受到阻礙,心臟有了一定的營養而瓣膜就可以逐步得到修復,尖瓣也會逐步增強彈性,關閉就慢慢不會受到限制,中醫中葯可以完全達到扶正祛邪,身體健康就可以長久,生命就不會受到病情的威脅,人的健康需要自己保護,不能動不動想到激素葯!
心臟病的人要自我剋制,要有一顆寬懷的心,心臟病的人不能長期受到心靈方面的創傷,盡量不要去想自己有病,不要給心裡增加壓力,多做一些擴胸運動,讓心臟部位氣血盡量暢通,盡量一日三次笑,笑同樣可以增強心臟氣血應轉,一日有三笑、容易青春不老,希望我的回答可以激活一個心臟病患者的心靈,讓很多患者能夠健康長壽!

5、激素能治百病嗎?能治風濕嗎?

凡是治療風濕特有效的葯,多含有激素。激素可以抗炎、抗風濕、抗過敏,平喘,急救時還可以抗休克,但也不是治百病,有很多的副作用。
長期服用激素可以導致肥胖、血壓升高、血糖升高、胃潰瘍、骨質疏鬆等,所以在風濕的急性發作期還是可以短期應用的,一般需要減量維持一段時間後停葯;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6、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指征

風濕、類風濕的付氏中葯換血療法

風濕、類風濕病在給患者精神、肉體、財力帶來的痛苦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本人行醫十餘年深有感觸。

風濕、類風濕病的診斷並不難,治療是關鍵。有的醫生治療風濕類風濕病善於以毒攻毒。<<素問·五常政大論>>雲:「大毒葯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葯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也就是說無毒性的中葯,治病才能根除。本人謹遵古訓的這一原則,制訂出一套無毒、無副作用、療效好、老幼皆宜的治療方案。

本人根據祖傳秘方結合十餘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一套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治療原則,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維持這一整體的有機物質是血液。血液為身體的百節之靈,營養全身、通利關節。風濕、類風濕病是血液為患的一類疾病,治療起來就是如何把體內的風濕血(陳血)排出體外,使患者體內重生的新血流動起來。

付氏中葯換血療法,是依據理、法、方、葯總結出專業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十四字方針:「調脾胃、強肝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

治療時首先調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孕育萬物;在人體脾胃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精用調脾胃之葯物,使脾胃功能健旺,納谷則香,氣血生化有源而不絕也。

其次是強肝腎: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得以補養,則筋骨健壯,何懼風濕乎?

而後是活血化瘀:這一治則是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關鍵之所在。本人運用獨有的中葯(自采山中野生冷葯,本草無從考證)能夠把患者體內的風濕血化為水,通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汗液的蒸發、二便)排出體外。而後,通過調脾胃,生的新血,藉助肺氣的宣發、肅降注入經脈,濡潤全身。

最後佐以去風除濕葯,何愁風濕、類風濕病不愈乎?

與風濕外用激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