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類風濕的葯 怎樣減葯 類風濕用葯調整
服用甲氨蝶呤三片/周,能否長期服用? 甘肅省人民醫院免疫風濕科王晉平:按正規治療要求,需要定時復診復查,在治療有效的前提下,防治葯物不良影響及毒副作用的危害。請及時復診復查。患者:2005年發現並確診,現在雙手略有沉僵,偶有個別關節短暫疼痛。現病況比較穩定,服葯:甲氨蝶呤3片/周,美卓樂半片/日 已服甲氨蝶呤數年,能否長期服用下去嗎? 化驗、檢查結果:最近沒化驗和檢查 最後一次就診的醫院:鄭州大學一附院甘肅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風濕免疫科王晉平
2、甲氨蝶呤多少錢 強直性脊柱炎 甲氨蝶呤吃多長時間,能完全起效拜託了各位 謝謝
咨詢甲氨蝶呤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 39歲,得類風濕關節炎2年,有兩個腳關節時好時疼 一直在口服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吃甲氨蝶呤後很難受 想問類風濕關節炎必須吃甲氨蝶呤嗎?有沒有能代替的葯物?甘肅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風濕免疫科王晉平甘肅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風濕免疫科王晉平:出現不良反應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換用其他葯物。 查看原帖>>
3、風濕性關節炎病症狀有哪些呢》父親
病情分析: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改善關節功能和預後。應強調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和其他治療等[5]。
一般治療
強調患者教育及整體和規范治療的理念。適當的休息、理療、體療、外用葯、正確的關節活動和肌肉鍛煉等對於緩解症狀、改善關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葯物治療
1.非甾類抗炎葯(NSAIDs):這類葯物主要通過抑制環氧合酶(COX)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熱及減輕關節腫脹的作用,是臨床最常用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葯物。非甾類抗炎葯對緩解患者的關節腫痛,改善全身症狀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症狀、肝和腎功能損害以及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根據現有的循證醫學證據和專家共識,非甾類抗炎葯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注重非甾類抗炎葯的種類、劑量和劑型的個體化;
②盡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療程;
③一般先選用一種非甾類抗炎葯。應用數日至1周無明顯療效時應加到足量。如仍然無效則再換用另一種制劑,避免同時服用2種或2種以上非甾類抗炎葯;
④對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者,宜用選擇性環氧合酶-2抑制劑或其他非甾類抗炎葯加質子泵抑制劑;
⑤老年人可選用半衰期短或較小劑量的非甾類抗炎葯;
⑥心血管高危人群應謹慎選用非甾類抗炎葯,如需使用,可選擇非選擇性環氧化酶抑制劑類非甾類抗炎葯;
⑦注意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
2.改善病情抗風濕葯(DMARDs):該類葯物較非甾類抗炎葯發揮作用慢,大約需1~6個月,故又稱慢作用抗風濕葯(SAARDs)這些葯物可延緩或控制病情的進展。常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包括如下幾種。
(1)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口服、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均有效,每周給葯1次。必要時可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濕葯聯用。常用劑量為7.5~20mg/周。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口腔炎、腹瀉、脫發、皮疹及肝損害,少數出現骨髓抑制。偶見肺間質病變。服葯期間應適當補充葉酸,定期查血常規和肝功能。
(2)來氟米特(Leflunomide,LEF):劑量為10~20mg/d,口服。主要用於病情重及有預後不良因素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有腹瀉、瘙癢、高血壓、肝酶增高、皮疹、脫發和白細胞下降等。因有致畸作用,故孕婦禁服。服葯期間應定期查血常規和肝功能。
(3)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g,SASP):可單用於病程較短及輕症類風濕關節炎,或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濕葯聯合治療病程較長和中度及重症患者。一般服用4~8周後起效。從小劑量逐漸加量有助於減少不良反應。可每次口服250~500mg開始,每日3次,之後漸增至750mg,每日3次。如療效不明顯可增至每日3g。主要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轉氨酶增高,偶有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對磺胺過敏者慎用。服葯期間應定期查血常規和肝功能、腎功能。
(4)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可單用於病程較短、病情較輕的患者。對於重症或有預後不良因素者應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合用。該葯起效緩慢,服用後2~3個月見效。用法為羥氯喹200mg,每天2次。用葯前和治療期間應每年檢查1次眼底,以監測該葯可能導致的視網膜損害。
臨床上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強調早期應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病情較重、有多關節受累、伴有關節外表現或早期出現關節破壞等預後不良因素者應考慮2種或2種以上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的聯合應用。主要聯合用葯方法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及柳氮磺吡啶中任意2種或3種聯合。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個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聯合用葯方法。
3.生物制劑:是目前積極有效控制炎症的主要葯物,減少骨破壞,減少激素的用量和骨質疏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生物制劑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白細胞介素(IL)-l和IL-6拮抗劑、抗CD20單抗以及T細胞共刺激信號抑制劑等。
(1)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該類制劑主要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和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與傳統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相比,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的主要特點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壞的作用明顯、患者總體耐受性好。這類制劑可有注射部位反應或輸液反應,可能有增加感染和腫瘤的風險,偶有葯物誘導的狼瘡樣綜合征以及脫髓鞘病變等。用葯前應進行結核篩查,除外活動性感染和腫瘤。
(2)白介素-6拮抗劑(tocilizumab):主要用於中重度類風濕關節炎,對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感染、胃腸道症狀、皮疹和頭痛等。
(3)白介素-1拮抗劑:阿那白滯素(anakinra)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IL-1拮抗劑。其主要不良反應是與劑量相關的注射部位反應及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等。
(4)抗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rituximab)主要用於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療效欠佳的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輸液反應,靜脈給予糖皮質激素可將輸液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度降低。其他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皮疹、瘙癢、發熱、惡心、關節痛等,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5)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阿巴西普(abatacept)用於治療病情較重或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應是頭痛和惡心,可能增加感染和腫瘤的發生率。
4.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能迅速改善關節腫痛和全身症狀。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伴有心、肺或神經系統等受累的患者,可給予短效激素,其劑量依病情嚴重程度而定。針對關節病變,如需使用,通常為小劑量激素(潑尼松≤7.5mg/d)僅適用於少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
激素可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①伴有血管炎等關節外表現的重症類風濕關節炎。
②不能耐受非甾類抗炎葯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橋梁」治療。
③其他治療方法效果不佳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
④伴局部激素治療指征(如關節腔內注射)。激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原則是小劑量、短療程。使用激素必須同時應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在激素治療過程中,應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關節腔注射激素有利於減輕關節炎症狀,但過頻的關節腔穿刺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並可發生類固醇晶體性關節炎。
5.植物葯制劑
(1)雷公藤:對緩解關節腫痛有效,是否減緩關節破壞尚乏研究。一般給予雷公藤多苷30~60mg/d,分3次飯後服用。主要不良反應是性腺抑制,一般不用於生育期患者。其他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色素沉著、指甲變軟、脫發、頭痛、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骨髓抑制、肝酶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等。
(2)白芍總苷:常用劑量為600mg,每日2~3次。其不良反應較少,主要有腹痛、腹瀉、納差等。
。
指導意見:
6.外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經過積極內科正規治療,病情仍不能控制,為糾正畸形,改善生活質量可考慮手術治療。但手術並不能根治類風濕關節炎,故術後仍需葯物治療。常用的手術主要有滑膜切除術、人工關節置換術、關節融合術以及軟組織修復術。
7.其他治療:對於少數經規范用葯療效欠佳,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免疫球蛋白明顯增高者可考慮免疫凈化,如血漿置換或免疫吸附等治療。但臨床上應強調嚴格掌握適應證以及聯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等治療原則
4、北京醫科大學生化
7、樓主:某日上班,起遲了沒吃早點,老媽將昨日剛買的玉米腸給我。就是大概10多公分長短,3公分直徑的那種。我隨手揣到的前褲兜里,就急忙出發了。還是和每日一樣,扎進了人頭洶涌的人流,擠到了地鐵里。我的前面是一個後部特翹的MM,正好背沖著我。嗯嗯。。在心中雜念紛飛的時候,我適時的轉了一下方向,用身體的側面迎接她的擠壓吧,避免產生誇張的生理反映。忽然間,該MM一陣劇烈扭動,忿忿的用眼睛惡狠狠的盯著我。。。。我。。。我怎麼了就???我忽然反映,對了!一定是它,那根可惡的玉米腸!我低頭看了一下那個部位,的確橫著一大條,很是引人注目。我對她笑了笑,用手指攥住它晃了晃,示意這其實是一個玉米腸,不是其他KB的東東。但是我發現她的表情更加的氣憤了!
5、類風濕關節炎不能根治,吃氨糖有用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可引包括關節部位的疼痛和腫脹的一系列症狀,並導致關節損傷,手、足小關節為易發部位。該病的發病原因目前未知,並且無法根治。
大量臨床觀察證實,氨糖可有效抑制關節腔內多種破壞軟骨的酶的活性,能修復已被磨損或被侵蝕的關節軟骨,從而改善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生理功能和運動功能。同時,對於因長期使用抗炎類葯物和激素造成的關節軟骨損傷,也具有很好的修復作用。
《氨基葡萄糖治療骨關節炎的專家共識》與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都建議氨糖的補充劑量不低於1500mg/天,九港氨糖軟骨素可以幫助每日足量補充氨糖, 修復軟骨,保持軟骨健康,從根本上緩解關節炎進程,協助機體自我修復。
6、北京醫科大學生化樓212室,健康指南雜志社。電話是多少。是否還有售治療類風濕的山螞蟻粉。
價格將根據國家概況vkhv
7、虎骨粉的作用?
虎骨粉具有健骨的功效。用於腰背疼痛,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步履艱難等症狀的改善。
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2003年8月20日通報,由陝西金花企業生產的人工虎骨粉,近期被批准為國家一類新葯,其葯理和安全性指標與天然虎骨基本一致,成為繼人工麝香後的又一大突破。
專家制定出了與天然虎骨成分基本相同的人工虎骨粉的配方。經檢測,其指紋圖譜以及30多項葯理指標與天然虎骨基本相同。而臨床實驗也表明,人工虎骨在治療骨質疏鬆和鎮痛方面,與天然的虎骨療效一樣。

(7)類風濕專家共識擴展資料
人工虎骨粉被錄入《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
在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發布的2017版《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中,由金花股份出品的國家一類新葯人工虎骨粉/金天格膠囊被收錄進該指南骨質疏鬆症防治章節的「中醫中葯治療」類別。
《指南》明確指出,在針對骨質疏鬆類臨床症狀表現的疾病診治中,人工虎骨粉/金天格膠囊是具有改善骨質疏鬆類疾病癥候、且葯物有效成分明確的中成葯!
據悉,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一類的權威目錄,一般需要業內最權威的首席專家牽頭,再由業內數十位其他權威專家組成權威目錄團隊,多次開會討論修訂撰寫,通常需要3年左右時間才能完成。金花出品的國家一類新葯人工虎骨粉/金天格膠囊被收錄該指南,將極大地提高該產品在骨質疏鬆症領域的學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