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風濕病中風

風風濕病中風

發布時間:2020-11-30 15:10:10

1、我得了風濕性神經痛怎麼治療?會得中風嘛?

不會中風,去看看中醫,治風濕痛偏方方名 :木瓜酒。 處方 :油酥公狗前足骨、川芎、川牛膝、全當歸、天麻、五加皮、紅花、續斷、白茄子根各 50克 ,玉竹 100克 ,秦艽 18克 ,防風 15克 ,桑枝 150克 ,木瓜 180克 ,冰糖 1000克。製法 :將上述中葯共同研成粗末 ,放入玻璃瓶或瓦罐內 ,加入 50度以上白酒 ,酒量超過葯面 10~ 15厘米 ,密封浸泡 7~ 10天 ,即可飲用。功效 :除濕祛寒 ,追風定痛。主治 :風寒濕氣流入經絡引起的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骨節酸痛 ,以及歷節風痛 (痹證的一種 ,症狀以關節疼痛為主 ,而且疼痛劇烈 ,夜甚於晝 )。用法 :口服 ,每天兩次 ,每次 15~ 50毫升 ,溫服。禁忌 :孕婦忌服。南瓜藤老蔸浸酒治風濕我母親70年代末因風濕導致四肢疼痛難忍,尤以雙臂為甚,嚴重影響正常活動。後經人介紹,自製了南瓜藤老蔸酒,長期飲服,效果頗佳。現年近八旬,風濕全消。腰板硬實,天天下地勞動。製法:取上等純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紅片糖1000克,秋後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5到7棵;先將藤蔸洗凈,晾乾,斬成段,然後與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開封飲用。長期堅持,療效漸顯。每次用量,視患者的酒量而定,一般100克左右,每天1-2次,無需忌口。治風濕痛一法十多年前,我患風濕痛,關節、筋腱肌肉處疼痛,時輕時重。多年葯物治療,沒有明顯效果。後偶得一方,十多日後症狀消逝,身體康復。其方是:當歸、川芎、麻黃、懷膝、陳皮、木瓜各10克。六味葯為一服,把葯用紗布包好放在雞肚內。然後用線縫好雞肚,清煮,不放鹽。熟後連湯一起喝,要發汗,千萬別見風,一次吃不完可吃2至3頓。吃完一服後隔一天再吃第二服,共吃3服。葯酒治頑痹多年來,本人用葯酒治療坐骨神經痛、風濕及類風濕性 關節炎和神經痛,效果較好。用法是:生川草烏各10克、雙花20克、生甘草13克、川牛夕15克、蒼術10克、烏梅10克、元胡25克、漢防己25克、五靈脂25克、權殼25克、糧食白酒750毫兒,將上葯搗碎,用一層紗布包好浸入白酒內,7天後分30次飲服,每晚一次,飲後如覺胃中灼熱,可吃一點水果或冷食######西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方法? (1)用水楊酸制劑和非類固醇制劑以緩解疼痛,消除炎症,控制風濕活動. (2)在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使用青黴素以控制鏈球菌感染. (3)預防風濕性關節炎的復發。包括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清除慢性病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時應用抗生素等。 三,食療方法. 五加皮熘黃魚 : 黃魚1條(約500克),南五加皮10克,黃酒、糖、醋、鹽適量。 將黃魚去鰓、鱗、內臟,洗凈,兩側切花刀。南五加皮加水煎煮兩次,取湯汁備用。將黃魚掛麵糊,炸至酥脆,放碟中。然後將南五加皮湯汁放入砂鍋中,加黃酒、糖、醋、鹽、加熱拌炒,至湯汁稠粘明透,澆在魚身上即可。 黃花魚補虛祛濕,南五加皮去風散寒;二者相配,共成去風濕菜餚佳品。體虛、風濕病經久不愈者食之相宜。 五加皮醪 : 南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麴適量。 凈南五加皮加水泡透煎煮,每30分鍾取煎液一次,共取三次。將煎液與淘凈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干飯;待冷,加酒麴拌勻,發酵成酒釀。每日隨量,佐餐食用。 本品中五加皮有去風濕,強筋骨功效。故除強筋壯骨外,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薏米粥 : 薏米50克,白糖適量。 薏米洗凈加水適量,煮爛成粥,調白糖適量即可。 薏米有去風除濕作用。經常小吃或佐餐,食用本品,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四肢屈伸不利,對關節紅腫,發熱者尤為適宜。另外尚可治療水腫,皮膚扁平疣、青春疙瘩等症。 四,介紹風濕骨痛葯酒的配製方法: 〖組成〗 威靈仙、桑寄生、穿山龍、防己、獨活、茜草、羌活各50克,制馬錢子、麻黃、白糖各10克,50度白酒2.5公斤。 〖備注〗 上料置容器中浸泡1個月左右。 〖用法〗 每次飲用10~15毫升,每日2~3次,孕婦忌服。 風濕性關節炎食療方 〖原料〗: 當歸15克,黃芪25克,薏苡仁50克,紅棗(去核)6枚,蛇肉200克。 〖做法〗: 將當歸、黃芪、薏苡仁、紅棗分別洗凈。蛇肉洗凈,切成小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蛇肉,每天1料。 〖功效〗: 補氣益血、祛濕除痹。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之關節疼痛、活動不便者。 附:其他相關食療方 1、母雞一隻,去毛及內臟,石榴皮100克,煮湯服食,治風濕性關節炎。

2、類風濕患者女性居多,初步訪查其中多數患過中風病,為何?

周五女性體力活相對較少,所以體內的濕氣難以排出,而男性經常運動,體內濕氣較少。這就是為什麼風濕病女性較多。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這樣看個人寢室的飲食起居的習慣了。

3、中風和風濕類似嗎?

中風是身體某些部位發生梗塞,導致僵硬或癱瘓。而風濕是身體濕寒有積液,導致疼痛不適。

4、心臟病患者為何容易中風

導讀:中風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症狀一般為頭痛、頭暈、突然視力模糊、肢體麻木等,但症狀較輕,發病時間較短,患者通常會在兩小時內恢復,因此不少人往往不在意,忽視治療。:由心臟病引起腦中風,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心臟自身的病變或心臟瓣膜、心室壁及心室腔內的血栓子,進入血液循環,阻塞了腦部血管造成腦栓塞;二是由於嚴重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導致心臟輸出量減少,腦灌注不足,腦部缺血,發生腦血栓形成。冠心病患者發生腦梗塞者比無冠心病者高。冠心病引起腦血管病的病因,主要由於冠狀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心臟缺血、心臟輸出量減少,腦部血液相對不足,造成腦缺氧和血液動力學改變,形成腦血栓。經心電圖證實,右心室肥厚的病人,發生腦梗塞者比無此病者高。此外,風濕性心臟病、亞急性心內膜炎、細菌性心內膜炎、病毒性心肌病、心房纖顫、心力衰竭等心臟病,都能增加腦血管病的發生率。風濕性心臟病也是造成腦栓塞的主要原因,而且容易復發,兩年內復發者佔30%。風濕性心臟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後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肢體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風濕性心臟病則表現為動脈栓塞以及腦梗塞而死亡,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個緩慢、漫長的病程,可長達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多發生在青壯年,病人會緩慢失去勞動力,而且90%以上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會發生一種嚴重的心律失常——房顫。

5、風濕和中風一樣嗎??

不一樣。

6、什麼是風濕,什麼是中風?有區別嗎?

風濕是受寒引起的,一般症狀是遇到陰天或者接觸水過多就會感覺腳特別酸脹,一般是骨頭特別疼,但是至少是還有知覺。
中風是由於人老了之後,身體機能下降,骨骼變硬,柔韌性下降,遇到摔交就會很容易導致中風,附帶的症狀是顱內出血和身體部分癱瘓。前者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有生命危險,病人可能在中風的時候有知覺,但是動彈不得。後者只是癱瘓部分沒有知覺。
兩者一般都是容易出現在老人身上,但是也有年輕人犯風濕,但是中風就一定發生在老人身上。

與風風濕病中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