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風濕病用什麼膏葯最好
您好 中醫認為風濕、類風濕屬「痹症」范疇:風、寒、濕三種邪氣混雜侵入人體引發痹症,其臨床表現為:慢性,進行性,對稱性關節疼痛,晨僵,早期具遊走性,關節軟組織呈菱形腫脹,漸至關節僵硬、畸形、強直、功能障礙,血液檢測可見紅血球血蛋白的降低,類風濕因子呈陽性,血沉加快,一般認為(西醫認為)是感染源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以滑膜炎為基礎的關節病變;中醫認為此病是由於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熱外邪侵襲導致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滋養所致。 建議用中醫保守療 法,如膏 葯外敷,中醫講求穴位,由於膏 葯用於肌表薄 貼,因此膏 葯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於體表的膏 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如信任可隨時在線聯系,祝早日康復!
2、中草葯名稱大全外治風濕病的追風果不知是何種樹木果實
查了下說是產地在越南,可能是誇大宣傳了
再看看這些說明,很有道理的。
網搜了一下,大部分都說是騙人的:以下是隨便從網上復制的一篇,類似的還有很多。
3日,一種名叫「追風果」的果子現身禾城,被鼓吹成「越南奇葯」、「東南亞葯王」、「少數民族絕世偏方」、「世界最猛烈的草葯之一」,能治肩周炎、皮膚瘙癢、皮癬皮炎、神經痛、頸椎痛等百種疾病。引得不少市民紛紛趕來追捧,掏腰包購買。
「越南奇葯」怕查
當天上午9點,市區西麗橋北邊的一處空地上,一名身著深色上衣的中年女子在向十幾位市民鼓吹「越南奇葯」,唾沫星子到處飛,圍觀的市民想插一句話都困難。
「這種葯來自東南亞國家,它是苗、瑤、白、彝、傣少數民族的絕世偏方,獨特單方葯。一分鍾即起作用,能治風濕痛、肩周炎、跌打損傷、筋骨痛、關節痛等百種疾病,有殺毒、除濕、活血等神奇功效……」
圍觀的市民越多,中年女子鼓吹得越來勁。她所謂的「越南奇葯」,是種深顏色、無花果般大小的果子,摸上去很堅硬,三瓣硬邦邦的葉狀物緊貼在果子上。中年女子稱,這種「奇葯」雖「神奇」但價格不貴,10元錢就可買到3個。圍觀的市民中有不少人已經掏錢購買,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爺子買了3個,「我也不知道管不管用,看別人都買就買了,吃虧上當也就這10元錢,反正也不止我一個人!」
「癢得很,奇癢無比,很難受!」這時,一名剛剛使用過「奇葯」的阿姨說。中年女子聽到後馬上搶過話題,「開始是有點癢,這就對了。這是『神奇』葯物的表現,保證沒有任何副作用。」
這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當記者隨意說了句「等我打電話問問葯監局」時,中年女子突然變得極不耐煩,「問什麼問啊,又不會治死你。」說完,就與一名男子迅速離開了現場,任憑怎樣叫喊都不肯止步,惹得圍觀的人一陣哄然大笑。
市民勿「追風」
記者帶著幾個「追風果」走訪了我市幾家醫院和葯店,都說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其中勤儉路一家大型葯店的駐店醫生表示,根據中醫葯理,幾種甚至幾十種中草葯配製成葯才能治一種病,但像這樣一種葯能治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疾病的可能性幾乎是天方夜譚。再說,如果是名貴葯材國家早就已經收購,而且要進行管理,絕不允許在街頭隨意兜售的。
隨後,記者又來到嘉興市葯品食品檢驗所。一位副所長也稱未聽說過此葯,至於是否真有這種葯,能治什麼病或有沒有副作用,要具體查閱資料並作進一步鑒定後才能確定。同時該副所長強調,如果是葯物的話國家有嚴格的管理措施,絕不允許街頭隨便銷售,更不要說是從外國進口的了。他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輕信小販們的「宣傳」,更不要隨意使用「追風果」,否則傷害了身體連投訴都沒有對象。
記者從網上了解到,各地對「追風果」的報道不少,無一例外都是對其「神奇」葯效持懷疑態度。
3、這個中葯材叫什麼名字,說是治療風濕的
用於治療風濕常用中草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為以下幾類: 1、疏散風邪類:獨活、羌活、防風、麻黃。 2、溫經散寒類:桂枝、川烏、草烏、熟附子、細辛。 3、除濕蠲痹類: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蒼術、蠶砂、豬苓、澤瀉、滑石。 4、清熱通痹類:忍冬藤、銀花、連翹、黃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藍根。 5、通經活絡類:豨薟草、清風藤、威靈仙、絡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節、木瓜、海楓藤、千年健、透骨草、雞血藤、穿山甲、姜黃。 6、搜風剔絡類:全蠍、蜈蚣、地龍、蘄蛇、烏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蠶、蜂房。 7、活血化淤類:當歸尾、桃仁、紅花、赤芍、乳香、沒葯、五靈脂。 8、化痰散結類:半夏、茯苓、陳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貝。 9、益氣養血類: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雞血藤。 10、補腎壯骨類:熟地、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狗脊、續斷、杜仲、桑寄生、牛膝、仙靈脾、鹿茸、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
4、求治風濕的偏方
治風濕痛偏方 方名:木瓜酒。 處方:油酥公狗前足骨、川芎、川牛膝、全當歸、天麻、五加皮、紅花、續斷、白茄子根各 50克 ,玉竹 100克 ,秦艽 18克 ,防風 15克 ,桑枝 150克 ,木瓜 180克 ,冰糖 1000克。製法 :將上述中葯共同研成粗末 ,放入玻璃瓶或瓦罐內 ,加入 50度以上白酒 ,酒量超過葯面 10~ 15厘米 ,密封浸泡 7~ 10天 ,即可飲用。 功效:除濕祛寒 ,追風定痛。 主治:風寒濕氣流入經絡引起的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骨節酸痛 ,以及歷節風痛 (痹證的一種 ,症狀以關節疼痛為主 ,而且疼痛劇烈 ,夜甚於晝 )。 用法:口服 ,每天兩次 ,每次 15~ 50毫升 ,溫服。 禁忌:孕婦忌服。 南瓜藤老蔸浸酒治風濕 製法:取上等純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紅片糖1000克,秋後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5到7棵;先將藤蔸洗凈,晾乾,斬成段,然後與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開封飲用。長期堅持,療效漸顯。每次用量,視患者的酒量而定,一般100克左右,每天1-2次,無需忌口。 治風濕痛一法 其方是:當歸、川芎、麻黃、懷膝、陳皮、木瓜各10克。六味葯為一服,把葯用紗布包好放在雞肚內。然後用線縫好雞肚,清煮,不放鹽。熟後連湯一起喝,要發汗,千萬別見風,一次吃不完可吃2至3頓。吃完一服後隔一天再吃第二服,共吃3服。 葯酒治頑痹 用法是:生川草烏各10克、雙花20克、生甘草13克、川牛夕15克、蒼術10克、烏梅10克、元胡25克、漢防己25克、五靈脂25克、權殼25克、糧食白酒750毫兒,將上葯搗碎,用一層紗布包好浸入白酒內,7天後分30次飲服,每晚一次,飲後如覺胃中灼熱,可吃一點水果或冷食 。
5、請問有個廣西玉林生產的外用治療風濕疼痛病的液體葯水叫什麼名字!謝謝。
?
6、治風濕的芬洛還叫什麼名字?
又叫洛芬待因緩釋片,適應症為主要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中等程度疼痛的鎮痛,如:癌症疼痛、手術後疼痛、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頭痛、痛經、牙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