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處可見的艾草,有怎樣用處?
每年到了端午,大家就開始尋找艾草。以前在老家的時候,艾草是隨處可見的,畢竟山野鄉村,艾草是尋常之物,大家也不覺得珍惜。可是現在到了北京,真是只有郊區野外的公園里,或者那座森林公園里,有時候還能看到艾草的影子。那麼艾草有什麼用處呢?為什麼端午節有個習俗,是家家戶戶掛著艾草呢?老人們認為,端午節在門口懸掛艾草,會起到鎮宅安寧,驅趕邪蟲的意思。盡管我們無從考證這個是否有效,但是艾草確實是個寶,在很多方面都能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一起來看看。
農村常說三年艾是個寶,這說明了艾草的重要性。它首先體現在它的中草葯性質上。艾草具有溫經、止流血的作用。所以它是味特別的婦科中葯,特別是在早期的農村裡,醫療技術不夠發達,婦科疾病又難以啟齒的情況下。那時候的艾草,是農村婦女生孩子必備的良品。家裡若有人生產,就會准備上一鍋的艾草水,意思給剛出生的嬰兒沐浴,二是給生產後的婦女洗澡,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還能鎮痛、防止出血,促進傷口癒合等作用。有時候婦女痛經以及各種與可驗證,也會准備艾草水進行口服。
新近幾年,艾灸已經風靡了大街小巷。無論是高大上的商場還是淘寶小店,都隨處可見艾灸艾條等的影子。艾灸,主要取自艾草的中草葯的治療效果。用艾草艾葉製作而成的艾柱艾條等等,點燃後產生的熱氣從來刺激身體的特定穴位,從而促使經脈暢通,達到調整生理功能,這就是艾灸的原理。很多艾灸,主要用來治療和預防風濕、周身酸疼以及各種關節炎症等等。
除了上述兩個作用,我們還知道的是,艾草煎水後,可以治療咳嗽和哮喘;艾草煮水泡腳,可以防止去火,對於調理身體風寒有一定的效果;夏天點燃艾草可以防止蚊蟲叮咬等等。艾草的作用太多了,所以我們如果在野外碰到艾草,可以采點帶回家晾乾備用。指不定什麼時候,艾草就能發揮它的作用,給我們帶來好處。
2、艾葉泡腳能否治療風濕
產後一般都不會有風濕
但是如果是其中不小心感染風濕的話可以適當地內溫陽通絡
艾葉是可以的,拿去容煲水,煲開後再用冷水來調到適當的溫度,
泡腳的位置最好泡到膝蓋,這樣效果才會比較明顯
泡好後不要吹風,要馬上拿干毛巾擦乾,注意保暖,這樣就可以了!
手打的哦,給點分謝謝!
3、艾草怎麼治療膝關節風濕
建議:一般是用艾條,如果用艾草,要把它打碎,再把生薑砌成二公分厚,放在膝關節處,上面用艾草做成柱狀,再把艾條點燃。這個要專業人事才會。常用穴位是,二膝眼,鶴頂,血海,足三里,陽陵腺,陰陵腺。
4、一根艾草--類風濕怎麼根治?
&
5、艾葉有哪些去病的療效!
艾草的家居風水功效很多,應用廣泛。生活中可經常使用做驅除蚊蟲蟑螂與環境空氣消毒制菌之用,達到環境衛生的功效。尤其是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掛上艾草用來辟邪,或者將艾草放在洗澡水裡,艾草的功效與作用用來殺菌消毒。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現在台灣正流行的「葯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全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葯。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相傳漢朝名將驃騎將軍霍去病行軍、打野外或打仗的時候,軍隊為了找尋水源,可以在地上挖個坑,裡面置放燃燒發出濃煙的艾草,再用土掩埋起來,附近如果看到有煙冒出,可以認定那冒煙的地方就是水源,能探采水井。這個傳說是否屬實?沒有經驗,不得而知,但這其中應該有一些道理,因為艾草本就是可以「逐冷除濕」(李時珍)的一種植物。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艾草在中國的風水學中被尊崇特具辟邪除瘴、強化磁場感應、逐一切寒濕、避百毒的凈化作用,而在生活中也經常被用來作驅除蚊蟲蟑螂跳蚤與環境空氣辟毒制菌之用,而且只要煙薰十分鍾就能收養生健康之功效。
艾草乃菊科的多年草,正名為菊科艾屬,生葯名「艾葉」,株高50~100cm,葉互生長形,深裂成羽狀,夏秋之間開花,葉子背面有白色絨毛為艾灸材料。
因取其旺盛生命力及高單位纖維質與葉綠素,自古即被廣泛運用在人類生活中,不論食用、飲用、外用、浸泡、驅蟲、制菌、清潔、鎮靜皆有令人滿意的功效,因此而有神仙草之美譽。
艾草在中國的風水學中被尊崇特具辟邪除瘴、強化磁場感應、逐一切寒濕、避百毒的凈化作用,而在生活中也經常被用來作驅除蚊蟲蟑螂跳蚤與環境空氣辟毒制菌之用,而且只要煙薰十分鍾就能收養生健康之功效。
艾為純陽正氣之物,陳久者良,揉搗如綿謂之熟艾,可養生、除瘴、避邪,自古流傳,妙用無窮。端午節門上插艾草和菖蒲驅邪過去插艾草、菖蒲是為了避毒蟲,現在是避煞氣,防止傳統位理學上禁忌入內的邪氣。切記:一定要在下午3點前插艾草和菖蒲。
艾草驅邪轉化風水氣場
風水講究的是生氣,可用艾草來轉化氣場,用小碟子裝一點兒艾草,點燃後把回收的、舊的物品,古董傢具、拿到艾草前熏上30秒,去舊氣轉新意,起到財運旺盛,風聲水起的作用。。
6、艾葉和生薑怎樣使用能治風濕呢
病情分析:你好!艾葉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生薑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葯,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意見建議:艾葉和生薑用於治療風濕病,全身用葯可煎煮對身體進行熏蒸治療,可用鮮品搗爛炒熱外裹有辛辣刺激發熱移動裹的部位以免發泡,還可以穴位或在患處貼姜用艾灸的方式治療。注意起居避免風寒外感冒來達到控制治療風濕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