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性心臟病是指風濕性心臟炎所遺留的心臟瓣膜病變 臨床上已什麼最常見?
二尖瓣狹窄合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2、鏈球菌感染綜合症
鏈球菌感染綜合症就是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臨床表現以心臟炎和關節炎為主,可伴有發熱、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結、舞蹈病等。急性發作時通常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在此階段風濕性心臟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發作後常遺留輕重不等的心臟損害,尤以瓣膜病變最為顯著,形成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或風濕性瓣膜病。
A組鏈球菌對風濕熱和風心病的病因學關系,得到了臨床,流行病學及免疫學方面一些間接證據的支持。已有多項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A組鏈球菌感染與風濕熱密切相關,免疫學研究亦證實,急性風濕熱發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鏈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長期隨訪時的抗菌治療和預防鏈球菌感染可預防風濕熱的初發及復發;此外,感染途徑亦是至關重要的,鏈球菌咽部感染是風濕熱發病的必須條件。
盡管如此,A組鏈球菌引起風濕熱發病的機制至今尚未明了。風濕熱並非鏈球菌的直接感染所引起。因為風濕熱的發病並不在鏈球菌感染的當時,而是在感染後2~3周起病。在風濕熱病人的血培養與心臟組織中從未找到A組鏈球菌。而在罹患鏈球菌性咽炎後,亦僅1%~3%的病人發生風濕熱。
近年來,發現A組鏈球菌細胞壁上含有一層蛋白質,為M、T和R三種蛋白組成,其中以M蛋白最為重要,既能阻礙吞噬作用,又是細菌分型的基礎,亦稱「交叉反應抗原」。此外,在鏈球菌細胞壁的多糖成份內,亦有一種特異抗原,稱為「C物質」。人體經鏈球菌感染後,有些人可產生相應抗體,不僅作用於鏈球菌本身,還可作用於心瓣膜,從而引起瓣膜病變。心瓣膜的粘多糖成份隨年齡而變異,因而可解釋青少年與成年人中的心瓣膜病變的不同發生率。免疫學研究提示,急性風濕熱的免疫調節存在缺陷。其特徵為B細胞數和輔助T細胞的增高,而抑制T細胞相對下降,導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增強。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雖無風濕活動,但持續存在B細胞數增高,提示免疫炎症過程仍在進行。鏈球菌感染後是否發生風濕熱還與人體的反應性有關,這種反應性的高低,一方面與對鏈球菌抗原產生的抗體的量呈平行關系,抗體量多時發生變態反應的機會大;另一方面與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的變化有關。
3、發燒名詞解釋
發熱(fever)是指病理性體溫升高,是人體對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4、風濕熱患者常見哪些體征
1.[b]感染[/b]因素: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遺傳因素: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風濕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密切關系。 2.[b]免疫[/b]因素:免疫異常在風濕病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3.[b]內分泌[/b]因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 4.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b]疼痛與風濕病 [/b]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臨床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 什麼是[b]類風濕關節炎[/b]?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症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礙性疾病。常以手足小關節對稱性起病,可累及多個關節,主要病理變化為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細胞侵潤,滑膜翳形成,軟骨及骨組織的侵蝕,導致關節結構的破壞,關節畸形,功能喪失。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哪些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可累及全身能活動的關節,以四肢關節,尤其是雙手和雙足小關節為主,最常受累的是近端指間或趾間關節和掌指或庶跖趾關節,其次腕、肘、膝、肩、踝、胸鎖、髖、寰樞椎關節也可被累及。 [b]晨僵[/b]是怎麼回事? [b]晨僵[/b]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共有的體征,也是類風濕關節炎的重要診斷依據之一。其臨床表現為:病人早晨起床或睡醒之後,出現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同時可伴有 肢端發涼、麻木等現象,嚴重時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後經活動或溫暖後,症狀會緩解或消除。[/
5、痛風和風濕性關節炎的區別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寒冷、潮濕等因素可誘發本病。下肢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最常受累。雖然近幾十年來風濕熱的發病率已顯著下降,但非典型風濕熱及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並非少見。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關節炎類型,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水腫後組織變軟,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這些症狀會反復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後,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症狀管理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