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液檢查。外觀呈混濁的草黃色漿液,黏稠度降低,黏蛋白凝固不全,可見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細胞。對類風濕的診斷提供重要參考。
(2)血沉。即紅細胞沉降率(ESR),可作為判斷炎症活動度的可靠指標,其升降與類風濕的活動度相一致,也可作為判定療效及診斷的指標。
正常值:兒童每小時< 10mm;成年男性每小時0 ~ 15mm;成年女性每小時0 ~ 20mm;類風濕輕度活動時每小時20 ~ 40mm;中度活動時每小時40 ~ 80mm;高度活動時每小時> 80mm。類風濕患者的血沉增快可不受抗風濕葯治療的影響,這一點可與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後血沉迅速下降)相區別。關節腫痛明顯好轉,炎症現象已消退,血沉仍持續增快或不下降時,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隨時有可能復發或惡化,但也有血沉始終正常而病情復發或惡化者。
血沉增快提示組織的損害,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雖無特異性,但在疾病的鑒別與診斷及疾病活動度判斷方面有一定價值。若患者表現為關節痛,臨床症狀很少,血沉尤其是多次檢查正常者,則很難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3)抗鏈球菌溶血素「O」。簡稱抗「O」或ASO。正常值約250 單位~ 500 單位,此值因年齡、季節、氣候、鏈球菌流行情況,尤其地區而有所差別。有人分析,類風濕患者中抗「O」升高佔30%。菲絲等將類風濕的ASO 分為四種血清類型。
①抗鏈球菌溶血素型:ASO 升高,類風濕因子陰性時,見於風濕熱。
②凝集型:ASO 正常,類風濕因子陽性時,表示預後不良。
③混合型:ASO 升高,類風濕因子陽性,見於類風濕。
④正常型:ASO 正常,類風濕因子陰性,可除外類風濕。
(4)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因子是一種身體內產生的抗IgG 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漿細胞合成並分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結和類風濕性皮下結節的漿細胞也可產生。
檢查類風濕因子的常用方法有兩種:乳膠法,最常用,類風濕患者約有70% ~ 85% 出現陽性,15% ~ 30% 為陰性;致敏羊血球凝集試驗(簡稱SSCA 或SCAT),此法較敏感,1 ∶ 64 以上為陽性,1 ∶ 160 以上有意義,類風濕患者約有70% ~ 100% 出現陽性,小兒病程久者為27%。
在評價類風濕因子的臨床意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典型和肯定的類風濕患者的RF 陽性率僅在80% 左右,不典型和初患病例的陽性率較低。
② RF 陽性也可出現於其他結締組織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惡性腫瘤,如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牛皮癬、結節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結核、慢性支氣管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梅毒、麻風、矽肺、膀胱腫瘤、白血病等。
③正常人群的類風濕因子陽性率在5% 左右,老年人的陽性率可達20% 左右。
④類風濕因子多見於具有關節外病變的類風濕患者,如皮下結節、血管炎、心肺損害等。
⑤類風濕因子的滴度越高,出現越早,則病變越可能向嚴重方向發展,故RF 也可作為判斷預後的一個指標。
由此看來,把RF 陽性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個絕對證據是不對的,而有些人看到RF 陽性的結果時憂心忡忡,以為自己患了類風濕,這顯然也是不正確的。這一切都是「類風濕因子」這一名稱造成的誤會。我們知道,類風濕因子是一種抗IgG 免疫球蛋白,任何能引起抗IgG 的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疾病,都可以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並非只見於類風濕患者。
(5)C- 反應蛋白。亦稱丙種反應蛋白,簡稱CRP。正常人為陰性,類風濕早期和急性風濕時,血清中可達33mg,其陽性率為80% ~ 90%。CRP 的臨床意義與血沉相同,是反映炎症的良好指標。
類風濕活動期明顯增多,與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現得早,消失也快。CRP 含量越多,表示病變活動度愈高。炎症恢復期,若CRP 陽性,預示仍有突然出現臨床症狀的可能。
CRP 陽性,也可見於肺炎、腎炎、惡性腫瘤及急性感染、外傷、組織壞死、心肌梗死、肝炎、菌痢、結核、疫苗接種之後等。但病毒感染時通常為陰性,故臨床上可作為鑒別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標。
(6)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HLA)。測定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主要用於類風濕與強直性脊柱炎的鑒別診斷。類風濕患者HLA—B27 為陰性,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90% ~ 100% 為陽性。健康人陽性率約為5% ~ 9%。
2、檢血常規,抗0試驗,類風濕因子,都正常就是血沉高,關節輪流疼,不用吃葯疼兩三天就好了,是什麼原因?
您的症狀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很多人多病情的間歇期就關注病情,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建議您盡快去廣州那邊有一家治療類風濕效果好的醫院去治療,最後祝您身體健康!
3、查過血常規,抗o試驗類風濕因子都正常就是血沉高各個關節都疼過每次不吃葯疼兩三天就不疼了是什麼原因?
您的症狀與類風濕的症狀相似,建議盡快去醫院採取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4、類風濕因子抗0實驗359.7一定是類風濕嗎?
類風濕因子正常值在0-20之間范圍,超過此范圍顯示類風濕因子正常值偏高。 類風濕因子只能作為衡量類風濕疾病的標准之一,但並不是絕對條件
5、風濕三項數值標准范圍是多少?
你好,風濕三項指的是血沉、抗o、類風濕因子。紅細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圍:男性0~15mm/h;女性0~20mm/h。類風濕因子(RF)正常范圍:膠乳凝集試驗RF<20IU。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正常范圍:ASO<400U
6、類風濕因子檢測實驗報告的分析討論
病情分析:不能確定是類風濕,抗0陽性,提示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紅熱,丹毒,急性腎炎等)會使抗O陽性.指導意見:這種情況建議去風濕免疫科看看,鑒別診斷時應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