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多肌痛早期症狀

風濕多肌痛早期症狀

發布時間:2020-11-23 23:47:33

1、怎樣判斷風濕

風濕病學是一門年輕的臨床醫學學科,由於起步較晚,人們對風濕病的認識尚淺,易引起漏診、誤診。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見的有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血管炎、骨與關節的病變,其常見的症狀有:

1.發熱是風濕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皮膚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6.系統損害:有些風濕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有多個器官的損害,如表現為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

7.常有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2、風濕性多肌痛的症狀是什麼

此兩類疾病都是風濕免疫病的情況的。可以有並發的情況的。一般的情況是可以採用非甾體抗炎葯、免疫制劑類葯物、中葯的治療的。注意保養。不要勞累和著涼的。保持心情舒暢的。祝早日康復!風濕性多肌痛的症狀回答者:tianyuank你好,根據患者的描述情況考慮是全身性的疾病,並且涉及到免疫系統,建議患者進一步的做免疫九項的化驗以及骶髂關節的核磁和骨盆部位的檢查,我主要考慮患者是否是腰椎間盤突出以及強直性脊柱炎導致,需要患者進一步的確診區別,以便更好的治療,不要盲目的用葯。祝早日康復!風濕性多肌痛會有這樣症狀嗎?回答者:羊博士不一定是風濕性多肌痛所致,還是到醫院檢查清楚後再說!!什麼症狀是風濕性多肌痛?回答者:楊立志 風濕性多肌痛,是以四肢和軀干近端疼痛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征。一般包括以下3個要點:50或50歲以上起病;肩胛帶、骨盆帶和頸部3處易患部位中有2處出現疼痛和晨僵,時間超過30min,持續1個月以上;加上全身反應證據如血沉升高超過40mm/h或50mm/h。除巨細胞動脈炎外,如果存在其他特定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感染、多發性肌炎或惡性腫瘤等可排除風濕性多肌痛的診斷。PMR和GCA關系密切,約1/4的PMR最終發展為GCA,而40%GCA可出現PMR表現,故有人認為PMR和GCA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即PMR僅為GCA的臨床表現之一,但也有人提出它們分屬獨立性疾病。

3、風濕性多肌痛

西醫如果是風濕性多肌痛就是使用激素,但我個人的經驗激素是先甜後苦,中葯是先苦後甜。 北京中醫醫院-風濕科-董宏生副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4、風濕的早期症狀?筋急

◆這個確實很難過。對於風濕寎患者來說,冬天最應該注意的便是保暖問題.特別是寎變位置的保暖更是重中之重.所以風濕寎患者每天最好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熱敷患處2次,每次保持半個小時,而且水溫最好要保持在60℃左右.要注意的是,當內衣被汗浸濕後,要注意及時換洗.在住上,居住的環境最好要向陽、通風、乾燥,被子也要經常洗曬.此外冬天的時候,水比較涼,所以風濕寎患者最好不要沾涼水.洗臉洗手也最好用溫水,晚上睡覺之前要用熱水泡腳,而且熱水最好浸泡到踝關節以上,泡腳的時間也最好在20分鍾左右.我們都知道,腳上的穴位比較多,而且諸多經脈都從腳上通過,所以用熱水泡腳,能相對的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當然還有一個不知道你聽過沒有,日本的繽漮針對你的這個情況非常適用,被大家一致肯定,我個人真心為你推介。唯一的短處,偏貴了。

5、風濕性多肌痛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PMR常發生於50歲以上,50歲下患者甚少。男女之比為1∶2。我國發病情況不詳。美國一份報道:50歲以上人群年發病率54/10萬,患病率500/10萬。
PMR起病隱襲,有低熱、乏力、倦怠、體重下降等全身症狀。典型臨床表現為對稱性頸、肩胛帶或骨盆帶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適。也可單側或局限於某組肌群。僵痛以晨間或休息之後再活動時明顯。急性發病者,每訴夜間上床時尚可,早上醒來全身酸痛僵硬難忍。嚴重時梳頭、刮面、著衣、下蹲、上下樓梯都有困難。這些活動障礙不易肌無力引起,不像多發肌炎那樣肌力嚴重減退,乃因肌肉關節僵痛所致,活動之後可漸緩解或減輕。無論主訴如何,體格檢查陽性體征較少,可有輕度貧血,肩及膝關節輕度壓痛、腫脹或少許滑膜積液征,關節鏡檢證實可有滑膜炎。一般無內臟或系統性受累表現。
【診斷】
診斷標准應嚴格符合下列6點:
1.發病年齡超過50歲。
2.頸、肩胛帶及骨盆等3處易患部位至少2處出現肌肉疼痛和晨僵,病程應持續≥1個月。
3.實驗室檢查示血沉明顯增快、CRP升高。
4.受影響肌肉無紅、腫,亦無肌力減退或肌萎縮。
5.需要排除類似風濕性多肌痛表現的其他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感染、多發性肌炎、惡性腫瘤等。
6.對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相當於潑尼松10mg/d)反應良好。

6、風濕性多肌痛的症狀血沉高嗎

怎麼診斷的肌痛病,這個病很少的,也是一種風濕病,治療主要是抗風濕,風濕不但血沉快,抗"O"陽性,還有風濕因子也是陽性.與糖尿病沒有直接聯系.

7、爺爺有風濕性多肌痛症,症狀非常嚴重,要怎麼治

中醫辨證治療,以溫絡涓痹湯為基礎方,根據具體症狀辨證後,再進行辨證調方

與風濕多肌痛早期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