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關節一遇陰天就疼抽筋是不是風濕病?怎麼治?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關於「風濕性關節炎」的問題。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者佔85%,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其次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關節很少見。 1)以下就急性期及慢性期介紹: 1. 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數患者有明顯的受風濕侵犯而急驟發病史,並有半數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咽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表現有乏力、食慾減退、煩躁、發熱(大多數有高熱)、出汗、體溫與心率不成正比等。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遊走性、對稱性、復發性。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關節,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關節功能多因腫痛而活動受限,有時關節腔伴有滲出液。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受累。兒童關節炎症狀多輕微,或僅1--2個關節受累,成年則較顯著。在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完全恢復正常功能。 2.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有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不典型的風濕熱病史。主要表現:一般無高熱,僅少數病人有低熱。關節多為酸痛,呈遊走性竄痛或限於一兩個關節輕度腫痛,關節功能因疼痛輕度受限。如累及膝關節則行走、上下樓及蹲站時困難。呈反復發作,遇天氣變化(刮風、下雨、陰天)時加重。有時四肢出現環形紅斑或結節性紅斑,說明有風濕活動,應進一步檢查。亦有的病人心臟並無器質性改變,而常有心悸、胸悶、憋氣等現象。應注意觀察有否瓣膜損害等器質性改變,應進一步檢查排除風濕性心臟病。 2)風濕性關節炎平時注意事項: 1.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不可偏嗜,要有節制。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熱痛時,不宜進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胃腸道不適者,少食生、冷、硬的食物。 2. 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應卧床休息2--3周,待炎症控制後,可逐漸恢復身體運動;若伴有心臟炎者應延長休息時間。 3.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有鏈球菌感染,應予積極徹底治療。抗生素中以青黴素為首選。對反復感染的扁桃體,應在風濕活動停止後2--4個月,予以手術摘除,消除引起關節炎復發的隱患。手術前後用青黴素預防感染的發作。 4. 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卧。 5. 注意氣候變化,天氣變寒冷時,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3)風濕性關節炎與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關節炎與風濕性心臟病有著直接的聯系。風濕性關節炎如治療不及時、不合理、不徹底、反復發作最終會侵犯到心臟,造成心臟功能、結構上的改變,導致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但患了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是所有的都能有心臟損害。有人作過專門統計,風濕性關節炎有心臟損害者約佔40--50%。 4)風濕性關節炎實驗檢查: 1. 抗「O」即抗鏈球菌溶血素O,是人體被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血清中出現的一種抗體。80%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抗「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復後,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 2. 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8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以上。急性期過後(約1--2月)可逐漸恢復正常。 3. 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10×109/升以上。 5)風濕性關節炎葯物治療: 用口服「風濕樂膠囊」,外用「追風透骨膏」以消除疼痛,控制風濕活動。在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應卧床休息,避寒和保暖,可同時使用青黴素以控制鏈球菌感染,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等有效的控制鏈球菌等物。 6)風濕性關節炎葯膳秘方: 1. 取「金邊蘭」葉片去皮,用葉肉擦患處,受濕的皮膚即出現小顆粒,發癢,多次擦拭,小顆粒可消失,風濕性關節炎可以除去。 2. 用母烏雞1隻,麻黃、牛蒡子各12克。先將烏雞捏死或弔死(勿見鐵器),去毛及內臟,洗凈,置砂鍋內加水淹住雞為度,然後將麻黃、牛蒡子包裹,同入鍋內燉煮,可用少量食鹽,勿加其它調味品,以肉爛為宜,取出麻黃、牛蒡子,吃肉喝湯,早、晚各1次。 3. 取鮮芋頭1份,去皮搗成糊狀,生薑汁1/3份,麵粉1份,蜂蜜少許。混合均勻後攤於塑料布上,厚約2毫米,外敷於關節周圍,用綳帶包紮固定,上下端要扎緊,以防葯物外溢。冬季每3天換葯1次,夏季1--2天換葯1次,以保持濕潤。 4. 用棉花根(干品)適量,點燃後放入瓷盆中,燃至一半時,將明火撲滅,用煙熏烤患處,使患處出微汗為止。一般1--2次可愈。 5. 取瘦牛肉、鮮松針各150克,干松針75克,加燒酒600毫升。文火煎至肉熟,分為4份,口服3份,1份塗患處。長期服用,療效甚佳。 6. 用茜草、蜂蜜各適量。將茜草洗凈搗爛,凋入蜂蜜,敷最痛處。主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7. 取牛蒡子、麻黃草各9克,小公雞(未開叫)1隻,去毛,洗凈腸中雞屎,保留內臟。將前2味葯用紗布包好放入雞腹中,用鍋將雞煮至爛熟。第1次食肉喝湯後,蓋被子出透汗。第2次將雞骨頭焙黃研成粉,用黃酒加熱沖服,再蓋被子出透汗。輕者1次即好,重者不超過3次。 8. 用制川烏、制草烏、烏梅、紫草、牛膝各9克,冰糖120克,白酒500毫升。上葯共切成碎塊,與酒共入容器內密封,2天晃動1次,泡7天後濾渣取酒,每晚睡前服10毫升。忌寒涼、房事。 9. 取馬前子60克,老鸛草、透骨草、山甲珠、毛薑各30克。將馬前子加溫水泡至皮軟,剝去皮,破為兩半,晾乾後放香油內炸,至酥焦為度,與其餘幾味共碾細面,每晚服0.3--0.4克,黃酒或白開水沖服。 10. 用竹、桑寄生各30克,鹿銜草、白術、茯苓、淮牛膝、白芍各15克,炙甘草9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若能再用玉竹30克爆兔肉或老母雞,療效尤為鞏固。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2、老年人風濕手腳疼痛酸軟無力,有時半夜還會抽筋,該怎麼辦?
主要是因為天氣太潮濕吧
那就保溫保暖呀
家裡多開暖氣,睡覺用電熱毯。。
我的認識是這樣
3、幼兒盲目退燒的不良後果?
立冬了,小兒由於免疫功能較弱,最容易發生感冒進而出現發燒症狀。專家說,小兒感冒在冬天這個季節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有一個自限的過程,所以,父母在用葯上不必過於著急。生病其實是自身免疫能力的鍛煉過程,自身免疫系統防禦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感冒的病程都需要經過3-7天才可以。因此在感冒用葯上,要以緩解症狀為主,能口服盡量選擇口服葯。

圖片來源於華蓋
小兒發燒 避免盲目使用退燒葯
專家表示:「如果小兒發燒在38℃左右,可以選用一些中葯退燒葯,例如小兒熱速清、羚羊角口服液等。相對西葯的退燒葯,這些葯物的副作用較小。如果超過38.5℃,則可以選擇西葯退燒葯,如泰諾林、百服寧等。」
服用退燒葯往往只能使孩子在短期內退燒,等到葯效周期一過,又會出現病情的反復,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化學退燒葯只是針對發燒症狀起作用,並不能消除引起孩子發燒的感染因素。
發燒是小兒感冒最常見的體表症狀。如果只是一般的發熱性發熱,媽媽們無需要急著退燒,因為這種發熱症狀是一種正常的機體免疫反應。一般情況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過急用葯退燒不僅無助於真正解決退燒,還不有損寶寶健康。不過需注意的是若孩子發燒超過38.5℃或者曾經有過高熱驚厥、低熱引發癲癇史的孩子,一定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退燒。
一歲以下的孩子發燒,可以物理降溫為主,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好,可用一些退熱貼、涼水袋。但是,當高燒38℃以上時,就應該使用退燒葯,一般三個月以上的小兒就可以用退燒葯。出現發燒等症狀,一般建議父母在家觀察三天,如果三天還不退燒,最好上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

圖片來源於華蓋
退燒下一步:清熱解毒
如果病毒性感冒沒有出現發燒的症狀,則可以選擇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葯,如小兒咽扁顆粒、蒲地藍等。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在葯物的選擇上應選擇兒童專用的止咳、平喘葯,這些葯物以清熱利咽、化痰止咳為主,只是側重點不同,有的清熱止咳,有的清熱化痰。
中葯的口感比較差,好多孩子喝不進去,有一些小兒可以吃一些速效感冒葯,裡面有抗病毒、抗過敏、緩解塞流鼻涕症狀,還加了點人工牛黃,像感冒靈,這種葯口感甜,孩子喝起來比較方便。
發病後3天 合並細菌感染高峰期
大部分的孩子發燒兩三天就好,但發燒之後會出現咳嗽、咳痰、膿鼻涕的出現,這可能就合並有細菌感染了,一般在發病的3-5天是合並細菌感染的高發期。
一般情況下,特別是感冒初期,不建議給小兒使用抗菌素,比如常見的頭孢、阿奇黴素等。秋季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抗菌素對病毒無效,濫用抗菌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誤、體內菌群紊亂、抵抗力下降、器官黏膜受到損害等綜合問題。
「如果出現了細菌感染的症狀,如濃痰、濃鼻涕,血象化驗之後也發現了白細胞增高的趨勢,則可少量使用抗生素,但能口服盡量不靜脈注射。
4、右手痛了一兩天都不見好 好像是抽筋還是風濕的那種痛 輕輕動一下手也痛 這是為什麼啊?哪位醫生告訴我。
你好,可能是扭傷吧,還要再觀察一下。
5、早上醒來手指關節疼痛並有抽筋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啊,會不會是風濕的徵兆,這樣問題嚴重嗎?請高人指點
晨起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數半小時)僵硬,如膠粘著的感覺,在適當的活動後逐漸減輕稱為晨僵。
晨僵是類風濕病人都有的一種表現(當然也可以發生在骨性關節炎等疾病)。即病人晨起或經過一段停止活動後在受累關節出現僵硬感,活動受限,嚴重時可有全身關節僵硬感,起床後經活動或溫暖後症狀可減輕或消失。
症狀折疊編輯本段
出現晨僵的原因是由於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使受累關節周圍組織滲液或充血水腫,引起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緊張,而使關節腫痛或僵硬不適,隨著肌肉的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所吸收,晨僵也隨之緩解。纖維性肌痛和骨性關節炎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晨僵症狀,但極少像RA那樣持續1小時以上,當RA病情緩解時,晨僵的持續時間縮短、程度減輕。因此,晨僵是反映全身炎症嚴重程度的一個很好指標。
病理折疊編輯本段
其實這也是「劑末現象」的一種,主要是夜間的時間長,中樞神經系統內葯物儲存不足所致。為克服這一現象,可以將每天最晚服用的一次左旋多巴改用息寧控釋片,這不僅有利於減輕「晨僵」,而且還有利於患者夜間睡眠翻身。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加用協良行,該葯的半衰期長,在體內的葯效較持久,對減輕晨僵有效。
6、我想請問老人的風濕病,天氣一冷手就會抽經和疼痛.應該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嗎?或著是減輕一下痛苦.
注意別沾涼沾累,你到葯店買點坎粒沙試試,不是吃的,是敷的,挺簡單的,還熱的,還可以去做一做喜來健,實在不行我建議去一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