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會引起哪些疾病
?
2、風濕類的血液病
?
3、風濕免疫性疾病是怎麼回事?
在大自然和人體內有許多很小很小的生物,它們小到我們的肉眼看不見,往往要在放大幾千倍的顯微鏡下才能夠發現它們,因此這些細小的生物在醫學上被稱為微生物,像細菌、病毒等均屬於微生物。而細胞是人體內最小的功能單位,它分工很復雜,不同的細胞的樣子和作用都不相同,人體幾乎所有重要的器官都是由不同的細胞組成的。細胞也很小,需要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但一般來說比細菌、病毒要大得多。有些微生物,一有機會就侵入人的身體,把人體內的細胞當成它們的家,把細胞內的蛋白質等物質作為它們的食物。但是在他們飽餐的時候就會損害這些細胞,使細胞受到破壞、死亡,醫學上稱為「細胞壞死」,細胞壞死達到一定的數量就會使人發燒、生病,嚴重時還會使人死亡。 如何對付這些很小很小、令人生畏的微生物呢?通過長期的進化作用,人體內產生了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叫做免疫系統,來專門對付這些微生物。免疫系統主要由一群非常專業的細胞叫做免疫細胞所組成的,這些細胞常常喜歡聚集在一起,形成所謂的淋巴結、胸腺、脾臟等免疫器官,而這些免疫器官又通過一些專門的管子即淋巴管連接起來。免疫細胞只有在這些免疫器官中,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由於細菌和病毒也是千差萬別,有些辦法可能對一類細菌非常有效,但是對另外一類細菌可能一點作用也沒有。因此,免疫細胞的分工也非常細致,有一些細胞平時專門埋伏在有害微生物經常出沒的地方,負責「抓壞蛋」。他們會分析不同「壞蛋」的特徵,然後通過淋巴管迅速轉移到淋巴結或者脾臟內,將分析結果提交給另外一群細胞,由後者製造出專門殺傷細菌或病毒的細胞和分子。最後,這些有很強殺傷力的細胞和分子會專門跑到「壞蛋」出沒的部位,將這些有害的微生物殺死,人就恢復了健康。 免疫系統的功能是非常非常強大的,他有效地保護了我們的健康,同時他具有很強的記憶功能,一旦感染過某種細菌,免疫系統就會將其特徵記下來,並保存好。下次感染同一細菌時,免疫系統就不需要再通過「捕捉」、「分析」這些過程,而是啟動其記憶庫內的細胞,直接產生殺傷細胞和殺傷分子,這樣大大提高了速度和效率。現代醫學的研究不但使人們了解了這一過程,而且能夠有效地加以利用,比如疫苗的生產就是一大奇跡。科學家們先將細菌或病毒殺死,或者將它們的毒力去掉,然後通過人為的方法讓它們侵入人體,免疫細胞就會記住這些細菌或者病毒的特徵,當真正的細菌或病毒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這時就有了充分的准備,可以快速殺滅這些細菌和病毒,而不使人體生病。如果接種過麻疹、百日咳、破傷風等疫苗,就可以防止這類細菌的感染了。也正是我們有了甲流疫苗,使得人們對這種可怕的傳染病不再那麼害怕了。 雖然免疫系統的功能強大,但身體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有害微生物侵入人體細胞後會使得健康的細胞壞死,細胞內的一些物質會釋放出來,免疫細胞在捕捉「壞蛋」同時,將自己健康細胞內有用的東西也一起捕捉了,免疫系統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將自己的細胞和有害的微生物一起殺死。有些細菌的身體內會長出一些和我們正常的細胞一樣或類似的東西,這時免疫系統也不能細致地將兩者區分。這樣免疫系統時不時地就會產生一些細胞,它們會殺死人體健康的細胞,而使人們生病,在醫學上叫做風濕免疫性疾病。 風濕免疫性疾病是人體內的一大類疾病,它會損害全身各個組織和系統,表現也各種各樣,有發燒、關節腫痛、口腔潰瘍、皮膚疹子或潰瘍、肚子痛、貧血、出血、血尿、蛋白尿,甚至胸悶、氣憋、頭痛等,因此患者往往會到醫院骨科、消化科、腎科、血液科或呼吸科等就診。實際上,現代醫學的對這類疾病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即它們是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異常激活,產生了針對自己健康細胞的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科學家們發現,只要能夠控制免疫系統殺傷細胞和分子的產生,就可以減輕甚至治癒風濕免疫性疾病,因此全世界很多醫生和科學家都在專門研究如何人為地控制免疫系統,從而防止或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現在很多檢查方法和葯物都已經開發出來了,並且很多醫院都成立了或正在成立專門的科室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這些科室一般稱為風濕免疫科,對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實際上,風濕免疫性疾病的發病率很高,所涉及的疾病種類達100多種,人群中大約10%患有各種各樣的風濕免疫性疾病,但遺憾的是由於患者對這些疾病尚不了解,而往往首先就診於骨科、血液科、腎內科等科室,尤其在一些條件比較差的醫院,則更就可能耽誤病情、延誤治療,因此建議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及早到風濕免疫科就診,看看有沒有風濕免疫性疾病。
4、嚴重的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包括什麼病啊?
內分泌系統及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甲亢,甲減,侏儒症,巨人症,尿崩症,柯興綜合征.嗜鉻細胞瘤.胰島素瘤,艾狄森病。
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A)、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狼瘡腎炎(LN)、強直性脊柱炎(AS)、反應性關節炎(ReA)、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SpA)、銀屑病性關節炎(PsA)、痛風(gout)、假痛風、皮肌炎(DM)/多肌炎(PM)、乾燥綜合症(SS)、系統性硬化症(硬皮病)(SSc)、成人still病(AOSD)、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JRA)、風濕性關節炎(RFA)、大動脈炎(TA)、結節性多動脈炎(PAN)、顳動脈炎(GCA)、過敏性紫癜(HS)、白塞病(BD)、韋格納肉芽腫(WG)、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PA)、結節性脂膜炎、骨關節炎(OA)、風濕性多肌痛(PMR)、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產後風濕症、良性風濕症
嚴重的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缺鐵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過敏性紫癜 多發性骨髓瘤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骨髓纖維化 白細胞減少症 巨幼細胞性貧血 血友病
地中海貧血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巨球蛋白血症 惡性組織細胞病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5、風濕病會有哪些並發症?
風濕臟病引起的並發症,主要有急性肺水腫,這種病症的話主要發生左心衰的病人,特別是二尖瓣狹窄的病人出現急性咯血。還有就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話主要是房顫,房顫的危害很大,有可能產生左房血栓。第三個並發症是血栓栓塞,血栓栓塞的話主要發生在外周血管的栓塞,有部分病人發生腦栓塞引起肢體致殘、運動障礙主要就是這些。
6、風濕性疾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風濕性疾病是生活中常見疾病,多數風濕性疾病呈慢性病程,同一疾病在不同個體或不同時期臨床表現可能有較大差異。病程呈反復發作與緩解。
一、疼痛綜合征關節、肌肉、肌腱疼痛相當普遍,四肢大小關節均可累及,以對稱性關節痛居多。晨僵和雷諾征是重要的伴隨症狀。疼痛的起病、性質、部位、持續時間、是否伴全身症狀和起病年齡均因病人而異。例如痛風發作突然急驟,足母趾關節痛多見。類風濕性關節起病緩慢,多影響腕、掌指、近端指間關節和頸椎。而強直性脊柱炎幾乎無例外地先自腰痛開始,上行性進展,周圍關節受影響時,也多是下肢大關節。系統性紅斑狼瘡除關節痛外,周身系統性表現更為明顯。
二、皮膚表現多數風濕性疾病患者有皮膚改變,系特異性或非特異性。表現多樣,蕁麻疹、環形紅斑、丘疹性紅斑、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面部紅斑等。皮膚病變的病理基礎是血管炎,其中最主要的是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受累血管大小,反應強度,持續時間,累及范圍和病理變化均依不同皮膚損害而異。
三、眼部表現眼部症狀可先於全身症狀數月或數年出現。有的則成為病程中的突出表現,病變可累及角膜、視網膜、色素層、症狀有眼部乾燥、眼內壓增高、白內障、眶肌炎、眼肌麻痹、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四、肺部表現呼吸困難是常見主訴,原因有肺炎、嗜酸細胞肺部浸潤、肺出血、局灶性肉芽腫形成、纖維化性肺泡炎、間質性肺炎和胸腔積液。
五、消化系統表現由於基本病理改變是廣泛的小血管炎,消化系統受累范圍亦廣泛,如胃腸道出血,穿孔或腸梗阻,可危及生命,肝臟受累多見,且可能是本病的突出表現,表現有肝大、黃疸、肝區痛、惡心、嘔吐、以慢性活動性肝炎形式出現。
六、心血管系統表現心肌、心內膜、心包、傳導系統、動靜脈均可受累。臨床表現心臟擴大、心率加快、心瓣膜區收縮期雜音、心包摩擦音、血壓高及各種心律失常,嚴重風濕性疾病者有心力衰竭。
七、腎臟表現腎病變相當普遍,有腎間質炎症、纖維化、膜性腎病、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澱粉樣變等。風濕性疾病患者出現浮腫、多尿或少尿、蛋白尿、高血壓和急慢性腎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