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鹿含草能當茶喝嗎
鹿含草與鹿蹄草是同種葯材。
①治虛勞,鹿蹄草一兩,豬蹄一對。燉食。(《陝西中草葯》)
②治肺結核咯血:鹿蹄草、白及各四錢。水煎服。(《山西中草葯》)
③治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鹿蹄草、白術各四錢,澤瀉三
錢。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④治慢性腸炎,痢疾:鹿蹄草五錢。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⑤治崩漏:一、鹿蹄草四兩,豬肉一斤。燉熟,加鹽少許,兩天吃完。(《陝西中草葯》)。二、鹿蹄草五錢,地榆炭一兩。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葯》)
⑥治腎虛五淋白濁:鹿街草二兩,水煎服。(《雲南中醫驗方》)。
⑦治過敏性皮炎,瘡癰腫毒,蟲蛇咬傷:鹿蹄草適量。煎湯洗患處,一日二次。(《內蒙古中草葯》。
⑧治外傷出血,蛇咬傷:鮮鹿蹄草,搗爛或干品研末外敷。(《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2、鹿含草和鹿銜草是同一種嗎?
你好,是同一種葯物。鹿銜草別名:鹿含草、鹿銜草、破血丹。
【性味歸經】甘、苦,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止血。用於風濕痹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勞嗽。
3、中葯有沒有鹿御草啊,是不是就是鹿寒草啊,急,謝謝
有,是鹿銜草,【別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壽草、冬綠、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功能與主治】祛風濕,強筋骨,止血。用於風濕痹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勞嗽。
4、鹿含草治風濕怎樣服用
?
5、鹿銜草和藕節的功效與作用
1)、鹿銜草,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圓葉鹿蹄草等的全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植物名實圖考》),紙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紅肺筋草,鹿壽茶(《陝西中草葯》),鹿安茶、祛風濕,強筋骨,止血。用於風濕痹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勞嗽。
別名:鹿含草、鹿銜草、破血丹、小秦王草、破血丹、紙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紅肺筋草、鹿壽茶、鹿安茶、鹿含草、薇銜。
性味:甘苦,溫。
歸經:入肺經、胃經、肝經、腎經。
功能:能補虛、益腎、祛風除濕、活血調經、補腎強骨、止咳、止血。
主治:主腎虛腰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克;研末,6-9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撒;或煎水洗。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林下或陰濕處。
資源分布:河北、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陝西、甘肅、青海、雲南、貴州、四川、西藏等地。
葯材基源: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紅花鹿蹄草的全草。
採收儲藏:栽後3~4年採收,在9~10月結合分株進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後每隔1年,又可採收1次,除去雜草,曬至發軟,堆積發汗,蓋麻袋等物,使葉片變紫紅或紫褐色後,曬或炕干。
2)、藕節的功效:
藕節又叫光藕節、藕節巴,藕節為睡蓮科植物蓮根莖的節部,藕節有散瘀止血的功效,藕節主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藕節忌鐵器,產婦不宜過早食用藕節。
功效分類:止血葯。
科屬分類:睡蓮科。
別名:光藕節、藕節巴。
藕節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澀;平。
歸經:腎經;胃經;肝經。
功效:散瘀止血。
主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用搗汁,可用60g左右取汁沖服;或入散劑。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根莖的節部。
藕節炭:取凈藕節置鍋內炒至外面呈黑色,內部呈老黃色,稍灑清水,取出,乾燥即成。
1、凡肺癆咯血者,藕節可與白及配伍,以斂肺止血;
2、若卒暴吐血,藕節可與荷蒂同用,以加強止血之功;
3、凡虛寒性崩漏者,藕節可與艾葉、炮姜等相佐,以溫經止血;
4、凡血熱尿血的,藕節可與小薊、蒲黃、白茅根並施,以涼血止血。
5、凡血熱吐衄不止者,藕節可與生地黃、大薊相合,以涼血止血;
6、中葯鹿含草又叫什麼?
鹿銜草
植物名:普通鹿蹄草
文獻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秦王試劍草,破血丹,雅美鹿蹄草,雲南鹿蹄草,山美人鹿蹄草
地方名:肺心草(西南),鹿壽草(陝西),天青地紅(湖北),紫背鹿銜草,鹿含草,背紅厚葉,馬鹿草
處方用名:鹿銜草,鹿含草,鹿蹄草,鹿安茶,鹿壽茶
性味歸經:甘苦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止血。用於風濕痹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老嗽
7、鹿含草是什麼葯及功效
鹿銜草
別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紙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紅肺筋草、鹿壽茶、 鹿安茶、鹿含草
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紅花鹿蹄草的全草。
歸肝、腎經。
功效補腎強骨;祛風除濕;止咳;止血。
主治腎虛腰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味甘苦;性溫。
內服:煎湯,15-30g;研末,6-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撒;或煎水洗。
8、中葯里鹿銜草和羊蹄草一樣嗎
鹿銜草
名稱:鹿銜草
類別:祛風濕葯
拉丁:Herba Pyrolae
別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秦王試劍草、破血丹、鹿含草
葯用部位:全草
性味歸經:溫;甘、苦;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止血。用於風濕痹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勞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研末或燉肉。外用:搗敷或研末敷。
禁忌:孕婦及內有濕熱者慎服。
羊蹄草
【葯 材 名】羊蹄草
【拉 丁 名】Herba Emiliae(點紅)
【別名】紫背草,假芥蘭,爆仗草,紅背葉,葉下紅,喇叭紅草,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紫背犁頭草,山羊草,天毛草,土黃連,野芥蘭
【名稱考證】羊蹄草 (《嶺南采葯錄》) ,紫背草(《植物名實圖考》)、假芥蘭、爆仗草(《嶺南采葯錄》)、紅背葉(《廣州植物志》)、葉下紅、喇叭紅草(《福建民間草葯》)、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廣西中獸醫葯植》)、紫背犁頭草(《南寧市葯物志》)、山羊草、天毛草(《浙江中葯資源名錄》)、土黃連、野芥蘭(《廣西中草葯》)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葯菊科植物
【性味歸經】苦,涼。①《嶺南采葯錄》:「味甘,性平。」
②《南寧市葯物志》:「苦,涼。」
③《廣東中葯》Ⅱ:「性涼,味淡,無毒。」入肝、腎、大腸經。【功效分類】利水滲濕葯,利水消腫葯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涼血止血。治痢疾,腹瀉,便血,水腫,腸癰,耵耳,目赤,喉蛾,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8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用葯忌宜】《廣東中葯》Ⅱ:「孕婦慎用。」
兩種葯物截然不同。就說是葯店內缺少羊蹄草,也不能用鹿銜草代替。何況還得經過大夫的更改。
應該屬於出了差錯,可以找有關部門反映投訴。
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9、五毒風濕骨康王怎麼樣
五毒風濕骨康王 採用藏族流傳千年的藏葯驗方,選用西藏高原獨有的名貴葯材,配以;蜈蚣、蠍子、蜂毒、白花蛇、壁虎、沾草烏、紅景天、木瓜、白芷、山奈、肉桂、生物磁石、紅花、天麻、茯苓、穿山龍、鹿蹄草、追風草、牛膝、杜仲、馬錢子、鹿茸、枸杞子、雪松果等祛風鎮痛、舒盤活絡、用於腰酸背痛、骨刺麻痹、屈伸不利、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產後風寒、椎關節畸形、坐骨神經、筋骨酸痛、四肢麻木、
意見建議:你好,廣告有一定的誇張成份,不可盲目相信廣告宣傳的.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癒後,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症狀.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至於效果如何也要看葯物是否適合你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