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腎炎和風濕

腎炎和風濕

發布時間:2020-11-22 06:16:16

1、鏈球菌感染後,除可能發生腎小球腎炎,還可能發生風濕性心臟病,簡述他們各自機制。

. A組鏈球菌對風濕病和風心病的病因學關系,得到了臨床,流行病學及免疫學方面一些間接證據的支持。已有多項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A組鏈球菌感染與風濕病密切相關,免疫學研究亦證實,急性風濕病發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鏈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長期隨訪時的抗菌治療和預防鏈球菌感染可預防風濕病的初發及復發;此外,感染途徑亦是至關重要的,鏈球菌咽部感染是風濕病發病的必須條件。
2. 盡管如此,A組鏈球菌引起風濕病發病的機制至今尚未明了。風濕病並非鏈球菌的直接感染所引起。因為風濕病的發病並不在鏈球菌感染的當時,而是在感染後2~3周起病。在風濕病病人的血培養與心臟組織中從未找到A組鏈球菌。而在罹患鏈球菌性咽炎後,亦僅1%~3%的病人發生風濕病。
3. 近年來,發現A組鏈球菌細胞壁上含有一層蛋白質,為M、T和R三種蛋白組成,其中以M蛋白最為重要,既能阻礙吞噬作用,又是細菌分型的基礎,亦稱「交叉反應抗原」。此外,在鏈球菌細胞壁的多糖成份內,亦有一種特異抗原,稱為「C物質」。人體經鏈球菌感染後,有些人可產生相應抗體,不僅作用於鏈球菌本身,還可作用於心瓣膜,從而引起瓣膜病變。心瓣膜的黏多糖成份隨年齡而變異,因而可解釋青少年與成年人中的心瓣膜病變的不同發生率。免疫學研究提示,急性風濕病的免疫調節存在缺陷。其特徵為B細胞數和輔助T細胞的增高,而抑制T細胞相對下降,導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增強。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雖無風濕活動,但持續存在B細胞數增高,提示免疫炎症過程仍在進行。鏈球菌感染後是否發生風濕病還與人體的反應性有關,這種反應性的高低,一方面與對鏈球菌抗原產生的抗體的量呈平行關系,抗體量多時發生變態反應的機會大;另一方面與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的變化有關。
4. 免疫反應:機體對外源性或內源性抗原物質直接或通過巨噬細胞呈遞的刺激,使相應T-細胞活化,部分T-細胞產生大量多種致炎性細胞因子造成各類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部分T-細胞再激活B-細胞,產生大量抗體,直接或與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使組織或器官受到損傷或破壞。此外由單核細胞產生的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參與炎症反應。大部分風濕性疾病,或由於感染產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質,或由於體內產生的內源性抗原物質,可以啟動或加劇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血清內可出現多種抗體。

2、肺結核病人,現在有腎炎,還有哮喘和風濕,肌酐870左右,現在已經轉化成肺心病,心衰指數15000到什麼階段

你好,從你所說的症狀和病情分析,病人的病夠重的,合並症也很多。像這樣的病人治療除了用經特殊加工炮製的科研成果中葯治療,其它的中葯根本沒有多大效果,治療時最重要的是以主病為主次病為次,哪樣更有真對性,也最有效果。病人一個是病重尿毒症,別一個是心肺衰竭。

3、風濕性腎炎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祖國醫學認為「濕熱不祛,蛋白難消,瘀血不除,腎氣難復!」所以治療腎臟病必須採取「祛邪扶正」原則。以免「閉門留寇」。本秘方以正確的中醫治療原則,以中葯瀉下為主,及時清除體內濁毒,使腎臟減輕負擔、自我修復,同時使身體體能改善!
關鍵的還得除濕,濕和風一起就成風濕。不針對病因這個病否則沒個康復的!

4、風濕會引起腎炎嗎?

您好以高熱為主的類風濕發熱多由感冒外傷等因素引發表現為不規則間歇性的特徵中醫中葯雖然短期止痛消腫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中葯可以從根本上整體上調節機體的陰陽

5、今天去醫院檢查類風濕因子和腎功能 主要查風濕和有沒腎炎..看是這個數值看不懂 請問是有什麼症狀?

除了ASO RF外,其它全部是正常的。
其實就ASO和RF也基本是正常的,一般都是升高1倍以上才有一點點價值。
ASO是反映最近一段時間內有鏈球菌感染的情況,沒有其它的相關症狀,檢查,說明不了其它任何問題。
RF也一樣,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它只是7條診斷標准裡面一個可有可無的而已,不用太當真。

6、我母親心臟不好,胃病,腎病,最重要的是兩條腿,有風濕,類風濕,骨刺,劃襄炎,水沖,現在走不了路,應

?

7、劉聖金能治癒類風濕嗎?有誰知道或去過

您好:目前對慢性腎炎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了解,臨床上只有 15%~20%左右的急性腎炎發展成慢性腎炎,多數慢性腎炎並無急性腎炎的病史。有人認為急性腎炎與慢性腎炎是同一疾病,慢性腎炎是由急性腎炎演變而來的。其根據是:常因為患急性腎炎,未及時徹底治療鏈球菌感染灶,演變成慢性腎炎。慢性扁桃腺炎、慢性副鼻竇炎、反復發作的膿皮病、丹毒等可成為慢性腎炎的病因。所以強調必須徹底治療及清除感染病灶,以防後患。但大部分急性腎炎與慢性腎炎之間無固定的因果關系,可能與其他細菌、寄生蟲(如三日瘧原蟲)、病毒有關,如已證實慢性腎炎與乙型肝炎病毒有關。某些葯物可致慢性腎炎,如止痛劑直接對腎臟起作用,或葯物成為抗原或半抗原使腎臟逐漸形成免疫反應而成炎症狀態。還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等,病變常波及腎臟而表現有慢性腎炎症狀。總之,慢性腎炎多數在起病時即是慢性腎炎的病理變化,僅有少數由急性腎炎反復發作而發展成為慢性腎炎。急性腎炎無特效療法,可以自愈。治療重點是加強護理,注意監護,若出現嚴重症狀,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控制。治療可有幾個方面:

1、護理

(1)休息:發病的最初2周內應卧床休息,待浮腫消退,血壓控制,肉眼血尿消失,循環血症狀不存在後,可以下床輕微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旦。血沉正常後可以上學,但在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活動。

(2)飲食:在浮腫、少尿、高血壓期間,應適量水、鈉、鉀及蛋白質的攝入,給予容易消化的高糖、低蛋白、低鹽的飲食(供給蛋白質每天千克體重0.5克,鹽1-2克),盡量滿足熱能需要,可給予蔬菜、瘦肉、麵筋類或糖果、巧克力等,隨著尿量增多、浮腫消退,應及早恢復蛋白質供應。

2、葯物治療

(1)消除感染灶:為了徹底消滅體內現有的(或潛在的)病灶,應給予抗生素治療7-10天,常用的為青黴素,減少體內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

(2)利尿劑:由於急性腎炎可引起尿少,可予速尿或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

(3)降壓葯:如果血壓持續升高,舒張壓高於12千帕時,應給予利血平或肼苯噠嗪等葯物。

(4)其他:糾正酸中毒,補充電解質等。 若發現小兒患有急性扁桃體炎及皮膚感染,應該徹底治療,以預防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發生。

現在治療主要的積極抗炎治療。可以點滴青黴素或是先鋒。

您好,慢性腎炎大多數是由急性腎炎轉變而來,少數患者起病緩慢而無明確的急性腎炎病史,一 發現即為慢性。主要表現為腰酸腿腫、神疲乏力、腰酸腿腫等.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一種常見病,多數發生在感染後,尤其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也可見於其他感染。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多在上呼吸道感染、猩紅熱感染、皮膚化膿性感染2~3周後出現症狀,如發熱,頭痛,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疲乏無力等,繼而出現血尿,以肉眼血尿為多見。水腫,多先出現在面部,特別是以眼瞼為甚,面部及眼瞼腫脹,色蒼白,呈現所謂的腎炎面容。膀胱炎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你好,我女兒的問題至今50天了,但今天去醫院化驗的結果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2~3隱血+++還是高。身體無任何水腫症狀,請問這個情況有何特殊的葯可吃。或者再檢查其他哪些?急盼回復!

她開始點滴打了半個月了!現在還要打?其他還有什麼情況引起這些高呢?

8、慢性腎炎和長痤瘡會使類風濕因子會升高嗎?

慢性腎炎與類風濕因子沒有直接關系,你這個年齡血壓這樣是不正常的,改變回一下生活習慣如吸煙答、喝酒、高脂高鹽飲食,降壓葯要用足量,也就是說只要不正常就需要加葯,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葯,尿蛋白定量應該多做幾次。

與腎炎和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