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三項偏高

風濕三項偏高

發布時間:2020-03-30 11:40:20

1、風濕三項都是那三項

人們平常說的風濕三項指的是血沉、抗o、類風濕因子。
【紅細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圍:男性 0~15 mm/h;女性 0~20 mm/h。
檢查介紹:血液加抗凝劑後,置於特製的玻璃管中,測定紅細胞在一定時間內下降的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
臨床意義:生理性增高:見於妊娠3個月至產後1個月、年幼小兒、60歲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見於各種炎症、貧血、惡性腫瘤、大面積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心肌梗死、手術創傷等)、嚴重腎病、高膽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結核病和風濕病活動期等。
在類風濕裡面,類風濕輕度活動時20~40mm/1h;中年活動度40~80mm/1h;高度活動時>80mm/1h。
【類風濕因子(RF)】正常范圍:膠乳凝集試驗 RF<20IU。
檢查介紹:是類風濕關節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現的抗人變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體。
臨床意義:增高:見於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其他結締組織病(如乾燥綜合征、硬皮病、多發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正常范圍:ASO<400U
檢查介紹:簡稱抗「0」或ASO試驗。鏈球菌溶血素是溶血性鏈球菌的代謝產物之一。
臨床意義:①抗「O」值超過400單位,提示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紅熱、丹毒、急性腎炎等)會使抗「O」值增高。由於抗「0」與血沉的變化均無特異性,即使病人抗「0」、血沉都增加情況下,對活動性風濕病的診斷,仍應結合臨床表現來考慮。
②某些與溶血性鏈球菌無明顯關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數肝炎、腎病綜合症、結核病、結締組織疾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以及有些過敏性紫癜等病人,鑒別診斷時應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
以上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的風濕三項指標,以及其標准,超過正常標準的情況下,可以確診是類風濕關節炎,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患者本身的症狀反應,綜合來判定。

2、我查了風濕三項只有抗鏈O高請問這是什麼情況我該怎麼治療

您好,根據您的化驗結果顯示你不是類風濕關節炎,抗鏈o高說明近期有鏈球菌感染,如果有感染灶積極抗感染治療。

3、風濕三項中血沉高表示什麼???如有滿意答復,另外追加200分!

血沉可出現於炎症性疾病,在類風濕關節炎中可作為觀察活動性和嚴重性的指標之一,但沒有特異性。

4、風濕三項,抗o高一點點.其他正常,是什麼病

風濕前期發病很慢的,不太好查,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使用紅荊花海鹽熱敷包,

5、風濕三項的抗鏈球菌溶血素「o」值偏高,其他兩項正常

你好,你之前有過風濕病的症狀嗎?

6、風濕三項數值標准范圍是多少?

你好,風濕三項指的是血沉、抗o、類風濕因子。紅細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圍:男性0~15mm/h;女性0~20mm/h。類風濕因子(RF)正常范圍:膠乳凝集試驗RF<20IU。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正常范圍:ASO<400U

7、急!!風濕三項,抗O值高,其他正常,幫忙看下

你好,這種情況肯定有炎症,但不一定是類風濕,還有待於觀察。 也有可能風濕,在觀察一下吧

8、風濕三項檢驗ASO偏高,年輕人,請問為何?急!

根據你的狀況不能單單說是風濕。因為有很多病也表現為ASO升高。比如說近期有鏈球菌感染等狀況。而且經常腰酸,光靠ASO不能診斷什麼疾病。跟你說說這個年紀腰酸可能的一些常見病吧。首先是腰肌勞損,這和體力勞動有關,熱敷就能緩解。還有是椎間盤突出,這和負重和長期坐姿不端正有關,這個拍CT和磁共振都能看出來。還有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這個病就比較麻煩了,這個病的腰酸一般在靜止時候疼的厲害,活動後得以緩解,就像早晨起床嚴重,慢慢緩解。需要提醒你的是前兩種疾病不會引起ASO升高的,這個病會的。所以你得重視一下,最好去醫院做個骶髂關節+腰椎的CT或者磁共振看一下。

補充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拍片主要是拍骶髂關節CT或者磁共振的,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多數最先累及骶髂關節,而不是你拍的腰椎。腰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疼痛是從腰部向雙下肢放射痛,嚴重的可以放射到足跟,沒有晨僵症狀,平卧或者趴著睡覺可以減輕疼痛。強直的話疼痛典型的晨僵(就是早晨或者長時間不運動之後疼痛明顯)。

給你看看修訂後的紐約標准(Modified New York Criteria, 1984)是:
A.診斷:
1.臨床標准
a.腰痛、僵持續至少3個月,活動(非休息)後可緩解;
b.腰椎垂直和水平面(即額狀面和矢狀面)活動受限;
c.胸廓活動度較同年齡、性別的正常人減少;
2.放射學標准
雙側骶髂關節炎≥Ⅱ級或單側骶髂關節炎Ⅲ~Ⅳ級。
B臨床診斷分級:
1.確診AS標准:符合放射學標准和1項以上臨床標准。
2.可能為AS的標准:a.符合3項臨床標准;b.符合放射學標准,但不具備任何臨床標准(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關節炎)。

建議你還是去做骶髂關節的影像學檢查。B27檢查只是一個側面的證據。因為90%以上的強直患者B27(+),但是B27陰性不代表肯定不是強直。

9、風濕三項:抗0偏高是什麼意思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與風濕三項偏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