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食物可以祛風除濕?
以下五種食物可以。
1、薏仁:
如果覺得自己身體有濕氣,如積液、水腫,濕疹、膿瘍等等與體內濁水有關的問題,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幫手。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
2、紅豆:
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造成水腫虛胖。紅豆含有的石鹼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浮腫。紅豆水對因口味重、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更有效。

3、茼蒿:
中醫認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溫脾開胃、養心安神、降壓補腦,適用於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病症。所以,雨水節氣調養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4、淮山:
山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在歷史上與牛膝、地黃、菊花並稱為「四大懷葯」遠銷海外,並有「四大懷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鐵棍為王」之說。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濕功效。
5、菌類:
菌類也是祛濕好食材。菌類包括各種耳類和菇類:如木耳、銀耳、蘑菇以及竹蓀等。菌類擁有高蛋白、多膳食纖維氨基酸、維生素,多礦物質,同時又無膽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2、什麼葯祛風除濕效果最好
祛風除濕的葯物很多,下面這些是效果比較好的:
一、中葯。
1、櫻桃:性味甘溫,歸脾、肝經,有發汗透疹,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經常吃櫻桃,有助於減輕疼痛,消除腫脹,可防治關節炎和痛風。
櫻桃粥:櫻桃100克,粳米100克。先將櫻桃洗凈後榨汁;將粳米淘洗干凈後入鍋慶煮粥,待粥熟時加入櫻桃汁和白糖調勻,再煮一二沸即可。該品有祛風除濕,;蘭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2、烏蛇:烏蛇肉性味甘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二、中成葯:
1、鑽山風糖漿(降糖)
成份:鑽山風、勾兒茶、四塊瓦、威靈仙、千斤拔、豐城雞血藤、山姜、輔料為蔗糖、苯甲酸。
功能:祛風除濕,散瘀鎮痛,舒筋活絡。用於風寒濕痹引起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伸屈不利。
2、通痹片:
成份:馬錢子、白花蛇、人參、當歸、蜈蚣、制川烏、天麻、全蠍、地龍等葯味,經加工製成的糖衣片。
功能:調補氣血,祛風勝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用於寒濕阻絡,肝腎兩虛型痹症,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3、暖沙祛風貼
暖沙祛風貼是根據新疆古老傳統的維吾爾醫學精髓吐魯番沙療法研製而成,沙療是目前國際健身治病潮流新療法,而新疆吐魯番沙療是維吾爾醫學古老療法,有世界 最好的沙療資源,它歷史悠久,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濃郁,已經過千百年的實踐。在唐 代,祖國醫學著作中就有「西域埋熱沙,除祛風寒諸疾」的記載,歷代名人游記中多有 「火洲埋沙療疾祛病」的描述,其中火洲即指新疆吐魯番。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對沙療療法作了詳細的介紹;另外一位著名醫學家陳藏器也在《本草拾遺》中說明沙療療法的具體步驟;以及明代醫葯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談到,認為「六月取可沙,烈日暴令極熱,伏坐其中,冷即易之」;清人王初桐《奩史》卷七十四引《寰宇記》雲:「玉女沙細潤可以澡濯,隋代後宮用之」,隋代宮中嬪妃流行沙療。
乾熱高溫細軟潔凈沙粒,通過壓力向人體組織的深部傳導,以及紅外線的照射,加快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擴張未梢血管,調整全身的生理反應,進而激活與恢復神經功能,改善患病部位的新陳代謝,活躍網狀內系統功能,調節機體的整體平衡,同時腸胃蠕動增強,有利於滲出液、炎症的吸收和疤痕的軟化。因此,沙療具有重要養生意義。此外,高溫的沙子能使熱量滲透到全身關節和五臟六腑之中,高溫可以促進葯物由固體霧化成葯氣離子,有利於葯物的滲透吸收,將身上的寒濕之氣「吸」出來,從而達到祛風濕、強體力的目的。實踐證明沙療療法,對某些病的療效已明顯超過單純的葯物治療,而在 「傳統醫學熱」興起的今天,非葯物療法深受廣大醫患人員和亞健康人群的歡迎和青睞。
暖沙祛風貼就是根據這種古老的方法配以現代的科技手段,能達到比傳統沙療更好的效果。
4、誰知道怎樣祛風濕啊?腿一涼就疼。本人體質差,醫生說還不是關節炎,有這方面經驗的朋友,請賜教。
我有個土方法,是單傳的,
用黃鼠狼曬干燒成灰泡白灑喝幾次就好了.我同事的母親用了以後多年的風濕就好了,
很有攻效的你不防試試,
5、帶銀子可以祛風濕嗎,有哪些好處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可能存在風濕的問題指導意見很高興為你解答,建議你注意保暖,特別是換季的時候哦,不要長時間吹空調
6、戴銀手鐲到底能否祛風濕
我肩膀有風濕的毛病,
以前經常會脹疼。
帶了銀鐲子以後疼的次數少了點。
不知道是鐲子真的有用還是注意了保暖,
總之,有種心裡安慰吧。
說是銀可以吸體內毒素,對身體好。
喜歡銀飾就買來帶帶咯,也不貴還好看。
但是不要完全寄託在銀鐲子上, 注意平時的護理很重要。
7、祛風除濕吃什麼食物最好
你好! 首先,飲食應全面,營養均衡,不可偏食。一般來說,除痛風性關節炎外,飲食是沒有太多禁忌的,如瓜果、蔬菜、魚、豬肉、魚油、維生素、蜂蜜均可食用,以利於全面吸收營養。主要宜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滿足患者機體對營養及能量的需要,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其次,不宜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品,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最好忌食。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助你
8、祛風濕除了菖蒲還有什麼中葯?自己泡澡!
除風濕的話首選獨活和羌活、威靈仙等等,祛風濕常用的葯一樓都給你列出一些了。不過風濕也分好幾種,你了解你自己的情況嗎?對症下葯效果會更好。
患了風濕病保暖只能緩解,並不能根除。
風濕在中醫內科中屬痹症,而痹症也分幾種,每種的病機存在差異,所以雖然風濕大都表現為關節疼痛,但根據自己所患的病有差別症狀也會有差別。不過可根據一些症狀判斷自己是因你們為什麼外邪治病,如肢體關節疼痛但痛處不固定為風邪勝;疼痛劇烈,遇冷加劇,得熱痛減為寒邪;疼痛重著,痛處固定,肌膚麻木為濕邪;關節紅腫熱痛,疼痛劇烈為熱邪;病程較長,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為痰瘀所致。
如果是風寒所致的痹症保暖當然會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每種風濕都是風寒所致,如果是痰瘀痹阻或者久痹正虛的話,再怎麼保暖作用也不會太大的。建議去看看中醫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開葯再加上針灸效果應該不錯。
如果風濕不嚴重想自己泡澡的話建議羌活和獨活,善於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風濕痹痛,加威靈仙之類的也行。
希望這些能幫到你!!!
9、什麼,方法去除體內風寒濕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葯」。這兩個葯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干凈後放在鍋里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里。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至於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葯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葯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關於薏米和紅豆的「消腫」作用,也很有意思。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腫就是水腫。試看今人,十個裡面起碼有五六個身體發福,這也是腫,叫做體態臃腫。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有淺而已。祛濕性極強的葯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紅豆,而實踐證明,薏米紅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濕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湯是治濕邪最好的葯。我平時給病人開完方子後,總要囑咐他們在飲食起居上的一些注意事項,其中說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紅豆湯當茶喝。對於不具備這個條件的病人,我會讓他用薏米和紅豆熬粥,作為晚餐的主食。
有人對我說「我在熬薏米紅豆粥的時候,加了一把大米,結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個美啊!」我說:「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為什麼?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就稠了。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除了紅豆薏米粥,大家還可以多了解各種食物的性、味,舉一反三,自己進行加減,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處方來。這樣,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貪睡、心中空虛:薏米紅豆加桂圓
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薏米紅豆加百合、蓮子
胃中寒痛、食慾不佳、怕冷:薏米紅豆加生薑
腎虛:薏米紅豆加黑豆
腳氣:薏米紅豆加黃豆
咳嗽:意米紅豆加梨
食慾不振、身體羸瘦:薏米紅豆加山葯
泄瀉、腹痛、糖尿病:薏米紅豆加南瓜
體虛、早泄、遺精、夜尿過多:薏米紅豆加芡實
孕婦:減薏米,加少量黃芪、黨參
產婦:減薏米,加大棗、小米、紅糖
曾有一個病人向我反映,他和愛人、兒子堅持每天晚餐吃薏米紅豆南瓜粥,吃了28天後,3個人的大便都變成了「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型的」,很通暢通了。我說:「不錯,你統計得很准確,28天,正好是人體的一個生物周期。經過了一個周期的調理,終於見到效果了」
1、薏仁茶:早晚兩次,每次5克左右熟薏米粉,用溫開水沖服。飯後服用。能潤澤肌膚,美白補濕,行氣活血,調經止痛。根據本店主的經驗,加點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減肥!
2、解暑茶:將熟薏米粉5克泡500毫升溫開水,做茶水飲料飲用,能降署解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具有營養頭發,防止脫發,並使頭發光滑柔軟。
3、瘦身湯:A、將鮮牛奶煮沸後加入薏米粉3-5克,攪拌一下即可。潤澤肌膚,美白補濕行氣活血調經止痛,排水瘦身。B、烏龍茶、干海帶、薏苡仁適量。共研末,沸水沖泡飲用。有減肥之功效。
4、薏米粥:薏仁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藉由吸附負責消化脂肪的膽鹽,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脂肪。另外,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所以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由於薏仁不容易煮熟,過度烹煮也會破壞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個小時以上。薏仁熱量不高,卻有飽足感,是養生保健的自然飲食中極富營養、又能清除體內雜質的膳食。
5、綠豆薏米粥:將15克大米,15克綠豆,15克薏米洗凈,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飢,清熱解渴,補肺、健脾胃、清熱、祛風濕、消水腫。也可以加上綠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綠豆薏米粥,綠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腫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膚的功效,而綠豆則有解毒的作用,使體內毒素盡快排出。對於愛美的mm,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時還是一種低卡又可消瘦的減肥食品。
6、薏米粥治粉刺:薏米50克,白糖15克。 用法:薏米加水煮粥加白糖服食,每日一次。(中華偏方)
7、百合薏米粥:將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薏米熱爛,加入蜂蜜調勻,出鍋即成。特點: 甜香,熱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澤膚祛斑 ,可用於治療婦女面部雀斑、痤瘡、濕疹等症,對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8、錢草苡米粥:將金錢草30克 ,放人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濾渣留汁,放入意米100克煮成粥,加適量糖即成。
[功效]利尿,排石,通淋。
[主治]腎結石,尿路結石。
9、山葯苡米粥
[原料] 懷山葯、薏米各30克,蓮子肉15克,大棗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許。
[製作] 將山葯切細,蓮子去芯,紅棗去核。淘洗干凈後與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後加白糖調勻即成。
[用法] 空腹食用,每日2次。
[療效] 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納差,腹脹便塘,肢體無力,老年浮腫,婦女帶下症。
[注意事項]大便秘結者忌食
10、百合薏米粥治療痛風:百合薏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須的熱能需求,而且對痛風有直接治療作用,並能改善其關節炎的症狀,是痛風病人的理想主食。在臨床治療當中發現:在低嘌呤飲食的原則下,以百合薏米粥為主食對痛風患者十分有效。
[方法]將干百合、薏米、粳米各六十克洗凈後放鍋中煮粥,每日分中、晚兩次服完,連服,症狀改善後仍須堅持,每周至少一至二次,以防痛風復發。
★★食用薏仁應該注意的事項★
1、因為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制不適宜長期服用,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2、薏仁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唷!
3、薏仁雖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畢竟只是一種保健食品,不能當作葯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狀的患者,還是要找醫生治療,千萬不可以自行食用薏仁來治療!
10、有沒有什麼食物能祛風濕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用葯的同時,配合飲食療法,有相得益彰之功。現將幾種食療方介紹如下:
(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隻,鹿茸3~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苡米粥:苡米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
(6)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7)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薑粥:粳米50g,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後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烏粥:生川烏頭3~5g,粳米30g,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g,雌雞1隻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11)豬腳伸筋湯: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隻,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