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單味治風濕

單味治風濕

發布時間:2020-11-21 04:10:29

1、一般中草葯到哪裡買啊? 同時麻煩看看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風濕嗎?外用的

你還是問開這個處方的人吧。治風濕幹嘛非用毒葯呢。並且是用生的還是制的,要不要先久煎也沒註明。買中草葯到有賣中葯的店裡買。

2、治風濕病怎樣能治好呢?

風濕病是由於風寒濕邪侵入到骨骼以及血管,或者是一些軟組織引起的。這種疾病也是因為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的,而且一旦在得了風濕病以後,這種病是很難根治的。因為在用葯物治療風濕病時,一般只能夠起到緩解的作用。

3、單吃來弗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效嗎?

類風濕關節炎抄的患者在知道襲患上這種病後,混著就要抓緊時間去治療,以及患者還是要對症治療,這樣才是對患者比較好的。還有患者要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和治療。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治療這種病的話,患者可以試試葯物治療,但是患者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多加註意,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治風濕的中草葯有哪些

用於治療風濕常用中草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為以下幾類: 1、疏散風邪類:獨活、羌活、防風、麻黃。 2、溫經散寒類:桂枝、川烏、草烏、熟附子、細辛。 3、除濕蠲痹類: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蒼術、蠶砂、豬苓、澤瀉、滑石。 4、清熱通痹類:忍冬藤、銀花、連翹、黃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藍根。 5、通經活絡類:豨薟草、清風藤、威靈仙、絡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節、木瓜、海楓藤、千年健、透骨草、雞血藤、穿山甲、姜黃。 6、搜風剔絡類:全蠍、蜈蚣、地龍、蘄蛇、烏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蠶、蜂房。 7、活血化淤類:當歸尾、桃仁、紅花、赤芍、乳香、沒葯、五靈脂。 8、化痰散結類:半夏、茯苓、陳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貝。 9、益氣養血類: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雞血藤。 10、補腎壯骨類:熟地、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狗脊、續斷、杜仲、桑寄生、牛膝、仙靈脾、鹿茸、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

5、治療風濕病的處方有哪些?

風濕病也稱風濕熱,可能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全身變態反應,主要影響關節和心臟,其次是皮膚、漿膜、血管和腦部組織。全身症狀為低熱或中度發熱,並伴有心率增快、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疲勞等。

關節症狀在急性期有紅、腫、痛等,常呈遊走和多發性,一般發生在大關節。

心臟受累,出現心肌炎和心包炎。

【處方1】

組成:蘆薈葉1.3克,蘋果1個。

製作與用法:蘆薈葉1.3克與蘋果1個同榨汁,加砂糖調勻飲用。

主治:風濕病。

【處方2】

組成:豬膀胱,槐花米。

製作與用法:豬膀胱、槐花米一同煲湯飲。

主治:冷水下得太多、風濕痛。

【處方3】

組成: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麴適量。

製作與用法:五加皮洗凈加水適量泡透,煎煮兩遍,取汁去渣,然後加糯米共煮成干飯,飯冷後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酒釀。隨量佐餐食用。

主治:關節炎。

【處方4】

組成:薏苡仁適量,粳米100克。

製作與用法:生薏苡仁洗凈曬干,碾成細粉,每次取30~6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餐溫熱服。

主治:關節炎。

【處方5】

組成:松針5克,綠茶1克。

製作與用法:干松針撕碎,佐綠茶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鍾。飲用。

主治:關節炎。

【處方6】

組成:桑枝60克,母雞1隻(500克重)。

製作與用法:老桑枝和母雞一同加水煲湯,並加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雞。

主治:關節炎。

【處方7】

組成:母雞1隻(1000克),積果。

製作與用法:母雞洗凈後切成塊,入油鍋翻炒5分鍾後,加黃酒燜燒8分鍾,至燒出香味時,盛入大砂鍋內,加冷水再燒,開後再用小火慢燉1小時,至鴨塊酥爛離火。喝湯吃雞肉及積〓果,每日2~3次,每次1碗。

主治:關節炎。

【處方8】

組成:北芪50克,南蝦肉200克,生薑3片。

製作與用法:上料加水煲湯,油、鹽調味。飲湯食蝦肉。

主治:關節炎。

【處方9】

組成:木瓜10克,生薏苡仁30克。

製作與用法:木瓜、生薏苡仁洗凈後置小鍋內,加冷水1大碗。小火慢燉至薏苡仁酥爛時,加白糖1匙,再烘烤片刻離火。當點心食用。

主治:關節炎。

【處方10】

組成:白葡萄根60~90克,豬蹄1隻。

製作與用法:將白葡萄根洗凈、切碎,和豬蹄加水(或加水和酒)煮。食用。

主治:關節疼痛。

【處方11】

組成:絲瓜絡15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與用法:絲瓜絡浸在白酒中7天,去渣飲酒。每次50毫升,日服2次,陰雨天每次可服70~80毫升。

主治:關節疼痛。

【處方12】

組成:鮮黃花菜根30克。

製作與用法:黃花菜根水煎去渣。沖入適量黃酒溫服。

主治:關節疼痛。

【處方13】

組成:絲瓜藤,黃酒。

製作與用法:取近絲瓜根部的瓜藤1節,焙乾研末。每日2次,每次3~5克,以黃酒送服。

主治:腰膝癰腫。

【處方14】

組成:鰱魚。

製作與用法:取1條約0.5千克重的鰱魚,破肚去內臟,不用清水洗,只用干布把鰱魚體外的膠潺及內臟的血污抹乾,用500毫升左右的米酒代水(不可用鹽、油)慢火煲之,煮到米酒剩1碗左右即可。飲酒,用鹽、油調味食,魚肉連服數次。

主治:風濕痛。

【處方15】

組成:牛肉500克,烏豆150克,橘皮1小塊,黃酒、精鹽適量。

製作與用法:烏豆洗凈瀝水,先干炒至熟,再加適量水,放入切好的牛肉塊和黃酒,用小火燜至酥爛,然後加入颳去內層白衣的橘皮及精鹽,用中火煨至湯濃即可食用。

主治:風濕性關節痛、病後陰虛盜汗。

【處方16】

組成:蔥65克,生薑16克,花椒3克。

製作與用法:上料加水煎服。

主治:風濕痛、四肢麻木。

【處方17】

組成:鮮橄欖根40~60克。

製作與用法:上料洗凈,水煎服。

主治:手足麻木、風濕腰腿酸痛。

【處方18】

組成:眼鏡蛇500克,灰鼠蛇500克,銀環蛇500克,千年健根皮500克,米酒20千克。

製作與用法:將蛇去頭除內臟,刮鱗後與千年健根皮一起投入酒缸中,浸泡6個月後過濾,加適量蜂蜜。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2次。

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處方19】

組成:絲瓜絡。

製作與用法:絲瓜絡配合肉類煲湯食用。煲火要足3個小時。

主治:外感發燒或風濕引起的全身骨頭痛。

【處方20】

組成:薏苡仁酒,草莓汁或蘋果汁,蜂蜜。

製作與用法:用薏米粉625克,放入瓶內注入甜酒360毫升,蓋緊瓶蓋,將瓶多加搖動使薏米粉均勻分布於酒中即成。取薏苡仁酒20毫升,草莓或蘋果汁90毫升,蜂蜜10毫升放在杯里調勻。睡前服。

主治:風濕性神經痛。

【處方21】

組成:童子鱔魚0.5千克,白酒(55~65度)1千克。

製作與用法:童子鱔魚入白酒浸泡月余。每日飲酒2次,每次一匙,連續服2個月為1療程,停半個月再服第2個療程。

功效:舒筋活血,祛風除濕,補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2】

組成:狗、羊肉腿肉連骨2千克,植物油、蔥白、生薑各少許,橘皮干、橘皮各10克,紅辣椒1隻,花椒少量,黃酒、細鹽各適量。

製作與用法:上料和狗、羊肉放在一起(冬季再加麻黃,附子、黃芪、芍葯各10克)用微火將狗、羊肉燒酥爛。佐膳。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3】

組成:烏梢蛇,眼鏡蛇,蝮蛇,白酒。

製作與用法:上料等份共浸泡在白酒1500毫升中,10天後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日2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4】

組成:枳500克,白香鴨肉1千克,植物油1匙,黃酒3匙。

製作與用法:上料共燉,鴨至酥爛時即可。上為3日量,喝湯吃肉及果。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5】

組成:松節300克,黃酒250毫升,黑大豆1千克。

製作與用法:上料同用小火煮至黑大豆酥爛,收水曬干即可。每天3次,每次50粒,隨時嚼食。

功效:補脾胃,壯筋骨,治血崩,去骨寒。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6、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單驗方有哪些?

(1)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驗方

①柳枝30 ~ 60g,水煎服。

②老桑枝30 ~ 60g,黃柏10g,水煎服。

③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④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⑤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⑥_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 次服。

⑦虎杖30g、白酒1 匙,酒水同煎,1 日1 劑。

⑧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 次服。

⑨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2)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

①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②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 枚,水煎服。

③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④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⑤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⑥_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7、求治風濕的偏方

治風濕痛偏方 方名:木瓜酒。 處方:油酥公狗前足骨、川芎、川牛膝、全當歸、天麻、五加皮、紅花、續斷、白茄子根各 50克 ,玉竹 100克 ,秦艽 18克 ,防風 15克 ,桑枝 150克 ,木瓜 180克 ,冰糖 1000克。製法 :將上述中葯共同研成粗末 ,放入玻璃瓶或瓦罐內 ,加入 50度以上白酒 ,酒量超過葯面 10~ 15厘米 ,密封浸泡 7~ 10天 ,即可飲用。 功效:除濕祛寒 ,追風定痛。 主治:風寒濕氣流入經絡引起的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骨節酸痛 ,以及歷節風痛 (痹證的一種 ,症狀以關節疼痛為主 ,而且疼痛劇烈 ,夜甚於晝 )。 用法:口服 ,每天兩次 ,每次 15~ 50毫升 ,溫服。 禁忌:孕婦忌服。 南瓜藤老蔸浸酒治風濕 製法:取上等純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紅片糖1000克,秋後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5到7棵;先將藤蔸洗凈,晾乾,斬成段,然後與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開封飲用。長期堅持,療效漸顯。每次用量,視患者的酒量而定,一般100克左右,每天1-2次,無需忌口。 治風濕痛一法 其方是:當歸、川芎、麻黃、懷膝、陳皮、木瓜各10克。六味葯為一服,把葯用紗布包好放在雞肚內。然後用線縫好雞肚,清煮,不放鹽。熟後連湯一起喝,要發汗,千萬別見風,一次吃不完可吃2至3頓。吃完一服後隔一天再吃第二服,共吃3服。 葯酒治頑痹 用法是:生川草烏各10克、雙花20克、生甘草13克、川牛夕15克、蒼術10克、烏梅10克、元胡25克、漢防己25克、五靈脂25克、權殼25克、糧食白酒750毫兒,將上葯搗碎,用一層紗布包好浸入白酒內,7天後分30次飲服,每晚一次,飲後如覺胃中灼熱,可吃一點水果或冷食 。

與單味治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