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熱風心病

風濕熱風心病

發布時間:2020-11-19 22:11:44

1、風濕性心臟病有哪些症狀?

患急性風濕熱時心臟病變尤為突出,心肌、心內膜及心包均可受累,往往同時存在,故又統稱風濕性心臟炎或全心炎。心臟炎中70%在發病初2周內發生,少數可延至6個月發生。嚴重者可引起心臟擴大,伴心力衰竭,多遺留慢性心臟瓣膜病。

(1)急性風濕性心臟炎。

心肌炎:風濕熱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輕者症狀不多,重者常可並發心力衰竭。常見表現有: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與體溫不成比例;心音減弱,第一心音低鈍,有時呈奔馬律;心律異常如房室傳導阻滯、各型早搏、Q-T間期延長及T波改變;心臟擴大。

心內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動脈瓣次之。心尖聞及Ⅱ至Ⅲ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提示二尖瓣關閉不全。輕型心臟炎病兒雜音的產生與瓣膜的炎症、水腫及血小板贅生物生成有關。急性期過後,雜音可消失。若急性期已過,雜音仍不消失,發生二尖瓣關閉不全或狹窄的可能性極大。

心包炎:重症患兒的心包炎多與心肌炎及心內膜炎同時存在,患兒有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大量心包積液時聽診心音遙遠;胸部X線透視心影搏動減弱或消失,心影向兩側擴大;心電圖可見低電壓。

(2)慢性心臟瓣膜病。

風濕熱反復發作且病程持久者(1/2~2年),可因在瓣膜或腱索的炎症引起疤痕攣縮造成器質性瓣膜損害,成為非活動性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即風濕性心臟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損機會最多,約占瓣膜病的3/4;主動脈瓣次之,佔1/4;三尖瓣受損較少。受累二尖瓣少部分可恢復正常,而主動脈瓣受損時恢復正常者很少。

二尖瓣關閉不全:輕者症狀不明顯,重者感乏力、易倦、心跳。在心尖部可聞Ⅲ級以上雜音,當心室擴大時,可引起功能性舒張期雜音,心電圖顯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P波。

二尖瓣狹窄:形成二尖瓣狹窄所需病程至少兩年,大多數需10年左右。當二尖瓣口面積狹窄程度達到正常一半時,才出現臨床症狀,患兒表現疲倦、心悸、氣促,常因劇烈體力活動、情緒激動、上感等誘因引起。兩頰及口唇部呈紫紅色(二尖瓣面容)。嚴重病人有咯血、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的表現。伴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出現腹水。還可發生心房顫動、全身性栓塞症。體檢中可在心尖部聽到隆隆樣舒張期雜音,肺動脈第二音亢進。心電圖可見有心肥厚,P波增寬。心房顫動多提示有活動性風濕病變存在。

(3)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輕症病人可無症狀。重症病人表現心悸,頸動脈搏動明顯,左側卧位時出汗、左胸不適。體檢時在左胸骨左緣3、4肋間可聽到吹風樣舒張期雜音,吸氣和前傾時明顯。還有末梢血管征,如脈壓增高、水沖脈及毛細血管搏動。動脈槍擊音等,X線可見左室擴大向下延伸呈靴形心臟。心電圖示左室肥厚或正常。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常單獨存在,而單獨主動脈瓣狹窄則不存在,偶爾有狹窄和關閉不全同時存在。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易並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2、什麼是風濕性心臟病?

您好,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於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一旦明確診斷,根據患者的病情,葯物或者手術治療的可能性。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3、風濕性心臟是怎麼得的?

風濕熱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出現全身炎症,主要是累及關節,心臟皮膚和皮下組織。風濕性心臟病是風濕熱重度發作或反復發作的並發症,主要是心臟瓣膜病變,心臟瓣膜慢性進展,導致心臟損傷。

4、風濕性心臟病病因究竟是什麼,怎麼我看百度,又說是鏈球菌感染,又說是風濕熱。

風濕一般是事鏈球菌感染,鏈球菌(抗原)進入體內,制激體內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種抗原抗體復合物沉著在關節上,結合補體,對關節造成傷害,稱風濕性關節炎。有的發燒稱風濕熱,有的不定發燒;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心臟,結合補體,對心臟造成傷害,稱風濕性心臟病。

5、風心病是由於風濕熱引起的,請問風濕熱是一種怎樣的炎症,為什麼叫風濕?

風濕熱是一種累及多系統的炎症性疾病.至於為什麼叫風濕我就不知道了

6、風心病該怎樣治療,吃什麼中葯。

風濕性心臟病嚴重的話可以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中葯治療也是沒有什麼效果的,中葯只能是緩解症狀,但是不能徹底的治療病變的瓣膜,可以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如果想使用中葯治療可以,使用一些補氣養血,補益肝腎的草葯,比如太子參,當歸,山葯,麥冬,白術等中葯。

7、以前有風濕熱再後來轉為風心病現血沉為37,醫生處方青梅素納和派拉西

西葯副作用大,可考慮中醫治療,有方可調治的

與風濕熱風心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