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專業解釋:濕氣怎麼分類的,依據什麼分類為外濕和內濕的,又依據什麼分為:寒濕、濕熱、痰濕、風濕?
濕為長夏的主氣。有內濕、外濕之分。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濕氣最盛,故多濕病。內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濕性重濁:濕邪犯表,則令人頭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揚;若濕滯經絡,流注關節,則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若濕流下焦,則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膿血,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
2.濕性粘滯:這一特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濕病症狀多粘膩不爽,如患者表現為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遷延時日,纏綿難愈,如風濕病、濕溫病。
3.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粘滯,留滯於臟腑經絡,常常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
寒濕
病邪。致病則阻滯陽氣的運行,血流不暢,發生肌膚疼痛、關節攣痹等症
病證,由於濕困脾胃,損傷脾陽,或患者平素脾腎陽虛而致水飲內停。可見畏寒肢冷、腹脹、泄瀉或浮腫等症
濕熱體質
[
看中醫時,我們常會聽醫生說「濕熱」。那麼,什麼是濕熱,濕熱有哪些表現,應注意什麼問題呢?要明白濕熱,先應了解什麼叫濕,什麼叫熱。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因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濕熱的一般表現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其它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型體質的鑒定
1、型體特徵:形體偏胖或消瘦;
2、常有表現:面垢油光、多有痤瘡粉刺、常
感口乾口苦、眼睛紅赤、心煩懈怠、身重
睏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結或黏滯、男性
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帶下增多。病時
上述徵象加重;
3、舌象檢測:舌質偏紅怠黃膩;
4、脈象檢測:脈象多見滑數; 王琦男科體質醫葯中心在王琦教授
5、心理特徵:性情、容易發怒; 指導下以最新體質醫學技術為您堅定體質
6、適應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境;
7、易患疾病:易患黃疸、火熱症、癰瘡和癤腫等病症。
特稟型體質的鑒定
1、型體特徵:外形無特殊,或有先天生理缺陷;
2、常有表現:特稟型體質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平素體質較差、與外界平衡能力低下,排斥
性強,常態下維持著陰陽平衡的易感態,當遇外邪、致病、致敏因子侵襲時,可迅速發
病;
3、舌象檢測:舌體多瘦小、質紅;
4、脈象檢測:脈象多見細數;
5、心理特徵:性情穩、偏急躁;
6、適應能力:對外界、自然適應能力差;
7、易患疾病:易患各種過敏性病症。
什麼是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睏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此種體質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征,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
養生方法。
環境調攝: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里;在陰雨季節,要注意濕邪的侵襲。
2、治療風濕關節痛的外用葯用什麼好,最好是擦的
我就有外用風濕葯效果很好,就是擦的,就是沒辦法讓更多的患者用上,只能我們那一偏的人能用上
3、我想問問類風濕和外風濕用什麼治療好,我母親有這病
還是以中葯針灸治療為主、 風濕沒有什麼特效葯
風寒還是風熱不知道 先針灸幾次看看
4、四川外風濕病人多不多
風濕、痛風治療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zd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內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容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內風濕和外風濕的區別
您好,產後注意保暖,好好休息,有不適及時診療,不會復發的
6、外國把風濕叫什麼?
「風濕」一詞來自古希臘語「Rheuma」,是流動的意思。風濕熱是英文Rheumatic fever翻譯過來的,風濕是一種全人類的疾病不是只有中國人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