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關節痛+低燒到底是什麼病?是風濕熱嗎?
綜合你的描述考慮有以下三種可能性:
1、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性最大!遊走性關節痛、咽喉症狀等,就是不知道檢查指標如何抗o、血沉、c反應蛋白是否高?
2、乾燥綜合征有一定的可能,有口乾症狀,還有急性關節炎,復合物A2蛋白」、「SSA升高都提示乾燥綜合征的可能!但是還是不能確診乾燥綜合征的確診主要是口乾、眼乾3個月以上濾紙試驗、角膜試驗陽性,抗SSA、抗SSB陽性等等這些指標
3、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的急性起病也可以出現這種可能性!主要是綜合症狀、實驗室檢查、x線片最終才能確診
給你推薦一家專科醫院過去具體確診一下吧!
北京英平風濕醫院,
地址:崇文區夕照寺街綠景馨園12-1號,
電話:醫生辦公室87190957、87190967
(每月14-15、25-26日吳英萍教授會診)
乘車路線:23、57、715、907路廣渠門內大街站下車,52、41、63、800、122、907、821、750、713路廣渠門橋站下車。
工作時間:8:30-12:00,13:30-17:00
2、請問大俠,風濕性關節炎會發低燒嗎?要怎麼辦?
?
3、吃什麼葯可以治低熱症
首先要吃一點消炎葯,,頭孢氨苄。低燒要找出原因,而不是說單純降燒。發生低燒的原因有很多小到小毛病打到大毛病,例如乙肝,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些感冒,有些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所以應該結合其他的症狀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葯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
長期低燒最常見的為結核感染。結核病在小兒還是比較多見的,除低燒外,小兒尚有性格的改變。原來好動的孩子變得發懶不愛動,原來好靜的孩子性情急躁、愛發脾氣、食慾減退、消瘦、動則汗出或夜間多汗、疲乏無力、面色蒼白、頸部等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為此,應作結核菌素試驗(簡稱OT)或三聯皮拭(PPD—PHA)。如為陽性結果,可作為參考,因孩子接種過卡介苗後也可見陽性反應。另外,過去得過結核病,也可以出現陽性反應。進一步還得檢查血沉,一般在結核病活動時,血沉均可增快。最後還得用X線檢查肺部,是否有結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種檢查均為陰性,則可以排除結核病
長期低燒還見於病毒感染,主要見於嬰幼兒,多見於咽喉部感染,無全身表現。——般檢查均無明顯異常,也無呼吸道症狀,多為某次病毒感染高燒後,低燒較長時間不退。年長兒咽部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也可表現為長期低燒,可作咽分泌培養,如能找到細菌,即可確診。如為鏈球菌感染,還可取血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簡稱抗「O」),如滴定度高,說明有過鏈球菌感染。如抗「O」增高明顯,還應想到風濕熱的可能,應注意有無關節痛或腫脹,皮膚有無環形紅斑,心臟有無改變,這些都是診斷風濕熱的依據。女孩長期低燒應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檢查尿得到確定。
長期低燒也可能與感染無關,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可見長期低燒。
如果孩子還有貧血、出血、黃疸等表現,檢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與其有關。
慢性肝炎也可長期低燒。
還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一種是在服用抗生素過程中,可以產生葯物熱;另一種是服用魚肝油過量,維生素D中毒時,均可有低燒。
長期低燒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並非有病的表現。這種低燒多為37.2~37.5℃(腋下體溫),孩子精神食慾好,無病症表現,通過各方面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不正常。在這種情況時最好同時測量肛溫,如肛溫在38℃以下,則不應認為發燒(肛溫較腋下溫度高1℃),對於小兒來講,這種低燒,也算是正常的。因為正常體溫的標準是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並非為絕對數值。
當然,在判定為正常體溫前,應先排除各種病因引起的發燒。另外對這樣的孩子還應注意有無新的病症出現,而且應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檢查。
4、骨性關節炎引起的低燒怎麼治療
你好,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導致持續低燒。關鍵是需要查明病因,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祝你早日康復
5、我是類風濕關節炎總是還冷發低燒應該怎麼辦
類風濕活動期可以有關節或全身低熱,你用羚角粉每天沖著喝點,然後觀察血沉
6、低熱怎麼辦?
你好:
正常人的體溫,口腔溫度一般為35.8~37.4℃。在正常狀態,正常人的體溫不應高於37.5℃。如果經常高於37.3℃,就是低熱。
引起低熱的原因較多,如慢性化膿蛙扁桃體炎、慢性副星賓炎、慢性膽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肺外結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無黃疽型肝炎、遷延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播散性紅斑狼瘡、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這類低熱都是有器質性疾病的。你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祝您健康!
7、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有哪些?可以服用什麼葯治療呢?
這個問題主要症狀有各個關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重有的輕具體的吃什麼葯你還是到醫院看醫生吧。
8、低熱半年,37.3-37.5度,
長期低熱表現為:口腔溫度在37.4℃-38℃左右、持續在一個月以上,常見於:
1、生理性低熱:包括月經前低熱、妊娠期低熱的及高溫環境引起的低熱。
2、神經功能性低熱:多見於女性、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神經功能症狀,如顏面潮紅、心跳增速、血壓暫時性升高,其表現特點為:長期低熱(數月或數年),往往出現於夏季每年如此(亦稱夏季低熱),體溫一晝夜波動不超過0.5℃。有的晨溫較午後體溫高、體重無變化、多種葯物治療無效、不經治療可自行恢復正常。
3、感染後低熱:如傷寒等急性傳染病治癒後,仍有低熱持續數周,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尚未恢復有關。
4、結核病:如肺結核、腸結核、腹膜結核、腸系膜淋巴結核、盆腔結核等均可引起長期低熱。結合局部症狀、體征可明確診斷。必要時可做抗結核治療試驗,對明確診斷更有利。
5、病毒性肝炎:多數出現於遷延期或恢復期,是長期低熱的常見原因之一。青年女性多見,伴有食慾不振、無力、腹脹、肝區隱痛等症狀。
6、結締組織疾病:非典型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均可有長期低熱表現和關節疼痛。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早期可有長期低熱。
7、隱性泌尿道感染,可無明顯的膀胱刺激症狀及尿路症狀,以低熱為主要表現。
8、慢性病灶感染:如牙周膿腫、鼻竇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局部症狀不明顯,細致檢查可明確低熱原因。
9、甲狀腺功能亢進亦可引起低熱,女性多見。常伴有甲狀腺腫大、心悸、出汗、手顫、激動煩燥、食慾亢進、體質消瘦等症狀。
建議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祝你康復!
9、得了類風濕,伴有低燒怎麼辦
你好,考慮是因為類風濕感染等原因導致的發熱,其次你的空腹血糖增高,考慮有糖尿病,對待類風濕,患者可以選擇雙蟻祛濕通絡膠囊進行治療,它由多種葯材精製而成,對關節強直僵硬、關節腫脹、關節屈伸不利、肌肉酸痛等疾病症狀非常有效,由於副作用低,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服用。此外,類風濕患者平時還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寒、淋雨,在飲食上要少量多餐,注意營養的平衡,少吃辛辣性的食物。其次低鹽低脂肪低糖飲食,積極的對症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