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熱艾灸

風濕熱艾灸

發布時間:2020-11-19 05:15:08

1、類風濕艾灸穴位

根據疼痛部位選擇穴位: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脾部:環跳、居髎、懸鍾。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根據具體病情,選擇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每次最多灸4個穴位。病重每天灸,病輕隔日灸。 可以每次輪換穴位。

2、類風濕能用艾灸的方法嗎

您好!建議食療,比如:文冠油。文冠果的莖干或枝條的乾燥木質部,蒙醫用於治療游痛症、熱性「協日烏素」病、「吾雅曼」病、青腿病、皮膚瘙癢、癬脫發、關節疼痛、黃水瘡、風濕性心臟病、淋巴結腫大等。也可用於風濕心臟病、風濕內熱、皮膚風濕。望採納!

3、長期艾灸肚臍造成手腳發熱怎麼調理

指導意見:
手心發熱是幾種疾病的徵兆,建議盡快就醫! 肺結核 :為最常見的手心發熱原專因 ,特別是青年屬人 ,同時伴有盜汗、乏力、咳嗽、精神萎靡不振等。照胸片或化驗檢查一般可以發現病變的存在。 慢性腎盂腎炎 :大多數中青年女性 ,慢性活動期一般有持續性或間歇性手心發熱 ,或伴有全身發熱。仔細回憶在當時或以前有腰酸、乏力、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尿液檢查發現異常。 肝病 :病毒性肝炎 (乙肝等 )、肝硬化、慢性膽道感染等 ,均可能有手心發熱現象。這些病一般還伴有食慾不振、消瘦、乏力、腹脹、肝區隱痛、失眠等。肝功能或肝炎免疫學檢查通常能查出病情。 結締組織疾病 :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 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雖可引起手心發熱 ,但發生率不高 ,而且一般伴有明顯全身發熱症狀。

4、風濕熱可以吃燉雞湯嗎?

風濕需要溫熱,雞湯本身就是溫性的,對於風濕應該有好處才對。我奶奶的風濕老寒腿就是馮名雨艾灸貼貼好的,對你應該也有用吧

5、頭的風濕如何艾灸

頭的風濕最好頭部用針灸,然後灸督脈

6、艾灸後腿上紅色的花紋是什麼

首先這是一種來清除體內自毒素的正常反應,中醫學診斷裡面稱為濕疹,是風濕熱之邪所致的;以濕熱為主,常夾有外風,風為陽邪,濕為陰邪,也因血虛風燥,濕熱蘊積所致並與肝經濕熱,脾虛濕熱,營養異常,代謝障礙有關。那麼艾灸有很好的溫肌散寒、疏風解表的功效,將體內的風寒排出體外,請連續使用艾灸療程,並配合清熱利濕服用,這些小紅疹會自動消失。

7、艾灸真的可以治鼻炎嗎

您好!艾灸鼻炎穴位:上星穴、肺俞穴、合谷穴、關元穴、足三里、飛揚穴等,印堂穴和迎香穴也是效果明顯的穴位,但因為在面部,非專業人士最好不要選用
1、鼻炎艾灸穴位——上星穴
上星穴,屬督脈經穴,該穴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是治療鼻病的要穴。作用功效:熄風清熱、寧神通鼻、降濁升清。主治疾病: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面赤腫,鼻淵,鼻出血,鼻痔,鼻癰,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瘧疾,熱病。
2、鼻炎艾灸穴位——肺俞穴
肺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肺臟的背腧穴。取穴時,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頸項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頸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個觸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就是肺俞穴。主治疾病有: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3、鼻炎艾灸穴位——合谷穴合谷,別名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主治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
4、鼻炎艾灸穴位——關元穴關元穴,屬任脈。其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關元穴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古人稱為人身元陰元陽交關之處;老子稱之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5、鼻炎艾灸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的作用。足三里是一切胃腸、腹部不適之主穴,主治疾病有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6、鼻炎艾灸穴位——飛揚穴
飛揚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之絡穴。位於小腿後外側,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直上七寸,當腓骨後緣處;或於承山斜下外開約1寸處取穴。主治頭痛,目眩,鼻衄,頸項痛,腰膝酸痛,癲癇,痔疾,腳氣等。
7、鼻炎艾灸穴位——印堂穴
印堂穴是人體腧穴之一,出自《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屬於經外奇穴。此腧穴位於人體額部,在兩眉頭的中間。有明目通鼻、寧心安神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失眠、頭痛、鼻淵等病症。
8、鼻炎艾灸穴位——迎香穴
迎香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此腧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等病症。

8、風濕熱痹可以艾灸嗎

艾灸一般治療的是寒證,熱證話,就不適合了,有紅腫熱痛的症狀就不要進艾灸了。

與風濕熱艾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