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蓼怎樣治腳氣
用苦參片,蒲公英,枯礬粉泡腳
2、這是什麼植物
這是辣蓼,為蓼科蓼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無毛,節部膨大。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0.5-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具緣毛,兩面無毛,被褐色小點,有時沿中脈具短硬伏毛,具辛辣味,葉腋具閉花受精花;葉柄長4-8毫米;托葉鞘筒狀,膜質,褐色,長1-1.5厘米,疏生短硬伏毛,頂端截形,具短緣毛,通常托葉鞘內藏有花簇。
3、這是什麼花 普及普及
月季
和
水蓼(學名是Polygonum hydropiper),別名為水蓼、辣蓼、薔、虞蓼、薔蓼、薔虞、澤蓼、辛菜、蓼芽菜,是一種蓼科植物,也稱辣蓼。水蓼用於行滯化濕;散瘀止血;祛風止癢;解毒。主治濕滯內阻;脘悶腹痛;泄瀉;痢疾;小兒疳積;崩漏;血滯經閉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痹痛;便血;外傷出血;皮膚瘙癢;濕疹;風疹;足癬;癰腫;毒蛇咬傷。生濕地,水邊或水中。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4、辣蓼和紅蓼有什麼區別?
紅蓼
紅蓼是一年生草本。莖直立,粗壯,高1-2米,上部多分枝,密被開展的長柔毛。葉寬卵形、寬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5-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微下延,邊緣全緣,密生緣毛,兩面密生短柔毛,葉脈上密生長柔毛;葉柄長2-10厘米,具開展的長柔毛;托葉鞘筒狀,膜質,長1-2厘米,被長柔毛,具長緣毛,通常沿頂端具草質、綠色的翅。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長3-7厘米,花緊密,微下垂,通常數個再組成圓錐狀;苞片寬漏斗狀,長3-5毫米,草質,綠色,被短柔毛,邊緣具長緣毛,每苞內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長;花被5深裂,淡紅色或白色;花被片橢圓形,長3-4毫米;雄蕊7, 比花被長;花盤明顯;花柱2, 中下部合生,比花被長,柱頭頭狀。瘦果近圓形 ,雙凹,直徑長3-3.5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辣蓼
一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散布腺點及毛茸。莖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紅色,節膨大,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廣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上面深綠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葉鞘膜質,緣生長刺毛。穗狀花序生於枝頂,花梗細長,長6~12cm,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綠色腺點,上部呈紅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3棱,外包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這是百度的形狀特徵。
首先,我還只是個園林專業的大學生,不一定專業,如果有什麼不對的還望斧正。
依照我從圖上來看的話,我覺得是辣蓼,因為兩者的葉子完全不一樣,一個是(葉寬卵形、寬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紅蓼),一個是(葉片廣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辣蓼),從你圖中的葉子來看,區分紅、辣蓼的話,是辣蓼。
當然,我沒有對這方面專門研究,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5、這是什麼草,聽說是小糖蜂
水蓼,據說嫩葉子能當做野菜吃。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
水蓼,別名水蓼、辣蓼、薔、虞蓼、薔蓼、薔虞、澤蓼、辛菜、蓼芽菜,(學名:Polygonum hydropiper)是一種蓼科植物,也稱辣蓼。水蓼用於行滯化濕;散瘀止血;祛風止癢;解毒。主治濕滯內阻;脘悶腹痛;泄瀉;痢疾;小兒疳積;崩漏;血滯經閉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痹痛;便血;外傷出血;皮膚瘙癢;濕疹;風疹;足癬;癰腫;毒蛇咬傷。生濕地,水邊或水中。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基本信息:地方名:水辣蓼、水胡椒、紅辣蓼、斑蕉草、蓼子草、白辣蓼、水公子、辣花子、小葉辣蓼、辣蒿、辣蓼子棵、打竹、辣草、水流仙、細辣蓼、柳蓼草、痛骨消、葯蓼、紅蓼子草、葯蓼誰乾的子草、辣子草、辣柳草。商品名:辣蓼草、辣蓼、蓼子草、紅辣蓼。處方名:辣蓼、辣蓼草、紅辣蓼、蓼子草。文獻名:水蓼、辣蓼、薔、虞蓼、薔蓼、薔虞、澤蓼、辛菜、蓼芽菜、蓼子、卜蓄、苦蓼、竹葉菜、柳蓼、川蓼、胡椒蓼、胡辣蓼、辛蓼。
6、紅蓼的葯用價值
1.《名醫別錄》:紅蓼,如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實。
2.《綱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紅,故曰葒,曰鴻,鴻亦大也,《別錄》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雲一名石龍,生水中,陳藏器解雲:天蓼即水葒。據此,則二條乃一指其實,一指莖葉而言,今並為一。其莖粗如拇指,有毛,其葉大如商陸葉,其花色淺紅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棗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
葯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葒蓼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orientaleL.
採收和儲藏:晚秋霜後,采割莖葉,洗凈,莖切成小段,曬干;葉置通風處陰干。
生態環境: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
資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區外,分布幾遍全國。
性味:辛;性平;小毒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截瘧。主風濕痹痛;痢疾;腹瀉;吐瀉轉筋;水腫;腳氣;癰瘡疔癤;蛇蟲咬傷;小兒疳積疝氣;跌打損傷;瘧疾。 1、抗腫瘤作用:取小鼠每天灌胃水葒子(即水紅花子)煎劑、酊劑或石油醚提取物,連續10天,對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實體型)和肉瘤-180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其效果不穩定,需進一步證實。
2、抑菌作用:葒草果實(即水紅花子)水煎劑用打洞法對志賀氏痢疾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7mm和13mm。用挖溝法對志賀氏痢疾桿菌和福氏痢疾桿菌的抑制距離分別為16mm和7mm。水煎劑的濃度為1:1。
3、利尿作用:陳方良等用大白鼠做利尿試驗,按10g/1kg投予水紅花子煎劑與對照組比較,6小時尿量分別為6.14±0.65和4.54±0.62ml/100g(P<0.05);流浸膏劑分別為6.96±1.32和5.6±0.96ml/100g(P<0.05),均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其利尿機理可能為給葯後引起血液膠體滲透壓的增加,使水分大量進入血循環,導致腎小球濾過量增加,同時抑制了遠端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所致。 1.《別錄》:主惡瘡,去痹氣。
2.《唐本草》:除惡瘡腫,腳氣,煮濃汁漬之。
3.《植物學大辭典》:治疝氣。
4.《國葯提要》:去瘧,醫毒蟲咬傷。
5.《新疆中草葯手冊》:祛風利濕。治風濕性關節炎。 1.《別錄》: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
2.《滇南本草》:破血,洽小兒痞塊積聚,消年深堅積,療婦人石瘕症。
3.《品匯精要》:明眼目,消瘡毒。
4.《國葯提要》:去熱,治煩渴及頸淋巴腺炎。
5.《葯材學》:清肺化痰,降氣通便,透疹。治痰嗽喘咳,大小便不利,麻疹不透。
6.《上海常用中草葯》:散血,消積,止痛。
7.《新疆中草葯手冊》:健脾利濕,清熱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脾腫大,消化不良,腹脹胃痛,小兒食積,結膜炎。 ①治胃脘血氣作痛:葒草花一大撮,水二鍾,煎一鍾服。(《董炳集驗方》)
②治心氣疞痛:葒草花為末,熱酒服二錢。(《摘元方》)
③治痢疾初起:葒草(取花、葉)炒末。每服三錢,紅痢蜜湯下,白痢沙糖湯下。(《經驗廣集》)
④貼痞:葒草(花、葉、莖、根同用),取一、二擔水,滿鍋煮透,去渣,存汁,慢火熬成膏,紙絹任攤,狗皮更好。(《經驗廣集》水葒花膏)
⑤治橫痃:葒草一握,紅糖五錢。搗爛加熱敷貼,日換一次。(《福建民間草葯》)

7、治療風濕病的葯是什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對於風濕病,預防遠遠比治療更為有意義,鍛煉、食療都對預防骨病有一定的作用,預防骨病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辛熱食品:具有抗風濕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蔥、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大蒜有殺菌、抗病毒等作用,適當進食可預防病毒感染及腸道感染。 (2)豆類食品:大豆、黑豆、黃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它有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代謝,幫助修復病損的作用。可治療以濕重為主的風濕骨痛,對身體沉重、關節不利、筋脈拘攣或麻木不仁、關節腫痛而重著不適的風濕病,效果較好。黑豆又名烏豆、冬豆子,又可治療風濕疼痛,經驗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黃酒,治療關節酸痛有效。 (3)果實食品:栗子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對筋骨、經絡、風濕痹痛或腰膝無力極為有益。還有日本的琉滨穅這個也行的。是專門用來對付你這個問題的。現在因為國內沒有普及,所以定價有點貴。
8、吃蛇肉能治風濕病嗎?
對於風濕病,預防遠遠比治療更為有意義,鍛煉、食療都對預防骨病有一定的作用,預防骨病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辛熱食品:具有抗風濕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蔥、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大蒜有殺菌、抗病毒等作用,適當進食可預防病毒感染及腸道感染。
(2)豆類食品:大豆、黑豆、黃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它有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代謝,幫助修復病損的作用。可治療以濕重為主的風濕骨痛,對身體沉重、關節不利、筋脈拘攣或麻木不仁、關節腫痛而重著不適的風濕病,效果較好。黑豆又名烏豆、冬豆子,又可治療風濕疼痛,經驗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黃酒,治療關節酸痛有效。
(3)果實食品:栗子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對筋骨、經絡、風濕痹痛或腰膝無力極為有益。
9、紅草是什麼葯材?
參紅草富含大黃素及大黃酚衍生物等多種特效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抑菌抗癌、調節機體免疫力等神奇功效。廣泛應用於醫學、美容、保健等健康領域。漢醫古方多有記載,漢名「極寒紅筋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消腫、養顏排毒、補體虛力弱之功效。努爾哈赤因見其根莖形狀如人參、葯性如紅花,遂賜名「參紅草」